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二五仔

祝云清的事情发酵的越来越大,三皇子大喜,趁机在其中搅动局势,试图把事情闹的更大。搜索本文首发: e8中文网 e8zw.net

不过三皇子完全不知道,他的做法正中祝云清的下怀。

祝云清本来也是准备做些动作,让事情尽快的发酵起来,毕竟今年的科举就快要开始了,查案的时间也不知道够不够,能尽快让事情爆发到人前,对她来说自然是最好的。

有了三皇子的帮助,祝云清倒是不用自己亲自动手了。

一天后,事情就大到闹到了皇上面前。

“父皇,太子这般大张旗鼓,光明正大的收受贿赂,这不是在估计搅乱科举吗?而且身为太子做出这种事情,那不成是要提前收拢朝中大臣为自己所用,好用来逼宫吗?”

三皇子把问题角度拔高,给祝云清扣上了一顶要逼宫造反的帽子,这是准备一举把她拿下。

有三皇子打头,三皇子一派的其他人自然是及时跟上,对祝云清极力打压,而且所有人都觉得证据确凿,胜券在握。

“父皇,此时儿臣这么做是有缘由的。”

祝云清不慌不忙的站出来,拿出高云志的状书。

“父皇,这是儿臣查到的关于上一次科举考试中冒名顶替、贿赂考官的案子,其中人员牵连甚广,儿臣也不敢轻举妄动,所以这才设局,没想到当真是钓上来不少人,这里面还有这些天来给儿臣送礼之人的名单和礼单,儿臣愿全部上交,以充盈国库。”

老皇帝病好之后第一次上朝,祝云清就给他送来这么一份大礼,老皇帝高兴的合不拢嘴。

国库空虚已久,之前使臣来朝又赏出去不少东西,让本就空虚的国库更是雪上加霜了,这下祝云清可真是雪中送炭啊。

“好!呈上来!”

老皇帝说话都有力气了。

三皇子一派的人一个个的互相对视一眼,眼中略有些慌张,可是看着前面依旧站姿笔挺的三皇子,又都勉强缓下心神。

三皇子确实是不担心,人本来就是自己送过去的,他怎么会担心呢,祝云清那个傻子要是真按照高云志所说的去查,自然是不会查到自己身上。

呵呵,就是可怜大哥二哥他们了。

这招就叫做祸水东引。

就在三皇子心里暗自高兴的时候,老皇帝突然把手边的奏折砸到了三皇子头上。

“孽障,你看看你都干了什么事儿?”

三皇子被吓懵了,他抖着身子跪下。

“父、父皇,儿臣什么都没有做啊,是不是,肯定是老四冤枉我啊!父皇,儿臣是清白的,还请父皇明察!”

随着三皇子的喊冤声,后面跪了一片为三皇子说话的大臣。

老皇帝脸色铁青:“太子已将事情查的清清楚楚,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敢说你冤枉?真是不知所谓!”

随后老皇帝示意祝云清说清楚事情的原委,很快,大臣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三皇子到此时还不明白为什么会如此,明明他都做好了一切准备还是会让祝云清查到?

“三皇子罔顾国法,竟做出科举舞弊此等大逆不道之事!科举乃国家选拔人才之根本,罚闭门思过半年,在此期间,不得踏出府邸半步,若再犯,定不轻饶!”

老皇帝一锤定音,三皇子再没了辩解机会,身体瘫软在地,根本不敢抬头看上方的皇帝。

“科举乃我大燕选拔人才之根本,朕决不允许有人为一己私利肆意践踏科举,此时交于太子彻查,无论是谁,只要查出定严惩不贷!”

“是,儿臣遵旨。”

祝云清连忙应下,一时间下面的大臣们一个个的都惶恐不安起来。

皇上从没有管过这些事情,以至于他们之前基本都参与过舞弊一事,毕竟他们都是世家大族之人,无论怎样也为自家晚辈做过些事情,若是被查出来,还不定要如何惩治呢。

祝云清站直了身体,看着瘫软在地上的三皇子,心中冷笑。

哼,之前蹦达的有多开心,现在就有多绝望。

还真当我查不出来那个高云志是他故意设计见到我的吗?

祝云清本就因为自身身份的原因,所以对身边的人格外注意,突然出现这么一个人,还是如此巧合的时机,祝云清怎么可能不起疑心,只是让人稍稍一查,便查出来这人曾与汪家的一个小管事有过联系。

虽然高云志光棍一根什么都不怕,但是他也不过是个十七八的年轻人,读了那么多年书,迂腐高傲但是却很胆小。

祝云清让人把他暗中带走,面对一屋子各式各样的刑具和祝云清拿出的证据,这人当场就承认了,所谓的巧合只是特意针对她的局而已。

不过他自身的遭遇倒是真的,关于这一点,祝云清愿意给他洗脱罪名,高云志立刻就表示自己愿意出面指证三皇子。

“殿下我愿意主动出面指认,只求您放我一条生路。”

高云志还以为祝云清要杀了自己,吓的不行,嘴皮子一秃噜,什么都说了。

“高公子不必这么害怕,孤没有杀人灭口的嗜好,而且我也不用你暴露自己。”

祝云清笑眯眯的说道,不过高云志丝毫不相信。

是的,祝云清并不打算这么快收网,所以直接拒绝了对方。

有汪贵妃和汪家在,三皇子不可能这么轻易被打垮,既然如此,那还不如留个内应在对方身边。

不然没了这个人,还不知道三皇子会想什么办法再往自己身边塞什么人呢。

本来高云志是不同意做二五仔的,毕竟那个三皇子看起来就不是什么好脾气的人,万一被发现,说不定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不过祝云清用他的状书威胁,高云志还是很想洗脱自己的冤情的,不然当初也不会同意三皇子的计划,纠结之后还是同意了。

而祝云清自然是没有辜负对高云志承诺,不仅把他的冤情上呈了,还直接呈到了皇帝的面前。

既然是在老皇帝面前过了明路,那自己查起来就顺理成章了。

祝云清自觉是没有辜负高云志的信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