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样稀松 作品

第638章 苟活,穷追不舍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638章 苟活,穷追不舍

黄立早就拟出了必须严惩的汉奸名单,活着的、死去的,都要遭到清算和严惩。

其中就有范文程、宁完我、罗锦绣、洪承畴、李永芳、孙得功等人。有些是死了,也要掘墓鞭尸,锉骨扬灰。

其中皇商八大家也在汉奸之列,见利忘义的卖国贼,到了他们偿还血债的时候。

军队都有这份汉奸名单,以防错漏。关内还可能押送到某地,明正典刑。辽东这么遥远,砍下首级最省事。

黄立希望大明的人口能尽快增长,但却不包括宽恕这些汉奸,这些无耻的卖国贼。

满门抄斩,他尽量不做。但首恶必除,家眷也必惩处,以彰显正义。

范三拔很想躺倒在地,两眼一闭,就死在这里,似乎也能少遭些罪。

但人就是这样,想归想,求生的欲望通常还是占据第一位。不管怎么遭罪,还是要坚持活着。

队伍终于停了下来,大概三十里的路程,又倒下了不知多少人。都是老弱不堪,或是享受惯了吃不得苦的家伙。

沿着一条小河,俘虏们停下休息。无数人奔向河边,痛饮着河水,洗涤着积聚在身上的暑热。

范三拔也是一样,全然没有了养尊处优的神态。他看到了书生模样的洪士铭蓬头垢面,摔倒在河滩上,那是洪承畴的儿子。

他看到了负责看押他们的那些人,拿着棍棒,指点着,发出嘲讽的笑声。

这些人多是包衣奴才和平民百姓,本来是最低等的,现在却翻了身,把压抑心里的怨恨尽情渲泄,比明军还要凶狠。

大队明军在上游歇息,已经升起了炊烟,甚至还闻到了米香肉香。

在俘虏歇息地的外围,不时有几名游骑驰过。警戒并不严密,但俘虏们靠两条腿,在茫茫草原能逃到哪去。

看守们喝斥着,命令俘虏们支起锅,架火煮粥。

范三拔感觉粮食比昨天发的要多一些,应该是快到目的地的缘故,原本要精打细算的粮食,已经足够支撑。

明军骑兵已经有一部分先行返回沈阳,即便这么多的俘虏,都是失魂落魄之辈,也用不着太多的军队押送。

“明天就能进入辽东边墙,后天差不多就到沈阳了。”有俘虏在低声议论,“不用再这么辛苦赶路了。”

范三拔暗自松了口气,他也快坚持不住了。不管怎样,能安置下来,总比现在顶着日头跋涉强啊!

既然耗费粮食供着俘虏,估计是不会再杀掉了。辽东缺人,十有八九是当苦力,明廷打的好算盘啊!

范三拔抛开杂念,赶忙拔了些草,给自己编了个草帽。辫子被剪了,帽子被抢了,用草帽遮荫,还能舒服一点。

他已经算是迟钝的一个,但路上却不敢耽搁,那些临时看守的棍子可不是吃素的。这些翻身的奴才,似乎把打骂俘虏当成了乐趣。

“落魄凤凰不如鸡啊!”范三拔又看到了洪士铭,这家伙还知道洗脸,可原本白净的脸已经晒得有点发红,额头上还有红肿,应该是被打的。

洪士铭闻到了米香味,肚皮不争气地咕噜直叫。

他已经没有读书人的矜持,眼巴巴地瞅着不远处的粥锅,摸了摸怀里的破碗,希望粥能熬得稠一些。

明军暂时没有杀他,但不意味着保住了狗命。既有其父洪承畴的缘故,这家伙还是满清的进士,汉奸之名难以洗脱。

“父亲死得其时,倒是幸事。”洪士铭心中叹惜,父亲算是寿终正寢、入土为安,不知自己会是怎样的结局。

远处,与明军在一个营地歇息的李嗣兴一家,已经吃上了饭。

也是喝的粥,却更象稀饭,其中还加了马肉和盐。关键是不限量,吃饱为止。

马宝还安排了手下的大西军旧人,对李嗣兴和刘震多加照顾。

“马将军已经先行赶回沈阳,但世子也不用担心,这一路上,在下会好好照顾,直到沈阳。”

这位大西军的旧将姓周名时伦,已经四十多岁的年纪,因为曾跟随过李晋王,对李嗣兴的态度还是很为尊重。

李嗣兴稍感失落,毕竟马宝的官职高,在军中更能护其周全。但表面上却没露出来,谢过之后,才接过周时伦送来的两块烤马肉。

“到了沈阳,条件会好一些。”周时伦笑着说道:“但不会呆太久,还是要往南走的。毕竟,粮食不缺,可从旅顺运到沈阳并不容易。”

李嗣兴对于明军现在的情况了解并不算多,小心地问道:“粮食都是从南方运来?这需要多少海船啊?”

周时伦说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638章 苟活,穷追不舍

道:“从去年占领辽南开始,海运就一直没断过。动员的海船确实很多,大大小小总有数百艘。”

“眼看就要秋收了,军队也将大多南调,辽东粮食应该是足以支撑。待到明年大举耕种,只要风调雨顺,一年的时间,辽东就差不多能够自给自足。”

周时伦呵呵一笑,继续说道:“世子是没见到江南的繁荣,不到一年,就差不多是盛世景象。”

李嗣兴连连赞叹,问道:“天下太平,周将军作何打算?某听说军中待遇极好,周将军还要继续征战,沙场建功?”

周时伦摇了摇头,说道:“周某没什么宏伟志向,回到南方便退役,带着家人归乡。嗯,周某是四川人,那里是当今圣上最早占领的地方,发展得极好。”

“虽然不能是一等退役官兵的待遇,也能评个二等。”周时伦有些遗憾,苦笑了一声,说道:“中间若不是有了变故,和夔东出身的也不差。”

所谓的变故,自然是降清的这段污点历史。好象游戏重启,以前奋战的经历和战绩,全部清零。

好在,周时伦等人还能重头开始。南征北战,倒也能捞个二等退役。虽然差了不少,可也能够知足。

李嗣兴叹了口气,脸上满是愧疚之色,嗫嚅着说道:“若是再能坚持一下,当今圣上说不定会来云南领导。就算不是亲自来,也定然会派人联络。”

前一种可能性不大,永历被擒杀时,大西军的余部已经大半投降,李嗣兴和义父勒统武只剩下数千疲弊之兵。

后一种倒是有可能,万岁在夔东落脚,肯定会四下联络抗清武装。可惜,那时候只剩下海上的郑氏,陆地上已无大明旗帜。

周时伦看着李嗣兴的表情,故作洒脱地哈哈一笑,说道:“如今也可满足啦,万岁仁厚,终是给我等戴罪立功的机会。”

说着,他向李嗣兴拱了拱手,说道:“周某先告辞,世子请慢慢用饭。”

李嗣兴赶忙拱手还礼,目送周时伦大步而去,不由得又是一声叹惜。

“爹爹,吃肉。”儿子在旁看着烤马肉,一脸垂涎的样子。

李嗣兴苦笑一声,把烤马肉交给了李业,说道:“分一下,大家都吃。”

李业一直在旁听着周时伦和李嗣兴的谈话,心中也浮起复杂的思绪。

人家好歹能捞个生活无忧,二等退役至少也有钱有地,守着亲人,至少是个小康。

可自己呢,命是保住了,可前途几乎是没有,只能做个辛苦生活的平头百姓。

听说当今圣上还有恩旨,为抗清殉国者立碑设祠。烈士的遗属,朝廷也会发放抚恤。

“不知道世子算不算遗属?”李业把烤马肉分成四份,心里又乱想起来,“晋殿下那么大的功劳,可惜,保的是永历。”

……………….

科尔沁左翼后旗驻地,已经是一片狼籍,人和战马的尸体随处可见,被俘虏的蒙古人满脸恐惧地被围在一处。

刚刚送走包括孝庄在内的满清皇室和迁徙的满人,明蒙联军便杀了过来。

左翼后旗的人马不多,稍作抵挡,便被明军的火枪打得落花流水,随后便是察哈尔部骑兵的追杀。

蒙古部落之间的征战,也相当地残酷。征服一个部落,通常都是“服从者收之,拒敌者杀之”。

科尔沁左翼后旗札萨克、和硕郡王彰吉伦跪倒在布尔尼和祁三升的马前,老脸上满是凄苦之色,无奈又可怜。

“先是五六百较为精壮的鞑虏,差不多一人双马,过此向北疾奔。还告诉他们,大队人马和家眷在后,要他们好生接待……”

布尔尼充当着翻译,看向祁三升,又说着自己的猜测,“我觉得,鞑子皇帝抛下车队,就混在那五六百鞑虏之中,轻装逃窜。”

祁三升轻轻颌首,沉声说道:“不管怎样,继续追击,抓住鞑虏的皇室成员,也能最后确定。”

布尔尼笑道:“那是自然。既然已经追到这里,岂能空手而归?”

借着明军的势,察哈尔部已经灭掉,或迫使数个部落投降,其中就有敖汉、奈曼、库仑等旗。

科尔沁部被清廷分为十旗,左翼前旗和后旗已经被明蒙联军所击败,表示了臣服。

布尔尼扬鞭一指,说道:“彰吉伦愿意臣服,并提供马匹和向导,帮助我们继续向北追击。”

祁三升笑了笑,说道:“对蒙古诸部的事情,我军不管,由你处置便是。”

现在还不是对蒙古诸部下手的时候,索性作个人情给察哈尔部。待到明军在北方和辽东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638章 苟活,穷追不舍

稳固边防,才会对蒙古诸部分化瓦解拉拢。

更主要的还是准噶尔部,那才是黄立心中的大敌,可能还要借助漠南蒙古诸部的力量,共同讨伐。

就凭察哈尔部的实力,想统一漠南蒙古相当困难。也就不排除,在巨大的压力下,会有蒙古诸部投靠大明。

黄立要的是内附,而不是名义上的臣服和归附。把大明边境从长城一线不断向北推,也是长期的坚定战略。

太祖朱元璋立国后,曾命大军数次北伐,将东北、外东北全部归入大明版图。

随后明朝在边境修筑长城,对草原进行防御政策。

洪武二十年,朱元璋设立了大宁都指挥使司,简称大宁都司、大宁。

大宁都司治所在大宁卫(内蒙古宁城),管辖疆域北直隶长城以北,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以南等地。

明成祖靖难之后,据说是为了感谢蒙古兀良哈出兵相助,将大宁都司(北平行都司)全部内迁。

这样,在长城以北形成数百里的“真空”地带。明代中期以后,草原部落纷纷涌向这里,给明朝边疆带来巨大压力。

要知道,大宁卫的存在,可以同时遏制住北边蒙古和辽东的女真,还可以作为长城的缓冲带,不至于把战火烧到关内。

而明朝失去大宁卫,北部防线便全面失衡。

原来九边长城可以看作是大明的第二道防线,是大宁的后勤基地。

但大明的防御力量撤退到了长城以南,九边便成了草原兵锋直指之地,明朝边防遭受了巨大压力。

还有一个重要的边镇就是东胜卫,当时是设置于鄂尔多斯地区。

朱棣将其左卫内迁至卢龙县(今河北卢龙县)境,右卫迁至遵化县(今河北遵化市)境。

到了嘉靖帝时期,明朝又放弃了哈密卫和河套地区。自此除了东北以外,明朝放弃了长城以北的全部土地。

之所以接连放弃边远的卫所和驻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所耗费的人力财力物力,使明廷难以支撑。

比如位于草原最南方的开平卫一卫,士兵仅千人,永乐十八年,就向永平卫运粟三万石。永乐二十年,又补充了一万两千石,让朱棣感叹“徒耗粮饷”。

黄立雄心勃勃,不甘心放弃如此广阔的疆域。

但他也不会急于一时,要探索出成本最小,或者说是收支平衡,甚至是收入能大于支出的占领之道。

朱元璋的办法可以参考借鉴,那就是开中制。召商输粮,鼓励商人运输粮食到边关地区以换取对食盐的运销权。

当然,现在实行的票盐法,使得以盐换粮已经不能实现。但在边疆地区开荒屯田,却是固定不变的政策。

只要人口够多,自然就会形成水流低处流的效应。哪里有荒地,移民就奔向哪里。

朝廷在这其中,则起到引导和辅助、鼓励的作用。比如提供农具、种子,再来个三年免赋税。

至于驻军,也可以就地开展军屯。

将士们耕种田地,饲养家禽家畜。既能改善生活,还可以推出奖励政策,与退役后的待遇挂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