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锦珠溜达一圈再回去,才发现白老板居然又坐在地上对着那套花神十二杯滴答流口水。
垂涎欲滴。
望眼欲穿。
想化身悍匪强抢的原始欲望和所剩不多的理智疯狂交错,扭曲得眼角眉梢全是狰狞。
牧恩看着谢锦珠叹气:“大约是病了吧……”
不是病魔入心,挺大个人何至于这样?
谢锦珠眼不见为净地别过了头,对着牧恩招手:“下个月送你一套,到时候在杯底落个你的章,昭告世人这只是独属于你的宝贝。”
“另外匾额你有想法吗?”
白老板哧溜一抹口水,歘一下就站了起来:“我倒是没什么想法,不过你可以回去问问郭夫子。”
老先生博古通今,笔锋作画都是信手拈来。
不管是取名还是题字,肯定都能给到最合适的建议。
不过白老板想想就笑了:“你字儿也很好,何不自己来?”
只要谢锦珠想,她其实是最完美的人选。
谢锦珠想了想说:“那我先回去琢磨琢磨,这边你继续受累帮我打点着,等匾额弄出来,就择个良辰吉日开张。”
开张之前,谢锦珠还有另外一件不可忽略的事情要做。
招人。
在瓷器铺干活儿和在窑上下力气不一样。
不需要很大的力气,但必须足够机灵。
而且还要勤学懂得在合适的地方下巧劲儿。
舍得在瓷器上花钱的人,肚子里或多或少都揣着点儿墨水,若是有问无答,来了客人一问三不知,那就麻烦了。
只是谢锦珠回到村里来回想了一圈,最后却只能把目光放在谢小六的身上。
贸然找不知根知底的外人,能力强的不见得就一门心思向着她。
谢家的姐妹几人中,谢小六最是沉静稳妥,而且细致温柔,条理性极强。
她还非常愿意学。
尽管在调色配釉这一块与生俱来的色感,以及突发奇想的创造力不如谢小七,但她也学得按部就班不会太落后。
跟实际上操作的调配相比,谢小六对来历说法更感兴趣,也学得更好。
只是……
让谢小六去城里帮她看铺子,谢二伯他们会同意吗?
谢锦珠踌躇许久,在心里来回演算了数个方案,最终还是找到二伯娘探口风。
谁知二伯娘听了却想也不想地说:“你要她帮忙,那当然要去啊!”
谢锦珠的事儿就是头等大事,换作谁都不会含糊!
不过关于谢小六进城以后的住处,二伯娘另有说法:“自己住可不行。”
“你六姐也还小呢,从未离过家,她还胆儿弱,跟你压根就没法比,再说我们也不放心啊!”
“让她去跟你大姐一家住!”
谢大花一家都在县城,谢小六去了也互相有个照应。
有谢大花两口子看顾着,绝对可以放心!
谢锦珠若有所思:“可是五姐也跟着去的话,大姐他们住的地方就住不下了吧?”
谢大花他们面摊的生意越来越好,前不久还额外雇了一个伙计帮忙。
可他们一家还是在城里租房住。
谢锦珠提议过可以搬去空宅安置,不过好强的大姐夫直接拒绝了。
据说他们为了摆摊更加方便,打算明年就置办一处小屋子。
但想也猜得到的,地方肯定不大。
大伯娘听着有些意外:“五妮也去?”
家里总共就三个待嫁的姑娘,一下就要出去两个?
谢锦珠点点头:“我五姐嘴皮子利索,痛快干脆,适合在前头。”
谢五妮实在不是个学习的料,满眼蚊香圈提笔如睡神。
用谢五妮的话来说,她宁可去砸石头都不愿意往书桌前坐。
这样的外向人物,放在店里尤其合适。
谢锦珠解释说:“五姐泼辣果断,六姐文静自有条理,一动一静很好。”
更难得的是,这两个姐姐都是掏心挖肺地对她好,绝对不会闹出任何幺蛾子。
有她们帮忙看着,谢锦珠心里踏实。
谢锦珠小心看着同时沉思的大伯娘和二伯娘,轻声说:“你们要是实在不放心的话,其实也可以……”
“我觉得行。”
大伯娘出人意料地说:“都是姑娘家,你都可以往外闯,她们虽说多不如你,但前后有你提携护着,总该不会比外人差。”
谢锦珠不会坑家里人。
按她说的做,她们很放心!
长辈这关过了,接下来就是找当事人谈。
谢五妮不太懂自己的定位,只知道是去卖东西的,笑得没心没肺:“不就是吆喝吗?”
“我嗓门儿大!指定行!”
谢小六含蓄许多,不过堆满笑意的眼里满是碎光:“好。”
“我一定竭尽全力帮你做好!”
至于二伯娘提到的住处,谢锦珠相当独断:“铺子里地方很大,后院宽敞得很,不愁住不下。”
“我明日去大姐他们商量,干脆让他们一家都搬过去和你们一起住。”
单独住进谢锦珠的宅子,大姐夫或许有说辞。
可如果要去照顾离家的两个妹妹,他肯定二话不说。
除了她们,谢锦珠还想找一个人。
赵大娘是今天一大早进的村。
时隔数日,知情的人看到她也特意避开了赵春生的话,赵大娘尽管憔悴了许多,可精气神一如既往地足。
她是当过老板的。
一个妇道人家能接过亡夫留下的猪肉摊子,做好并且拉扯大了独子,她的能力和决断毋庸置疑。
谢锦珠想请她教一教其余人。
赵大娘坐在谢家的院子里,听得猛地一怔:“我?”
“你想让我去帮你看铺子?”
“对啊。”
谢锦珠想了想说:“我知道大娘是识字的,赵旺都跟我说了,他会的那些都是你教的。”
“正好我有个铺子不日要开张,但我五姐和六姐都是第一次出门做买卖,没人看着我不踏实。”
赵大娘苦笑道:“我是做过点小买卖,可我不懂你弄的那些东西啊。”
一个卖过猪肉的婆子,她怎么可能懂得瓷器的好赖?
赵大娘刚想拒绝,谢锦珠却说:“大娘,一道通百类互融,做生意不都是触类旁通的么?”
会卖猪肉,并且能把猪肉卖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再说赵大娘的品性如此,谢锦珠信得过。
谢锦珠笑眯眯的:“大娘,赵旺和大丫二丫都在读书了,来日的前程如何谁都说不好。”
“去铺子里比在村里赚得多,而且……”
谢锦珠悠悠一笑:“大娘若是积攒下一些家业,不也都是老赵家的孩子沾光吗?”
为了三个孩子,赵大娘肯定会答应的。
赵大娘久久地望着谢锦珠说不出话,半晌后才哑着嗓子说:“要怎么做才好,你跟我仔细说说。”
会的要做到最好。
不会的……
就算是拼了这把老骨头全都豁出去了,她也会做到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