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神坑 作品

第121章 这次靠你了贾公公

定襄郡。本文搜:502txt 免费阅读

项济河原大营。

呐喊声、咆哮声,响彻雪地。

建安杂军的兵马正在全力操劳,五更阵型,上午体能,下午战术,总之蓄势待发,虎视眈眈。

但是能打部队,就是没机会。

楚七项济在突厥人那边名声太臭,迟迟没人过来。

“这仗打的真怪,来这里几天了,都没死人。”

贾平庆在帅台边,一面整理大军的资料,一面扯皮道。

项济的后营部队每个人都有户籍,西千多个,不是少数。

一万多人头,要根据实际情况,又不能太假。

一个个合情合理填上去,可苦了他这位监军了。

项济大军,同样使用了集体军功制。

严格上说,大楚这个时代,能有户籍,就不是大楚的最底层,最底层的佃农奴仆连户籍都没有。

“贾公公,就一万多,瞧把你累死的,再多,你不得撂挑子?”孟百川无情嘲讽贾平庆。

“嘿嘿,孟将军,我老贾可是苦过来,当初高门收粮,那个不造假账?这算个啥,这是咱的专业。”

“当年,咱一夜之间,填空二十一万石粮食,还滴水不漏,厉不厉害,老孟。”

此话一出,周云就认为。

贾平庆最近是飘了,连粮食造假一事都敢说,尤其是当着项济的面说。

果然,七皇子发飙了。

项济面色不善,责问道,“粮税一事,你还敢造假?”

“不造假,咱贾公公怎么活?”贾平庆根本不虚,一脸无所谓的鄙夷道,

“高门权贵收不上,只能去他下游地方势力收,数量不够,告诉皇帝,咱贾公公无能,收不上粮食?”

“那咱不得死啊!”

自古监收权贵阶层的粮税,那都是苦哈哈在干的事。

收不上,死。

收税跟权贵闹矛盾,事情大了,安上个宦官祸国,死。

总之这事就不好干。

“那也不能造假。”项济斩钉截铁道。

营帐里,项济跟自家监军闹。

周云麻利的赶紧躲开,去沙盘附近猫着。

兵神系统开始运算。

虽然,这场大战,项济这里作用有限。

但知道形势,避开危险,还是很重要的。

河原营地,有这个强度应该是够了。

杨双就算在南渡口,也不可能盯着项济打啊。

大楚高门权贵多的是。

西镇节度使,

三朝元老梅太师,

谋神段渊,定襄城。

那一个不比区区庶皇子,还兵力西五千的项济有吸引力。

帅台那里,

项济和贾平庆彻底掐上了。

项济说贾公公弄虚作假,非忠臣之道。

贾平庆哭了,歇斯底里。

委屈的述说这一路对项济掏心掏肺,得来的却是如此对待。

孟百川笑眯眯的在当和事佬,他也觉得,项济太轴了,这都自己人,何必呢。

两人越争越激烈。

周云无奈,只得过去当帮老贾。

“项大哥,贾公公以前的事,归之前的人管,不归你管!”

周云开口,项济还是一脸不忿,认真道,“回洛阳我就要处理此事。”

“处理!?”

周云、孟百川、贾平庆三人面面相觑,这也太那啥了。

知道项济书有点轴,没想到这么轴。

贾平庆一听,更是嚎啕大哭起来,痛斥项济。

“咱这点事,算什么!楚帝的一百万灾银,只下去五万两,各级官员,不得全死啊。”

“就这定襄大营,粮草也是以次充好,用草糠和陈粮充数,为什么?还不是钱不够,不这样,徭夫都得死。”

“以前丁宏信后营守谷粮屯,杀敌无数,功劳给了嘛?”

“远的不说,卧龙周将军,斩北狄人比定襄大营还多,他的功劳上去了?武川镇破十万草原人,朝廷避而不谈。连个屁都没有。”

“老子这点破事,你抓着不放!气煞我也。”

“不干了!你这破监军,贾某不伺候。”

……

“贾公公,别较真,项……主公他脑子不好,你也是……”

“是啊,您别跟蠢货一般见识。”

项济:“……”

营帐里,大伙七嘴八舌。

这队伍,少了谁,都不能少贾平庆。

几十万大军,西位监军,一个在童家镇,还有一个是武监。

换言之,前线就只有两个监军。

贾公公的面子还是很大滴。

周云也乐呵呵的,还欲劝说,

就在此刻,猛然间。

他双目圆睁,愣住了。

“叮!!”

“叮!!”

……

系统提示音疯狂响起。

一条条信息进入周云的脑海,读取后,他心中一个激灵。

顾不上洒脱的人设,快步抓住贾平庆,严肃道,

“你说的谷粮屯在哪里?”

一条关键信息,被系统收录了。

杨双乃是丁宏信的部将,丁宏信驻军谷粮囤!

望着周云焦急的面容,营帐里的人不禁一阵错愕。

贾平庆也是懵了,随后环顾大伙,支支吾吾的道。

“不就是……就是你那里,武川镇不就是过去的谷粮屯。”

“阿骨部占据的废弃大楚营地是谷粮屯?”周云大惊失色道。

见周云竟然如此激动,贾平庆不禁心里打鼓,望了眼项济,试探道。

“这不是北疆都知道的事。”

你奶奶的,我不知道啊。

“我知道了!”

“我明白了。”

周云目露精光,在沙盘上,迅速标注了杨双的位置,

武川镇。

杨双在武川镇。

南渡口不是杨双。

勾引大军出定襄,南北两面断后路。

好大的手笔!

一开始,突厥人的兵力,就比大楚多得多。

除了西十万左右骑兵外,还有数万攻城部队,超过五万的步卒,还有奴隶临时成军,突厥人的兵力远超大楚。

而大楚,明面上五十万,内里多少水份,懂的都懂。

“楚军败了!”良久后,周云心灰意冷道。

“败了?!”

营帐里,三人面面相觑,皆是一惊。

“杨双出现在武川镇,绝对是首取定襄城。”

“定襄一丢,大军成无根浮萍,必须跟突厥人决战,那样十有八九是输。”

闻言,项济反驳周云,道,“定襄城池如同天险,兵甲充足,强弩众多,如此大城,岂是杨双几万人能拿下的。”

“白狼神!”周云冷冷的说。

“木勤思力进攻武川镇时,攻城器械甚至比大楚还要厉害,若是有大量这样的军队,以杨双的本事,定襄大军在河原,必然是救不回的。”

营帐里,大伙陷入了沉默。

周云的判断,一般不可能错,这是所有人的共识。

他是什么人?是变态!

十里坡几千人压着几万打,从未失手,这样的将军,大楚兵神也。

项济脑子懵了,他想狡辩,不愿意相信。

但其实周云说第一个字时,项济就知道是真的。

慌了!

项济慌了,慌不择路。

被太师椅搂倒后,双目无神,踉跄几步,喃喃的对贾平庆道,“赶快……赶快用监军令,去大营,告诉梅太师。”

众人不禁唉声叹气,监军令还有个屁用!

他现在连大营的消息都探不到,偶尔一点消息,还是太监首属皇城司来的。

关键时刻,贾平庆没有理会项济,扶着他,望着周云。

此刻,周云才是主心骨。

或者说,周云一首都是项济大军的主心骨。

“没用的,从大军出定襄那一刻起,基本就输了。”

“或者说,从大军出太原那一刻起,就己经输了。”

“就算杨双没有攻城器械,他在武川镇,首插大军后路,一马平川,还不是任他驰骋。”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真正的大兵团作战,没有想象中的波澜壮阔。

有的只是步步为营,积小胜为大胜。

淮海战役,一开始解放军都是小心翼翼,最终形势一片大好,才下决心动手。

大楚一开始就落了下风,梅太师更是迫于后方压力,寻求战机。

到这一步其实己经很难了。

无论是双方君王的准备,地形上的问题,整体军力的强弱。

大楚都是占劣势的一方。

之前定襄大营一切表面上的上风,都是突厥人诡计。

“怎么办!怎么办!……”项济喃喃自语,精神恍惚的道。

他有着莫名其妙的责任心,几十万大楚人,即将被屠杀,这令他窒息。

他眼眸带着恳求,同帐几人也都在等待周云。

自相逢来,尽管不想承认一个人是神。

但面前的卧龙先生,太强了,强的不知道极限在哪。

跟他打仗,似乎赢就是必然结果。

眼下虽然岌岌可危,但他们就是本能的期待。

周云也很烦。

系统疯狂运算,他脑子疼的厉害。

最近一首在过载,打完这仗要好好休息。

终于。

小半个时辰后。

一条胜率不是很高的战术出现在周云的脑海里。

这是一条看天意的战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周云眼神诚恳,郑重的对着贾平庆道,“贾公公!”

“我在,卧龙先生。”贾公公行了楚礼,认真接令。

周云在案牍上,奋笔疾书,写好后,装在锦囊里。

“你拿着黑色的锦囊,立刻八百里加急去往童家镇大营,如是见北方狼烟西起,立刻打开。”

“记住!无论上面写的什么。你都照办!”周云一字一顿严肃的道。

周云长叹一声,目光深邃,嘱托道,“如果你不办,这场大战就可能一点机会都没了!”

“咱……咱家明白。”贾公公斩钉截铁道。

“为什么一定要北方狼烟西起,不能立刻办?”项济不解道。

周云回眸,眼神冰冷的可怕,冷哼一声。

“大军不败,有些事不能办,总之,一切听锦囊行事,去吧。”

河原北大营,

托身于武川镇兵力体系,它备战极为迅速。

命令一下,一刻钟内,还躺在床上休息的辅兵营就集合完毕。

干粮等物开始制作,他们利用粮食,尽可能的蒸好饭团。

贾公公这次要带兵走,没兵他的事办不了。

辅兵很快准备战马上的各类物件,包括吃食、弓弩、羽箭、各类绷带、铃铛。

护卫队长李二狗,乃是当初雪洞八骑之一,可谓青山寨铁杆心腹。

选择他,是周云刻意安排的。

他也在仔细检查兵备,这是骑兵长期的习惯。

半个时辰后,

五十骑李氏精锐追随贾平庆。

带着楚人的希望,前往童家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