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寿宴
太和殿内,红烛摇曳,宫灯高悬,一片喜庆的氛围。太皇太后在宫女的小心搀扶下,缓缓从寿康宫来到了这热闹非凡的太和殿。她步履蹒跚,神色间却透着几分复杂的情绪。往日的威严虽被岁月消磨了不少,但眼神中依旧藏着一股坚韧。
李凤媱站在一旁,表面上恭敬有加,眼神却不时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她早已暗中安排人在太皇太后的茶水里下了失声的药,就怕这位历经沧桑的老人在这重要场合说出什么对她不利的话。果不其然,太皇太后刚一开口,声音便沙哑得几乎听不见,只能发出模糊不清的音节。
李凤媱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得逞的笑意,旋即又换上一副关切的面容。赵靖雄和李凤媱站在最前列,身后是一众大臣和嫔妃们,众人整齐跪地,高声齐呼:“祝福太皇太后寿比南山,福如东海,长命百岁!”那声音在大殿内回荡,气势恢宏。
太皇太后抬了抬手,示意众人起身回座。她动作迟缓,每一下都像是用尽了全身力气。李凤媱见状,赶忙走到大殿中央,声音清脆而响亮:“首先,由皇上为皇奶奶送上寿礼。”
赵靖雄捧着一根精心准备的沉香木拐杖,稳步走上前。这拐杖纹理清晰,散发着淡淡的木香,一看便是价值不菲。他双手将拐杖呈上,姿态恭敬。然而,太皇太后却猛地站起身,眼中满是愤怒,一把将宫女递到面前的沉香木拐杖挥落在地,“砰”的一声,在安静的大殿里格外刺耳。
大臣们见状,顿时交头接耳,小声议论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太皇太后为何发这么大的火?”“难道是这礼物不合心意?可这沉香木拐杖也是难得的珍品啊。”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脸上满是疑惑。
李凤媱却神色镇定,仿佛早料到会有此变故。她微笑着解释道:“先皇走得早,太皇太后受了刺激,行为有时难免极端,哀家作为儿媳,并不怪她。”她一边说着,一边亲自捧着一件金丝凤袍,缓缓走到太皇太后面前,双膝跪地,将凤袍高高举起。
太皇太后连看都没看一眼,伸手夺过凤袍,狠狠丢在地上。李凤媱依旧不恼,继续说道:“太皇太后思念先皇,情绪激动,大家切勿见怪。”她的语气轻柔,可话语里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强硬。
太皇太后听着李凤媱一口一个“哀家”,脸上的怒气愈发浓重。她颤抖着双手,从袖子里掏出事先写好的纸条,奋力展开,举向众人。只见上面赫然写着:哀家的儿子赵立皇上并没有死。
刹那间,整个大殿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大臣们面面相觑,大气都不敢出。他们的目光在太皇太后和李凤媱之间来回游走,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
李凤媱却毫不慌乱,她冷笑一声,大声说道:“太皇太后,您总是说赵立没死,那您叫他回来呀!如果他真的回来了,我儿子马上把皇位还给他父皇。”她顿了顿,又接着说:“太皇太后受了刺激,神智不清,哀家不怪她,皇上也不怪皇奶奶,希望大家也不要怪她,我们都要尽量包容她,让她安享晚年。”
太皇太后气得浑身发抖,她拼尽全力想要推翻面前的桌子,可虚弱的身体却让她力不从心,只能徒劳地挥舞着双手。
李凤媱却视而不见,转头说道:“其他嫔妃,奉上你们的贺礼吧。”
嫔妃们战战兢兢地走上前,依次献上礼物。太皇太后这次没有再扔,只是默默接过,眼神中满是疲惫。大臣们献礼时,亦是如此。
寿宴结束后,李凤媱吩咐景仁宫的宫女,只将她和赵靖雄送的礼物拿到太皇太后的寿康宫,其余的则全部拿去了她的景仁宫。
太皇太后回到寿康宫后,看着放在桌上的金丝凤袍和沉香木拐杖,心中的怒火再次燃起,她用尽最后的力气,将金丝凤袍和沉香木拐杖丢出了窗外。
这一场寿宴,表面上是为太皇太后庆祝生辰,实际上是李凤媱想借助太皇太后寿辰来榨干其他嫔妃。但其他嫔妃大多数都是官家小姐,嫁妆丰厚,哪那么容易被她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