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奥文 作品

第226章 焕新

庄教授听着淼东的描述,微微地皱起了眉头,他的眼神里透露出对这批学生资质的怀疑。

他开口道:“淼院长,你这样犹如杀鸡用牛刀。这些孩子真的不是读书的料子,我深感担忧这只会是资源的浪费。”

淼东点点头,他知道庄教授的担忧,但他的心中却有另一种考量。

“我明白你的顾虑,庄教授。然而,我认为这并不只是青职学校的问题。我们需要的是扩展我们的宣传策略,不仅仅局限于这些学生。高中生的潜力也是无穷的,我们为何不向他们开放呢?”

庄教授思考片刻后,点头表示赞同:“这个方向是对的。我们确实需要寻找那些有潜力的苗子。只是,对于这批学生的教育,我们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智慧。”

此时,他们听到了疗养院门口传来一阵喧闹声。

原来那里新挂了一块装饰美术学校的牌子,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

庄教授又道:“看,这就是我们的机会。柳莺,你去写一份招生简章吧。”

应老师在一旁插话道:“美术学习并不怕基础差,只怕学生没有学习的决心和热情。只要他们愿意学,我们可以教他们如何提高。”

他看向那些即将毕业的学生们,忧心忡忡地说:“现在的这批学生基础确实低了些,二年级快毕业了,但连基本的绘画技巧都还不会。这也暴露了我们在美术教育上的问题。”

淼东点点头表示同意:“应老师所言极是。的确,不是学生需要培训,而是我们的美术教师需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们需要有更专业的教师团队来指导这些学生。”

“其实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应老师继续说道,“我认为我们不仅仅要关注如何教学生,更要关注如何培养优秀的教师。只有有了高水平的教师团队,才能有高质量的教学成果。”

“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

庄教授说道,“应老师你早点来就好了。你的教学经验肯定能给我们很多宝贵的建议。”

应老师微笑着回答:“哪里哪里,我只是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如果我能早点来的话,或许能早点帮助这些学生。但现在也不晚,只要我们肯努力,一切都还有机会。”

淼东院长深吸了一口气:“对,一切都还有机会。我们将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水平。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基础技能培养,更要关注他们的兴趣和潜力挖掘。”

庄教授也坚定地表示:“我相信我们能够改变这种状况。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

随着他们的对话深入进行着,外面的世界也因为那块新挂的牌子而变得热闹起来。

他们相信这将是一个新的开始,一个能够给更多学生带来机会和希望的开始……

柳莺带着几个已经报了名的同学,来到了淼东的办公室。

她轻声地向淼东介绍道:“淼院长,这几个同学都是来报名的,他们的报名表已经填好了。您看,我们应该如何处理?”

淼东接过名单,扫了一眼,然后抬头对柳莺说:“你把他们先带到屈老师那里去吧。让他们先画一画,看看基础如何。然后根据他们的基础进行分班。我现在有些事情要忙,稍后我会过去听听屈老师的意见。”

不久后,吴老师又领着十多位学生走了进来。

淼东看到教室里的学习氛围开始好转,那些新来的同学们看着正在画画的十多位同学,眼中流露出兴奋和期待的神色。

“这是你画的吗?才两天就进步了这么多。”

有学生惊讶地对新来的同学说。

“应老师教的和学校老师教的不一样,他一说我就理解了。”

新来的同学谦虚地回答。

吴老师好奇地问旁边的同学:“你们是哪里来的?”

柳莺回答道:“这些都是自己主动来报名的。”

吴老师看着这些新来的学生,赞叹道:“他们画得比我们学校的学生还要好。”

淼东笑了笑,说:“大家在一起画画,有了比较才能看出进步。他们是高中生,准备考大学的。”

吴老师点头表示理解,然后说:“学校里也有几个毕业生,他们也想考大学。”

淼东听到这个消息,立刻说:“那我们就赶快叫他们来。我们可以把色彩课也提前开班,这样大家可以一起学习,互相交流。”

接着,淼东开始详细地给新来的学生们介绍学院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

他强调了应老师的独特教学方法和其对提升学生艺术水平的重要性。

他还鼓励学生之间多交流、多比较,这样才能更快地看到自己的进步。

“你们来这里,不仅仅是来学习的,更是来寻找自己的兴趣和激情的。”

淼东说,“艺术是需要灵感的,而这种灵感往往来自与他人的交流和碰撞。我希望你们在这里能够找到自己的灵感,同时也能够为其他人带来灵感。”

学生们听着淼东的话,眼中闪烁着期待和兴奋的光芒。

他们知道,这里将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培训。

王芳恰巧经过新东纺装饰美术学校的门口,新校牌的熠熠生辉吸引了她的目光。

她与同事闲谈间,不禁步入校内。

正巧撞见柳莺,柳莺抬头一看,笑道:“王科长,你这是特地来找淼院长吗?”

王芳摇了摇头,“只是正好路过,进来看看。听说学校最近有了新变化,便想来了解一下新的学校生源好不好。”

柳莺指了指楼上,“淼院长和吴老师都在楼上呢,我陪你一起上去吧。”

王芳欣然点头,“那就多谢柳主任了。”

话音未落,两人已步入楼梯,听到老师在上楼的声音,看来开班的学生还不少。

王芳不禁感叹学校的新气象,心中对未来的期待也愈发强烈。

柳莺则在一旁细声介绍着学校的新变化,两人交谈甚欢,气氛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