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7 年 6 月 21 日,傍晚的余晖悄然洒落在德国统帅部的上空,在那神秘而庄重的秘密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德军所有的高级将领神色肃穆,整齐地围聚在元首希特勒的身旁,仿佛一群即将奔赴未知战场的战士,静静等待着命运的指令。
“现在,由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上将汇报巴巴罗萨计划。”元首希特勒的声音高亢而有力,在寂静的会议室中回荡,如同洪钟般打破了这份凝重。
哈尔德上将闻言,身姿笔挺地站起,他面容严肃,对着元首和在场的所有将军深深地施了一礼,随后手持指示棒,迈着沉稳而坚定的步伐,缓缓走到了巨大的沙盘面前。那沙盘之上,插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军旗,每一面小军旗都代表着一支肩负特殊使命、指向特定进攻方向的部队;而那些栩栩如生的坦克模型,则象征着德军精锐的装甲兵集团军,它们随时准备在战火中苏醒,咆哮着碾碎一切阻碍。
紧接着,元首希特勒与博克元帅等一众将领纷纷围拢过来,他们的目光紧紧锁定在沙盘之上,在这里,他们将决定欧洲的命运。
哈尔德上将清了清嗓子,开始有条不紊地讲述:“此次计划的核心意图,乃是集中我们最为强大的军事力量,给予苏维埃俄国致命一击。为此,陆军参谋总部历经无数次的研讨与谋划,制定了这份详尽至极的作战计划。”
他微微顿了顿,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继续说道:“为了达成这一宏伟目标,我们精心调集了堪称庞大的军事力量——550 万英勇无畏的部队、4300 辆坦克、4.7 万门威力巨大的大炮、4980 架飞机,以及 60 万辆保障后勤的汽车,全力配合此次意义非凡的军事行动。我们将兵分三路,如三把利刃,直插苏俄西部防线,发动一场震撼世界的大规模进攻。”说到此处,哈尔德上将目光如炬,缓缓环视众人,随后开始更为细致入微地介绍。
“在这 550 万雄师之中,德国自身的力量无疑是中流砥柱。其中包含 153 个德国师,以及战斗力强悍的 19 个装甲师和 14 个摩托化师,这些部队占据了德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二,他们将成为这场伟大战役的核心攻坚力量。”哈尔德上将的声音铿锵有力,充满了自信与豪迈。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军事行动得到了诸多盟友的积极配合。德国已与芬兰、罗马尼亚、匈牙利和意大利进行了秘密而深入的沟通,这四个国家皆承诺将派出强大的军事力量协助我们作战。他们将组成 5 - 6 个集团军,总兵力大约在 80 万人左右。再加上德军自身实力雄厚的海军和空军,如此庞大的力量汇聚在一起,共同铸就了这 550 万的钢铁雄师。”哈尔德上将的话语,让在场的将领们感受到了同盟力量的强大,也更加坚定了他们赢得这场战役的决心。
“下面,我将为各位介绍一下苏军的部署情况。”哈尔德上将微微调整了一下站姿,神色变得愈发严肃。他的指示棒划过沙盘,指向德苏边界。
“苏军在西部边界费尽心机,构筑了三道坚固的防线,分别是莫洛托夫防线、斯大林防线以及第聂伯河防线,这三道防线相互呼应,纵深达到 200 公里。苏军在此处部署的总兵力为 570 万人,相较于我方,他们在人数上略多 20 万。然而,自苏军经历大清洗之后,大批优秀的中高级军官不幸丧生,导致军队训练水平大幅下滑,作战经验严重不足,整体战斗力大打折扣,实不足为惧。”哈尔德上将的分析条理清晰,让众人对苏军的情况有了更为透彻的了解。
“此外,苏军的飞机场位置过于靠近边界线,这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战略失误。而且,他们的飞行员训练严重不足,大批飞机因维护不善等原因,处于趴窝状态,无法正常执行任务。基于此,我已下达命令,德国空军务必在巴巴罗萨计划发动的第一时间,对苏军飞机场展开雷霆般的千里空袭,务必将所有敌机炸毁在地面,彻底摧毁苏军的空中力量。”哈尔德上将的语气斩钉截铁,仿佛已经看到了苏军机场在德军空袭下化为一片废墟的场景。
在详细介绍完敌我双方的情况之后,哈尔德上将深吸一口气,开始有条不紊地调兵遣将,为这场即将拉开帷幕的大战排兵布阵。
“巴巴罗萨计划主要由三个集团军群负责执行,其进攻方向分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北方集团军群,将由英勇善战的勒布元帅指挥。”哈尔德上将说完,目光投向冯·勒布元帅,眼神中充满了信任与期许。
勒布元帅听到自己的名字,犹如听到冲锋的号角,唰的一下,立刻挺直身躯站起身来,以最标准的军姿站得笔挺,神情庄重地接受命令,那坚毅的眼神仿佛在向众人宣告他完成任务的决心。
“北方集团军群阵容强大,包括第十六、第十八集团军以及坦克第四集群,共计 29 个师。同时,你们将得到第一航空队全力提供的 1070 架飞机的强大空中支援。你们肩负的任务至关重要,需从东普鲁士出发,以雷霆万钧之势越过波罗的海,直逼列宁格勒,务必切断苏联与波罗的海的紧密联系,使列宁格勒陷入孤立无援之境。”哈尔德上将一边清晰地阐述任务,一边用指示棒在沙盘上精准地移动,将代表第四坦克集群的坦克模型缓缓移向列宁格勒方向,仿佛亲眼目睹着北方集团军群在战场上的英勇推进。
“接下来,便是最为关键、任务也最为艰巨的中央集团军群,由功勋卓着的博克元帅指挥。你们担任此次作战的主攻方向,肩负着直插莫斯科、打击苏俄国家核心力量的重任。”哈尔德上将的声音愈发激昂,每一个字都仿佛重若千钧。
听到自己被点将,冯·博克将军瞬间精神抖擞,他身姿矫健地向元首和在场所有将军致以最诚挚的敬意,那昂扬的斗志仿佛一团燃烧的火焰,照亮了整个会议室。
“中央集团军群实力超群,包括第四、第九集团军以及坦克第二、第三集群,共计 50 个师外加 2 个旅。同时,第二航空队将为你们提供 1600 架飞机的强力空中掩护。第九和第四集团军以及装甲部队,要在布列斯特方向发起猛烈的主要突击,在明斯克方向实施辅助突击,务必将白俄罗斯的苏军主力包围并歼灭。而后,该集团军群需沿着明斯克 - 斯摩棱斯克走廊,以风驰电掣之势直插莫斯科。这不仅是德军进攻的主要方向,更是此次行动最核心的目标。”哈尔德上将详细地描述着作战计划,他的声音坚定有力,仿佛已经看到了中央集团军群在战场上如猛虎般扑向莫斯科的壮丽场景。
“在此次计划中,中央集团军群要充分发挥装甲部队的强大优势,实施迅猛而果敢的快速推进。从布列斯克和明斯克两个方向对苏军形成致命的钳形攻势,发动规模宏大的明斯克战役,在明斯克以东地区巧妙地构建起合围圈,将大量苏军精锐部队困于其中,并一举加以消灭。”哈尔德上将介绍完毕,拿起几支特制的箭头,稳稳地在沙盘上标注出中央集团军群的进攻方向,其余两个硕大而醒目的箭头一左一右把莫斯科夹在中间。
“最后,是南方集团军群,将由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伦德施泰特元帅指挥。”哈尔德上将说完,向冯·伦德施泰特元帅致以一个充满敬意的手势。
伦德施泰特元帅微微点头,回以庄重的目光,示意哈尔德上将继续讲下去。
“南方集团军群阵容同样强大,包括第六、第十七、第十一集团军,罗马尼亚的第三、第四集团军,匈牙利的快速军以及坦克第一集群,共计 57 个师加上 13 个旅。同时,第四航空队和罗马尼亚空军将为你们提供 1300 架飞机的有力支援。”哈尔德上将继续介绍道。
“南方集团军群的主要任务是向乌克兰和高加索地区发起进攻,务必占领乌克兰这一重要的粮仓,牢牢控制黑海以及顿涅茨盆地的工业区,彻底切断苏联的物资供应线,从根本上削弱苏联的战斗能力。此外,你们还要负责保护罗马尼亚至关重要的普洛耶什蒂油田,全力掩护整个作战军队的右翼安全,确保整个战线的稳定。”哈尔德上将的话语清晰而有力,确保伦德施泰特元帅能够理解透彻。
“另外,南方集团军群还有一项艰巨的任务,那就是牵制并消灭苏俄的西南方面军,这支部队人数多达八十多万。你们必须确保他们无法支援莫斯科,为中央集团军群顺利进攻莫斯科创造有利条件。”哈尔德上将的眼神中透露出对南方集团军群的殷切期望。
在详尽地介绍完巴巴罗萨的全部计划后,哈尔德上将如释重负般地轻轻舒了一口气,他那一直紧绷的身体也微微放松下来。
“下面,有请我们尊敬的元首讲话。”哈尔德上将的声音在会议室中响起,如同接力棒一般,将众人的注意力瞬间转移到希特勒身上。
希特勒当仁不让地向前迈出一步,他目光坚定地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位将领,犹如一头俯瞰着自己领地的雄狮,充满了威严与霸气。他清了清嗓子,补充说道:“为了确保此次行动能够达成出其不意的效果,我建议情报部门要精心策划,散发出一系列不实的言论,对外宣称德军的东调只是为了迷惑英国,让他们误以为我们正在为突然袭击英国做准备。另一方面,要派出大量的飞机,大张旗鼓地跨越英吉利海峡,制造出一种随时准备进攻英国的假象,从而给苏俄造成错觉,使其放松对我们东线的警惕。”希特勒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散发着一股精明的味道。
希特勒一边说着,一边将目光投向海因里希和戈林元帅,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命令道。
随后,他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用一种略带幽默的口吻继续说道:“还有,与俄国的贸易要一如既往地正常进行,在发动巴巴罗萨计划之前,德苏贸易要正常进行,要想尽一切办法从俄国多骗取一些石油和粮食过来。哼,也让约瑟夫尝尝被欺骗的滋味。”
希特勒话刚一说完,原本凝重的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一阵欢快的笑声。这笑声中,既有对元首英明决策的认同,也有对即将到来的胜利的期待。然而,在这笑声的背后,一场足以改变世界格局的大战,正悄然拉开它那沉重的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