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汝辉食品厂的高端产品线,神仙肉和唐僧肉的定价同样都是一元。神仙肉的口感更有嚼劲一些,唐僧肉的口感与之前的汝辉辣条相似,但因调料全面升级,使之风味更胜汝辉辣条一筹。
起初商议定价时三名厂长都对一元钱的价格能否被市场接受持怀疑态度,后来贺兰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于是她把一箱神仙肉拿给秦家明,让他分给同学们吃,并向吃过的人提问是否愿意花一元钱买这样一袋零食。
早上秦家明带着一箱辣条去上学,晚上放学他不仅带回家二十块钱,还带回了他那个父亲在电视台任职的女同学的原话:“好吃,比鼎誉辣丝好吃多了,这么好吃的东西才配上电视台打广告。”
一语惊醒梦中人,贺兰当即北上首都,找到一家规模比较大的广告公司,邀请对方为神仙肉和唐僧肉拍摄广告宣传片。
广告内容她在路上就已经构思好了,神仙肉的重点放在神仙两个字上,效仿佛跳墙的故事由来,让两个鹤发鸡皮的嘴馋老神仙偷摸下凡购买零食。
而唐僧肉她决定走温情路线打感情牌,找一名气质上与村长差不多的演员扮演陈汝辉同志,广告片中简要描述一下他的生平,然后重点突出被他寄予厚望的唐僧肉辣条。
广告公司的策划见多识广,听过贺兰的描述后略一思索便建议她化繁为简,将两支广告片合二为一,老神仙下凡买零食完全可以在各种零食当中犹豫不决,然后经多方考察最终选择了人品可靠的陈汝辉同志的产品。
广告片的最终画面定格在神仙肉和唐僧肉这两种零食包装上,画面外伸进一只犹豫不决的手,最后将两包辣条同时抽走并念念有词:“辣条,当然还是汝辉的好。”
专业的就是水平高,虽然这支时长略显超标的广告片花费不低,但是最终的呈现效果无疑是非常成功的。无论是在卫宁市电视台还是隔壁省会电视台,这支诙谐幽默中又带有温情的广告片收视率都处在遥遥领先的地位,发布初始甚至高过了某部家庭伦理剧的收视率。
随着地方台广告的大力投入,神仙肉和唐僧肉这两种高端辣条的市场占有率开始迅速攀升。时隔一年,汝辉的生产车间里终于再次出现了灯火通明、一天二十四小时三班倒的加班景象。
有人欢喜有人愁,贺兰在为爆单导致的运力不足而烦心的时候,亚瑟刚刚挂断总部打来的问责电话。
鼎誉辣丝接连失利,长达半年的时间在大陆市场一直举步维艰,总部相关部门认为他在市场调研以及产品研发方面目光短浅,对这次的失败应该负有直接责任。不过鉴于亚瑟之前的优秀履历以及工作态度,总部同意再给他一次机会。
上面指出了问题所在,亚瑟自然不可能再像以往那样轻视,他命令公司研发门所有人立刻加班加点重点研究汝辉新上市的高端产品,每个人提交的报告上面都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这么久以来,这还是亚瑟第一次将汝辉这个对手放在同等地位上看待。
然而没有什么用,即便亚瑟承认汝辉在产品研发方面做得的确不错,但对有色人种的偏见早已在他的骨子里根深蒂固,他完全不认为鼎誉辣丝的失败是败在了口感和风味上面,反倒认为是中国人欣赏不来地道原产地辣椒的原因,俗称野猪吃不了细糠。
so,错不在他。
既然欣赏不来那就不必欣赏了,刚好可以节约成本。亚瑟当机立断停止了进口墨西哥辣椒,改为成本更加低廉的、总部一直在沿用的美国冻干辣椒。
然而采用更加廉价的原材料只能在节约成本方面起到一点微末的作用,对产品的整体销售来说连扬汤止沸都谈不上。产品质量一天提不上去,鼎誉就要被汝辉骑在头上一天。
针对这个问题,鼎誉国际不得不花重金成立研发部,专门研制“野猪们”才会喜欢吃的细糠。
可惜为时已晚,在亚瑟督促研发部研究适合中国人口味的番茄味、香辣味、香葱味的调味料时,贺兰凭借一己之力,为神仙肉和唐僧肉新增加了诸如麻婆豆腐、糖醋里脊、红烧肉等奇奇怪怪却偏偏非常受国人欢迎的口味。
如果说之前亚瑟在辣之一味上对鼎誉的产品有着十足的自信,那么现在他面对口味不断推陈出新的汝辉辣条就是坐立难安的状态。
太恐怖了,汝辉仿佛不需要时间来进行研发和调整,也不需要等待市场给与正向反馈。在鼎誉国际的研发团队全体都在焦头烂额时,汝辉只要让贺兰进配料室走一圈,再出来时产品就会又多出一个另类的口感。
她难道是哆啦A梦吗?亚瑟不知不觉间吃光一袋糖醋里脊口味的唐僧肉,在办公室里默默地想,贺兰实在是一个可怕又值得重视的对手,一定不能让她做大做强,否则鼎誉国际恐怕在中国将没有立足之地。
贺兰当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亚瑟视为哥斯拉一般的存在,说实话她这段时间过得蛮惬意的。老产品的市场地位稳固,新产品上市后反响强烈,销量大到她不用再担心没钱给股东们分红的程度。
由她提出最初设想的广告片被广告公司拿去参加了一个什么比赛,得了个一等奖。得奖的广告片在央视某频道曝光了一下下,汝辉因此得到了其中大约三秒的免费广告时间,节约了大概几十万的广告费,令贺兰喜不自胜。
华南华北地区被陈进峰牢牢握在手中,足不出户也能够决胜千里。
张松年南下后将沿海城市的市场彻底开拓了出来,汝辉因此又多了一片广阔的市场。
钱丽清十月底返回东北,正在与爱人老徐一起筹建超市,力争在将来建起一家全国性的连锁超市,做贺兰最坚实的后盾。
路培强和路小妹在西北各司其职,无论是产品的销路还是原材料的采购都不需要贺兰操心。
贺兰掐指一算,全厂上下现在最闲的人就是自己。这人要是忙习惯了,一闲下来就总是忍不住想给自己找点事儿做。贺兰正在计划下一步应该做什么比较合适,一个有些意外的人忽然登上门来。
已经下班的陈雪华大哥独自返回厂里,找到办公室对贺兰说:“贺厂长,你……能不能去看一看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