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新成立的空军飞行学院,在筹备教官团队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飞机,在那个时代依旧是令人新奇的事物,相关专业人才稀缺到近乎绝迹。若依照后世常规的招聘方式,依据学历和简历来筛选空军教官,放眼整个世界,恐怕也难寻一个能符合要求之人。无奈之下,朱由检只好亲自挑起大梁,担任校长兼飞行教官这一重任。
朱由检之所以有能力担当此职,得益于他在美国期间的经历。在美利坚国度,飞行俱乐部到处都是,考一个飞行驾驶执照对于有心之人而言,并非难事。朱由检凭借自身的学习能力与探索精神,成功考取了飞行驾驶执照。正因如此,只要教练机及时到位,他便有信心以一己之力培训出众多优秀飞行员,进而以这些首批培养出的飞行员为基础,逐步组建起一支专业的飞行员教官培训队伍,为大明王朝的空军事业奠定坚实基础。
朱由检大规模组建飞机制造厂这一消息,如同巨石投入平静湖面,迅速在全世界范围内激起千层浪。各国听闻后,纷纷将目光聚焦于飞机制造领域,一场悄然的变革就此拉开帷幕,各国纷纷开始投入资源研究、试飞飞机。这或许就是奇妙的蝴蝶效应,朱由检这位穿越之人,无意之中成为了改变历史进程的始作俑者,他的一举一动,强行推动并加快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轨迹。
英国在这股浪潮的推动下,加快了工业文明发展的脚步,试图在新兴的航空领域抢占先机;俄国也紧锣密鼓地加速制定并执行五年工业发展计划,期望通过提升工业实力,在未来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而小胡子希特勒,同样雄心勃勃地谋划着德国的未来发展蓝图。
然而,德国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很快便陷入了资金瓶颈的困境。希特勒深知,若不能及时解决资金问题,德国经济极有可能面临崩溃的危险,而他的首相地位也将岌岌可危。毕竟,此时的希特勒尚未完全掌控德国国防军,仅凭冲锋队那有限的力量,难以成就大事。于是,希特勒心急如焚地派遣特使,带着一封言辞恳切的信件,向朱由检这位他眼中的“老大哥”求助。
为了帮助希特勒这位小老弟解决实际困难,并为其指点迷津,朱由检不得不以探望索菲亚公主的名义,再次踏上前往欧洲的旅程。
此次欧洲之行,第一站自然是里斯本。索菲亚、黛依丝与斯嘉琪三人皆是葡萄牙人,而葡萄牙此时已然成为大明王朝版图的一部分,朱由检也无需在京师与里斯本之间来回奔波。
一帝三妃相见,气氛温馨而热烈。他们互诉衷肠,嘘寒问暖,免不了一番深情的温存。在里斯本度过了惬意的几天后,朱由检便启程前往德国柏林。
此时的希特勒虽还只是德国首相,但已然大权在握,距离晋升为元首仅一步之遥。在首相府内,希特勒宛如一个受尽委屈的孩子,向朱由检大倒苦水。
“英法美俄这几个国家简直是合伙欺负人,这日子简直没法过了!把我逼急了,我跟他们拼了,大不了鱼死网破,大家同归于尽!”希特勒气得满脸通红,挥舞着手臂,情绪激动地叫嚷着。
“先别抱怨,跟朕说说究竟是怎么回事。”朱由检神色沉稳,耐心地劝慰着希特勒。
“还不是因为德国发展迅速,他们几个国家忌惮我们,居然联合起来断了给德国的贷款!”希特勒愤愤不平,眼中满是怒火。
果然不出朱由检所料,这些国家绝不会坐视德国崛起,尤其是英法美俄这四个大国,各怀鬼胎,没有一个希望德国强大起来威胁到自身的利益。
“他们在全世界大口吃肉,难道就不能给德国留口汤?殖民地被他们抢得一干二净,市场也全被他们霸占,连资源都牢牢控制在他们手里。难道我们德国人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去吃那五十万马克一块的面包吗?”希特勒越说越激动,喋喋不休地抱怨着德国所面临的困境。
“再这么下去,我实在是没别的办法,只能去抢了!德国人也得活下去啊!”希特勒无奈地实话实说。
“老兄,资金方面,大明作为兄弟国家,可以支持德国一部分。但你们德国不能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大明王朝身上,毕竟这世上救急不救穷,你们得自己想办法自救,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朱由检一边安慰希特勒,一边敲打他要主动寻求发展之路。
“自救?要是有办法,我早就做了。”希特勒依旧满脸埋怨,垂头丧气地说道。
“办法自然是有的,就看你希特勒老弟愿不愿意配合了。”朱由检目光深邃,意味深长地说道。
“什么办法?朱大哥快说出来让我听听,要是可行,我一定照办!”听闻有办法解决困境,希特勒瞬间来了精神,如同在黑暗中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答案。
“借高利贷,谋求发展。”朱由检神色淡然,缓缓说出这八个字。
一听到是借高利贷的办法,希特勒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耷拉着脑袋,精神委顿地说道:“我还以为是什么高招呢,这借高利贷不就跟饮鸩止渴一样嘛!到时候不但救不了德国,搞不好还会让德国掉进万丈深渊。朱大哥,你这可真是个馊主意,你这不是坑我吗?”
“希特勒,说话客气点!怎么能说是坑你呢?你且说说,德国除了借高利贷,还有别的途径能迅速发展经济吗?就算有其他办法,你又有多少时间去慢慢发展经济呢?”朱由检严肃地问道。
“大概也就五年时间能用来发展经济了,估计过不了多久,世界大战就得打起来。”希特勒皱着眉头,颇有见地地分析道。
“希特勒老弟的看法和朕差不多,最多也就五年时间。既然五年之后大概率会爆发世界大战,那现在借的钱还用得着还吗?要是放贷的国家战败亡国了呢?”朱由检说完,目光紧紧盯着希特勒,与他四目相对。
“哈哈哈……”以希特勒的聪明才智,瞬间便领会了朱由检的意思,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
“我懂了,如果对方亡国了,就算高利贷的利率再高,也不用偿还了!朱大哥,果然是妙计呀!”希特勒对朱由检佩服得五体投地,不禁竖起大拇指,兴奋得几乎手舞足蹈。
“我马上让德国财政部发行五年期和十年期国债,向英美法俄四国借钱,把利率定得高高的,高到绝对能让那些贪婪的家伙满意。我就不信他们不上钩!”希特勒信心满满,仿佛看到了德国经济复苏的希望。
“孺子可教也!不过你们可别跑到我大明王朝来,用高利贷债券坑害我大明的子民。否则的话,我可一定会逼着你足额承兑的!”朱由检郑重地嘱咐道。
“朱大哥,我的亲大哥!这回全靠你的主意才挽救了德意志帝国,我怎么会坑害兄弟国家的百姓呢?您就放心吧,这种事绝对不会发生!”希特勒连忙向朱由检做出保证。
几日之后,伦敦、法兰克福、巴黎、纽约、莫斯科的街头,突然出现了大批忙碌的银行工作人员,他们四处奔走,开始大量推销德国发行的高利率国债。这些国债利率之高,是普通国债的一到两倍,很快大批德国国债被富人们一抢而空。
与此同时,又有大批德国财政部官员和商人奔赴欧美各个富裕国家,从当地的商业银行开始大量贷款。这些源源不断的资金,如同注入德国经济躯体的新鲜血液,使得德国经济焕发出勃勃生机。这些资金的目的地只有一个——德国,全部将被用于发展经济,尤其是大力投入到重工业领域,为德国的再次崛起积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