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样稀松 作品

第646章 有钱好办事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646章 有钱好办事

“皇爷。”应盈带了些犹豫,开口问道:“明年能迁都吗?”

黄立苦笑了一下,说道:“如果没有大事,尽量拖到后年春天。”

不是想不想的事情,只是时间早晚。北方虽然算是安定下来,可蒙古诸部那边就成了重中之重。

无论是安抚,还是朝觐,北京都比南京要便利。

张煌言已经上了奏疏,虽然没催皇帝,但却请求加派礼部外交司官员,并定下具体章程,以便与蒙古诸部交涉。

对于蒙古诸部,黄立现在还没有吞并之心,但也少不得分化瓦解。情况不同,也会采取不同的手段。

这在南京,虽有高塔通讯,也多有不便之处,比不得北京,反应更快。

所以,黄立才有明年迁都,只带少数宫眷,后年春夏,再全部搬到北京。

轻轻拍了拍应盈的手,黄立又安慰道:“也没最后定,你也不用多想。总要看着你们母子平安,朕才可能前往京城。”

按应盈的生产期,将是明年夏季。孩子又小,她又要坐月子,要到北京的话,已经是冬天,未必会适应气候温度。

黄立的打算是后年春夏,孩子也大点了,到了北京,也有适应的时间。

“皇爷不要因私废公。”应盈柔声说道:“臣妾身体健壮,肯定无事。国家大事为重,社稷为重。”

黄立轻轻颌首,充满自信地说道:“现下无大事。凭我军的战力,蒙古诸部只有胆战心惊的份儿。”

“那肯定的。”应盈几年的历练下来,说话行事也不再是淳朴的村姑,笑着恭维道:“万岁英明神武,鞑虏都被打得落花流水,蒙古人就更不用说了。”

在宫中,应盈过得也挺好。上无公婆,妃嫔也就四个。语茉和云舒还没有亲眷,人际关系简单。

宫人也没有什么根基,数量也少,乱七八糟的心思也少。

没有那么多的勾心斗角,倾轧暗算,黄立的内宫算是清爽省心。

黄立和爱妃说着聊着,又在这里留了午膳,小憩片刻,便又回去办公。

天下已定,固然是能松口气,但事务却也繁杂起来。

疆员千里,情况不同,每年都有局部灾害,象水灾旱灾等等,这些都是难以避免。

赈济抚恤,朝廷和官府都是应有之意。黄立也要过目批示,这些日子下来,越来越清楚每年的破费不少。

只是花钱,黄立不太在意。偌大的国家,赋税收着,还能没有钱赈灾,又不是大范围长时间的。

象康小三和乾小四都能搞出个盛世,那还是封建王朝的老办法,自己岂能不如他们?

治河才是大头,每年花上千万也不稀奇,还要动员无数的人力物力。即便如此,也保不住每年都有水患,不过是大小的区别而已。

陈潢早已经带人出发,没着黄河考察,作通盘治理的规划。上游中游下游,没有数年之功,看不出明显成效。

光是黄土高坡的植树造林,要能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十年几十年的时间,也不稀奇。

对此虽早有思想准备,但黄立每看到灾情报告,依然是心中不痛快。

不光是北方,南方也有灾害,沿海有台风,别的地方有旱涝。反正,就是时不时地添点堵。

“真是,摊子越大,事情越多啊!”黄立放下奏疏,轻揉着太阳穴。

没办法,身处高位,想做个明君,劳心费神是肯定的。除非心大不管,让内阁处理。

可黄立还不是那种不负责任的人,哪怕只是走个过场,知道有这么回事,也不能不闻不问。

小柳又续了热茶,黄立看了她一眼,倒也知道她的经历,虽是出身青楼,但刚光复就从良,在织造工坊做得相当不错。

“朕听说你颇有文采,做宫人,倒是不比在官府,怎么没去应聘官吏?”黄立微笑着问道:“便是去做老师,也尽够了。”

小柳微微躬身,答道:“回万岁,奴婢只是粗通文字,哪里敢称文采?至于官吏和老师,奴婢倒是更喜欢清静。”

官吏事务较多,老师嘛,教孩子就不得清静啦?

黄立笑了笑,也不想细究,说道:“这倒也不用谦逊,宫中能者多劳,多劳者多得,你若是有学识,也不用藏着掖着,总有施展的地方。”

小柳嘴角微翘,说道:“奴婢省得,不会藏着,也不敢自大。”

黄立点了点头,说道:“这样就好。”

闲话不必多说,黄立倒是希望小柳能立起来,成为宫中的主管之一,甚至是大主管。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646章 有钱好办事

没有太监,虽然确有不便,但黄立却不准备改。成天疑心病似的防这防那,西夷国家就没有阉人,倒也没那么乱。

黄立收拾了心绪,继续阅看奏疏。

今年春汛,黄河下游决口。但洪水退下去,重新筑堤坝后,却淤出了大片良田。

除了发还受灾地区的农田外,尚有两千多顷富余,地方官府的意思是以官价出售,得银由可用于雇佣河工的花费。

乍听起来不错,而且能节省财政支出,但黄立却不赞同,因为他们混淆了有主地和无主田的区别。

按照地方官员的说法,治河修堤的时候,那些富户乡绅们叫苦连天,吝啬之极。等修好了,又想白白拿回大片土地,属于不劳而获的奸民。

而在黄立看来,治河是公益事业,是朝廷和官府应该做的事情,不是什么谋利的举动。

甭管以前是什么样子,既是有主的,就不管算作公产,或是叫原主出钱赎回的道理。

打个比方,这房屋宅府是人家的,被水淹了,也是人家的;水退了,那照样是人家的。

“……黄河水患频仍,淤地颇多,无主之田自可由官府发卖。有主之田,却不可因朝廷治河,而转归国有。”

“朝廷治河,乃是造福百姓,利在千秋,田地发还原主,实乃天经地义,岂能与民争利?且出钱出力既是自愿,可嘉奖踊跃者……”

这就是思维的不同,也是不同时代的观念。地方官还禀持着“率土之滨,莫非王土”,这就与黄立的思想有冲撞。

比如,黄立很少用朝廷的名义无偿征用人力和物资,更喜欢用有偿的方式。

再比如捐款,黄立也本着自愿的原则。

自然,那些在国战中出钱出力的,都给予了补偿,甚至是超出很多的奖励。但那些没出钱的,却也没有惩罚。

从这份奏疏上,黄立也看到了改革的任重道远。表面上的顺遂,掩盖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法律和政策,已经制定实施,但具体的执行,以及官员的思想,却还不尽如人意。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其实是黄立最为担心的事情。尽管现在看来,还根本算不上严重。

“看来,朕的耳目还不够灵通。不管是国安部,还是民爵,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黄立深知自己位居九重,很多民情难以了解通透。特别是北方,刚刚管理起来,难免疏漏更多。

黄立提笔铺纸,给国安部写了指示。

“不拘大事,小事杂事亦可上奏。如天气阴晴,降雨多少,米价几何,乃至官吏的廉贪,官场的龌龊丑闻,民间的趣闻轶事等等,五日或十日一奏。”

密奏制度在南方已经开始实施,但在北方,还不够全面。黄立要了解吏治民情,掌握政局动向,很多繁琐的小事,也颇有裨益。

由于不可思议的意外把黄立推上了权力的巅峰,让他能唯我独尊,俯视万方,这既是荣耀和骄傲,同时也是沉甸甸的责任。

对于立志要使大明傲立世界之巅的黄立来说,更不能固步自封。改革是必须的,大明将因此获得新生。

积弊丛丛的大明朝,已经在腥风血雨中荡涤了一回。

凡是经历过这场天地变换的人们,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也都有所觉悟。

这才使得黄立推出的改革能够顺遂,当然这是建立在赫赫功绩之上,以及封建传统赋予黄立的无上威权。

更重要的是战乱之后,要重新洗牌,庞大的难以捍动的利益集团还没有形成,改革的阻力不大。

正因为如此,黄立才能够逐步实现自己的宏伟理想。

他并不认为自己有多么智慧超群,除了超越时代的知识和眼光。有这些,差不多也够了。

张默得到通禀后,呈上了几份奏疏,数量不多,黄立也就没有太头痛。

“应该能按时下班,不用晚上点灯熬油。”黄立休息片刻,又开始阅看批示。

首先是北京行辕报上来的,倒是没有大事,只是物价和地价的新变化。

迁都是肯定的,皇帝已经下过明旨,只待北方民生有所改善,也就在两三年之内。

这个消息是催化剂,对于京畿地区,甚至是北方的地价都有影响。

从奏疏上看,北京、天津的地价、房价,涨势较好。

所以,连着两期商铺房产的拍卖都十分成功,百多万两银子一下子缓解了北方的财政紧张。

只要有钱,就不愁粮食。给粮商留出了利润空间,不用朝廷催促,他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646章 有钱好办事

们就能大量贩运。

北方官府则将逐渐从市场上退出,只囤积粮食,以备调整粮价,或是赈灾所用。

“其它城市也将拍卖逆产,张家口、大同等边贸城市,房价地价应该不会低。”黄立微抿嘴角,心中有着比较自信的分析判断。

边贸一直获利极丰,瓷器、丝绸、棉布、铁器、茶叶等,在边市换来牛马等牲畜,一转手便是极大的利润。

晋商集团的覆灭,正好给新兴的南方商团创造了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原来想进进不去,现在却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尽管朝廷对在马市上销售的商品的种类和数量,还有着宏观的调整。但少了贪腐官员和边关军将的盘剥敲诈,仍然令商人们趋之若骛。

而查抄汉奸家产也是必须的,在满清做过官的,没有反正、投诚等立功表现的,以“附逆”罪进行惩处,家产都在被抄之列。

还有拥清、附清的豪绅和商家,以晋商为主,也将受到严惩。

商业在北方的恢复,还会抬高其他大城市的地价和房价。

比如太原、西安、开封、保定、济南等大城市,因为地处交通要道,拍卖价格也不会太低。

这样的话,北方的恢复重建,朝廷就不用投入太多,只需要调控即可。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现在看得可是清楚明白。

旧王朝灭亡,一批人倒霉败落,另一批人却在应势而起。

不仅仅是新朝的官员,还有南方新兴的商团,以及北方幸存的地主和商贾,都将在新政策下,迎来一个发展期。

商人的精明和前瞻性,以及逐利的本质,在这新旧政权更替的时候,表现得尤为明显。

象在国战中出力出钱的南方商贾,无论是商铺拍卖,还是马市的准业执照,都都显示出了雄厚的财力和咄咄逼人的势头。

而北方的老牌商贾,不仅在清廷的强迫捐输下元气大伤,更是各自为战、势单力薄,已经被完全压制。

黄立作了批示,也没有具体的建议,只是褒奖和鼓励。

虽然说新兴的商贾也属于利益集团,但他们也算是新政的拥护者和受益者。只要防着官商勾结,黄立也不用太担心。

辽东也属于北方,人口太少,拍卖地产房产也不会有太大的收益。当然,这也是在短时期内。

但有着从鞑虏和汉奸得来的缴获,钱财应该也不算紧张。购买粮食也能节省朝廷的财力人力,缓解财政紧张。

能通过市场解决的问题,黄立就尽量不用行政命令和朝廷动员。全部大包大揽,并不是什么好事。

当然,朝廷也不是放手不管,向北方和辽东运粮也不会中止。但更多的,还是为了官府囤粮,备战备荒。

特别是辽东,向北拓展已经是势在必行。

而越往北面临的困难越大越多,气候环境、物资运输、道路交通、造船航行等等。

随着补给线的越拉越长,没有比较雄厚的积累,较长时间的经营,便难以实现建立东三省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