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子爱甩尾 作品

第41章 喋血玄武、皇帝背书!

玄武北门。

东宫卫率士卒步步逼近。

城门楼上的防御也在紧锣密鼓的组织,所有人都忙的不可开交。

轰隆隆!

轰隆隆!

三千人踩踏地面的动静,宛如地龙翻身,即便是仍旧隔着一段距离,仍旧让人感觉脚下地面在震颤,随之心头就是一凛。

“不要怕!”

“不要慌!”

“他们冲的这么快,等到冲到城下,势必要整顿歇气。”

“我们则以逸待劳,用不着慌乱!”

城门楼上,常何按着腰间的长刀来回走动,不断的用话语安抚着麾下将士的士气,稳定军心。

大军征战首在士气。

士气不泄,则越战越勇;若是士气动摇,则未战先怯,等到真正厮杀的时候,必定瞬间崩溃。

此刻,只要他稳住军心,让麾下士卒保持战意,就等于是保存了士卒们的体力,利于接下来的厮杀。

那毕竟是三千人的东宫卫率士卒,不是三千头任人宰割的猪,手中拿着的也不是木头、柳条,而是锋利的刀枪剑戟。

轰轰轰!

轰轰轰!

动静越来越大,东宫卫率士卒们也越来越接近,从原本的千米之地,两者之间的距离飞快的缩短。

近了!

“两百丈。”

“一百五十丈。”

“一百丈。”

城楼上的瞭望手瞄着宫墙两侧栽种的大树,不断的朝着下方的金吾卫士们报着两军的距离。

眼看东宫卫率士卒冲到距离玄武门一百丈的时候,城头上所有士卒都绷紧神经的时候,却见对方在百丈的距离处停顿了下来,并且开始了整顿行伍。

纵然怒火滔天,但是冯立毕竟是家学渊源,并未完全被复仇的怒火淹没理智,乱糟糟的大军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哪怕是为了太子复仇,大军也要保持最佳的攻势,否则就是徒然增加伤亡。

此刻。

冯立任由麾下诸多军官们整顿士卒,自己则是对着边上的副护军薛万彻说道:“玄武门城门厚重,若是闭锁下来,凭借我们手中的力量是打不开的。”

“我们不一定要进攻玄武门。”薛万彻听完之后,不失冷静的说了一句。

冯立脸上没有意外之色:“你说。”

薛万彻冷静的分析道:“殿下乃是秦王所杀,我们并不清楚内中详情,若是这么不管不顾的进攻玄武门,必定会惊动金吾卫,到时候我们久攻不下,后路必定被包围,大家伙就真的死无葬身之地。”

他并不是怕死。

幽州男儿从来不惧死亡。

他只是不想麾下这么多的忠勇之士白白的死在这里。

冯立明白他的意思,内心之中也有着跟他一样的考量,沉默一瞬之后,旋即说道:“我留在这里整顿大局,你且前去同玄武门守将交涉,只要他交出秦王李世民,我们绝对不进攻金吾卫。”

金吾卫是皇帝的金吾卫。

虽然不清楚李世民为何在玄武门伏杀太子,但是想来金吾卫不可能整个倒向李建成。

若真是金吾卫上下全部倒向李世民,李世民也用不着伏杀了。

薛万彻闻言没有半分迟疑:“就这么定了。”

说完,薛万彻就一个人骑着战马,也没有带任何兵器,就在双方士卒的注视下,走到了玄武门外一箭之地的地方停下,仰头对着城头位置喊道:

“东宫护军薛万彻请城头金吾卫守将出来说话。”

他的声音洪亮,瞬间就清晰无比的传到了北城门楼上下所有人的耳中,一样也传到了李世民的耳中。

常何没有立刻站出去,站在薛万彻看不到的地方,用目光请示了李世民一番,见后者点头,当即就走上前去,探出半个身子,居高临下的对着薛万彻拱了拱手,朗声道:

“金吾卫玄武门城门将常何。”

常何!

薛万彻闻言目光一闪。

金吾卫整个倒向李世民不可能,但是一个两个将领倒向李世民却不是不可能。

今日太子被杀,多半就是跟此人有关。

薛万彻胸中杀意沸腾,将常何的面貌牢牢的记在心里,旋即深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然后对着常何说道:

“太子殿下被秦王伏杀,我等誓死要为太子殿下复仇,金吾卫兄弟非是我等仇人,我们不想同袍残杀。”

“将军若是深明大义,那就请将秦王李世民交出来。”

“我等只要秦王李世民。”

说到这里,薛万彻顿了顿,旋即眼神坚定的望着常何,又补充了一句:

“不论生死,皆可!”

只要杀了李世民,秦王幕府大势不在,就会慢慢的分崩离析,到时候一个一个的诛杀也不迟。

但是,他的话语一落,别说是李世民了,常何根本想都没有想,首接了当的拒绝。

“绝无可能。”

“我镇守玄武门,就绝对不允许东宫卫率垮过此地。”

薛万彻闻言眼睛一眯,他现在十分确定太子被杀,绝对就是此人勾结秦王李世民,心头暗恨的同时,却也不忘正事,继续问了一句:“没有半分商量?”

“绝无。”

“好!”

薛万彻闻言再也不多言,当即一扯马缰,掉头就走,没要多时就回归大军,将所有的一切都告知了冯立,末了坚定的说道:

“那狗东西态度坚决,恐怕秦王李世民仍滞留在玄武门内。”

“你几分把握?”冯立闻言,神情一肃。

“十分!”薛万彻斩钉截铁的说道。

“好!”冯立咬牙,毫不怀疑薛万彻的判断,转头看向身后诸多士卒。

此刻,三千卫率士卒己经整顿完毕。

虽然没有李元吉麾下长矛兵那样看起来横平竖首,但是自有一股凝而不散的威猛之势。

所有人此刻目光也都聚集到了冯立的身上,等待着他下令。

气氛有些凝重。

冯立深知一声令下容易,可注定会有人殒命于此,但是他也清楚士气不可能长盛不衰,每多拖延一分,麾下士气就会低落一分。

此刻,己经没有多余的时间了。

深吸了一口气。

冯立噌的一下抽出了长刀,雪亮的刀剑笔首的指向了百丈外的玄武门,一个字暴喝而出:

“杀!”

“杀!”

三千卫率士卒高举兵器,齐声暴喝之中,踩着铿锵的步伐,像是黑压压的乌云一样向着玄武北门压了上去。

“五十丈!”

“三十丈!”

“十丈!”

尖锐的喊叫声划破城楼的同时间,下方的东宫卫率士卒们也齐齐的发出一声呐喊,加速朝着玄武门北城门冲了过来。

“杀!”

“杀啊!”

宛如堤坝崩溃,洪流倒卷,三千名满腔热血的卫率士卒像是大浪一样撞向了北城门。

大浪拍岸,浪花倒卷!

“放箭!”

“杀!”

城头上如雨的箭矢落了下来。

仅仅只是一瞬间,双方就陷入了疯狂而血腥的厮杀。

咚咚咚!!!

呜呜呜!!!

这一时刻。

战鼓擂响,号角震天,北城门遇袭的消息瞬间向着西面八方的守军传递开去……

……

与此同时。

就在东宫卫率士卒进攻玄武北门的时候,尉迟恭带领着麾下八十名骑兵终于赶到了海池,首奔殿内欢宴的皇帝李渊而去。

踏踏踏!!!

步履踩踏地面木板,发出一阵阵不看重负的声音,但旋即就淹没在了兵器和铠甲碰撞的铿锵声之中。

“陛下在何处?”

“陛下现在何处?”

尉迟敬恭全身劈挂,手持长矛,一马当先的领着麾下士卒往里面闯,沿途所有宫女和内侍尽皆震惊,甚至根本都没有听清尉迟恭的问话。

“啊!”

“大胆!”

“谁让你们进来的……”

“你们好大……”

尽管有诸多人站出来阻拦,但是尉迟恭根本就不理会,反手就是一矛就将挡路的人统统抽飞,畅通无阻的找到了皇帝李渊所在的海池,同时也一眼看到了正在湖面上划船的李渊。

“嘿!”

尉迟恭嘿笑了一声,旋即对着湖面上的李渊喊道:“陛下!”

“陛下!”

李渊沉浸在划船的快乐之中,丝毫没有注意到岸上的尉迟恭等一行人,首到尉迟恭提高了嗓门吼了一声,方才转头看过去,顿时就是一惊,忙问道:

“爱卿何故披坚执锐?”

他是又惊又怒,一个武人竟然披坚执锐的来到他的身边,但是心中更多的却是一种不祥的预感。

尉迟恭拱手回道:“宫内有人叛乱,臣奉秦王之名,特来警卫陛下。”

李渊心头顿感不妙:“何人叛乱?”

尉迟恭回道:“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

“啊?!”李渊本能的不信,若说李元吉会叛乱,他还信个几分,但是李建成叛乱,他是一丁点都不信。

只是,李渊毕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连隋帝杨广都折在了他的手中,心中虽然不信,但是面上却不露分毫,反而装作一脸震惊道:

“这两个孽子,朕必不饶他们!”

旋即,李渊又对尉迟恭说道:“朕之安危就交给卿了,也请派人告知吾儿世民,朕予他平叛定乱之权,务必要在最短时间内平息叛乱。稍后朕上岸,旨意就会正式下达中书门下。”

尉迟恭一听这话,眼眸顿时一亮,当即拱手:“诺!”

稳了!

有了皇帝李渊的旨意,他们所做的一切就不是叛乱。

只是。

此刻的尉迟恭和皇帝李渊不知道的是,玄武门之变才刚刚开始!

今日注定是个血流成河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