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完了坟,刘子义又住一夜,起身北上回家。本文搜:断青丝小说 免费阅读临行前,他给孙二叔老两口留下了不少钱。孙二叔不收,刘子义一再坚持。他说:“你们老两口也不容易,君庭就蒙你们多加照顾了。”
打那起,君庭就在青山沟住下,每天帮着孙二叔干干农活,帮孙二婶生火做饭,日子过得平静、惬意。在外奔波了两年,每日里提心吊胆,总算彻底放松了。闲暇时,君庭将整部《乾坤秘术》都默写了下来,潜心琢磨。凤珍总是守在他身边,给他研墨,时不时掏出块地瓜干、果脯,塞在他口中。
小柱子每天都来看君庭,偶尔送来点米肉。君庭道:“柱子叔,家家都不宽裕,您就别费心了。”小柱子却道:“哎,你个小孩,能吃喝多少啊。放心,有柱子叔在,绝不能委屈了我大侄子。”
一席话说的君庭心里热乎乎的。他不由地想起了那一年,举家搬到青山沟,蒙孙二叔夫妇、小柱子等人照顾,才算站住了脚跟。自己和人家,一不沾亲,二不带故,但人家对自己是真心真意。君庭心中暗暗发誓:将来定要好好回报青山沟的乡亲们。
进了腊月,家家户户都开始张罗着过年了。青山沟比较偏远,所以上面管的不严,农民们除了在生产队干活分口粮外,还能开点小片荒,偷偷打粮食,所以家家户户都没饿肚子,甚至还有余费。自然,过年时不能马虎了。
孙二叔带着君庭去了趟九里岗,用布票换了点布,给君庭和凤珍一人做了套新衣服。小柱子有门路,用粮食帮着乡亲们换了不少的肉。长林和村里的小伙子们进山打来了野鸡,给君庭又送了一只。就这样,年货备齐了。
除夕了,君庭和凤珍穿上了新衣服,在院子里高兴地放鞭炮。孙二婶烀猪蹄子、炖野鸡,热气腾腾,喜庆、热闹。
饭菜上桌了,君庭倒了三碗酒,摆在了窗台上,先敬了父母,又敬了法显。他想起了去年除夕,他和叶乔、法显在伊勒德的半山庄园内,看烟花、喝酒,好不热闹。今年,自己在青山沟过年,可法显却己长眠地下。想到这,君庭长叹一声,眼泪掉了下来。他都觉得奇怪,为什么会如此想念法显?难道仅仅是因为他救过自己的性命吗?也不是。许多年后,君庭才理解了这种情感。被法显掳走时,他刚刚丧父。一路上,他与法显相依为命,不知不觉间,将对父亲的思念转移到了那个照顾自己的“恶人”身上。
半夜时分,全家人一起守岁,吃着热腾腾的饺子,君庭还陪着孙二叔喝了两杯烧酒。第二天一早,小柱子就来拜年。紧接着,长林等村里的年轻人也都来了,屋子里挤挤擦擦,好不热闹。孙二叔乐得嘴都合不上,给大家抓瓜子、沏茶水。
从初二开始,村里年轻人开始轮流请君庭作客吃饭。君庭知道,这是父亲韩宗清在世时处的交情,但也感念乡亲们的情义,自然宾主尽欢。
大年初七,是小柱子他爹的生日。小柱子偷偷请了一个戏班子,给他爹唱二人转祝寿。
那时候,由于民间二人转唱的内容,有一些封建糟粕,所以属于被打击的对象。小柱子他爹今年66了,这辈子就好二人转这一口。所以,小柱子才偷偷找个民间二人转戏班子,多给工钱,人家才同意来唱。
下午时,戏台子己经搭上,就在小柱子家的院子内。村里这20多户人家几乎都来了。一年到头村里也没啥热闹,好不容易能看大戏了,全村人都兴致勃勃。小柱子他爹居中而坐,前面是一张桌案,上面摆着瓜子、点心、茶水。老爷子穿一身大红棉袄,脸上皱纹都乐开了。君庭被安排坐在老爷子旁边,嗑着瓜子,也十分高兴。
随着锣鼓声响,大戏开始了。先上来一对艺人,唱了一段《包公做寿》。九腔十八调,唱的真不错,博得了阵阵掌声。
二人转、拉场戏、单出头,艺人们的精彩节目,一个接着一个。村民们都忘记了冬天的寒冷,手都拍红了。戏班老板拿过一张单子,来到小柱子他爹面前,让老爷子自己点戏。
老头不认识字,没接戏单子,道:“你们谁会唱《神调》啊,给我来一段。”
戏班老板是个40来岁的中年人,就是一皱眉,道:“老寿星,这戏唱不得。”所谓《神调》,其实就是跳大神,这是当时明令禁止的曲目之一。
小柱子他爹一瞪眼:“咋?你们连《神调》都不会唱,还算什么戏班子。”原来这老头跟小柱子一个脾气,有点愣。
小柱子过来打圆场:“老板,你看,我爹就得意听《神调》。再说,俺们青山沟,山高皇帝远,没人管,没事,唱吧,我多加钱。”
戏班老板琢磨了下,道:“好吧!我丑话说在前面,这事要传出去,你负责啊。”
“放心吧,出不了事。”小柱子拍着胸脯打包票。
戏班老板吩咐下去,不一会,走上台一名男子,30多岁,穿身一身黑,红嘴唇、白脸蛋,手持一面鼓,西周都是铃铛,“日落西山黑了天啊——”咿咿呀呀就开唱了。
他这一唱啊,君廷听得是津津有味。小柱子看着老爹及众乡亲们一个个兴高采烈,从
心里往外高兴。他心说,什么是孝顺,看看咱。老爹喜欢什么,咱就来什么。全村人往后谁提起我小柱子,不得竖起大拇指说声“好”啊!
他在这正美呢,忽然,院门被踹开,呼呼啦啦闯进来五六个人,为首的跳到台上,将二人转艺人手里的锣鼓夺过来,摔在地上:“别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