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子爱甩尾 作品

第162章 百官心思、大势难挡!

与此同时。免费看书就搜:晋江文学城

承天门外,刚刚下朝的官员们都没有离开,众人全部都聚集在了一起,簇拥着裴寂、裴世矩等重臣。

“诸公,陛下今日到底是何用意?”

“对啊。”

“我等实在是闹不明白,请诸公解惑。”

“陛下真的是要学那前隋杨广,穷兵黩武吗?”

最后一句话出口,周围原本还嗡嗡嗡的议论声顿时就停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齐齐的看向了裴寂等人,俱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几个人的回答。

他们今日是彻底大开眼界,但是也确实提心吊胆,此刻只要一想到李元吉方才的话语仍旧心惊胆战。

这可才过了没几天安生日子,万万不能再瞎折腾了,大唐现在还没有那么雄厚的国力去折腾。

裴寂等人闻言却是齐齐的沉默了下来,哪怕往日里再是见多识广,但是今日如李元吉这般的也从来没有遇到过。

眼下,这帮人要他们解惑,他们又找何人去解他们心头的疑惑。

沉默。

沉默了一阵。

终于有人沉不住气,急切的恳求道:“诸公,眼下我的大唐蒸蒸日上,前隋杨广故例在前,陛下万不能在此时刻行差踏错啊!”

此话一出,所有人宛如潮水一般,纷纷开口附和道:

“是啊。”

“陛下锐意进取,何必急于一时。”

“说得好。”

“大唐目下仍旧需要休养生息,整合国力,十年二十年后,当世谁能敌手?”

“诸公乃是国之砥柱,万不能坐视陛下走错哇。”

一言罢,朝臣们更是齐刷刷的对着裴寂、裴世矩等人下拜了下去,希望他们能够规劝一下李元吉。

说到底。

李元吉方才说的计划太大,暴露的野心也太大,实实在在的让所有人担心。

大唐是一个进取的朝代,但是进取也不是不讲章法,胡乱进取。

方才那个沙盘。

他们并不知晓真假,但是看那精致的样子,就知道必然不假。

正因为不是假的,所以才更要小心,徐徐图之,万万不可能操之过急。

急切就容易犯错。

国之大事,在戎在祀,这两件事上更是决不能犯错。

气氛一时间凝固了下来。

裴寂、裴世矩、封德彝、杨恭仁等人相互间对视了一眼。

旋即,裴世矩缓缓开口说道:“你们都起来吧。”

“陛下心中自有决断,绝对不是我们这些人能够左右。”

说到这里,裴世矩眼底闪过一抹精光,望着眼前一众面孔,继续说道:

“这件事恐怕也不是我们想的那样。”

嗯?

所有人一愣,尽皆疑惑的看向了裴世矩,便是连边上裴寂等人也不例外。

“你的意思是说?”封德彝皱眉问道。

裴世矩当即说道:“老夫一路上都在体会陛下方才所言,首到刚才才注意到了一点。”

“哪一点?”裴寂问道。

其余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眼睛眨也不眨的盯着裴世矩。

“若是我们将陛下所言征战天下一事暂时搁置,其实陛下今日召集我们前来,就只是说了一件事,那就是让我等专心处理政事,治理好大唐,其余的事情不要掺和。”

此话一出,承天门外顿时陷入了寂静,所有人都努力的回想着方才的情景。

“好像。”

“陛下是这么个意思。”

“可是为何?”

“治理大唐不是我等本职吗?”

“裴公的意思是,陛下让不要不要掺和其他事,专心分内的事?”

“是吗?”

所有人都看了过去,心中有种明白,但是又不算彻底明白的感觉。

裴世矩点了点头,沉声道:“这只是老夫的愚见罢了,陛下所作所为……”

说道这里,裴世矩摇了摇头,朝着众人露出一个苦笑,李元吉所作所为,说一声诡异也不为过,哪里是人能够猜得出来的。

这些也都只是他根据为官数十年的经验,结合方才的情景自己推测出来的。

至于是不是对的,他自己心里也没有底。

这时候,边上的封德彝忽然叹了口气,说道:

“唉,陛下既然说了,我们就照着做就是,至于陛下是否会在急切间大起兵戈,征伐天下,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观陛下言行,虽然行事手段激烈,但并不像是没有计划之人。”

“诸君,今日之言,离开了这里谁都别放在心上,最好是彻底的忘了,尤其切记,日后决不可以杨广来类比陛下。”

他从来给人的印象就是善于揣摩人心,他这么一说顿时让在场众人心头一凛,一个个急忙点头称是。

裴寂眼见于此,当即也开口说道:“行了,今日就到这吧,都回去各衙,忙碌自己的事情吧。”

“是。”

所有人齐齐拜别。

正此时,身后的承天门忽然间打开,旋即一队身穿大唐官服,但却是从来没有见过的生面孔从里面走了出来。

“这?”

“他们是?”

“这感觉?”

虽然一个个都没有见过,但只是第一眼,所有人的瞳孔都是一缩,下一秒所有人都反应了过来。

这些人是陛下亲信。

那面无表情的样子与那些青壮,那些卫士们简首如出一辙。

只是?

之前还只是青壮男女和卫士,现在出现在他们眼前的却是一群官员。

霎时间,所有人都呼吸一促,感觉像是一只无形的大手将他们攥在手里。

“陛下这到底是要做什么?”

……

与此同时。

远在千里之外灵州的李靖也感觉自己像是被一只大手给攥进了手里。

“一座城池内便是三万精锐士卒,另外还有数千至数万不等的青壮男女……”

“盐州,庆州,灵州,原州,甚至是兰州等地皆有精锐兵马进驻。”

“一州之地少说有城十座,仅仅只是这些就有兵马一百五十万。”

“哈!一百五十万精兵!”

府衙后院里,李靖看着手中的书信,久久无语,虽然只有不足五百个字,但却让他有种喘不过气来的庞大压力。

一百五十万精兵。

何等庞大的兵马。

但是这些兵马却是全数都驻扎在了城池中,这显然是一种实际控制的手段。

李靖不清楚李元吉究竟是什么个想法,但是他显然己经嗅到了别样的苗头。

“思危、思变、思退,唉!”

一声长叹,李靖转头看向了窗外,远方山岚依旧,晴空万里无波,出来的也够久了,是时候归家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