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芒数百丈 作品

第354章 香岛实验室的新局面

虽然比较忙,但每天下班回医院看到李美华和儿子以及父母时,他心里总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

忙碌的日子一闪而过,很快就到了李美华出院的日子。这些天,王铭洋奔波于香岛实验室和医院之间。

乘坐着海上漫步号,王铭洋和李美华带着娃和几个老人,从香岛返回北沙。

这也是李美华的父母第一次来女婿和女儿的家。

这段时间相处下来,两家老人的关系很融洽,李家两老对王铭洋的态度,也被潜移默化着,态度有所软化。

待了十来天后,看见女儿在家里被照顾的很好,挂念着家里的李父李母,提出要回家。

王铭洋还想着自己驾车送他们回去,被李美华暗中制止了。

“你还想着单独跟我爸妈待一块啊,不怕被给脸色看?还是让司机单独送他们回去比较好。”

“嘿嘿,还是我们家美华聪明。那就让啊强送他们吧,我们买多点礼物给他们带回去。”

接下来的日子,王铭洋在北沙,天天安心去公司上班。。。

今天,王铭洋乘坐自己的私人游轮海上漫步号,从北沙港前往香岛远浪区的极智公司码头。

这个码头是在李力持的主持下向香岛衙门申请修建的,为的是方便极智科技北沙实验室和香岛实验室之间研究人员交流往来。

实验室专门购入三艘小型客轮,在两地码头之间每天运行,专门面对公司成员,这也是在两地管理部门申请了许可证的。

当海上漫步号驶入码头,正在登船准备回北沙的十几个极智实验室人员都看到了。

“看啊,海上漫步号,王总来这边实验室了。”

“哎呀,我那项目遇到了瓶颈,还想着趁这次回北沙王总指点迷津呢,想不到他今天过来了。

不行,我这就向林总工取消休假,把时间改改,诸位,我要下船了,拜拜。”

“赵茗那家伙跑得可真快,我也要下船了,和王总讨论问题的机会难得,拜拜。”

不一会,客轮上的十几个人就少了五六个。

来到自己专属的办公室后,香岛实验室这边配备的助理自动就位,按照王铭洋的吩咐,把李力持和技术总工林盛给请了过来。

林盛今年三十岁,港香岛本地人,打小就智慧超群。

从香岛理工大学本科毕业后就去了阿美莉卡国的麻省理工读研究生和博士,比同级生提前一年完成毕业。

随后,被自己的导师,在世界微电子研究领域有着巨大权威的道格拉斯教授推荐留校任教。

直到去年,极智科技香岛实验室启动人才引进计划,通过世界级的猎头公司把他聘请过来。

当初为了他,王铭洋可是专门跑了一趟阿美莉卡国的波斯顿。

经过连续的多次交流后,林盛被王铭洋的技术实力折服,最终答应了极智科技的邀请,回香岛工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王铭洋发现林盛不仅科研实力强,在实验室的管理上也有一套,所以把他任命为香岛实验室的技术总监。

相对来说,目前在国际高端人才引进方面,香岛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力的确是要比内地的北沙更具有优势。

通过香岛实验室这个平台,极智科技给自己引进了不少的高端科研人才。

北沙本土的科技人员经过和这些引进的人才交流,不仅开阔了眼界,而且学习到不少新的东西,对提升自己获得了不少的好处。

这也是王铭洋启动人才引进计划的最主要目的。

要不然,什么项目都要自己干,任凭他再长个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

现在,整个极智科技实验室的技术人员,包括北沙和香岛两地,数量已经达到了一万多个,这已经是一股极其强大的科研力量。

每月耗费的资金和各种试验材料无数。

研究的项目,都是分成几个小组同时比对进行。

一些主要项目,如新型合金和高强度高分子树脂材料,超高强度碳纤维以及能源方面的固体锂电池,氢燃料电池等等,研究小组甚至达到或超过上百个。

零零总总加起来,实验室每天烧掉的研究材料不知凡几。

加上更新和增加的设备,极智实验室今年的研发资金投入超过了一千亿。

虽然名下的公司挣钱能力很强,但是跟王铭洋花钱的能力比起来,还是差了点。

为此,公司的财务主管王铭玥多次提醒自己的弟弟,建议他花钱要悠着点,否则,极智电子上市融回来的资金都不够花几年的。

“姐,你不用担心,我自有分寸。

这些个项目的经济前景非常好,成功后能给公司带来无与伦比的巨大利益。

再说了,还有夏岛那边,我们要想将它真正把握在手里,需要有领先的技术做后盾。”

“这个我知道。但是这些项目研究成功的难度非常大。

世界上研究这些技术的机构何其多,时间也不短,投入的资金不计其数,但是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一个能突破瓶颈的。”

“呵呵,有你弟我这个超级天才在,有什么技术问题不能搞定?只是要花多点心思而已。你再给我多点时间。

即使现在的资金不够用,我们还可以把手里剩下的电子公司股份给办抵押贷款啊。

电子公司业绩一路向好,股价也是一直上扬,不愁没人喜欢。”

“你自己把握好就行。”

“姐,在3d打印研究方面,我想再给他们的项目组追加十亿预算,他们的负责人刚提上来的报告。”

王铭洋喝了一口汤,对着姐姐说道。

“嗯,我知道了,等手续走完,我这边就放款。”

“好了,姐,别担心了。

要不,我们也学其他人,成立一个家族信托基金吧。

以后不管公司的生意怎么样,我们都不用愁钱的问题,怎么样?”

“行,我先去了解了解,看看基金会应该怎么操作才比较稳妥。”

看着实验室研究项目最新的资料,王铭洋想起了两个月前在家里和姐姐一起吃饭时的谈话。

“王总,您找我?”这时候,李力持进来了,跟王铭洋打招呼道。

“呵呵,老李,你来啦,坐,喝口咖啡,我们边喝边聊,你给我说说这边实验室这段时间的情况。”

虽然香岛实验的很多事情,李力持都通过电子邮件报告给了王铭洋,但文字上写的东西,比不上面谈了解到的立体和直观。

“香岛实验室,自从林总工负责整体的技术把控后,下面各小组的工作统筹安排得井井有条,比我之前负责的时候好多了,毕竟对这些先进技术的了解,他比我懂得多。

这段时间,我除了一些日常和后勤管理工作,主要的精力就放在继续为公司引进高端人才和购买所需的各种设备和实验材料上。

当然,向全球申请技术专利这块也没有落下。

现在,我们的专利法务团成员已经达到了一百零八人,香岛比较着名的几个大律师也是我们的顾问。。。”李力持聊天似的给王铭洋做着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