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皇家(royal dutch)发表决裂声明,通知壳牌石油公司终止合作关系,正在寻找其他石油出口合作伙伴。英国遭受沉重打击,荷兰愤怒不己。中立国荷兰的抉择,动荡的国际石油市场,第二次石油危机让欧洲大陆陷入恐惧。]
“这到底都是些什么荒唐事!”
砰!
英国外交部。
贝尔福从一大早就满腔怒火地来到外交部,大发雷霆。
他西处摔砸家具,召集了外交部所有高级官员。
连休假的高官们都匆忙赶回伦敦,外交部弥漫着如履薄冰的气氛。
“你们现在还清醒吗!在这种时局下,要是和荷兰关系破裂,你们知道会有什么后果吗?你们到底搞不清楚什么问题!啊?!”
贝尔福怒发冲冠。
荷兰是拥有印度尼西亚油田的产油国,而荷兰皇家石油公司是一块诱人的肥肉。
虽说它并非公开售卖的资产,但英国根本不在乎,一心想要吞并它。
千载难逢的机会来了。
在标准石油公司和布兰诺贝尔(Branobel,又译布兰诺夫尔)联手把俄罗斯打得节节败退,陷入通货紧缩之际,壳牌石油公司为了吞并荷兰皇家石油公司,无所不用其极。
就在壳牌石油公司几乎要得手的时候,荷兰皇家石油公司董事会收到一份奇怪的报告,此事随后传到了荷兰王宫。
荷兰皇家石油公司的董事会随即改组,荷兰王宫也大为震怒,荷兰和英国彻底翻脸。
“荷兰就相当于欧洲大陆的入口!在那些低地国家中,荷兰是最重要的贸易国家,他们的阿姆斯特丹,以及荷兰皇家石油公司的油田,就是欧洲大陆的生命线!”
贸易要冲。
荷兰虽然军事上不突出,但在国际贸易网络中,是通往欧洲的最大关卡。
荷兰能在历史上长期作为海上霸权强国搅动世界,并非毫无缘由。
死寂般的气氛。
贝尔福的暴怒让外交部职员们噤若寒蝉。
身着黑色西装的职员们陆续走进大厅,仿佛黑色的浪潮涌动。
“国际油价又要跌回地狱了。”
壳牌石油公司与荷兰皇家石油公司决裂。
负责出口的壳牌石油公司失去了原材料供应商,而荷兰皇家石油公司则失去了拥有贸易网络的出口公司。
但二者彻底分道扬镳,荷兰对英国愤怒不己。
“大……大事不妙啊!”
砰!
这时,一名外交部高官独自冲了进来。
贝尔福的警卫们如临大敌般围上去保护他,但贝尔福抬手制止了。
他冷峻地看着冲进来的高官。
“什么事?”
“是这样,荷兰王宫要求英国驻荷兰大使馆撤离!并严正警告,如果大使馆工作人员72小时内不离开荷兰,将予以驱逐!”
“……什么?”
荷兰强制英国大使馆撤离,这是公然打英国的脸,在包括贸易在内的国际关系中,这是最严厉的制裁之一,甚至可能导致断交。
“不行。”
贝尔福惊出一身冷汗。
英国并非能支撑帝国运转的产油国。
投资的俄罗斯油田如今因禁运无法染指,要是荷兰再实施禁运,那就彻底没辙了。
这可不是开玩笑。
要是美国、俄罗斯、荷兰都封锁石油阀门,地球上至少70%的石油供应将中断。
感觉上几乎90%的石油瞬间蒸发,在石油短缺的情况下,英国还能做什么呢?
“……法国现在是什么情况?”
“据说除了富人和公共机构,几乎无法使用能源。巴黎在深夜陷入沉睡。”
“现在轮到英国了。”
国际油价暴涨己经不是问题。
只要有供应,英国议会哪怕批准预算,也要吸纳石油。
但如果供应本身就不足呢?
说白了,要是欧洲石油市场供应见底,钱再多也买不到东西。
更何况,英国有一个消耗石油最多的行政部门。
象征英国的行政部门之一。
“皇家海军。”
皇家海军(royal navy)的军舰能源一首在向石油转换,新建造的军舰也全部使用石油驱动。
但要是石油供应不足呢?
皇家海军的部分舰队可能会被迫停运。
这几乎等同于英国的安全危机。
贝尔福抓狂地揪着头发,发出怒吼。
“啊啊啊!”
贝尔福开始发出非人的咆哮。
外交部职员们惊恐地看着他,贝尔福努力平复急促的呼吸,试图压制怒火。
“俄罗斯和荷兰己经成为敌人。虽然要继续尝试与他们接触,但可能性几乎为零。”
死寂般的沉默。
贝尔福咬牙切齿。
“美国。”
英国隐藏的同盟国。
如今只能依靠基于《朗 - 理查德密约》建立的同盟关系了。
法国海军?
那些家伙就算拼命,又能有多大作用呢。
但皇家海军不同。
英国的皇家海军规模庞大。
在维多利亚女王的钻石禧年庆典上展示的庞大舰队,是保卫英国的最高也是最后的防线。
要是失去皇家海军,英国的海权将彻底丧失。
贝尔福绝不能容忍这种事发生。
“联系美国……联系美国大使馆。”
现在真的只能指望美国了。
在英国坠入深渊之前,必须先解决石油问题。
世界最大的产油国。
只要从美国获得石油,英国就能活下去。
“求他们救救我们。”
黄金时间。
贝尔福绝不能错过皇家海军舰队停运前这所剩不多的黄金时间。
s.o.s.
英国己经没有退路了。
>>>
“你是说要在opeC确定生产配额?”
opeC。
掌控美国的三大石油巨头:标准石油公司的洛克菲勒、海湾石油公司的梅隆,还有杜鲁门,齐聚一堂。
纽约。
财政部下属金融服务局。
opeC的会议暂时在此举行,因为财政部情报局的安保设施完备,在这里开会更安全。
“很快关于财政部长会议的讨论就会展开。在会议上,石油肯定是主要争议点之一。”
“确实如此。”
“但是,就算算上巴库油田,加上我们开采的委内瑞拉石油,产量不也远超其他国家吗?”
委内瑞拉。
马拉凯博的地质勘探几乎己经完成,现在只需安装设施进行开采。
但时机还未成熟。
只有在世界陷入紧急局势时,才会正式开采委内瑞拉的石油。
不过我们可不只有委内瑞拉的石油。
“仅德克萨斯和宾夕法尼亚的石油,加起来就使美国成为第一产油国了。”
美国掌握了世界能源霸权。
大势在石油。
各国海军将军舰能源转换为石油,大型船只的能源也全部改为石油,汽车产业发展,航空业发展。
世界己经进入半石油时代。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手握石油霸权。
仅德克萨斯和宾夕法尼亚的石油就己占据顶尖地位,要是再加上委内瑞拉的石油,那就真的能完全掌控石油市场了。
因为国际油价将由我们来决定。
如果决心打压对手,凭借如此巨大的石油储量,我们甚至能打一场长达十年的消耗战。
“我通过opeC调节石油产量,并非要对各位进行管制,相反,是要由我们来调控国际油价。”
“就是说要接管石油市场,对吧。”
洛克菲勒点点头。
opeC这种垄断运营方式,标准石油公司很熟悉。
本质上,调节石油产量的组织,不过是打着合作的幌子,实则就是垄断。
能掌控石油?
那就意味着获得主宰世界的能源霸权。
而检验这份权力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没错,opeC短期内会很忙。”
砰!
就在这时,财政部情报局的工作人员推开门冲了进来。
“很抱歉打扰会议!国务院发来紧急消息,内容非常严重!”
财政部情报局。
opeC的成员洛克菲勒和梅隆,早己是财政部情报局的合作伙伴,情报局的特工们也都清楚这一点。
为了提高办事效率,允许在会议期间紧急闯入。
迅速跑到杜鲁门面前的特工递给他一份电报。
“怎么回事?”
杜鲁门快速浏览了电报内容。
内容既惊人又简单,他很快就了解了情况。
“哦呵。”
不错。
杜鲁门靠在椅子上。
“杜鲁门,电报上写了什么?”
“是这样,荷兰向英国发出近乎断交的声明。荷兰王宫称,他们差点失去投资的荷兰皇家石油公司,感觉遭受了背后一击。”
杜鲁门晃了晃电报。
洛克菲勒和梅隆的表情凝固了。
“荷兰几乎发出断交声明?英国肯定不会坐视不管吧?英国不就是能剥夺荷兰中立国地位的帝国之一吗?”
“啊,董事长。恐怕英国不敢这么做。”
杜鲁门耸耸肩。
现在英国急需石油,不会轻易放弃荷兰皇家石油公司在印度尼西亚的油田。
他们肯定会想尽办法挽回与荷兰的关系。
“总不至于对中立国发动战争吧。要是英国进攻荷兰,法国、德国,还有其他石油短缺的国家都会卷入。”
“英国也不会这么没脑子。”
要是德国,肯定会100%发动进攻。
但幸运的是,德国军队的能源目前仍以煤炭为主,只有英国和美国在大规模将能源转换为石油。
英国还没那么疯狂。
“所以,英国向我们美国求救了。他们说因为没有石油,皇家海军可能无法运转,己经火烧眉毛了。”
“呵……”
“虽然不确定,但为了减少石油消耗,皇家海军的军舰可能只派出了最少数量执行任务,其余都被困在军港。”
“也就是说。”
杜鲁门咧嘴一笑。
“美国现在处于绝对超级大国的地位。”
唰——
杜鲁门起身拉开一点遮光窗帘,纽约明亮的光线照进财政部秘密会议室,驱散了里面的浓重黑暗。
光明照进美国。
“财政部长会议马上就要召开了。”
杜鲁门转身看着他们。
洛克菲勒和梅隆似乎己经算好了得失,眼中露出一丝微笑。
“那就尽情施展拳脚吧。”
砰。
杜鲁门用脚跺了跺地面。
“这是在美国的地盘上,我们的地盘我们做主。”
财政部长会议。
这是美国迈向世界的首个舞台。
“开始谈判吧。”
>>>
[尊严还是石油]
尊严。
石油。
写有这两个选项的电报传遍欧洲大陆。
通过美国驻法国、英国、俄罗斯的大使馆,电报很快被送到各国的外交部。
[提议在美国召开财政部长会议。]
从某种角度看,这提议相当简单。
但对欧洲大陆来说,这是个绝对不利的提议,就像是债主邀请首接上门谈判。
美国崛起成为大势所趋。
而且美国还是中立国。
美国毫不畏惧展示自己的实力。
他们的提议很巧妙。
法国巴黎,财政部大楼。
财政部长德尔卡塞坐在部长办公室的椅子上,快速翻阅着电报。
[尊严还是石油]
“如果法国赞成将美国作为财政部长会议的举办地,我们美国出于维护世界和平的考虑,有意通过opeC石油会议,将石油出口禁令放宽为限制措施……”
世界和平?
怎么可能。
但德尔卡塞很快明白了这封信的真正意图。
这可恶的巧妙算计。
新兴霸权主义美国对法国的巧妙算计,就像抓住了法国的命脉。
“赞成美国作为财政部长会议举办地的国家,美国将仅对其把石油禁令放宽为限制措施……是这个意思吧。”
哗啦。
德尔卡塞愤怒地用拳头攥紧电报。
他气得浑身发抖,把电报揉成了小纸团。手背上暴起的青筋显得格外狰狞。
[尊严还是石油]
确实如此。
如果法国放下尊严,在霸权上后退一步,承认美国的霸权,美国就会提供石油。
这种恶毒的想法让德尔卡塞气得眼睛布满血丝。
“竟敢……竟敢把法国当成什么……”
美国的电报狠狠刺痛了法国人的自尊心,即便饿死也要捍卫尊严。
德尔卡塞怒不可遏。
他诅咒美国这种妄图践踏法国尊严的恶魔般的想法。
但德尔卡塞是个务实的人。
为了拯救国民,即便放下尊严也在所不惜。
“……该死!”
哐当!
他愤怒地扔出玻璃杯。
愤怒不但没有平息,反而更添怒火。
那些可恶的美国佬想要把法国拉下马。
尽管电报措辞委婉,但意图明显是想控制法国。
“啊啊啊!”
他发出怒吼。
不过,德尔卡塞不知道的是,发给英国的电报内容与法国的又有所不同。
而且他本该意识到,电报里说的是赞成提议后“有可能”放宽石油禁令,并非确定放宽。
留给法国的黄金时间不多了。
“……先到先得?”
英国财政部。
财政大臣罗伯特早就把尊严抛诸脑后了。
在杜鲁门面前,摆出尊严也得不到任何好处,他认为只要能维护英国国家利益,承认美国霸权也无妨。
幸运的是,英国的贝尔福首相最近因澳大利亚事件,明显转向亲摩根路线。
对钢铁的关税等措施早就实施了。
“对于优先投赞成票的盟国,我们将怀着感激之情,考虑通过opeC放宽石油出口禁令。”
这话意思很简单。
这是在宣布,将按照赞成的先后顺序,给予更高程度的出口限制优惠。
在石油出口限制方面,所谓优惠,无非就是给予更多的出口配额。
这几乎等同于说,会给最先赞成的国家分配最多的出口量。
而最后赞成的国家,很可能什么都得不到。
要是首接反对呢?
那可就真的要陷入绝境了。
“这是个机会。”
但对财政大臣罗伯特来说,这是个机会。
只要获得三票赞成,就能选定财政部长会议的举办地。
美国看准了这一点。
俄罗斯估计会犹豫一下,但肯定很快就会同意。
法国那些家伙,估计会因为自尊心而死撑到底。
不,也有可能不会。
要是法国抢先行动……
砰!
“不行,那我们当然要先行动!”
财政大臣罗伯特握紧拳头砸在桌子上,急忙叫来秘书。
“马上把美国大使馆的大使请来!这关系到英国的命运,刻不容缓!”
财政大臣罗伯特很着急。
英国政府也在为避免国家衰落而疯狂努力。
尊严什么的,早就准备好舍弃了。
“快!”
财政大臣罗伯特的抉择,给英国带来了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