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一片雪 作品

第268章 罗马尼亚的加盟

第二百六十八章罗马尼亚的加盟

在希特勒即将发动那举世瞩目的巴巴罗萨计划前夕,苏俄约瑟夫的一个举动,再次改写了欧洲的政治格局,让原本举足轻重且一直倾向于英法阵营的罗马尼亚,彻底倒向了德国。

究竟是怎样一件大事,竟能使罗马尼亚如此毅然决然地转变立场,跟随德国的脚步呢?

原来,约瑟夫眼见德国在法国战场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心中的野心也随之急剧膨胀。他迫不及待地将屠刀伸向了罗马尼亚,悍然出兵占领了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地区。这一愚蠢的侵略行径,给罗马尼亚带来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

苏俄的这一举动,使得罗马尼亚失去了约百分之十五的领土和百分之三十的人口。这一损失对于罗马尼亚而言,可谓是切肤之痛。曾经的罗马尼亚最盛时期,人口约为 1800 万,领土面积约 29.5 万平方公里。而此次失去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地区,面积约 3 万平方公里,当时该地区人口约达 600 万。如此巨大的领土与人口丧失,无疑是对罗马尼亚国家根基的沉重打击。

失去这两个地区,罗马尼亚民众内心被愤怒与失落填满。毕竟,领土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不仅仅是地理概念,更是民族尊严与国家利益的象征。罗马尼亚举国上下,无论是街头巷尾的普通民众,还是上流社会的官员贵族,无一不对苏联强占土地的行为愤慨不已,他们的愤怒的声音响彻整个罗马尼亚。

罗马尼亚政府此前对苏俄的种种退让,以及丧权辱国的无奈之举,彻底点燃了罗马尼亚民众心中的民族主义情绪。这种情绪如同一股强大的洪流,席卷了整个罗马尼亚。而掌权的罗马尼亚国防军将军安东内斯库,更是挺身而出。他在国会大厅,郑重发誓:“我,安东内斯库,誓死扞卫罗马尼亚国土的完整,宁肯战死沙场,也绝不要在这般屈辱中苟且偷生!”安东内斯库将军的呼声,迅速得到了全体罗马尼亚人民的热烈呼应。从那一刻起,罗马尼亚彻底投向了德国及其盟友的阵营。

然而,这一切的发展,恰恰正中希特勒的下怀。约瑟夫看似精明的侵略举动,实则愚蠢至极,他的行为让德国不费吹灰之力,便收获了罗马尼亚这一重要盟友。

纵观波澜壮阔的二战历史,在德国众多所谓的盟友中,真正能称得上是德国忠实盟友的,唯有罗马尼亚,其助力非同小可。至于意大利,在战场上的表现时常令人大跌眼镜,而日本,虽与德国同属轴心国阵营,但其战略决策与行动,更多时候给德国带来的是麻烦而非助力,二者皆可谓是“猪队友”。

罗马尼亚在二战期间,为德国提供了全方位且至关重要的支持。他们向德国输送了三十万以上的精锐军队,这些罗马尼亚士兵,怀揣着对苏俄的仇恨与对国家尊严的扞卫之情,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德国的战争机器之中。不仅如此,罗马尼亚还为德国提供了上千万吨的石油,以及大量的粮食,成为德国战争机器得以持续运转的重要支撑。

在罗马尼亚提供的众多资源中,普洛耶什蒂油田的意义尤为重大。普洛耶什蒂油田,作为欧洲历史悠久且规模最为庞大的油田之一,在二战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石油年产量高达 1000 万吨,这一产量占纳粹德国石油消耗量的三分之一,同时,它还供应了意大利所需的全部石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普洛耶什蒂油田就是德国战争机器运转的核心动力源泉,是德国在战争中不可或缺的能源保障。

安东内斯库将军的加盟,以及罗马尼亚的全面支持,让希特勒欣喜若狂。他深知,此时发动巴巴罗萨计划的时机已然成熟,于是准备立刻挥师东进,向苏俄发起全面进攻。

约瑟夫本想通过侵略罗马尼亚来扩张苏俄的势力范围,却未曾料到,此举竟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如今后悔不已。而苏德大战,也因此提前爆发。

根据朱由检和希特勒此前的精心构想,罗马尼亚的加入,是德国发动巴巴罗萨计划的关键前提,这一条件不可变更。朱由检深知石油对于战争胜负的关键作用,曾多次严肃地警告希特勒:“若无稳定的油田作为支撑,德国绝无可能战胜苏俄。以德国现有的石油储备,根本无法维持两年的战争消耗,如此下去,德国必败无疑。”

如今,德国的石油储备已高达 500 万吨,再加上成功掌控的普洛耶什蒂油田,德国已然具备了与苏俄正面叫板的实力。

而且,在这段时间里,德军参谋部对巴巴罗萨计划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改善。经过埃里希·马克斯、弗里德里希·保卢斯、弗兰茨·哈尔德、伯恩哈德·洛斯贝格等几位卓越将军的深入研究与反复论证,巴巴罗萨计划最终修整为:动员总兵力约 550 万人,其中包含 190 个师,这之中有 153 个德国师、19 个装甲师和 14 个摩托化师。此外,还有来自芬兰、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等国的部队,共同组成了这股强大的军事力量。同时,德国还集合了 4800 辆坦克、 门大炮、4900 架飞机以及 60 万辆汽车。如此庞大的军事力量,彰显了德国发动这场战争的决心与底气。

面对这样一份计划,朱由检深思熟虑后,也觉得难以再提出更多异议。毕竟,这些数字,已然是德国及其盟友所能拿出的家底极限。

在当时的局势下,盟军方面有美国作为最后的兜底力量,而德国及其盟友这边,则有大明王朝在背后支持。在这两个终极大国尚未全面下场参战之前,德苏大战,巴巴罗萨计划,也仅仅只是这场席卷全球的世界大战的预热阶段而已,更大的风暴,还在悄然酝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