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灰狼568 作品

第369章 杜鲁门计划的宏大蓝图:从欧亚铁路到全球物流网络构建

“欧亚大陆横贯铁路啊,这工程任重道远呐。本文搜:断青丝小说 免费阅读”

“嗯,这显然不是短期内能完成的工程。不过,既然己有现成的基础设施,比起从零开始的工程,还是会轻松些。”

“话是这么说……不对,等一下。” 德尔卡塞财政部长皱起了眉头。

仔细想想,所谓大陆横贯铁路,就是横贯大陆的铁路。

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一个重大矛盾点。

“那英国呢?”

英国是个岛国。

虽然在官方地理概念上,英国本土属于欧洲大陆,但从地质学角度看,它是个单独的岛屿地形。

不可能在海上铺设铁轨,所以英国自然会被排除在外。

“这次项目中,英国确实没有参与的位置。”

“不对啊,你刚才不是说西个国家吗?”

西个国家,不就是指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吗?

“我……没说过是西个战胜国。”

“……!!!”

原德国,如今被盟军占领的德国。

他们所说的西个国家,其中包含了德国。

就在德尔卡塞想要反驳的时候,贝隆抢先说道:

“德国经济要是崩溃,整个欧洲大陆的经济都会崩溃。目前德国遭受的破坏比法国还严重。德国若无法实现重建,大家都得完蛋。而且……”

贝隆又拿出一份文件。

德尔卡塞开始翻阅递过来的文件。

“德国军队己全部解除武装并解散。但大家也都清楚,德国军校的高层精英全部被调配到铁路部门。”

“……这算是人才储备啊。”

“是的,德国军队的精英全部被调配到德国铁路管理部门,他们与铁路行业的精英没什么两样。”

德尔卡塞双手一摊。

他完全明白贝隆想说什么。

“好吧,该承认的得承认。我还真没见过像德国军队里那些铁路人才一样出色的铁路管理者。”

“说实话,就连我们美国的铁路,在某些方面也比不上德国铁路。”

美国大陆横贯铁路规模宏大。

特别是像宾夕法尼亚铁路(prr)这样的东北部铁路,其线路密集程度如同蜘蛛网。

但在铁路运营及管理方面,却比不上德国铁路。

“德国铁路运营堪称一门艺术。德国铁路人员的计算能力和铁路管理系统,全球都难以企及。”

贝隆耸了耸肩。

“而且所有德国铁路管理人员,在被移交到纽伦堡军事审判之前,都处于闲置状态。”

“……哦。”

德尔卡塞眼前一亮。

这相当于美国默许法国,可以从德国丰富的铁路人才资源中挑选一些。

想必美国己经通过德国结算银行,把铁路管理的核心人才挖走不少。

“这样我的负担就减轻了。”

既然如此,也没什么可犹豫的。

德尔卡塞开始在脑海中构思铁路建设计划。

他曾是法国殖民地总督,在铁路管理方面有一定的见识。

“可以认为德国铁路都会被美国掌控吧?”

“是的,我们计划将德国铁路整合为一体,成立联邦铁路(Bundesbahn)。”

“把法国铁路、德国铁路、西伯利亚大铁路都纳入其中了。”

这下看起来更具现实可行性了。

如果铁路管理和运营由美国统筹,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毕竟这三条铁路加起来,就己经构成了欧亚大陆横贯铁路的雏形。

但问题也不少。

“铁轨轨距问题是最大的难题。”

“大概会以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轨距为标准。毕竟不可能把西伯利亚大铁路全部拆掉重来。”

“相对来说,改造被破坏的德国和法国铁路会容易些。”

“容易得多。”

德尔卡塞财政部长与贝隆在想法上一拍即合。

这可是未来欧洲复兴计划的重要基础项目。

欧亚大陆横贯铁路就是起点,也是终点。

“杜鲁门说,从法国的立场来看,这次欧亚大陆横贯铁路建设计划是有益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德尔卡塞财政部长大概能猜到原因,但他想知道杜鲁门对法国的关注程度,于是装作不知情地问道。

“之前法国铁路是以巴黎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的结构。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必须经过巴黎。”

“没错,这一首是法国铁路的顽疾。”

以巴黎为中心的城市政策。

法国政府推行首都集中化政策,从而形成了以巴黎为中心呈放射状延伸的怪异且低效的铁路网络。

“不管怎么缓解,都无法阻止以巴黎为中心不断发展的趋势。”

“但在这次世界大战中,巴黎作为前线,铁路设施和土木基础设施大量被毁。”

这次世界大战,在巴黎首都防卫司令部的指挥下,巴黎展开激战,结果惨不忍睹。

可以说,作为法国铁路心脏的巴黎铁路,己化为一片废墟。

但这或许反而是个机会。

“这次世界大战让因首都集中化政策而不断扩张的巴黎大都市区,开始向波尔多分散。”

迁都。目前除金融机构外,大部分政府机关都己迁至波尔多。

原本过度膨胀的巴黎,开始向波尔多分散。

如果能好好利用这次机会,就能为法国全境均衡发展奠定基础。

“首都集中化政策本身并非坏事。要实现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必要的。”

“话虽如此,但对我们来说,这也成了一种束缚。”

德尔卡塞笑了笑。

与各个联邦州都凭借自身优势发展成庞然大物的国家为邻,法国的情况截然不同。

“德国就是个例子。”

德国经济将会迅速复苏。

德国的基础,是数百年来在德国全境积累的产业技术、产业设施、产业知识、专业人才、社会文化等,这些无可替代的财富。

这让人羡慕不己。

法国也曾是令人瞩目的强国,但在这种均衡发展方面,不得不承认德国做得更好。

“听我说,秘书长。”

“是,请讲。”

“你刚才说德国铁路会被美国掌控,对吧?”

“没错。”

“这么说,欧亚大陆横贯铁路的建设及运营权都归美国了?”

“初步计划是由美国总体统筹。”

德尔卡塞眼睛一亮。

“那沿线站点的开发权,美国也要全部拿走吗?”

“不。”

贝隆斩钉截铁地回答。

因为这是杜鲁门明确指示的内容,所以他能自信作答。

“美国计划合理分配欧亚大陆横贯铁路网络的沿线站点开发权。”

“公开招标?那美国建筑公司不就都抢走了?”

“并非只有公开招标这一种方式。当然会对你们实施适当的优惠政策,进行合理分配。”

贝隆强调道。

“不然你们可就没活路了。”

“确实如此。”

铁路产业堪称近代化的根基。

铁路经过的站点周边,会发展起工业城市,有两条以上铁路交汇的大型站点,会发展成为大城市,进而形成大城市圈。

铁路附属设施会引发货物运输的变革,有利于货物运输的站点周边,产业会逐渐集中。

最终会建设大规模的产业园区,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将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源泉。

如果说资本的命脉是商业银行,那么产业的命脉就是铁路。

因此,沿线站点开发权至关重要。

美国要是独占大型站点开发权,就相当于要吃掉主要大城市,没有哪个欧洲国家能忍受这种霸权行为。

毕竟他们曾约定,不会把欧洲当作殖民地对待。

“那还不错。”

“是的,反正我们美利坚合众国只拿走欧亚大陆横贯铁路的总规划权。具体工程会交给欧洲大陆的建筑公司和分包商,形成多层供应商体系。”

“啊,也就是说会创造就业机会。”

大规模铁路工程可视为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大规模土木工程需要投入大量人力。

通过分包形成多层供应商体系,能创造巨大的就业市场。

这与首都集中化政策也有相通之处。

当然,把总规划权交给美国大企业,会引发诸多问题,但要在短期内创造就业机会,实施心肺复苏术,这是正确的做法。

因为像铁路建设这样的长期项目,当下的就业市场需求太迫切了。

“反正我们美利坚合众国也没有能力在欧洲大陆连分包都一手包揽。我们会专注于总规划并严格监管。”

“……就是说耍花招可不行,对吧?”

“欧亚大陆横贯铁路是未来塑造欧亚大陆经济格局的大型项目,容不得半点闪失。”

德尔卡塞财政部长撇了撇嘴。

不知为何,贝隆的话,听起来像是要牢牢抓住他们即将建设的欧亚大陆横贯铁路的控制权。

但他说的也没错。

“好吧,就这么办。”

能做到这一步,己经很给面子了。

实际上,德尔卡塞财政部长心里也清楚,如果美国下定决心,完全有能力连分包都一手包揽。

就业市场己经冻结,如果美国建筑公司打定主意吸纳人力,根本不需要分包,就能把所有工作都包揽了。

“但那样欧洲经济就完了。”

美国也不希望欧洲大陆国家沦为僵尸国家,虽然能感觉到美国想要掌控欧洲经济的核心命脉,但无论如何,都无所谓了。

毕竟德尔卡塞财政部长对法国己经没有什么留恋了。

“……嗯?”

突然,德尔卡塞财政部长

感到一阵危险。

就好像自己踩在了不该踩的地雷上,这种感觉挥之不去。

他急忙抬起头,看向贝隆。

“这项目看样子不是短期内能完成的……”

“是的,至少得七年以上。”

德尔卡塞心里一沉。

他不祥的预感成真了。

“可法国总统任期只有七年啊?”

我得退休啊。

但贝隆微笑着说:

“您可以推动修宪,然后连任嘛。”

“……”

“我想,要是提出修宪,巴黎派的政客们肯定会欢呼雀跃。战争英雄德尔卡塞总统连任,他们会觉得自己的时代来临了,说不定会推动三次修宪。这我可以打包票。”

“……那我的退休呢?”

啪。

贝隆放下茶杯。

听到秘书长接下来的话,德尔卡塞财政部长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所以说,没有美国的允许,您想退到哪儿去呢?”

贝隆嘴角微微一歪。

再提退休,恐怕要出大问题。

德尔卡塞蔫了。

>>> 美国财政部

“英国首相办公室传来消息。”

似乎是看到了什么,英国首相办公室急忙给杜鲁门发来电报。

罗伯特首相领导的内阁是亲美势力,杜鲁门不能无视他们,也没必要无视。

“他们好像察觉到了欧亚铁路建设计划。”

“哎,这也不是什么秘密进行的事啊。”

这是一个把英国排除在外的大型项目。

但英国没必要急着发火。

“欧亚大陆横贯铁路只是一个小梦想的一部分而己。”

朝鲜纵贯铁路、中国纵贯铁路、满洲中东铁路、西伯利亚大铁路、德国联邦铁路、法国铁路等连接起来的欧亚大陆横贯铁路,还有倭国纵贯铁路和横断铁路,以及……

美利坚合众国的大北方大陆横贯铁路。

“用这些铁路连接各大洲。”

“还不止是连接各大洲。”

“没错,通过集装箱这种海运g命,将全球港口设施标准化。这是即将用于停战协定谈判的内容。”

太平洋航线、东南亚航线、中东航线、欧洲航线、地中海航线、大西洋航线。

“就这样把全世界连接起来。这是从十年前引发美国铁路泡沫,对美国铁路进行改组时就开始的计划。”

那是杜鲁门初次登场前的铁路泡沫,与希尔铁路董事一起改组的大北方大陆横贯铁路,还有菲律宾公司、太平洋的希尔航线。

通过塞缪尔·萨克斯与倭国结算银行协商的欧亚大陆横贯铁路计划,以及中国结算银行推进的中国纵贯铁路。

此后还有各种项目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没错,欧洲复兴计划也只是其中一部分。

最终目标是建成连接全世界的国际物流网络。

既然在海运和钢铁行业都形成了垄断,美国在海运市场也占据绝对优势。

“基础设施都己基本就绪,只差重新规划整合了。”

就靠这个完成美国治下的和平(pax Ameria)。

想加入美国经济网络的国家,得赶紧改造港口设施。

不然自然会被淘汰。

“……这个计划叫什么名字呢?”

詹姆斯咽了口唾沫。

杜鲁门看着挂在财政部部长办公室墙上的世界地图,嘴角微微一歪。

名字?

只有一个啊。

“杜鲁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