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样稀松 作品

第842章 幕府盛衰,入京

九州岛倭人的抵抗,随着最后一座支城的倭军被消灭,宣告了九州岛被明军全部控制。

两万多明军乘船渡过关门海峡,稳固并扩大了对下关港口的占领。

刘国轩率领舰队袭攻大阪城,用火攻使其变成了一片废墟。

接着,率舰队启航进入江户湾,再次登陆,接连在横滨和千叶进攻抢掠,兵锋离江户只有四五十里。

德川幕府被连续的噩耗所震惊,哪里还顾得上九州岛和下关,一边闭城加强防御,一边命各地大名急派人马增援江户。

到现在,德川幕府才意识到与大明国的差距是多么巨大。

不到十万的明军,再加上数百艘的战舰和其它船只,已经不是倭国能够抵挡的强大武力。

无法战胜,或者是击退明军,但德川幕府也清楚,明军想凭借这些兵力统治全倭国,还是有很大的困难。

当然,推翻幕府还是有很大可能,这主要取决于倭国各大名的态度。

如果能够精诚团结,能够拥护支持幕府,德川家还不会覆灭。至少,能与明国谈判求和。

只要能维持住德川家现在的地位和权势,付出代价也在所不惜。只不过,这要看明国的态度。

尊王是明国公开打出的旗帜,但没有说倒幕。也就是说,明国未必会赶尽杀绝,尊王也可能只是一个口号。

战争打到现在,幕府的直属旗本已经损失了数万。他们不敢再继续投入,以免伤亡太大,压制不住倭国的大名。

现在的大将军德川家纲,继任时年仅十岁。

由于他天生身体虚弱,时常卧病在床,导致了大老酒井忠清专政,幕府威势逐渐减弱。

历史上,再过十几年,年仅四十岁的德川家纲就将死去,并且没有留下子嗣。

而在德川家纲的晚年,幕府财政已经开始恶化。

在德川家纲的弟弟德川纲吉继位大将军后,奢华生活的放纵导致了幕府财政更加恶化,改铸货币也使得经济状况更加混乱。

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就是在德川家纲和德川纲吉这兄弟俩身上,得到了再次的验证。

江户时代堪称日本封建社会“登峰造极”的时期,对比镰仓和室町时代,德川幕府的统治实力是最强的。

但幕府与地方势力是否和谐共处,国家的强盛兴衰,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大将军的贤惠。

与其它封建王朝一样,江户幕府由盛转衰,也与统治者有着直接的联系。

而第四代将军德川家纲、五代将军德川纲吉,却丧失了初期统治者的英明睿智,导致了江户幕府走向衰落。

德川家纲的体弱多病,使得大老酒井忠清野心勃发,凭借处理了“宽永大饥荒”的功绩,获取朝臣信任,也培殖起自己的势力。

家纲死后,酒井忠清竟然打算让与德川家有血缘关系的皇室的有栖川宫亲王做将军。

要知道,家康时期的《禁中并公家诸法度》中,就已经严格限制了公家干涉幕府的权力。

所以,在一番激烈的宫廷斗争之后,德川家臣们结成了反对联盟,成功使家纲的弟弟纲吉继位。

德川纲吉是一位极端的动物保护人士,他发布了《生类怜悯令》,即禁止捕杀动物的法令。

纲吉下发命令,为犬类建造“房舍”,请专人为狗治病医疗,还要在道路两旁设立狗走的“犬行间”,以防车马将狗踏伤。

再到后来,法令竟然发展到禁止饲养各种鸟类、禁止牛马驮运重物、禁止垂钓的疯狂地步。

于是,捕鸡、杀猫甚至是误伤老鼠都有可能被逮捕,蚊蝇也被禁止捕杀,幕府的统治日渐混乱起来。

先不管这兄弟俩如何见证德川幕府由盛转衰,总而言之,黄立选择的时机不算是最好,可也算是适中。

特别是财政问题,德川幕府也遇到了困难。并且,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幕末,使商人阶层趁势崛起。

本州岛的面积在倭国四岛中是最大的,九州岛只相当于它的六分之一,人口的比例差距更大一些。

正因为本州岛有近两千万的人口,以十万之众的军队占领全倭国,或许能够成功,但肯定不会稳固。

黄立也没有采取这个策略,德川幕府也认识到明军或许不能灭亡倭国,但动摇他的统治却是没有问题。

类似诸侯割据的统治模式,不如中央集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德川幕府想必也知道,在切身的利害面前,家臣也难以保证忠诚。

九州岛大名的降附,明军的强大战力,应该能给幕府足够的警醒。

飞快派出求和的使者来到下关,得到了明

军肯定的答复,幕府算是松了口气。

接下来就是看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让明军停止攻袭行动,继续维持幕府的统治了。

对于德川家来说,统治崩溃就是灭顶之灾,不说是族灭家亡,也差之不远。

为此,只要是他们能够承受的条件,都能够接受,这就是封建统治者的本性。

……………

北京。

对于远在千里之外的倭国,不管是消灭了多少倭军,掳掠了多少倭人,摧毁了多少城镇,大明子民对此并不关心。

也不是不关心,伐倭的进展情况还没有详细的对外公布,一般人获知的只是简单的消息。

而且,对普通人来说,这与自身的关系并不密切。他们对此不在意,也在情理之中。

刘国轩率舰队袭攻大阪湾和江户湾的时候,李岳等一行人带着复杂的情绪,进入了京城。

国战中,李岳直接跨海去辽东征战,并没有来过京师,这还是第一次入京,见识帝都的繁华景象。

巴海世居虎尔哈,随父瓜尔佳·沙尔虎达驻防宁古塔,也没到过北京。

高大的城墙,巍立的城门楼,还未进城,便给人一种威严雄伟的压迫感。

在城门处有守卫的官兵,李岳等人登记询问过后,便有人引领他们入城。

进入城内,是宽敞平整的街道。中间是马路,两旁是人行道,行人车辆井然有序。

“李大人,卑职去馆驿暂住。”巴海勒住战马,拱手道:“若有传召,还请大人派人通知。”

李岳之前已经邀请过他去郡王府,巴海哪能那么不懂事,婉言谢绝。

说到底,虽然已经接受招抚,并成为明朝官员,还改了发型和服饰,可巴海还是不能彻底摒弃心理上的自卑。

此次入京陛见,虽然是皇帝的恩遇,可他也是心中忐忑,甚是不安。

李岳现在则满心是激动和兴奋,马上就要见到父母和亲人,甚至是数年未见的万岁。

与黄立朝夕相处的数年时间,悉心的教导和传授,并肩作战的情谊,使李岳并不象乃父那般的畏缩猜疑。

他相信皇帝的禀性,尽管这可能会有改变。但只要不违法犯罪,皇帝不是那种嗜杀冷酷的性情。

“巴将军自去歇息,若有传召,李某马上派人通知。”李岳拱了拱手,也不再挽留。

巴海现在是他的属从,要入宫陛见,自然是以他为准,随他而行。

看着巴海和两个亲兵离去,李岳收回目光,转向身后的车辆。

车帘挑着,高小妹正满脸好奇羡慕地看着外面的热闹景象。转过头看向李岳时,不由得笑着说道:“京城真是太繁华了。”

李岳想了一下,打消了自己的念头,带着宠溺地笑容说道:“先回家去,总会有空闲的,到时候我陪你逛京城。”

高小妹点着头,象小鸡啄米,脸上笑得开心畅快。但很快,她又垮下了脸,对李岳说道:“我要下车走一走,腿都僵了。”

李岳呵呵笑着,翻身下马,说道:“我陪你。”

早有亲兵接过马缰,李岳打开车门,伸出有力的手臂。

高小妹犹豫了一下,脸上绽出笑容,伸手搭在李岳的手臂上,抬腿下了马车。脚上一麻,哎哟一声,却差点摔倒在地。

李岳赶忙伸手搀住,关切地说道:“别着急走,先跺跺脚,轻轻的……”

高小妹听话地站直身体,先轻后重地跺着脚,稍微缓解了脚麻,便慢慢地向前走去。

周围有行人走过,只是看过一眼,或是根本就无视,并没有大惊小怪,议论纷纷。

社会风气确实在开放,主要是妇女出外工作的越来越多。有当官吏的,有当老师的,有环卫的,还有官府所办的家政部门。

抛头露面已经不再被人指指点点,至少大多数老百姓对此并不抵触。

毕竟,在普通百姓家,妇女也是要劳作的,哪里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小姐和夫人。

就是以前保守风气浓厚的,裹小脚最多的,也是官僚和富豪之家。

农村妇女要下地干活,要挑担提篮,要为生活而忙碌,自然是天足最好,哪有闲心去裹脚?

高小妹也收回了搭着李岳的手,和李岳在人行道上缓行,看着旁边的商铺。

大多数商铺都换上了玻璃窗,或是玻璃柜台,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激发着人们的购买欲。

迁都之后的北京,已经显现出繁华的景象。大批官员和眷属的到来,刺激了经济发展,市面上也更加的热闹。

高小妹已经放开了李岳的手臂,

但离得还是挺近。她好奇又惊讶的目光,在各家商铺扫过。

不仅是商铺,还有过往的行人,也让高小妹投去目光。

在她眼中看来,这是奇装异服。但却不知道,这种适合劳动人民穿着的服装,正在逐渐扩散,并且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

类似于后世的正装、工装等品类,以简洁舒适、干净利索为特点,是先从官吏们开始。准确地说,是底层官吏。

其实,变化最大的是军装。

有二战时德国军服的影子,再加上风衣、武装带、大盖帽、胸标、肩章、领章、皮靴、手套等配套服饰,简直是威武又漂亮。

李岳就是这样的装束,他也很喜欢。将士们也是一样,对于留短发的抵触降到了最低。

“他们都在看你呢!”高小妹抿嘴笑着,颇为自豪。

这是她的男人,年纪轻,高大英俊,还是高级军官,更有郡王父亲。那些女人看也白看,谁也抢不走。

李岳微笑着说道:“那家卖衣服的不错,等我陪你多买几件新款式的。”

“我能穿嘛?”高小妹不是很确定,有些忐忑地看着李岳,问道:“郡王和夫人会不会不喜欢?”

李岳轻轻拍了拍高小妹的手臂,知道高小妹脚麻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有些不安,有些害怕见到未来的公婆。

毕竟,她的出身不高,哥哥只是个中级军官。可公公已经是郡王,是大明最高的爵位。

她担心公公婆婆不喜,担心让李岳为难,担心会孤独地回到辽东。

“父亲和母亲已经在信中说过,只要咱俩愿意,他们不会干涉。而且,你这么漂亮贤淑,他们怎么会不喜欢?”

李岳知道这话已经说过多次,可还是体谅到高小妹的心情,温言安慰着。

高小妹听着这温言慰抚,看着李岳真挚的表情,笑得有些勉强。

“还是坐车走吧!”高小妹舒缓了下情绪,还是有些患得患失,可尽量不表现出来,懂事地说道:“早点到家,郡王和夫人肯定很想你。”

李岳点了点头,走上几步,打开了车门。

……………..

紫光阁,位于中南海内,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原为四方平台,后废台改建为阁。

建筑形式为上下两层的楼阁,前设五间,后设七间,通高十八米,总占地面积达四百多平方米。

黄立与妃嫔刚刚在太液池泛舟,又游览了琼华岛,以及太液池沿岸的一些建筑后回到紫光阁。

这里既是他的办公地点,也是接见臣子们陛见的场所。

朝会制度的改革,使黄立不必老是呆在紫禁城。

趁着冬季未至,他也想在西苑和清华园都体验一下,选个避喧听政的好地方。

现在各地社会稳定,政事顺遂,伐倭也已经胜利在望,黄立也有了游玩清闲的心情。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黄立并不是不相信这句名言,但也有他自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