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埃里希·鲁登道夫
和平协定带来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首发免费看书搜:肯阅读
原先那些还在佩里杰王国领土内的法尔兰军几乎是立刻就被周围的所有佩里杰王国军给包围。
不过上面的和平条约却没有能立刻改变下面部队的想法。
那些佩里杰王国的部队在经过一阵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在同法尔兰人战斗和同帝国交好两点当中,选择了让法尔兰人体面的滚出自己老家这第三条路。
而法尔兰人的部队指挥官却是拒不接受来自前盟友的好意。
没办法,必须执行上面命令的佩里杰王国军也只能是用自己手里的步枪和大炮让他们体面了。
此时,已经是八月二十九日。
从二十七日下午六点持续到二十九日上午六点,整整三十六小时的休整也算是让连续工作了一整天的雷恩休息了个够。
但他也没闲着。
首先是要以军官的身份给部队里那个因为磕断了门牙而不得不回家养伤外加定制假牙的憨批写一封给他家人的信件,内容大抵是自己身为指挥官,居然没能照顾好自己的士兵,致使其受了伤云云。
麦克维尔则是因为在前线太跳了所以一回大队营地完成伤口后续处理后就被关了禁闭。
但雷恩直到战后才发现麦克维尔会那么跳完全是因为这小子在天上的时候会犯幽闭恐惧症和恐高症。
之所以会变成这样,主要的原因是帝国压根没想过有人会和麦克维尔一样那么抽象,居然要同时满足在飞艇+在高空两点才会同时触发这两种症状。
不过因为麦克维尔的症状本就不严重,对外的表现也只是单纯的有些亢奋,所以大家也就一直没把这个当回事。
直到某次布林克曼在执行一次飞艇混合运输机的跳伞训练的时候,发现麦克维尔只要一进飞艇货仓就亢奋,一进运输机舱就正常……
嗯,如果是在地面上就不会出现幽闭恐惧症,单纯在高处也不会有恐高症,必须两点同时满足——且周围还不能有窗户。
这个话题姑且放在一边。
八月二十九日,中午。
帝国,帝都,国防部。
熙熙攘攘的人群在装修的好似宫殿一样的大楼里穿行,雷恩穿着一身还不怎么习惯的校官军装,站在国防部大厅的三楼向下看去。
他在刚才结束了从少校晋升中校的授衔仪式。
仪式的过程简单且不繁琐,就是由一位国防部的少将和一位陆军中将给雷恩递上中校的制服,然后就结束了。
但正如雷恩之前所知道的一样,这次的授衔仪式结束之后,他便会立刻成为一个正式的帝国步兵团团长。
当初的502营地的指挥官盖勒特少校在军衔上都没他的高。
而,就在雷恩寻思着之后要不要去一趟伯格曼公司的研究所,以确认一下他们对于新款冲锋枪的开发工作的时候,一个声音叫住了他。
“雷恩·弗利格!”
雷恩当即转身,却看到一个有些谢顶的中年人。
他穿着一身西装,脖子上打着一条棕色的绣领带,白色的衬衣领口高高竖起,贴在脖子上,只有前面留了两个小小的三角折。
那人飞一般的从一楼大厅冲上了顶层的三楼,在看到雷恩身上的中校制服之后还专程愣了一下。
直到这时,雷恩才发现对方是鲁登道夫。
“我就知道你小子缺的就是一场仗!”
鲁登道夫上来就结结实实的给雷恩胳膊来了一下:“不过没听你说过要出击作战的事情啊。”
雷恩则是苦笑了起来:“总参谋部的事情,又有多少是能说的出口的呢?”
鲁登道夫拉着雷恩在一旁的长椅上坐下,他对于雷恩的说法可以说是十分赞同了:“不过这下前线算是轻松了,你是不知道,我前几天还在第二集团军负责对佩里杰的要塞的指挥作战,结果,嘿,我还没打呢,他们就投降了。”
雷恩能听出鲁登道夫语气里的那股子憋屈劲,也能听出他对于没必要浪费那么多人力物力去展开对要塞的作战而产生的庆幸。
“那不是蛮好的?”
他没说这是自己带着部队把奥斯坦德打下来后才促成结果,因为根据国防部和元帅的命令,这个情报的保密级别堪比帝国空军舰队的部署信息。
“确实不错。”
鲁登道夫的反应就和雷恩推测的一样,他对着面前的空气挥舞起拳头来,口中振振有词:“这样一来,帝国在面对法尔兰的战线时就不用畏手畏脚的了,第一,第二集团军在进攻帕琉的时候也能有足够的物资储备和运送能力。”
雷恩有点害怕鲁登道夫在这大庭广众之下说漏了嘴,连忙别开话题:“但是铁道不是受损蛮严重的?还要一段时间才能发动总攻吧?”
“那就不是我能知道的事情了。”
对此,鲁登道夫的
反应明显是要比之前低落了不少。
他道:“我在昨天下午接到了命令,要我的部队随兴登堡将军的部队一起前往东线,为抵抗沙俄皇国可能发动的进攻做好准备。”
“东线么?”
这是雷恩第一次在后方听闻别人提及东线的事情,但他其实不是很想掺和进同沙俄皇国之间的作战里。
俄罗斯的地太烂了,别说是汽车,有轨道的火车都不一定能正常通过。
他不想指挥一个连基础运输条件都难以保证的部队。
“没错。”
鲁登道夫重重的点了头:“根据元帅副官提供的情报来看,皇国在佩里杰王国向帝国投降之后,立刻就加快了部队的调集速度。”
“两天前他们才完成一万人的整编,但到昨天晚上的时候就已经有四万人了。”
雷恩没想到沙俄居然能有这种速度:“这么快?”
“可能是用上了教会的支援吧……”
鲁登道夫的声音也没之前那么高亢了,他目光飘忽,监视着所有可能看向自己的人,用只有雷恩才能听到的声音说道:“毕竟他们的教会还是很有实力的。”
教会?
鲁登道夫的这个说法引起了雷恩的兴趣。
雷恩是知道皇国的东正教是他们的主要信仰和团体,也知道历史上皇国一直都是一个大规模信教的国家,但教会很有实力这样的说法还是第一次听到。
可他也不好问,只能坐在那里,一言不发。
但鲁登道夫却一副天塌下来老子也不急的模样:“不过参谋部已经确认过了,这帮皇国的杂种们撑死了也凑不出一个集团军,能有十来个团就已经顶了天了。”
他这话说的到也不错。
历史上沙俄就是靠着几万人的部队向德国发起攻击的,他们的下场也正和双方部队的兵力对比一样,十分凄惨。
雷恩对于鲁登道夫其实也是很放心的。
毕竟他可是那种敢直接带着部队冲进敌人防线里大闹一通的狠人,能拿下烈日要塞也多是因为鲁登道夫的偷袭起了很不错的效果。
再说了,帝国这次派往东线的部队有一整个集团军,就算往少了算,那也有足足三十万人,就凭沙俄皇国的那些士兵,至少也得要三个集团军才能和帝国军打个勉强平手。
反观自己……
雷恩想起自己部队已经开始为之做起准备的凡尔登攻略战。
手头能用的部队只有一个团,但却要去进攻,并多去足足有自己十倍兵力的凡尔登。
他不经意的开口,喃喃自语道:“诶,又是踏马的十倍兵力……”
可这声音却立刻就被鲁登道夫给听了见。
“十倍?十倍兵力?”
“又?”
这位年轻的帝国准将瞬间就狠抽了一口冷气。
鲁登道夫不是不知道雷恩在开战的时候做了什么事情。
他清楚的记得当时皇帝陛下给雷恩授予蓝星马克斯勋章的说过,雷恩带着九个人,向数量于自己十几倍的法尔兰人发动了攻击,并消灭了五倍于自己的敌人。
当时的雷恩靠着这一战绩,以及向后方提供重要情报的功绩,成功从一个中尉晋升到了上尉。
而现在。
雷恩又已经从上尉晋升到了中校……
更要命的是他刚才说的话!
十倍?
又是十倍? 他为什么要加一个又字?
纵使鲁登道夫再怎么糊涂,现在已经是准将了的他也绝对不可能漏掉这么重要的情报。
作为一个从总参谋部出来的军官,鲁登道夫很清楚一支部队想要战胜数倍于己方的敌人时需要付出多么大的努力和代价。
而这些代价往往是指挥官所支付不起的。
可雷恩不仅成功了一次,按照他刚才的说法,甚至踏马的干成了第二次!
更要命的是,鲁登道夫在半个月前就听别人说雷恩在阿尔萨斯那边一个人带着一个加强营,冲烂了位于贝尔福的法第一集团军前线司令部。
虽然雷恩没和他提起,但那次的胜利必然能够让雷恩晋升少校……
帝国从不会连续提拔一位军官两阶军衔,除非他死了。
那么,这也就是说,雷恩在晋升少校之后,又立了一次功,这才晋升中校的!
长椅上,鲁登道夫看着坐在一旁的雷恩,心中已然掀起惊涛骇浪。
“等等。”
突然,鲁登道夫想起前天凌晨部队在列日截获到的那份痛骂联邦王国的荣誉通讯。
他两个眼睛瞪得好似铜铃:“弗利格,你这家伙,前天是不是执行战斗任务了……”
对此,雷恩也是立刻发现自己说漏了嘴。
他连忙闭上嘴,然后自顾自的掏了两颗香烟,借着点烟的动作,小声道:“对不起。”
“果然!”
几乎是在雷恩道歉的瞬间,鲁登道夫就明
白了雷恩的意思。
他一巴掌拍在自己的大腿上,声音大的甚至把两个路过的少尉吓了一跳。
雷恩看到那些年轻的军官几乎是立刻就摆出一副还在军校时的模样来,似乎深怕自己会被面前的一个中校和准将给盯上。
“踏马的,还得是你啊。”
缓过神来的鲁登道夫声音明显没有之前那么精神了,他长叹一口气,语气平缓:“那,下次作战大概是什么时候?”
他知道问雷恩作战目标是绝对不被允许的,但从雷恩现在的这番模样来看,想必他下次的作战将会成为一次决定性的战斗。
这是鲁登道夫根据自己的经验得出的判断。
而且,就算不知道作战的地点,只是知道时间,那也足以让鲁登道夫做好接下来的准备了。
补给的运输和部队的行动都是要时间的。
如果一项作战已经定好了时间,哪怕是大致的,那便可以通过时间和规模来判断这次的作战的大致信息。
鲁登道夫相信,雷恩的部队必然不会被投入没有意义的战场,这肯定会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乃至可以改变战况的战斗。
一旁。
雷恩看着鲁登道夫,心中则是在不断的思考。
帝国在东线战场的作战,其主要目的是阻止沙俄皇国对帝国发起进攻。
不论是哪一个国家,都很清楚沙俄皇国那可笑的战斗力,以及他们那低到令人发指的士兵作战能力。
因此,对于鲁登道夫来说,最重要不是怎么防御来自敌人的攻势,而是怎么彻底摧毁敌人的作战意志。
其次,作为一支以农奴为主要组成部分的部队,沙俄皇国部队的崩溃速度是非常之快的。
寻常的部队在战损超过百分之三十之后就会基本失去维持战线的能力,以帝国来说,精锐可以维持在百分之三十五,普通部队百分之二十八,而沙俄皇国只会更低。
但进攻很显然会导致其他的问题出现。
例如进一步确定帝国两线作战的事实,又或者是给予联合王国出兵的借口。
雷恩寻思,自己必须保证联合王国出兵的时间要晚于沙俄皇国战线崩溃的时间。
可他还需要用这次帝国在总体战役上的失败,换取逼迫小毛奇主动辞职的机会。
如此以来,这次的战斗就必然要在整个战役开始向着奔向大海发展之后再开始。
“十二号。”
深思熟虑之后,雷恩缓缓开口。
“你们绝对不能在十二日之前进攻,具体进攻的时间段我不能说,但最早不能在十二日之前。”
“下个月么?”
鲁登道夫立刻抓住雷恩:“进攻的话……要做到什么程度?”
然后他就听到了雷恩的回答。
“越深入越好。”
雷恩声音冰冷。
“但是最远,不要超过边境两百公里。”
“你们最多只能突破到那边,因为再过一个月,皇国就要入冬了。”
“帝国的装备不适合在那种环境下和他们作战。”
“你们要做的,只有拖延,用最少的兵力,让皇国被迫陷入泥潭之中,仅此而已。”
这话让鲁登道夫不可避免的疑惑起来。
鲁登道夫问到:“为什么?一口气攻入莫斯科的话不是更好么?”
“如果能够立刻让皇国投降的还,帝国也能更好的把部队投入到西线的战场上……”
可雷恩只用一句话就彻底堵住了鲁登道夫的嘴。
“你能保证他们不会撕掉投降条约?”
他道:“皇国的沙皇和联合王国的国王是血亲兄弟,他们之所以签订协约,就是为了对抗帝国。”
“只要有一个战线受挫,那另一端就必然会加倍投入兵力,试图为另一端的战线提供进攻的机会,埃里希,他们是命运共同体,我们必须同时将联合,皇国还有法尔兰击败。”
“否则我们只会陷入让部队四处游走的境地。”
“拖住他们,让他们把物资和兵员浪费在对帝国发起的一次又一次冲锋上。”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胜利。”
“这不是一场短时间内就能结束的战斗,你要将它当做一场会持续两年,三年,乃至更久的大战。”
说罢,雷恩也没有要再废话的想法。
他已经和鲁登道夫说的够多了。
周围的那些国防部的军官们已经纷纷将视线投向自己和鲁登道夫了。
作为两个从前线下来的人,他们的身上比寻常的人多了太多血腥的味道。
而,就在雷恩走向楼梯,准备离开的时候。
鲁登道夫立刻起身,再一次叫住了雷恩。
“等等,弗利格。”
雷恩停下,看向对方。
鲁登道夫看着雷恩:“联合什么时候会介入,他们要是介入了,你有足够的把握将它们拖住么
?”
雷恩:“他们会在你发动攻势之后介入,但如果东线僵持的越久,联合能一次调动的部队就会越多,对西线来说,这很不利。”
“为此,你们发动的攻势最早也必须在我给你的日期之后,最迟,则绝对不能拖到月底。”
“为什么?”鲁登道夫依旧疑惑:“不是要以消耗人力为基础么?”
然后他就听到了雷恩的解释。
“因为他们的舰队从好望角绕回欧若拉,最快需要40天,如果走苏伊士,那就是20天。”
“太晚了,会给他们以重组兵力的时间,太早了,我们这里无法达成战略目标。”
“现在已经不是过去那种几个月就能结束一场战争的时候了,埃里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