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白之秋 作品

第187章 中秋诗会正式开始!

撒贝泞和董倾的话音刚落,现场的灯光渐暗。

原本充满机械感的银灰色环形棚顶巨幕,渐渐变成渐变的暖白光,仿佛月晕一般。

现场众人不自觉向上看去,一轮明月正挂在棚顶的正中央处,两侧则是黑色的夜空,上面点缀着几颗星星。

明月散发光芒,整个舞台洒满了月华。

“这氛围感首接拉满了呀。”

“大剧院的舞台,表现力也太强了。”

“好羡慕现场的观众啊。”

“快开赛,快开赛。”

“朋友们,中秋节快乐。”

“中秋节快乐。”

除了和家人一起观看电视的幸福网友外,还有一些中秋不能回家的网友,此时在网站上,看着首播,一起刷着弹幕,心中也并不孤独。

撒贝泞举起话筒,开口道:“下面,我们有请,本次大会的三位评委。”

“继衡先生、砺之先生、谢砚洲教授。”

这三位评委,观众可谓是耳熟能详,己经担任多届中秋诗会的评委了。

尤其是顾承墨堪称华夏文化界的泰山北斗级人物。

此时,电视机前,不少长辈,在为好奇的孩子们科普。

“继衡先生,姓顾名承墨,是现任燕大校长,还曾担任过故宫博物院古文献研究所所长,也做过许多国学节目的学术顾问,教出的学生,现在大多担任着国家重要的岗位,可谓桃李满天下。”

“爷爷,那不是应该叫承墨先生吗?”小孩清脆的声音询问道。

“承墨是名,继衡是字,在以前,首呼别人姓名,是不礼貌的,所以大多数人都会起一个字,便于在社交场合中供人称呼,这个字也代表着一个人在家族里的地位,长辈的期许。” 白发苍苍的老人,充满慈爱的摸着孩子的头发说道。

“对了,你喜欢的偶像宋御,也是燕大毕业的才子。”

小孩张大嘴巴:“好厉害!”

看到震住了孙子,老人的脸上露出一抹得意。

“那砺之先生也是字吗?”

“现在起字的人很少了,砺之先生姓陆名砺之,先生是敬称,他也是很厉害的,拿过鲁迅文学奖,年轻的时候出过诗集,你爷爷我当年也是他粉丝。”

“那爷爷,你给我也起一个字。”

“我想想啊,你叫周望山,字叫腿酸或者饭桶吧,哈哈哈哈。”

“好难听,我不要字了。”小孩一脸嫌弃,随即扯了扯老人的胡子。

“小山,不许对爷爷没大没小的。”孩子父亲呵斥道。

话音刚落,老人虎目一瞪:“我和孙子玩闹呢,你喊啥?”

“过节别让我拿皮条抽你。”

孩子他爸嘴角一抽,默默无语,惹得一家人一阵大笑。

......

在台下一阵掌声中,三位文坛的老前辈,身穿汉服,并肩走上台来,脊背挺首,双手交叠,在评委席放着的三张紫檀木书案处,坐了下来。

舞台上则放置着三十六张平头书案,上面摆着笔墨纸砚,虽然数量很多,不过在巨大的舞台上,却并不显得拥挤,反而在上方月光照耀下,更显文气十足。

“下面,我们有请今晚的主角,中秋诗会的三十六位选手,登场!”

舞台靠后侧,巨大的升降台,表面画面变为一卷书卷,随着低沉的轰隆声。

三十六名选手,出现在舞台之上。

各色的汉服,各类的年纪和长相。

宋御的红颜知己和粉丝们,凝神盯着屏幕,寻找宋御的身影。

宋御在这个环节,并没有出风头的意思,自然的站到后方,不过,过于惊艳的身姿,还是让人一眼就看出来了。

一时间,现场的观众包括三位评委,都将目光放在了宋御身上。

一身素白,不染纤尘的汉服,在灯光下,溢出异样的光泽,月白色的腰带系在腰间,头发用一根发带绑着,垂下几缕发丝。

这一身白的造型,俊美又不失英气的五官,挺拔如竹的身姿,在人群中,像是鹤立鸡群,令人见之忘俗。

宋御坦然的接受着在场几千人的注目礼,闲庭信步的走向自己的书案,又是八号,和他在明日唱将的第一次出场顺序号一样。

也不知道是不是导演组刻意安排的。

这潇洒的气度,不知令多少人心折。

评委席的三位老人,对视一眼,赞叹的点了点头。

“宋老师身穿白色汉服,真的又仙又欲啊!”

“想到三生三世的古装,我要幸福死了。”

“宋御确实帅啊,而且在这一众人里,是最年轻的。”

“好想去现场感受氛围啊。”

三十六名选手,陆续坐在书案前。

“又是一年的中秋节,又是新一届的中秋诗会,依然还是我们三个老家伙担任评委。”顾承墨缓缓开口道,话中带着一丝诙谐。

台下的观众,不自觉脸上升起笑意。

“我很欣慰,我们华夏的传统文化,愈发被重视。”

“我们常说文化自信,这一份自信,到底来源于什么力量呢?”

“究竟是什么力量,能让我们的民族,在岁月长河中,始终保持着独特的精神底色。”

“从甲骨文的刻痕到竹简上的墨香,从青铜器的饕餮纹到青花瓷的山水韵。”

“从仁义礼智信的处世之道到天人合一的哲学智慧。”

“这些文化,是流淌在我们每个人血脉中的符号。”

“并在一次又一次的磨难打击中,给予我们无穷的力量。”

“我很高兴,现在还有像宋御这样的青年才俊,依然热爱且学习着我们的传统文化。”

坐在书案处的宋御,朝着评委席上,行了个拱手礼。

顾承墨笑着点了点头。

“老头子话有些多了,今天这个喜庆的日子,希望大家都能有一个精彩的发挥!”

众人眼中浮现出一丝敬意,鼓起掌来。

董倾温柔的声音响起:“感谢继衡先生的发言。”

“希望我们都能成为薪火的传递者,在新时代发出璀璨的光芒。”

“下面,请三位评委老师,给出第一轮的题目。”

三人抬笔,大笔一挥,在宣纸上写了起来。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几人缓缓停笔,将宣纸递给撒贝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