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样稀松 作品

第827章 倭人惨败

倭军不清楚明军的虚实,也没有轻易发动。但在兵力上占有优势,他们还很镇静,甚至会有胜利的信心。

但高凌云看着这乱七八糟、花里胡哨的阵势,已经没有了耐心,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一场大会战,彻底击垮幕藩的主力部队,击垮他们的抵抗意志。以后的攻城掠地,一两千人的部队,就是无往而不胜。

别看倭国的人口相对于其土地来说不少,但阶级的固化,使其难以在短时间内征集大量的兵力。

战国时代初期,贫穷的武士与富有的农民之间的界限并不分明,其间存在一个由“地侍”组成的灰色地带。

他们战时为兵,平时务农,微薄的领地特别容易受大名扩张之势的威胁。

于是,许多地侍选择了后者,从乡村迁到城里的军营中,大多以足轻的身份开始他们的军旅生涯。

丰臣秀吉完成了对倭国的征服后,便下令进行“刀狩”,即收缴全国农民的武器。

刀狩之后,临时足轻的来源基本枯竭,迫使日本所有的大名依赖自己的属下来组建军队。

在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的努力下,倭国的阶级固化彻底完成,身份差别被牢固确立。

禁止武士改行务农,亦禁止农民改而从事任何其它职业,无论是商人还是足轻。

社会地位最高的是武士,其中包括足轻。也就是说,足轻被正式承认为武士阶级里的最低层。

所以,哪怕重新征召农民服兵役,这些农民也仅能担任劳工,不能投入战斗进行拼杀。

何况,没有经过训练的平民百姓,拿着刀枪,也是一群待宰的羔羊。

幕府对大名的压榨,又使大名财政窘迫,无法供养太多的武士和足轻。

现在,报应来了。

九州岛的大名,能够动员的最多兵力,也不过五六万。既不能对幕府造成威胁,更抵挡不住强大的明军。

而只要消灭武士阶层,在九州岛建立的统治,便是稳固的。

利用倭人打倭人,虽然也在黄立的计划之内。但他却不想用武士,那是不安定因素。

只要有耐心,利用十年八年的时间驯化九州岛或四国岛的倭人,组成一支部队来进攻幕府,黄立也等得起。

明朝联军的战阵向前推进,一共出动了九千兵力。

三营人马组成三个战阵,每个战阵由四排火枪兵拉开了长长的战线,战阵之间留出了百多米的空隙。。

倭人的军队也动了,各大名集中起来的火铳手,与明军数量相差不大。

这也是倭人的作战方式,火铳手对射,打乱敌人的阵脚,再投入弓箭手和长枪兵。

斋藤清微眯着眼睛,手按在腰间的武士刀上,注视着战场。

作为一名低级武士,他擅长的是近战肉搏,长枪和武士刀是他的杀人武器。

战马在身后打着响鼻,似乎在提醒着斋藤清,它已经准备好了,会驮着他冲锋杀敌。

尽管在后世的影视剧中,经常见到骑马武士冲击敌阵的情景,但实际上不过是艺术的渲染。

以非常出名的武田赤备为例,实际上,武田赤备以步兵为主,骑马武士为辅。

骑马武士的数量只占正常动员兵力的百分之七,如果进行全力动员,骑马武士的数量会进一步提高。

但步兵数量会同样增加,骑马武士的比例反而进一步降低。

当时的战场状态,都是以步兵为主,骑马武士反而承担指挥任务。

尽管骑马武士装备了长枪,但骑马武士的主要职责是指挥战斗,其次才是与敌人拼杀。

同时,武士还要根据情况随时做出是否要撤退的判断,也不容易出现大规模伤亡。

当时的战法是双方列队完毕,首先由火枪开始射击,接着是弓箭队,短兵相接时,也是由长枪队先行接触对方。

等到敌人的阵形开始动摇时,骑马武士及其麾下的步兵开始冲锋。

但冲锋并非字面上的意思,而是骑马武士率领步兵接近敌阵时,下马与步兵一起冲击厮杀。

尽管倭人武士似乎悍不畏死,但死于肉搏的武士及士兵,只占四分之一左右。

相比于肉搏厮杀来显示自己的武勇,大部分武士还是倾向于远距离消灭敌人。

所以,倭国骑马武士与欧洲的骑兵大不相同。

他们在战时骑马指挥,近战时下马作战,并非那种撞墙式的骑兵。

加上当时倭马的特长是负重及爬山路,且个头矮小,实在不适合进行战场上的冲锋。

“终于有仗打了,否则,盔甲都要生锈啦!”斋藤清并不感到害怕,反倒是跃跃欲试。

原因很简单,穷啊!虽然武士阶层是最高的,但武士之间的生活水准却是相差极大的。

武士大多数都是中下层的小人物,如果不能依靠有钱有势的主公

,生活往往就是穷困潦倒。

倘若依附的主公犯了事被开革,或是主公的财政困难必须削减人手,低级武士们就只能成为浪人。

在德川幕府时代,有一个笑话:“小武士的家里除了被子和锅,还有一块大石头。因为当他感到冷的时候,可以举石头取暖。”

低级武士不能务农和经商,他们唯一的机会,就是通过在战争中立下战功,来得到提拔,并获得丰厚的战利品。

“快了,快了。”斋藤清看着战场上逐渐接近的战阵,估算着距离,期待着那火枪的轰鸣。

火枪响了,上千的枪声叠加起来,好象只是一声。

斋藤清瞪大了眼睛,望着战场上升腾的白烟,露出惊讶的神色。

还远没到他认为的火枪射程,敌人便率先开火,这差不多有将近两百米的距离吧?

枪声响起便不停歇,明朝联军的火枪兵机械地向前迈步,射击,停下装填,再越众上前。

倭人火铳手目瞪口呆,迎面泼洒而来的弹雨,身边响起的惨叫哀嚎,让他们一时也没反应过来。

明军的燧发线膛枪打得又远又准,加上倭人相对密集的重叠队形,只要子弹飞过去,多半都能击中。

四排火枪兵如同涌动的波浪,虽然速度不快,却喷吐着死亡的火焰和白烟,向前碾压。

倭人火铳手不断地倒下,可这将近两百米的距离,却不是他们的火绳枪的射程。

尸体越来越多,横七竖八,血肉模糊。他们简陋的甲胄,根本抵挡不住线膛枪激射的子弹。

受伤未死的在惨叫哀嚎,刺激着其他人的耳膜和神经。

惊惶恐惧之间,很多火铳手也开枪射击。可在这个距离,铅弹都不知飞到了何处。

明朝联军如同冷酷的杀戮机器,熟练地装填,稳定地施射,在血花迸溅和惨叫声中,毫不留情地屠杀着倭人。

轰,轰,轰……几十门火炮发出怒吼,炮弹凌空飞过战场,砸进倭人的大队之中。

爆炸声此起彼伏,一团团黑烟裹着迸射的火光,在倭人阵中闪现升腾。

每一声爆炸过后,在扬起的尘土中都夹杂着残碎旗帜和盔甲碎片,还有淋漓的血肉。

在硝烟遮蔽的视线中,也能模糊看到人仰马翻、狼籍一片。

对于爆炸弹,倭人应该是没有见识过。在他们的印象中,火炮就是打铁蛋子,杀伤力有限,却是攻城利器。

而且,如此数量的火炮集中使用,更显威力,也是他们所第一次遭到的沉重打击。

第一轮轰炸结束,倭人的大队已经有了混乱的迹象。

硝烟逐渐散去,几十个弹坑还冒着青烟,弹坑周围是倒下的尸体和伤员,残碎的刀枪和旗帜。

斋藤清骇然回头张望,一些马印已经不见了,甚至福冈藩的御马印也消失了,或者说是被炸倒了。

原本围绕着御马印的近侍武士们忙乱着,不知道是哪个大名负伤,或是被炸死了。

战斗以这样的形式展开,完全出乎了包括斋藤清在内的倭人的意料。

完全被压制的火枪射击,超远程的火炮轰击,颠覆了他们的传统战术打法,一时间竟没有应对之策。

爆炸过后,战场上的声音几乎全被火枪的轰鸣所取代。

明朝联军放慢了推进的速度,在一百二三十米的距离,利用线膛枪的精准,狠狠杀伤倭人的火铳兵。

倭人的火铳兵已经尸横遍地,少数人徒劳地还击,却处于崩溃的边缘。

十几门装填了霰…弹的火炮,从明军战阵留出的过道推了上来,黑洞洞的炮口冷冷地指向前方。

又是令人心惊胆战的火炮轰击,黑压压的炮弹从阵后飞起,掠过天空,砸进了倭人的大队。

爆炸声震耳欲聋,斋藤清被气浪掀翻在地,昏头胀脑,浑身疼痛。

好半晌,他才稍微缓醒,勉力爬了起来。弹片划过额头,血流了下来,进入眼内,视线变成了淡红色。

两具尸体就倒在不远处,血肉模糊。还有几个伤员,躺在地上惨叫呻吟。

他珍若生命的战马,已经不知跑到了哪里。他抬起头,视野里是一片人喊马嘶的混乱。

旗帜、刀枪、血肉模糊的尸体,还有惊呼惨叫,充斥在斋藤清的眼中耳中。他呆愣着,脑袋里一片空白。

火枪还在发射,好象从始至终都是一个节奏,没有因为炮轰或者倭人的混乱而停顿。

火枪兵开始稳步向前,倭人的火铳兵已经死伤惨重。终于接近了一百米,但倭人的火铳兵崩溃了。

有如屠杀般的死亡,不断倒下的尸体,血肉模糊的惨状,伤兵的惨叫挣扎,终于击垮了倭兵最后的意志。

幸存者仓惶逃窜,再无斗志,把后背留给敌人,留给激射而来的铅弹。

五十余年无战事,岛原之乱不过是镇压一群农民,算不

上什么大仗,且距今也有近三十年。

一代人的时间,能征惯战的倭人不是死掉,就是老去。能上战场征战的,都是没有实战经验的菜鸟。

五十年前的战术打法,武器装备,陈旧而落后,势必会被碾得粉碎,在血流成河的战败后,才可能有进步的动力。

可惜,时间是有,但倭国已经没有了机会。

占领九州岛,控制住唯一的对外商贸港口,或者说是直接封闭倭国对外的门户,使其成为完全闭塞的破国。

想进步,自己研究燧发火枪,还要耗费巨大的资金装备部队。在大明的压迫下,德川幕府已经没有了这个实力。

给德川幕府几年苟延残喘的时间,既能使其统治在怨声载道下愈发虚弱,还能用压榨来的钱财壮大自身。

黄立的算计不可谓不精明,这也是不采取鲸吞,而是蚕食,或是分而瓦解的阴谋手段。

当第三轮炮轰再次开始,在倭人大队最密集的地方爆炸开来,人喊马嘶,伤亡一片之后。

倭人大队终于动摇,福冈藩和熊本藩的御马印在后退,久留米藩的人马也有移动的迹象。

斋藤清倒在了地上,脖子上血流如注,他的手徒劳地捂着,却只能再多活几秒,或是十几秒。

这次他没有幸运,弹片割开了他的动脉,再高明的医术也救不了他的狗命。

天空中烟雾飘荡,连阳光都变得黯淡了许多。但对斋藤清来说,大张的眼睛已经看不到光线,全是漆黑的一片。

死了,死了,他的意识消散,伤口也不再疼痛,血几乎流光,手无力地垂了下去。

明军火枪兵加快了推进的步伐,但仍然没有快速追击。火枪还在轰鸣,如同催命的锣声。

一群倭人突然冲了出来,只有百八十人,挥舞着刀枪,疯狂地嚎叫着,脸上满是狰狞。

冲在前面的是一个身手灵活的武士,手中的武士刀反射着阳光,后面还有他的马印。

或许是想借着冲锋来挽回颓势,也或许是想一举扬名。反正,明军不会多想,只管用火枪射击来欢迎。

倭兵不断倒下,那个武士却奇迹般地没被击中。他敏捷地蹦跳奔跑,地上的尸体也没有太影响他的速度。

轰,轰!两门火炮喷射出雨点般的铅弹,横扫这群不知死活的倭人。

白烟升腾而起,便很快又消散,亡命冲锋的倭人七零八落。火枪的子弹又激射而至,直到没有一个能够站着的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