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剑 作品

第151章 151.神掌镇京师高手,石飞扬霸气突围

在斩杀加腾尹一、久田健等一众忍者之后,石飞扬的目光仿若两道寒芒,如闪电般锐利,瞬间将注意力聚焦到了正在与韩力、林婉清激烈厮杀的井田一、武雄次郎、腾田刚身上。

他的眼神中燃烧着决绝与坚定的火焰,胜利的曙光已然在他心中勾勒出清晰的轮廓。

韩力此时宛如一尊浴血战神,浑身被鲜血浸透,衣衫褴褛。尽管他依旧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奋力抵抗,但身形已摇摇欲坠,脚步虚浮得如同踩在云端,每迈出一步都似用尽了全身力气。

林婉清在敌人狂风暴雨般的猛烈攻击下步步后退,原本整齐的衣衫变得凌乱不堪,发丝也肆意飞舞。

然而,她紧咬着牙关,那倔强的眼神中透露出绝不放弃的决心,在困境中苦苦支撑。

石飞扬目睹此景,毫不犹豫,恰似一头被激怒的下山猛虎,裹挟着无尽的威势,朝着这三人迅猛扑去。他再次运起明玉功,体内的真气仿若汹涌澎湃的江河,在经脉中疯狂奔腾,源源不断地涌动着。

极致的寒气自他体内喷薄而出,化作一片无形却又令人胆寒的冰霜之网,以排山倒海之势朝着井田一、武雄次郎、腾田刚蔓延而去。

石飞扬所到之处,空气瞬间冻结,发出细微却又清晰的“咔咔”声,连空气都在这股极寒之力下屈服。

石飞扬双手如幻影般迅速舞动,指尖释放出丝丝寒气,犹如灵动且致命的游蛇,精准无误地弹向三人的穴位。他的手法堪称一绝,每一次弹击都如同经过精密计算,准确命中目标。

井田一、武雄次郎、腾田刚只觉一股刺骨的寒流瞬间侵入体内,犹如冰冷的钢针直刺穴位。

刹那间,他们的穴位被冰封,血液似乎也在这极寒之下逐渐变得黏稠,近乎凝固。

他们惊恐地瞪大双眼,眼中满是绝望与恐惧,试图施展“迎风一刀斩”进行垂死反击,却发现身体仿若被定住一般,僵硬得无法动弹,无论如何竭尽全力,也无法调动体内半分力量。

石飞扬趁着三人动弹不得之际,手中缅刀高高举起。刀身上凝聚着毁天灭地般的强大力量,刀光在清冷的月色下闪烁着令人望而生畏的幽光,在诉说着即将到来的致命一击。

他大喝一声,声若洪钟,震得周围空气都为之震颤。手中缅刀猛然挥下,带着摧枯拉朽、无坚不摧的力量。“咔嚓”几声巨响,恰似巨斧劈开千年顽石,又似雷霆震碎苍穹,井田一、武雄次郎、腾田刚等倭贼首领的头颅如熟透的果实般被石飞扬手中的缅刀斩落。

他们的无头躯体在惯性的作用下,短暂地矗立在原地,随后“砰”然倒地,重重地摔在地上,溅起一片尘土。鲜血如汹涌的泉水般从脖颈断口处喷涌而出,在空中划出一道道殷红的弧线,随后在地面迅速汇聚成一片触目惊心的血泊。

石飞扬随即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怒吼:“杀!关闭城门,关门打狗!”

吼声如滚滚惊雷,在这血腥的战场上回荡。

吼声未落,他便紧紧握住刀柄,身形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率先冲出驿馆,直奔城中与大明朝廷官兵激战的倭寇而去。李松等明军将领见石飞扬如此勇猛,士气瞬间大振,热血在胸膛中沸腾。

他们与林婉清、谢文以及辽东武林人士并肩作战,挥舞着手中的刀剑,眼中燃烧着怒火,勇猛地杀向城中的倭寇。

石飞扬动作矫健敏捷,每一次移动都仿若猛虎下山,带着无尽的威势。

他所到之处,倭寇们如同被狂风席卷的落叶,纷纷倒下。他手中的缅刀在月光下闪烁着寒光,恰似死神之镰,无情地收割着一条条罪恶的生命。

每一次挥刀,都带起一阵凌厉的劲风,刀光过处,血花飞溅,倭寇的残肢断臂四处横飞,场面惨烈至极。李松等明军将领紧随其后,他们英勇无畏,眼神坚定,誓要将这些倭寇斩尽杀绝,不留一个活口。

他们的刀剑挥舞间,与倭寇的兵器碰撞出耀眼的火花,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连大地都在这场激战中颤抖。

城中的战斗愈发激烈,局势陷入白热化。

喊杀声、兵器碰撞声、痛苦的惨叫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曲悲壮的战歌。

林婉清与谢文配合默契,剑法凌厉迅猛,剑花闪烁间,恰似两道闪电划破长空,所到之处,倭寇纷纷惨叫着倒下,令倭寇闻风丧胆。

辽东武林人士也不甘示弱,他们各展所学,拳法刚猛有力,掌法虎虎生威,将一个个倭寇击倒在地,攻势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势不可挡。

随着石飞扬等人的加入,明军的士气愈发高涨,如同熊熊燃烧的烈火,逐渐占据了上风。

倭寇们开始节节败退,但他们仍负隅顽抗,作最后的挣扎。

然而,在石飞扬等人的猛攻之下,他们的反抗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如同困兽之斗。

石飞扬的每一次攻击都带着致命的力量,他对倭寇毫不留情,眼中只有坚定的杀意。

只见他身形一转,缅刀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而致命的弧线,一名倭寇躲避不及,被一刀腰斩,身体从腰部断裂,血水如喷泉般激溅而出,内脏洒落一地。

“关闭城门!”石飞扬再次大喝一声,声音如同洪钟大吕,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明军士兵迅速行动,脚步匆忙却又整齐有序,他们齐心协力,将城门紧紧关闭。

厚重的城门缓缓合拢,发出沉闷的声响,仿佛在宣告着倭寇的末日来临。

这样一来,城中的倭寇便成了瓮中之鳖,无处可逃,只能在绝望中等待命运的审判。

城外的倭寇见状,惊恐万分,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与绝望。

他们试图冲破明军的防线,逃入城内寻求一丝生机。

但石飞扬等人岂会给他们这个机会,他们宛如一群愤怒的雄狮,奋力拼杀,每一次出手都带着强大的力量和坚定的决心。

石飞扬身形如电,穿梭在敌阵之中,缅刀挥舞间,寒光闪烁,将倭寇一次次击退,不给敌人留下任何喘息的机会。

鲜血染红了他的战袍,汗水浸湿了他的衣襟,但他眼神坚定,毫不退缩,因为他深知,这是一场保卫家园的战斗,容不得半点松懈。

每一个明军士兵都明白,他们的背后是自己的家人和故乡,他们肩负着保卫家园的重任,必须坚守阵地,誓死保卫义州城。

此时的义州城,已是一片烽火连天,硝烟弥漫。

火光冲天,映红了半边天,将整个城市笼罩在一片恐怖的氛围之中。

但城中的百姓却并未慌乱,他们眼神中充满了信任与希望。

他们知道,有石飞扬等人在,义州城便不会失守。

他们纷纷拿出家中的粮食、衣物,自发地支援前线的勇士们,为抗击倭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们相信,只要全城上下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经过一整天的激战,当最后一抹夕阳的余晖洒在义州城头时,明军终于赢得了这场艰苦卓绝的战斗。

倭寇被彻底击溃,他们或死或伤,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鲜血将街道染成了暗红色。

那些侥幸未死的倭寇,或被俘,或逃散,再也无法对义州城构成威胁。

义州城在经历了这场血与火的洗礼后,终于迎来了片刻的宁静。

石飞扬等人傲立在城头,身姿挺拔如松。

他们目光远眺,望着远方那渐渐消散的硝烟,好似一层薄纱正缓缓褪去。

石飞扬的眼神深邃而明亮,其中满是胜利的喜悦,这喜悦如同春日暖阳,驱散了长久以来笼罩在心头的阴霾;又蕴含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已预见义州城在历经风雨后,将迎来繁花似锦的明天。

这场胜利,在他心中,绝非仅仅是军事层面的大捷,更是一场精神上的伟大凯旋,它将化作一盏明灯,长久地激励着义州城的万千百姓,使其能勇敢无畏地直面未来的重重挑战。

锦衣卫同知吕源、锦衣卫千户蔡坤以及向来香,带着锦衣卫的残余部队,步伐略显沉重地返回了义州。当他们的目光触及石飞扬被广大军民簇拥,众人热烈称赞、坚定支持的场景时,三人心中顿时五味杂陈。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在自己眼中,往昔于江南地区被视为恶名昭彰的“匪徒”石飞扬,竟能在抗击倭寇的战场上大放异彩,摇身一变,成为了人人敬仰的英雄。

那如雷贯耳的欢呼声,声声都似重锤,敲打着他们复杂的内心。

神水宫的宫主柳宴然,为了深入探查江湖中的风云变幻,精心乔装打扮成男子模样,身姿轻盈地悄然融入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她仿若一滴水融入江河,毫不引人注目。

她以这男子身份行走江湖的她,眼神如鹰隼般锐利,细致地观察着每一个角落的细微动态,试图从中敏锐地洞察出武林的最新动向与潜在危机。

她穿梭在人群中,不经意间抬眸,便目睹了石飞扬那意气风发、英俊潇洒的身姿。只见石飞扬被民众环绕,他的每一个举动都引得众人侧目,他的每一句话都能赢得阵阵欢呼,深受万民爱戴与拥护。

柳宴然心中不由自主地涌起一股复杂难明的情感,既对石飞扬身上散发的魅力和民众对其的热烈拥戴深感钦佩,又不禁为江湖中可能因石飞扬而出现的新势力格局陷入深深的思索。

同时,她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了女儿柳婷婷,心中泛起一丝丝的难过。

柳婷婷曾对石飞扬怀有炽热且深沉的爱慕之情,甚至秘密地嫁给了石飞扬,然而,这段婚姻仅仅维持了不到一个月,便无奈走向了尽头。

这段短暂的婚姻,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给柳宴然带来了不小的打击,也让她对女儿的未来充满了深深的忧虑,不禁在心底轻叹:“诶!可惜啊……”

然而,柳婷婷本人却并未因这段过往而沉浸在悲伤之中。

她早已从那段经历中洒脱地走出,在吸收了石飞扬体内的极品血脉之后,历经大半年艰苦卓绝的修仙磨砺,如今已成功地完成了华丽蜕变,化身为一名超凡脱俗的人仙。

此刻,柳婷婷正惬意地躺在义州上空那洁白柔软的云朵之上。

云朵如同巨大的棉花糖,轻柔地托着她的身躯。

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洒下,为她周身镀上一层淡淡的金色光辉。

微风轻拂,云朵悠悠飘动,仿佛是在为她的惬意时光伴舞。

她时而舒展身姿,时而闭目养神,尽情享受着这无尽的宁静与自由。

白天,这洁白的云朵便是她的温柔乡,她能在其间悠然自得;而到了夜晚,她则会前往辽阔无垠的天池安眠。天池的水面平静如镜,倒映着漫天星辰,她置身其中,仿若与星辰融为一体,与这浩瀚天地为伴。柳婷婷的生活已然超脱了凡人的境界,俨然成为了天地间一位令人艳羡的仙子。

不仅如此,她还自创了一个新的名字——“夜姬水母”。

这个名字在辽东武林中迅速传开,已然成为了一段传奇。

她以这个崭新的身份在江湖中行走,其名字背后所蕴含的神秘与强大力量,成为了武林中人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

她的威名令无数武林人士闻风丧胆,她的绝美风姿与超凡力量,共同铸就了江湖中的不朽传奇。

柳婷婷不仅在修仙的道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非凡成就,更在武林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深刻且不可磨灭的印记,成为了世人传颂的传奇人物。

实际上,此时此刻,柳婷婷静静地躺在义州上空的云朵之上,双眸凝视着地面,目光紧紧追随着石飞扬的身影,心中感慨万千。

尽管与石飞扬夫妻一场,恩爱仅一月,最终却无奈成为了陌路之人,说不伤心那是自欺欺人。

况且,柳婷婷能成功成仙,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嫁给了石飞扬,并吸取了他体内的极品血脉。

但柳婷婷心中明白,这一切皆是命运的安排,她无力抗拒。

她只能默默接受,然后坚定地努力走好自己未来的路。

她望着石飞扬,心中既有对他给予自己成仙机会的深深感激,又有无法与他长相厮守的愧疚。

然而,路已至此,柳婷婷深知自己不能回头。

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那轻柔的风声似乎也在为她抚平心中的波澜,随后缓缓闭上了眼睛,将所有复杂的情感都小心翼翼地埋藏在心底最深处,继续全身心地享受着云朵上这独属于她的宁静与自由。

此时,钦差大臣怀揣圣旨,迈着庄重且威严的步伐登上高台。

他神色肃穆,清了清嗓子,旋即声音高亢激昂地宣读起来:“今奉圣上旨意,任命宋应昌为经略,李松为东征提督,即刻调集四万精兵,开赴朝鲜战场,保家卫国,扬我大明国威!”

李松听闻任命,面色凝重.

他缓缓转身面向石飞扬,深吸一口气,胸膛剧烈起伏,随后抬起粗壮有力的右手,在空中用力地挥了挥,那手臂挥动间带着千钧之力,眼中满是惜别之意,似乎在传递着千言万语。

紧接着,他猛地一甩披风,披风在空中划出一道凌厉的弧线,大步流星地走向明军队伍。他身姿挺拔如松,昂首挺胸,大声下令:“出发!”

明军将士们齐声高呼,声音震耳欲聋,步伐整齐有力,每一步落下都似要将地面踏出一个坑来,士气高昂地向着平壤城进发。

抵达平壤城下,李松稳稳地端坐在战马上,身姿犹如巍峨高山般沉稳。

他抬眼望向城墙上严阵以待的倭贼,眼神仿若寒星,坚毅且毫无畏惧之色。

他猛地抽出腰间佩剑,那佩剑出鞘,寒光一闪,仿若一道闪电划破长空。

他将剑指向城墙,声如洪钟般果断下令:“摆开阵势,架炮!”

明军训练有素,闻声迅速行动起来。

士兵们齐心协力,喊着整齐的号子,将一门门火炮推至阵前。

他们额头满是汗珠,顺着脸颊滑落,但双手却稳稳地调整着火炮角度,炮口对准平壤城。

随着一声震天动地、仿若能撕裂苍穹的“开炮!”

火炮齐发,炮声隆隆,恰似无数闷雷在耳边炸响,震得大地都剧烈颤抖,天空都在这轰鸣声中战栗。

硝烟瞬间弥漫,滚滚浓烟如黑色的巨龙般翻腾,整个战场被笼罩在一片呛人的烟雾之中。

倭贼们在这突如其来的炮击下顿时乱作一团,有的惊慌失措地四处逃窜,口中大喊:“不好啦,明军的火炮太厉害了!”一名倭贼小头目挥舞着长刀,声嘶力竭地叫嚷:“都别慌,给我稳住!准备迎战!”

然而,在明军的猛烈炮火下,他们的抵抗显得如此无力。一些倭贼被炮弹击中,身体被炸得四分五裂,残肢断臂四处飞溅,伴随着他们惊恐的叫声,场面惨不忍睹。

李如松见状,大喝一声:“随我冲锋!”

他双腿猛地一夹马腹,战马吃痛,前蹄高高扬起,长嘶一声,如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

他手中长刀挥舞,刀光闪烁,恰似一道道闪电在人群中穿梭,大声呼喊着冲锋的口号。

明军将士们见主将如此英勇,士气顿时高涨到了顶点,个个如猛虎下山,呐喊着向前冲去,脚步坚定有力,扬起一片漫天尘土,仿佛要将整个战场都淹没。

明军与倭贼短兵相接,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一名明军士兵大喝一声,长枪如毒蛇出洞,刺向一名倭贼。

那倭贼连忙挥舞长刀抵挡,口中还叫嚷着:“你们这些明军,今日定要让你们有来无回!”

但明军士兵攻势迅猛,一枪将倭贼刺倒在地,倭贼发出一声惨叫,鲜血从伤口汩汩流出。

经过一番激烈的厮杀,明军凭借着顽强的斗志和强大的战斗力,成功攻克平壤。

倭贼精锐小西行长的部队遭受重创,此役共歼灭倭寇九千余人,平壤城上扬起了明军胜利的旗帜,那旗帜在风中烈烈作响,在诉说着明军的英勇。

平壤大捷后,明军乘胜追击,一路势如破竹,顺利收复开城。

随后,李松指挥大军向王京汉城进发。

然而,在距离王京仅三十里的碧蹄馆,明军因一时轻敌,踏入了倭贼精心设下的埋伏圈。

刹那间,倭贼从四面八方如潮水般涌来,将明军团团包围。

“哈哈,明军,你们今日插翅难逃!”一名倭贼将领站在高处,狂笑着大喊。

倭贼们手持长刀,口中发出阵阵怪叫,朝着明军冲了过来。

李如松骑着那匹高头大马,在包围圈中格外显眼。

他猛地一提缰绳,战马前蹄扬起,长嘶一声,马身上的鬃毛随风飘动。

李如松挥舞长刀,刀光闪烁,大声喊道:“将士们,杀!”带领将士们与倭寇展开殊死搏斗。

战场上刀光剑影交错,喊杀声震耳欲聋,仿若要将天地震碎。

明军虽陷入困境,但依然顽强抵抗,没有丝毫退缩之意。

有的明军士兵挥舞长枪,枪尖闪烁着寒光,刺向倭寇.

每一次刺出都带着千钧之力,仿佛要将敌人钉在地上;有的则用盾牌抵挡倭寇的攻击,盾牌与倭刀碰撞,发出“铛铛”的巨响,火星四溅,同时寻找机会反击。

战场上尘土飞扬,喊杀声、兵器碰撞声、战马嘶鸣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悲壮而激昂的战斗交响曲。这场战斗持续了整整三个时辰,双方伤亡惨重,李松在战斗中险象环生,好几次险些被倭寇的长刀砍中,身上的战甲都被砍出了几道口子,鲜血渗出,染红了衣衫。

最终,倭寇见难以取胜,便如狡猾的狐狸般撤回汉城,李松则率领部队无奈返回平壤。

此后,双方陷入僵持状态,不得不开始谈判。但倭寇提出的以大同江为界等无理要求,使得谈判瞬间破裂,局势再次陷入紧张。

义州城。

在李松离开之后,潜伏在钦差大臣队伍中的锦衣卫指挥使向玉山,静静地站在义州官衙内。

他双手背在身后,双脚稳稳地站着,犹如扎根在地上的老树。目光如炬,透过窗户,远远地目送李松带领部队出征。

他那双锐利的眼睛,仿若能看穿一切阴谋诡计,深邃而冰冷,仿佛能洞悉世间所有的秘密。

待李松的队伍消失在视线中,向玉山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

那笑容中带着一丝残忍与冷酷。

随后,他缓缓转过身,挺直腰杆,如同标枪一般,亲自下达了一道冷酷的命令:“逮捕石飞扬。”

向玉山,这位在京师武林中赫赫有名的武学大师,精通“风柱功”,实力超群,堪称京师第二高手。他的“流星神拳”更是一种极为阴险的武功。

此刻,他双脚微微分开,扎稳马步,犹如一座巍峨的山峰屹立不倒。运起“风柱功”,周身气息涌动,衣袂飘飘,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吹拂着。

他右拳紧握,拳上的铜套闪烁着寒光,犹如夜空中的寒星。只见他猛地大喝一声,声若洪钟,右拳如闪电般击出,带着尖锐的呼啸声,掌风锐利无比,恰似一把把无形的利刃,能在五步之内轻松伤人。

而且,通过深厚内力的推动,铜套如流星般飞出,在空中划过一道耀眼的光芒,精准击中一丈五尺远的目标。更为棘手的是,铜套后连着一根软索,在击中目标后,软索一收,铜套灵活转向,朝着目标的要害部位再次攻去,令人防不胜防。

那铜套在空中划过的轨迹,犹如一条致命的毒蛇,随时准备发起致命一击。

向玉山一声令下,犹如一道催命符。

吕源,这位身材魁梧、面色红润的锦衣卫,此刻满脸懊悔,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遗憾。

他紧咬下唇,牙齿都快将嘴唇咬出血来,双手握拳,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微微颤抖着。

但他不敢违抗命令,深吸一口气,脚下轻点,身形如鬼魅般冲向石飞扬。他双臂快速舞动,施展“寒冰绵掌”,带着刺骨的寒气,掌心犹如两块寒冰,向着石飞扬的胸口拍去。

他的掌法阴险毒辣,寒气逼人,所到之处,空气仿佛都被冻结,地面上甚至出现了一层薄薄的冰霜,周围的温度急剧下降,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冰窖之中。

在江湖上,他凭借这掌法几乎无人能敌,被誉为京师第三大高手之一。

“九洲棍”蔡坤双手紧握铜棍,大喝一声,将铜棍高高举起,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带着呼呼风声,向着谢文的头顶砸去。那铜棍在他手中犹如一条黑色的蛟龙,每一击都携带着山呼海啸般的气势,地面似乎都在他的攻击下微微颤抖,周围的空气都被搅得嗡嗡作响。

而谢文则施展“飞絮轻烟功”,只见他脚尖轻点地面,身形如同一缕轻烟,快速向后飘移,巧妙地避开了攻击。他的动作轻盈飘逸,仿若一片羽毛在空中随风飘荡,让人难以捉摸。

他趁着蔡坤攻击落空、旧力已尽新力未生之际,脚尖在地面一点,如燕子般掠向蔡坤,双掌快速拍出,带着丝丝劲风,掌影重重,让人眼花缭乱。

白家刀法的传人向来香双手持刀,娇喝一声,刀光如电,向着林婉清的咽喉斩去。她出手便是杀招,眼中毫无怜悯之色,显然对林婉清没有丝毫留情。

林婉清柳眉倒竖,美目含煞,双脚快速移动,身形轻盈,如同林间灵动的小鹿,巧妙地穿梭在刀影之间。她施展“柳絮身法”,身姿变幻莫测,让人眼花缭乱。她一边躲避,一边寻找向来香刀法的破绽,

突然,她脚尖点地,身体如陀螺般旋转,手中长剑刺出,直逼向来香的手腕。

那长剑在空气中划过,发出“嗡嗡”的声响,剑尖闪烁着寒光,将空气都撕裂。

四人各展所学,战况激烈,一时间难解难分。其他锦衣卫则迅速行动,他们脚步急促,快速奔跑着围成一个圈子,将石飞扬、林婉清、谢文三人紧紧包围起来。

他们手中的兵器闪烁着寒光,眼神中透露出凶狠与冷酷。

钦差大臣和众官差、众将领悄然而退,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冷漠与决绝,早就预料到了接下来的这场血战,并且对此毫无阻止之意,任由这场残酷的厮杀即将展开。

此刻,义州城内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弥漫着一股浓烈的血腥味和紧张的气息。

幸运的是,石飞扬早有准备。在战役结束之前,他便以敏锐的洞察力察觉到了潜在的危机,让雄樱会的弟子们撤离了义州。此刻,只剩下他和林婉清、谢文三人在义州城内。

面对锦衣卫的围攻,他们毫无惧色,眼神坚定,石飞扬双脚分开,扎稳马步,双手握拳,拳上青筋暴起,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

林婉清手持长剑,剑尖微微下垂,剑身闪烁着寒光,身姿轻盈地站在石飞扬身旁,犹如一朵盛开在战火中的铿锵玫瑰。谢文则身形飘逸,如同一缕轻烟般站在另一侧,眼神灵动,时刻留意着周围的动静。

面对京师两大高手向玉山和吕源如狼似虎般的攻击,石飞扬猛地冷哼一声,声若沉雷,在这剑拔弩张的氛围中炸响:“想卸磨杀驴吗?有你们这样对待抗倭功臣的吗?”

言罢,他周身气息陡然一变,雄浑磅礴的内力瞬间涌动,竟是运起了明玉功的第八重境界——“太上忘情”。刹那间,他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眼神冰冷得如同千年寒潭,波澜不惊却又蕴含着无尽的威严。只见他身形微晃,双掌一错,已然施展出如来神掌的第一招“祥光初现”。

伴随着一声好似金石交击的“铮”响,掌势如刀,霸气十足地向着向玉山和吕源劈去。

石飞扬的这掌看似有形,却又似刀非刀,那股凌厉的气势,竟胜过世间最锋利的宝刀。

掌风所过之处,空气都被割裂,发出“嘶嘶”的声响。

紧接着,石飞扬脚步轻移,身形陡然变得飘渺起来,宛如云雾中的仙人。

第二招“佛顶圣灯”顺势而出,灵气四溢,掌法如梦似幻,虚实难辨。

每一次挥掌,都带出一道道残影,好似繁星闪烁,让人眼花缭乱。

两大高手向玉山和吕源只觉一股排山倒海般的掌风如潮涌来,连绵不绝,每一掌都似蕴含着天地之力,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心中不禁生出阵阵寒意。

向玉山的额头瞬间布满了汗珠,他的双眼紧紧盯着石飞扬,目光中透露出一丝忌惮;吕源则咬紧牙关,全神贯注地应对着,每一个毛孔都仿佛在警惕着危险的来临。

他们的身形在石飞扬的掌风下左支右绌,脚步也开始有些踉跄。“哼!石飞扬,你休要得意,今日便是你的末日!”向玉山怒喝一声,那声音仿佛要冲破这紧张的空气。

他双掌齐出,掌风呼啸,带着“呼呼”的风声,直取石飞扬的要害。吕源亦是身形暴起,如同鬼魅一般,“嗖”的一声从旁偷袭而来,速度之快,让人几乎看不清他的身影。

石飞扬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轻蔑的冷笑。

他不仅未退缩,反而迎着两人的攻击迎难而上。双手迅速合拢,只听“砰”的一声巨响,掌势如龙,带起一阵强烈的气流,转瞬间便将向玉山和吕源的攻势化解得无影无踪。他的目光锐利如鹰,“唰”地扫过四周的对手,内心激荡着一股壮志凌云的豪情,仿佛这天地之间,唯他独尊。

“今日,就让你们见识一下我石飞扬真正的力量!”石飞扬一声怒吼,那声音如同滚滚雷霆,在众人耳边炸响。他的身形再次跃入空中,宛如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

此时,如来神掌的威力被他发挥到了极致,每一招每一式都如同雷霆万钧。

“轰轰”的掌风声响彻天际,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那些原本围成一圈的锦衣卫,被这股强大的气势所震慑,纷纷“噔噔噔”地往后撤。

蔡坤和向来香更是被震得站立不稳,“扑通”一声摔倒在地。

林婉清和谢文见状,急忙飞身而退,在空中带出一道道残影。

紧接着,石飞扬大喝一声:“山河倒转!”随着这一声暴喝,只觉天地瞬间昏暗下来,“呜呜”的风声好似鬼哭狼嚎。他竟然借助于向玉山和吕源的功力,施展出隔山打牛、圈气晕敌之术。

只见一股无形的气劲以他为中心迅速扩散开来,将附近的锦衣卫如同落叶一般卷了起来。

“咔嚓咔嚓”,碎骨之声此起彼伏,眨眼间,几十名锦衣卫惨死于向玉山和吕源的拳掌之下。

吓得其他锦衣卫赶紧“噼里啪啦”地往后退了几十丈远,仿佛后面有洪水猛兽在追赶一般。

继而,石飞扬又一声厉喝:“捉妖归来!”顿时,一股强大的吸力产生,好似漩涡一般。

向玉山和吕源两人只觉眼前天旋地转,“嗡嗡”作响,身体不受控制地旋转起来。

他们的功力在这股吸力下,如同决堤的洪水一般迅速流逝。

没过多久,两人便头晕眼花,瘫软在地上,口中还发出微弱的“哎哟”声。

周围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每个人都屏住了呼吸,目光紧紧锁定在石飞扬身上。

他的每一次动作,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令人心生敬畏。

就在这时,一道身影忽然从人群中“嗖”地冲了出来,直奔石飞扬而来。

此人正是锦衣卫中的一名高手,他手持长剑,剑身上闪烁着寒光。

“唰唰”几声,剑光如电,直取石飞扬要害。

“找死!”石飞扬怒喝一声,那声音仿佛能穿透人的灵魂。他的身形瞬间消失在原地,只留下一道残影。再出现时,已是在那高手身后。

他右手成拳,带着“呼呼”的风声,猛地轰在那高手的背上。

只听“咔嚓”一声清脆的骨折声,那高手整个人便如同断线的风筝一般,“噗”地喷出一口鲜血,飞了出去,重重地摔在地上,浑身骨折而亡。

这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色变。石飞扬的实力,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还有谁想上来试试?”石飞扬环视四周,声音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

吼罢,他双腿一蹬,“嘭”的一声,踢出两脚,将向玉山和吕源踢飞。

“咔嚓!”向玉山和吕源两人凌空摔出,凌空发出肋骨断裂之声,凌空洒下一阵血雨,“砰砰”两声,摔跌在三丈开外,晕死过去了。

石飞扬又大吼道:“我们走!”那声音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让人不敢违抗。

说罢,他转身和林婉清、谢文扬长而去,没有一个锦衣卫和官兵敢上前阻拦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的背影渐渐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