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李皓宸给那个老农磕的那三个头作用还是不小的。
正如杨歧所说,这个故事在老农和衙役从县衙里出去之后,就立刻传遍了整个冀县,许多老百姓跟那个老农一样,都害怕如今的好日子没了。
而冀县之兵中的主力都是原来世家的私军,这些私军却大都是冀县的青壮,有了这个老农做榜样,几乎让这些私军出身的人,每天训练的时候都跟打了鸡血一样,训练起来比新兵和伏牛盗的人还要迅猛。
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如同老农一样,也有贪生怕死的,只是在如今的人人求战的情况下,这些贪生怕死的人也不敢公开说出来,也只能藏在心里。
而这,就不得不说杨歧在冀县播撒的谣言,他的确说了羌人要来劫掠冀县,不过在他嘴里,万余羌人就变成了两千多人而已,对于冀县的老百姓来说,两千多的羌人那还算人吗?杀就完了。
也就造成了如今冀县人人求战的状态。
但是李皓宸在等着韩龙来送信的同时,又亲自去看了一下冀县的兵器制造情况。
冀县虽然有武库,可是年年征战下来,武库里的兵器甲胄已经所剩无几了,李皓宸专门派人去清点了一下,在武库中却只有长戈五百,铁甲一百副,环首刀两百把,弓箭不足三百副,还有三百副皮甲!
这点兵器或许对其他人来说,已经够用了,但是在李皓宸眼里,却还远远不够,而且武库中的兵器大都已经锈迹斑斑,不堪大用了。
李皓宸才紧急召集冀县的铁匠,开炉打造兵器。
只是这一开炉,李皓宸才发现如今的兵器打造手段极其落后。
如今陇右地区的铁匠打造兵器用的大都是范铸法,就是先以泥制模,雕塑各种兵器的形状,阴干后再经烧制,使其成为母模,然后再以母模制泥范,同样阴干烧制成陶范,熔化合金,将合金浇注入陶范范腔里成器,脱范后再经清理、打磨加工后即为兵器。
但是这种办法是用来铸造青铜器的,用来制造铁制兵器,成功率太低,兵器的成功率不足五成!
李皓宸已经下令了十天,却也只得了不到五十把刀而已!
按这样的速度打造下去,等到羌人和魏军到了,怕是都无法将兵器给全部打造出来!
虽然冀县之兵大都有自己的兵器,但是那些兵器质量却不高,反正李皓宸是看不上!
如今事已经急了,李皓宸也着急了起来,他一方面让人加急打造甲胄,当然铁甲是来不及了,就全部以皮甲为主,而另一方面却是亲自来到了铁匠这里,要看看能不能想个办法提升铸造兵器的速度和成功率!
只是来了之后,他才发现,以他对来之后世锻刀大赛的浅薄认识,他还真不知道该如何指点这些铁匠改进。
不过他也发现,如今的铁匠打造兵器使用的鼓风设备却还是简单的橐龠,这样的鼓风出来的风力较小,让炉温提升缓慢,而且也无法达到炉温的最高点,经过与铁匠们的交流才知道,此时的水排,也就是水力鼓风装置已经很流行了,只是陇右少雨,这才没有在陇右推行起来。
不过,这也让李皓宸想起了风箱!
这玩意在李皓宸来的后世都已经很少见了,除了一些偏僻的农村外,很难能见到,但是李皓宸却回忆起在他小时候,那时候的农村家家户户灶房里都有用砖砌成的锅灶,旁边放着一个风箱。锅里填好水以后,点燃柴禾放进锅灶口里面,右手拉风箱,左手添柴火,十分的便利。
用风箱来给炉子加热,这无疑是个好办法!
李皓宸立刻让人按照他记忆中的风箱打造了一个,摆在了铁匠们的面前,这些铁匠对于这个东西还有所怀疑,但是当他们使用了一次之后,却让他们大吃一惊,如此简单的东西却能让他们的炉中的火力上升三倍有余,这也让他们的兵器成功率从不足五成提升了一成!
这让铁匠们极为欣喜,纷纷感谢李皓宸,毕竟这玩意以后可是会流传后世的!
只是李皓宸却不太满意,在他看来,只换一个鼓风机而已,却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冷兵器时代,首推兵器,只有锻造出更好的兵器才能将维打击敌人。
但是这谈何容易,李皓宸也没有马上就提出改变,如今铁匠们要做的就是打造出足够的兵器,至于其他的事都是小事!
不过李皓宸却在琢磨,能不能将火药给造出来!
他就记得火药的配方是一硫二硝三木炭,加点白糖大伊万,但是具体的配方却还要多次试验才行。
他立刻叫来小段,让他去寻找硝,此事在他看来是第一机密,也只有小段能让他放心,他专门交代小段,让他去厕所、猪牛栏屋、住房、庭院的老墙角找,这种地方有硝的可能性最大!
而硫却相比硝要简单的多,在冀县边上李皓宸就发现了有黄铁矿的存在,回来之后,他就叫人去挖了一些来,还在县衙里建造了一个密闭窑,自然是用砖建造的,而后又在上面装了一根竹筒,刷上一层羊油,用来冷凝用。
然后在底部加火加热,等窑热了之后,就会有硫蒸气在冷凝管上凝结,凝结出来的
结晶就是硫,纯度可以达到80%以上!
而有了硝和硫,剩下的木炭就好办了,无非就是用现在使用的木炭,研磨过后再过筛,剩下的细粉就是可用的木炭!
小段办事还是很认真的,给李皓宸背回来了差不多三筐白色结晶的粗硝石!
只是李皓宸却知道如今没有时间让他等七日的时间,所以在那些硝石刚出现的时候就将还未完全成形的硝石给刮了下来,再一次磨成细粉末!
三种基本原料都齐了,那下一步就是要开始调试火药了。
李皓宸在县衙中专门找了一间偏僻的屋子,交代小段在外镇守,没有自己的命令,不可放任何人进来。
而后他就开始了火药的研究。
虽然口诀他是知道的,但是具体的分量还是需要试验的
在一个晴朗的下午,小段正在房顶上警惕的查看四周的环境,却突然发现自己脚下的屋子突然闪出一道火光!
然后就见到李皓宸黑着脸从屋子里面跑了出来,边跑还边喊。
“小段,叫人来救火!”
原来是他在做实验的时候,不慎将制造出来的火药给点燃了,让房子中起了大火。
小段立刻发出警讯,许多衙役从四面八方赶了过来,纷纷开始灭火!
不过李皓宸却看着燃着汹汹大火的屋子,非但没有任何的气馁,反倒哈哈大笑了起来。
这却让小段都看傻了,心里却在琢磨,自家的县尊是不是疯了,这房子都着了,怎么还在笑呢。
他哪里知道李皓宸笑的原因是那个装着铁蒺藜的罐子还在,没有爆炸,在那样的密闭空间,要是这个陶罐也跟着爆了,就算他武功再高,也难逃一死!
不过在这短短的几天时间内,他还做了一条慢燃引线,做法也相当的简单,就是将麻绳浸在油罐中,再加入碳粉搅拌,让碳粉与油脂充分的融合,贴附在麻绳上,一条慢燃引线就制作完成了!
他也不管屋子烧的怎么样,却是扭头找到魏昌,就他们两个人出了城,在城外找了一个没人的地方。
李皓宸将带着慢燃引线的陶罐放在地上,点燃之后就带着魏昌拼命的向后跑去。
就听“轰”的一声巨响,李皓宸只觉得身后的土地都震动了两下,回头一看,却见他刚才放陶罐地方已经不见了陶罐的踪影,现场只剩下一个坑。
他这才带着目瞪口呆的魏昌返回了那里,却见四周都是因为爆炸飞溅出来的铁蒺藜!
有的铁蒺藜甚至将一颗比较小的树木直接打了一个对穿!
魏昌都傻了,指着现场对李皓宸说道:“皓宸,这……这是啥?”
李皓宸笑了,虽然他对这个陶罐的威力还不是很满意,但是在这个时代,这已经算是神兵利器了!
却见他笑着对魏昌解释道:“这是我师门的东西,你看威力如何?”
魏昌支支吾吾的一句整话都说不出来,只是愣在了当场。
而李皓宸却觉得十分的遗憾,这样的火药虽然威力还说的过去,但是成本和耗费的时间却太多了,就他试验的这些东西几乎就花光了自己准备的所有原材料,指望这玩意能成为战场上的主要兵器,蜀汉是肯定做不到!
不过给羌人试试威力倒还是可以的!
李皓宸心里却对羌人默起哀来,可惜了,你们要倒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