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花街

第 296章 花街

淑妃一抬手,“不必讲了,后宫之事自有皇后娘娘做主,本宫不敢僭越。”

看着娘家人愤愤而去,淑妃笑了。

身后双成犹豫的说道:“娘娘,奴婢觉得大夫人说的也有些道理,您太苦了,有个晚辈在身边照应着,多少能强些。”

淑妃叹了口气,这丫头虽然忠心却太老实了一些。

幸而皇后娘娘秉性正直不是个藏奸的,后宫里又情形特殊,无风无浪,如若不然,这丫头真留不得。

“傻丫头,你也不想想,太子妃是何人?一介平民女子凭一己之身得封正二品护国夫人,就算不是太子妃,也是个不容忍小觑的。”

她望着阶前的珐琅掐丝莲纹鼎,看着那袅袅的清烟扶摇直上,眉头微皱。

“有青云之志也是人之常情。”

她自己当年也是如此。

“可九重天也不是那么好登的。”

双成惊呼一声:“您是说太子妃娘娘?”

淑妃白了她一眼,这个丫头!

“本宫什么也没说!”

淑妃没说出口的是,嫂子的话看似是为她着想,实则都是虚的。

侄女进东宫不得太子殿下宠爱,这些人一定会不时的来烦她。

假如运气好,有了身孕。

恐怕就会把她丢一边儿不认人了,又不是没被抛弃过。

她可不会傻兮兮的认为都没见过一两次面的娘家侄女,对她还有啥割舍不断的亲情。

只怕到时候她会再一次被家族抛弃,并且更彻底。

淑妃现在真心觉得这些十几二十年没见过几面的家人还没有皇后娘娘可靠呢。

淑妃不由觉得自己有些好笑。

在这偌大的皇宫里,她觉得最可靠的人,不是她的“夫君”,而是皇后娘娘。

她也真的笑了,越笑越大声,最终笑得都直不起腰,泪流满面……

宫里头的事儿都瞒不过凤安宫。

皇后秉性耿直,却不是傻瓜。

“哎,罢了,由着她们去罢。”

张嬷嬷急道:“娘娘,太子殿下有侧妃妾室是该当的,可也得是自己人啊!老奴说句不中听的话,殿下在民间多年,这母子之情是要重新培养的,倘若这侧妃有了别的心思……”

她的声音渐渐的微弱下来,身子一软跪了下去,惶恐道:“娘娘……”

殿中传来皇后冷冷的声音。

“再有下次,你便出宫去罢,非是本宫不念旧情,这也是为了你好。

倘若这话让皇上听见,只怕你也见不到明儿的天明了。”

张嬷嬷额头上冷汗淋淋,颤声道:“谢娘娘。”

张嬷嬷颤抖的退了出去。

皇后抿唇不语。

太子妃是个好孩子,送来的东西回回都是贴心的。

听说这孩子在父母缘分上也薄,这是真心实意的想孝顺她。

那她就更不能在这个时候给孩子添堵。

至于,日后……

皇后苦笑,这些人都想差了。

纳侧妃一事,她和太子妃谁也做不得主。

要看太子怎么想。

想起太子妃送来的画册,皇后一叹,患难夫妻啊。

她不希望自己儿子是个薄情寡义的。

就像小五子……

被亲娘想起来的赵安正在同林柔说着永安城里的新闻。

当初林柔初来此间,乍听这两个字的时候,她都懵了。

后来才知道这新闻便是新鲜事儿的意思,白白唬了她一跳,还以为遇到哪位老乡了呢。

“我刚刚带着楚长云他们出去,想在街上转转,结果你猜怎么着?”

赵安的眼睛里都是八卦,还带着一些迷惑。

林柔叹了一口气,遗憾的拍了拍自己的肚皮。

可惜这里头有两个重量级的活宝。

要不然她也想出去走走。

不过她出不去,听听新闻故事也是好的。

“怎么了?你遇到什么了?”

林柔表现的很感兴趣。

想让人家给讲故事就得表现的捧场,这个她懂!

果然,赵安睁大了眼睛说道:“这永安城里的大街上有好多姑娘在卖艺。瞧着衣着都挺精致的,不像贫苦人家出身,却都在那里吹拉弹唱的,可热闹了。”

赵安的语气里也有着遗憾。

他对这些热闹不感兴趣,对这些感兴趣的是他媳妇。

可惜,他媳妇去不了。

林柔哑然失笑。

她伸手摸着自家憨憨的脸颊,硬邦邦的。

“你怎么知道人家是卖艺的?”

赵安一脸“这还用问?”

“谁家小姐好端端的在大街上弹琴唱歌吟诗作画啊?”

林柔好笑的问道:“那你觉得好不好看?”

赵安摇摇头,“不好看!”

“为什么?”

“那都是有钱人吃饱了撑的没事儿干才弄的玩意儿,再说我也听不懂,谁知道她背的是什么?一会哭,一会笑的,像个疯子似的。”

林柔笑倒在他身上,赵安扶着媳妇儿,生怕她摔着,“你慢点。”

早知道他就不回来说了。

“既然你知道人家是卖艺的,那你给铜板了吗?”

哎呦,她家傻大个不会给人家丢了两个铜板吧?

那还不得把人家姑娘气疯了。

“没给!”赵安回答的斩钉截铁。

林柔点头笑叹,她家傻大个还是有点心眼儿的。

只听赵安附在她耳边,小声的说道:“那些姑娘在大街上从这头排到那头,要是每个人都给铜板,那得给多少啊?”

他媳妇赚钱也不容易,谁家钱是大风刮来的?

林柔:……

她沉默半晌,悠悠的问道:“你真的不知道?”

赵安看着林柔,憨憨的摸了摸自己的头,说道:“我已经让人查了这个永安知府,手底下不是那么干净,刚刚我传了令旨下去,让他回家种地去,不用再回来了。”

这个永安知府竟然敢私自泄露太子的行踪,没杀此人,都是便宜他了。

这种风气可不能纵容。

赵安这一路看得都是风土人情百姓冷暖。

这段时间他发现自己看到东西已经不同寻常,都是这些人刻意粉饰过的。

本来已经让他拂然不悦,这个永安知府还给他弄了一条“花街”,彻底惹怒了赵安。

这些人大概忘记了,他原本就是个平民百姓,百姓们什么样他看了二十几年,可比这些大人们清楚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