“话不多说,咱们立即开干。”大人们都忙着搬家呢!李坏这个大学毕业生接过了他们的指挥棒,果断跟自己的几个小伙伴发号施令道:“良才,你跟建国、红旗去左边通知乡亲们;其他人跟我走右边。”
铿~铿~锵~
“地、震、啦~”
几个年轻人火气就是旺盛,深更半夜突然被人吵醒,起床不过几分钟,精神面貌便为之一振,声音中气十足。
在他们的叫喊声中,南锣鼓巷周边大大小小十几条胡同,各家各户瞬间变得沸反盈天,各种叫骂声不绝于耳。
李坏、王凡、彭国栋三人才刚跑到沙井胡同,就被夜巡的公安堵住了去路。
“嘿!你们三个,深更半夜不睡觉,敲锣打鼓的想干什么......”
公安一句话还没说完呢!眼前突然一阵眩晕。
“靠!地震了!大家别慌,赶紧站到空旷处来。”李坏赶紧大声提醒公安和屁股后面追来要揍他们三个的一群乡亲。
啪嚓~
“快!大家都远离房檐,到巷子中间来。”房顶上一块瓦片从摇晃的屋檐上掉落下来,摔成四、五块碎片,公安循声一瞧,“真是地震啊!”
哔哔~
随即,他立马吹响了口哨,挎上自行车,跟李坏三人招手示意,“你们几个,跟我来,继续敲,继续喊,不要停!”
得,李坏他们这三人小队直接被他收编了。
派出所里值夜班的公安很快集结起来,井然有序地举着大喇叭,挨家挨户地通知辖区内的居民们,尽快转移到空旷、安全的地方暂避。
大概半小时后,京城从上到下整个管理层也全部被惊动了。
一道道抗震救灾的命令从中枢发出,李坏他们南锣鼓巷这边,在街道办跟派出所的指挥下,居民们陆续分散转移到了学校操场、医院大楼、街道办、派出所等安全地区。
街道办院子里。
“医生,有没有医生,有人受伤了......”
“好了,只是一点儿擦伤而已,擦了红药水就没事了。”李坏刚帮一位额头擦伤的乡亲清洗完伤口,又马不停蹄地接待下一位伤者。
“骨折?他被砖块砸中了?”李坏一望之下,瞬间分析出此人的伤情,“慢一点儿,轻一点儿,把他平躺放到桌上。”
“啊!对,对,对!”中年汉子急得满头大汗,赶紧照办。
“良才,赶紧弄两块夹板过来。”李坏伸手轻轻抚摸着伤者肩头的骨折处,一股柔和的真元从掌心透出,深入探索了一番,突然用力一扭,咔嚓一声,骨头瞬间正位。
打好夹板跟绷带,李坏抬头看向孩子的父亲,“回去买点奶粉或者牛奶给他喝喝,尽量不要让他动这条胳膊,两、三天应该就没事了。”
“明白,谢谢医生。”孩子父亲道了一声谢,赶紧抱着昏迷的孩子离开了这间临时急诊室,以免耽误其他乡亲就医。
“小凡,帮我问一问街道的黄姐,银针来了吗?”再次接到一名老年伤者,看着她额头渗出的血迹,李坏心里琢磨了一下急救方案。
最后还是选择用针灸,先帮她清除脑中淤血,再以自身真元修复老太太脆弱的神经系统以及崩裂的经脉。
“来了,一航,你要的银针,消过毒的。”一位中年大姐挤开急诊室门口的两个护卫,将十几根银针递到李坏手上。
“黄姐,帮帮忙,扶着老太太。”李坏将银针背到身后,调动体内真元灌输在银针上,再次为银针消消毒。
“好勒。”
李坏大手一挥,一枚银针快速插入,一股柔和的真元顺势涌入老太太大脑,吸附住一丝淤血,随银针一起拔出。
一掌抵住老太太后脑,真元缓缓深入。
大约过了五分钟,李坏脸上才浮现出一抹微笑,“好了。”
“老太太没事了?”黄姐缓缓将老太太身体放平。
“嗯!应该快要醒了。”李坏扯着身上的汗衫,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话音刚落,老太太便缓缓睁开了双眼,“我,我这是,在哪?”
“老太太,这里是街道办,刚刚发生什么,你还记得吗?”李坏蹲下身子,轻声发问,生怕老太太记忆出现了问题。
“哦?街道办?”老太太皱着眉头回想了一下,“刚才,我好像被谁从床上摇醒了,一睁眼,有个什么东西突然砸在我老太太额头上,然后我就不知道了。”
李坏眼中的笑意一闪而逝,跟黄姐颔首示意,“让老太太好好休息一下。”
黄姐欣然领命,搀扶着老太太离开了这间临时急诊室。
“下一位......”
李坏一直忙到了天亮,良才送来早饭,他才借机休息了一会儿。
“系统,说好的一生一世呢?这么早就把我弄过来?”李坏一边啃着白面窝窝头,一边在喝着碗里的稀粥,心里疯狂吐槽,“人家安然跟赵永远这会儿应该还是小屁孩吧?”
早上来街道办临时救治点的伤患少了很多,李坏的临时急诊室门可罗雀,冷冷清清,他也闭上双眼,躺在办公桌上小憩了一会儿。
咚!咚!咚!
“小李,上级调令来了。”黄姐带着一个浑身散发着药味的女人推开了急诊室的房门,“上面要抽调一部分京城的医生、护士赶赴唐山,支援抗灾前线。”
李坏立即从假寐中清醒过来,翻身而起,鼻尖一动,眼中闪过一丝紫色光芒,看向黄姐身边那个女人,“车师姐?”
京城中医医院发热门诊的车晓医生,正是之前为他办理实习入职手续的师姐。
“赶紧收拾东西吧!咱们现在要赶去医院集合,上面要开会讨论人选名单。”车晓微微点头,“来的路上我都听人说了,你小子昨晚可做了不少好事啊!”
“呵呵。”李坏什么都没拿,只拿了黄姐先前送来的银针,用手绢包裹起来,贴身放好,“走吧!据我估计,前线救灾人员名单里,肯定大多数都是咱们这些年轻人。”
“那些老师傅们可受不了颠簸,别还没赶到唐山,他们就先累趴下了。”
“看来我们两个的想法一致。”车晓微微一笑,领着李坏辞别黄姐以及街坊邻居。
两人一出门,她便骑上了一辆自行车。
“慢!”李坏赶紧伸手示意,“师姐,还是我来吧!谁家大小伙子坐后座啊?”
“就是,就是。”刘良才跟几个小伙伴在一旁起哄,瞬间吸引了一批围观群众。
“好吧!你可别太用力,我一百多块钱买的新车!”车晓的目光扫视了一圈围观群众异样的眼神,立马将自行车龙头交到了李坏手里,自己一屁股坐到了后座上。
“放心,师姐。我也不是第一回骑别人的自行车了。”
“走你!”李坏一踩踏板,两人的身影快速消失在众人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