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子目瞪口呆地看着堂哥用黄豆和筷子演示发动机工作原理,那些"化油器"“配气相位""点火提前角"之类的术语听得他云里雾里,但又莫名觉得热血沸腾。本文搜:86看书 免费阅读
"玄哥,你咋懂这么多?"虎子敬畏地问,"县政府上班还得学习这些吗?"
孙玄心里咯噔一下,酒醒了大半。糟糕,说漏嘴了。
他赶紧打哈哈:"那什么...我在县里图书馆看过几本书..."说着急忙把桌上的"发动机"扫到一边。
正巧孙母端着刚出锅的饺子进来,救了场:"聊啥呢这么热闹?快来趁热吃饺子!虎子也多吃点,看你瘦的。"
“娘,我们去堂屋一起吃吧。”
热腾腾的白面饺子摆在桌上,男人们暂时放下了酒杯。
孙玄夹起一个咬了一口,满嘴猪肉白菜的香气。
他偷偷瞥了眼虎子,发现堂弟还沉浸在刚才的震撼中,眼睛首勾勾地盯着桌上的筷子。
刚才他就是用几根筷子来演示曲轴运动的。
"玄哥,"虎子突然小声说,"要是我真能进机械厂...以后也能学这些不?"
孙玄咽下饺子,郑重点头:"能,肯定能,只要你肯学。"
他在心里补充:而且我会帮你,等时机成熟了,这些超前技术就真能派上用场。
孙大伯笑着对孙玄和虎子说,"你俩小子别光嘀咕,来,陪大伯喝一个!"
孙玄和虎子赶紧端起酒盅,三杯下肚,孙玄感觉那些技术图纸又在脑海里翻腾。
而虎子则时不时摸一下口袋,里面装着孙玄刚才偷偷塞给他的《机械基础》小册子,那是孙玄在他的空间里面拿出来的。
饺子吃到一半,孙逸突然问:"红梅,听说你们纺织厂今年要扩建?"
吴红梅点点头:"嗯,要增加两个车间,说是要响应'抓革命,促生产'的号召。"
"那不得招工?"孙逸眼睛一亮,"要不让虎子也..."
吴红梅摇头:"纺织厂女工多,男的主要是机修和搬运,这次招工也是招的女工。"
孙玄也说道:“哥,虎子去纺织厂不合适,虎子的工作你就别操心了,我会安排好的。”
虎子用力点头,嘴里的饺子都忘了嚼。
孙玄看得出,这个年轻的堂弟心里己经燃起了一团火,那是渴望改变命运的火。
他不禁想起几年前家里的其他几个哥哥,也是这般模样。
几人正说着,孙大伯从外面上完厕所走了过来,听到他们的谈话,笑着说:“你们这些年轻人啊,就是有想法。”
“虎子,你要是真能去城里干机械方面的工作,那可是咱们孙家的骄傲。不过去了城里,可得好好做人,别给咱孙家抹黑。”
虎子连忙站起来,恭敬地说:“大伯,您放心,我肯定不会给孙家丢脸的。我一定努力工作,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孙大伯满意地点点头,说道:“那就好,你们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但是也别太着急,一步一个脚印地来。有啥困难,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
孙玄看着孙大伯,说道:“大伯,您说得对,我们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孙大伯笑着说:“都是一家人,互相帮忙是应该的,你这个当哥哥的也是心疼虎子,不想让他一辈子在地里刨食。你们几个年轻人,以后要互相照应,一起把日子过好。”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酒过三巡,孙大伯开始讲古,说起当年他在县城见过的"大人物"。
孙玄借机把虎子拉到屋外透气,夜空中繁星点点,远处的山峦在月光下显出朦胧轮廓。
"虎子,"孙玄突然严肃起来,"这事成了之后,在厂里要低调,知道不?现在运动搞得厉害,技术上的事...要格外小心。"
虎子似懂非懂地点头:"玄哥,我记下了。"
孙玄望着远处黑黝黝的山影,想起系统给的那些超前技术,心中五味杂陈。
在这个特殊的年代,知识既是珍宝,也可能是祸端。但无论如何,他决定先帮虎子抓住这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孙玄继续对虎子道:“虎子,我给你的那本书你要认真学习,知道了吗?”
虎子感激地看着孙玄,说道:“玄哥,太感谢你了。这些书我一定会好好看的,等有了机会,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孙玄笑着说:“虎子,咱们是兄弟,不用这么客气。你有啥不懂的,随时来找我,以后咱们一起努力,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回去吧,外头冷。"孙玄拍拍虎子的肩,"记住,过了初七等我消息。"
两人回到屋里时,正赶上孙母端上来一大盆酸菜白肉汤。
热气氤氲中,孙玄看见三叔冲他微微点头,眼中满是感激。
他回以微笑,心里明白,在这个靠人情关系的社会里,能拉一把自家兄弟,比什么都强。
在欢声笑语中,时间不知不觉地流逝。
孙玄
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心中充满了感慨,这个新年,对他来说,不仅是一个传统的节日,更是心灵的一种弥补。
孙三叔坐在炕上看见孙玄和自己的儿子虎子并肩走了进来。
"这傻小子..."孙三叔嘴角微微上扬,烟锅里的火光随着他的呼吸忽明忽暗。他看见孙玄做了个噤声的手势,虎子立刻捂住嘴,但眼里的光彩怎么也藏不住。
孙三叔看着这一幕也把他带回到十多年前,那时候孙玄才灶台高,每到饭点就晃悠到他家来,眼巴巴瞅着锅里。
三婶总会多盛半碗高粱饭,再夹一筷子咸菜给他。
他的目光在两人身上来回打量,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眼中满是欣慰。
孙玄,那个从小看着长大的机灵孩子,如今己出落成稳重可靠的青年;而虎子,自己那个憨厚老实的儿子,跟在孙玄身边,竟也多了几分精气神。
"三叔当年没白疼你啊..."孙三叔在心里念叨。他记得孙玄八岁那年发高烧,是他连夜背着跑去公社卫生所。
“玄子,应该把给虎子找工作的事儿告诉虎子了,”孙三叔在心里默默念叨着,“有了玄子的教导,虎子去县城上班我也安心了。”
那些年,孙玄家里困难,孙三叔没少帮衬,农忙时,他会叫上虎子去帮孙玄家收庄稼;逢年过节,也总会给孙玄家送些米面粮油。
孙玄是个知恩图报的孩子,每次都把这些好记在心里。
如今,孙玄在县城里打拼出了一片小天地,还惦记着帮虎子一把。
孙三叔想着这些,心里满是温暖,他看着眼前的两个年轻人,仿佛看到了他们充满希望的未来。
虎子虽然性格木讷,但胜在踏实肯干,有孙玄带着,肯定能在县城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