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样稀松 作品

第850章 其乐融融

当时还没有徽班进京,地方戏曲种类不少,但也都没成气候,不具备太广地域的传播。

昆曲还算是比较流行,覆盖面较广的戏种,为此创作的曲目也不少。

在当时,娱乐活动很少。当然,象杂耍、戏法等小众的艺人,倒是很多,但都难登大雅之堂。

城镇化进程是大势所趋,或者说是工商社会发展的必然。促进第三产业的繁荣,则是黄立的推动措施。

按照后世的划分,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热力、燃气及水、电力、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而现在的第三产业包括了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教育和卫生、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

还有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和科学研究、社会保障、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修理和娱乐业。

仓储邮政、金融、交通运输、娱乐服务业、批发零售、水利和公共设施,以及卫生、社会保障和福利等,现在已经全面推出。

朝廷在出资出政策加以扶持和激励,社会力量也不断投身在这些行业中。

尽管才刚刚开始,时日尚短,却已经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势头。

“戏院不错啊,虽然很大,但声音挺清楚的。”李云容笑着答道:“昆曲班子也挺好,虽然是老戏,可技艺唱腔令人赞叹。”

语茉笑着附和道:“今天可见识了水磨调,真是软糯细腻。”

云舒呵呵笑道:“就象水磨粉做的糯米汤团,可惜能听不能吃。”

应盈连连点头,笑着说道:“臣妾今天也长了见识。”

黄立笑道:“你们喜欢就好。待到天冷了,可请班子入宫表演。”

这已经算是很节俭的做法,在古代,不仅皇宫有唱戏的班子,很多高官富豪的家中也养戏子。

至于说到玩物丧志,耽于享乐,放在黄立身上,还真不合适。

说话间,一道道热菜端了上来,既有京帮菜,也有鲁菜,甚至还有淮扬菜。反正,都是各人爱吃的。

黄立看着眼前的盘子,是爆炒腰花,不由得失笑,拿起筷子挟了一块吃进嘴里。

眼见皇帝动筷,李云容等人才开始挟菜吃喝。

皇帝在后宫并不太讲究礼仪,与她们家庭聚宴的次数也很多。李云容等人已经少了很多拘谨,都比较自在。

“这是天津银鱼,比太湖的要大一些,四季都有呢!”李云容给皇帝布菜,笑着介绍道。

黄立品尝着,点头赞道:“肉嫩鲜美,确实不错。到了冬天,天津还有紫蟹,味道应该也很鲜美。”

紫蟹是天津水产珍品,如铜钱大小,每值冬季,聚栖于河边泥窝之中,须破冰掏捕。

蟹体虽小,蟹黄却饱满肥腴,生时是猪肝色,熟后又变成桔红色,味道奇鲜,令人垂涎。

入乡随俗,吃喝也是一样。到哪个地方,就要以哪个地方的饮食习惯和特产为主。

主要是当时的运输和保鲜条件所限,太远的地方倒是也能运来,但成本太高,黄立也不赞成。

比如鲥鱼,一直被认为是长江水系的至高美味,论其进贡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

按照制度,明代一年中有五次常规的太庙祭祀,即春夏秋冬四享和“除日祭祀”。这五祭中,“夏享”就必须要有鲥鱼供奉列祖列宗。

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时,因毗邻长江,每年四、五月期间,都能吃到长江出产的鲥鱼。

所以,虽然鲥鱼生来金贵,出水即死,在当时的条件下,保存和运输都是极难做到的。

只不过南京地理位置的缘故,朱元璋想吃鲥鱼倒也不难。

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换了住处但依然对鲥鱼的兴趣不减,鲥鱼也因此成了紫禁城御膳菜单中的一道时令菜肴。

每年的夏天,长江出产的鲥鱼就得沿着大运河,千里迢迢来到京城。

但为了鲥鱼这道美味,朝廷也付出了不少的代价。

鲥鱼的捕捞与运送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南京特别成立了一个“鲥鱼厂”,专门负责鲥鱼的捕捞,运输。

《明英宗实录》中记载:“四月进鲥鱼,须用冰辟热,然鲥鱼厂临江,而取冰于内府不便,请置冰窖于厂后。从之。”

运送鲥鱼的船只也是特别打造,分为上下两层全部要用冰块覆盖。

据记载,南京每年进贡物品的鲜船有一百六十余艘,冰船就有四十六艘,其中光是运送鲥鱼的就有十四艘。

满清沿袭明代的制度,其中也包括纳贡,以及对鲥鱼的高度热情。

康熙时期,有人用诗文的形式记载了鲥鱼通过陆运的情景:

“江南四月桃花水,鲥鱼腥风满江起。朱书檄下如火催,郡县纷纷捉鱼子。大网小网满载船,官吏未饱民受鞭……”

“三千里路不三日,知毙几人马几匹?马伤人死何足论,只求好鱼呈至尊。”

到了乾隆年间,弘历索

性直接到江南去吃鲥鱼,美其名曰:南巡。那花费就更大了。

现在,黄立已经彻底取消了地方上贡。需要什么特产,由皇家自己采购。

地方上贡并不能为当地百姓带来好处,反倒会成为沉重的负担。地方官趁机上下其手,贪污的例子比比皆是。

黄立最痛恨的就是官员贪渎,已经大幅度提高了俸禄,还有多种补贴,再伸手贪污腐败,他是绝不会宽恕的。

为此,他还把于成龙的督察院提升至于内阁平等的地位,直接对他负责。尽管官职有差别,内阁却也难以干涉督察院的工作。

而随着物流和商品流通的不断发展,相信能象后世那样,足不出户,也能购买到远方的特产商货。

当然,有些需要保鲜的东西,还是很困难。

现在,黄立已经交给科学院研究热气球,或者是氢气球的大型化和实用化。

研究飞机,现在还只能是幻想。但类似于齐柏林飞艇的大型飞行器,还是大有可能。

如果能够研制成功,飞艇就完全可能成为终极武器,飞艇一出,狂轰滥炸,便无往不胜,无坚不摧。

是的,即便飞机在初期应用的时候,载重量和飞行高度,也难以与飞艇匹敌。

正因为如此,飞机问世之后,多数都是用于侦察,对地攻击很难有太大的威力。

“今天主食是米饭,便是天津所产。”应盈笑着说道:“只看颗粒,确实很是饱满。”

黄立笑了笑,说道:“北方米一年一季,生长时间长,养分充足,应该是比南方米口感更好。”

李云容深以为然,说道:“已经煮过粥喝,确实很香。”

北方以种麦为主,水稻种植规模不大。特别小冰河期还未结束,对农业种植结构还有很大影响。

只不过,现在天津和辽南已经试种成功,明年就能适当扩大规模。不管怎样,皇帝爱吃,就总是不会缺皇家的供用。

根据气候的变化,黄立估算着再有十几二十年,小冰河期的影响就基本上很微弱,农业就能够全面复兴。

尽管有南方和南洋的粮食供给,但运输成本较高。

而且,北方和辽东的农业振兴,不仅仅是粮食自给自足,象棉花、大豆这样的经济作物,会使农民更快地富裕起来。

也只有富裕起来,才能添置大牲畜,两头三头也养得起。就象后世,农民家家基本上都有拖拉机,至少也有三蹦子拉货出行。

占领的领土越来越多,由此也带来了一个副作用,那就是发展工商所需的自由劳力。

英国佬的羊吃人圈地运动,不仅为工业革命的发展提供了必须的原料——羊毛。

还使得大量失地的农民只剩下四个选择:成为工厂工人、租赁贵族的土地、自己承包土地做老板、移民美洲。

做农夫的收入不及进入纺织厂做工人,技术工人的收入更高。

所以,对于当时的英国农民而言,进入工厂工作可以拥有比以前更高的收入,过上更安定的生活。

同时,英国政府还做出决定,将本国的贫困户迁移到海外急需劳动力的工业区去,以此解决当地用工荒的问题。

圈地运动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又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潜在的销售市场。

于是,英国资本主义在通过圈地运动,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同时,也为工业革命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劳动力、市场方面的帮助。

但现在的大明,由于战乱失去了大量的人口,又腾出了大量的土地,还有新占领的,体量远远大于小小的英国。

想要挤出足够的自由劳动力,逐步实现城镇化,并不容易。毕竟,在老百姓眼中,农耕还是他们最擅长的养家和生活方式。

除非实现机械化农业,或者至少提高大牲畜的数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才会有富裕出来的人口。

无论是推动工商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还是移民填充新占领区,没有富裕出来的人口,都是举步维艰的。

这也是黄立扫抚残余的满人,抓捕大量的土著奴工,并且从朝鲜和倭国寻求劳动力的主要原因。

当然,本国人口的快速增长,依然是根本所在。但要见到显著的效果,非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看到。

当然,黄立觉得凭自己的真实年龄,以及现在的身体状况,活上个四五十年是没大问题。

乐观的估计,就算比不上最快国家四十年增长四倍的水平,五十年三倍还是比较有把握的。

那就是三亿多,再加上同化占领地的人口,差不多四亿,已经是极为庞大的数字,几乎占到世界人口的一半。

黄立经常按照新统计的数据,进行不断的估算。以后也将如此,比如每年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这在古代,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只要基层官吏负责,倒也并不是太困难。

人口的数量变化,直接影响到政策的调整,以及对外扩张的速度。

如果现在大明有三亿人口,黄立都不用费心去搞归化同化,把倭人杀个干净,也有人口去填充。

但时不我待,为了在有生之年拓展到新大陆和澳洲,他也只能采取比较费时的策略。

李云容等妃嫔当然不知道温熙亲切的皇帝,有如此多的思考,已经是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发展轨迹。

后宫不得干政,黄立也很少与她们谈论朝政大事。就是小柳知道的多一些,但也适可而止,不多问深问。

“万岁命人送来的运动机械都甚是有趣好玩儿。”云舒刚喝了口汤,想起什么似的,笑着对黄立说道:“这下子,到了冬季,不出门也能锻炼身体。”

黄立点了点头,咽下嘴里的腰花,微笑着说道:“就是担心你们怕冷,不想出去锻炼。这身体呀,平常还是得多活动才好。”

运动器械就是仿造于后世小区广场上的样式,有转腰的,有踢腿的,有抻胳膊的等等。

在乾清宫里也有,黄立也准备在冬季的时候健身活动用。

“还有那个摇摇马,孩子可喜欢玩了。”李云容笑着附和道:“孩子们长得真快,这衣服眼瞅着又小了,又该做新衣服啦!”

黄立呵呵笑着,说道:“那还不好,过完年,差不多能和咱们一起吃饭了。”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黄立也觉得时间过得真快,恍然还是刚穿越的时候,如今已经是儿女双全,嫔妃四个。

再看大明,几乎是从无到有,重新复兴。如果不是他冒着朱三太子的名,还得称为大明中兴,就已经是三个朝代的更迭。

如果按照严格的标准,大明在甲申年已经亡了,南明在永历死后也算完结。

都说胡儿无百年国运,满清却只有二十余年。

如今,称为大明中兴或许有些勉强,但恢复华夏却是名正言顺,黄立也更喜欢这个说法。

而且,战乱之后的恢复重建也令人欣慰不已。大明子民的生活或有差距,但能吃饱肚子,或许也象皇家这般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