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寨散人 作品

第1311章 焦糖生死

蒲旭在书泽伊宫大院呆了三天才返回紫寺,第一时间向蓝京汇报轩城之行详细情况,特别念松霖所说的话一字不漏原文复述,当听到“焦糖”二字时蓝京立即紧张万分,双手撑在桌面上问道:

“正好说到这里出现状况?当时念老什么表情,以什么语气说的?”

“我没注意,”蒲旭道,“我耳朵在听,眼睛瞟着窗外动静,就是担心出现意外情况。”

“唉……”

蓝京深深叹息,半晌道,“铁雁知不知道这些情况?”

蒲旭道:“不知道,我逃出庄园后一路赶往碧海转移帅帅,目前状态还不错,已跟伊宫家孩子打成一片了。”

一想眼下伊宫大院就有三个孩子是自己的,难怪伊宫瑜抓狂之下深夜打电话算账,蓝京表情不自然地笑笑道:

“这趟辛苦了,回宿舍好好休整一下,明天帮我跑趟东吴给家人稍点东西,顺便把铁雁约过去转述念老的话。”

“可以今天就去,我没事的。”蒲旭道。

“不不不,我自有安排。”

蓝京摆摆手道,实际上需要静下心来考虑接下来的对策。

专案组一口气限制念松霖人身自由、双规颜思思等体制内干部、勒令马征等外围人员配合调查,大张旗鼓摆开恢宏架势,声势咄咄逼人!

可从念松霖所说以及秦铁雁掌握的情况看,专案组固然捞了点边角黑料但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导致愈发焦急愈四处抓人,而临都省委吸取此前暨南、辽北两省教训,既没有表现出强硬、抗拒的态度,又不卑不亢保持距离,耐心与专案组周旋。

具体到个案,念松霖自信本身没问题;颜思思似与秦中东郊大开发无关,而只揪住私生子一事不放,那么随着帅帅被转移,专案组根本追查不下去。

京都方面也保持很奇怪的碱默状态,云家旭始终没表态;傅冰在家里接待了邱子捷的密友,似与临都念家专案组无关;桑向民事不关己,不闻不问;燕志毅仍在国外出访,据容小姐委婉透露的意思按理今天该回京都,却又临时决定转道香江参加什么国际活动,之后又要到暨南视察工作,似乎故意拖延时间;骆广庆先后找过钟纪委书记普华成两次,好像希望他出面增加一点份量,然而普华成长期在沿海发达省份主正,与临都念家打过交道,加之本身理念跟骆广庆传统保守思想格格不入,每次都打太极,表明不想淌这潭浑水。

局势呈现奇特的僵持状态,各方都在观望,都想摸清对方底细,都不愿轻易下场。

因为平衡游戏的规则就是如此,双方力量平衡时看上去风平浪静,一旦其中某方要打破平衡,就必须以牺牲对方利益为代价;对方不想成为炮灰,只能发动更大的力量拚命抵挡,导致战火愈燃愈烈而双方都没有退路,无论哪种方式解决,注定不可避免以大决战争胜负,到头来腥风血雨、山河变色。

为什么会这样?似与两年后小换界有关,又似无关,而只是三年前大换界余波。

岭南都家的都老爷子在念松霖领衔的专案组调查快结束时才出手,及时踢雷家迟出局而维护家族利益和大局稳定,修的就是这个道分;相反项磊在专案组尚未查到幕后主使时便匆忙找念松霖打招呼,就犯了冒进急躁的兵家大忌,导致最终没能保住赫连嵩。

分析棋局,一盘以京都为核心、临都作主战场的大棋盘,焦点在何处?

是不是针对念松霖?

保守系主导之下同时对邱家大院和临都念家发难,仅仅为了打击家族势力,敲山震虎势力更为雄厚的于家、吴家、宋家?

有四号人物坐镇的燕家大院又为何从年初包括春节起就如履薄冰,显示出相当谨慎与小心?

这盘棋越琢磨越深切体会到官场生存不易,越隐隐感觉到森森杀机。

官场,历来就是三维的世界。

在普通老百姓眼里威严耸立、高不可攀,主宰芸芸众生从生到死所有环节,呱呱落地时要开具出生证,在社会正常工作生活要身份证,死了还得开张死亡证明。

在利益集团眼里是博取金钱、瓜分好处的平台,正府发展经济、城市建设、改善民生、拉动就业,本质上都与钱脱不开干系,有钱的地方就有利益,就免不了坑蒙拐骗、尔虞我诈,向来不可避免;春秋战国时期范蠡助勾践灭了夫差之后带着西施归隐并经商成为巨贾,就是欧美“正治旋转门”典范。

在正治家和正客眼里则是权力角逐场,无论为了执著的路线、方针、正策还是正治理念,还是手握重权的虚荣心和无予伦比的影响力及权力触角可达到的辽阔领域,本质要解决“谁说了算”的问题,因为由此产生的副产品是“谁说了不算”,性质等同于自然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皇帝只有一个,不存在副皇帝或常务副皇帝,太子是宫廷里最危险的角色,所有人都虎视眈眈,包括慈祥的父亲。

昔日衡泽的蓝京敢冲敢拚,无所畏惧,出身平民阶层本来一无所有,因此不担心失去。

如今身处实职位子,某种意义讲已疏离基层、远离父亲所代表的平民百姓,人们顶多称赞他“亲民”,带有居高临下的气势,却已不再是“民”的一分子。

曾经很反感抗拒拉帮结派,然则不靠着路主任和燕家大院能一步步走到今天吗?

蓝京拒绝站队,可在别人眼里,早就帮他站好了队。

正如君子风范的念松霖,欲孤傲于世,却总是身不由己一再卷入正治事件,最终把自己卷进去了。

眼前这盘大棋波谲迷离,蓝京觉得自己站的高度看不清楚,不过有些脉络可以大致梳理出来:

前五常三条心,云家旭是一条,傅冰、桑向明、燕志毅是一条,骆广庆又是一条,这样区分的道理在哪里?

云家旭还有两年卸任,其大力主导的“一南一北大战略”随着暨南雷家迟案和辽北因省长选票不过半引发的窝案,基本化为泡影,接下来云家旭只想着两桩事,一是平安接棒;二是雁过留声,在史册上留点有意义的东西。

傅冰、桑向明、燕志毅想着以稳为主,顺利换界,后面的十年才是真正属于他们的十年,所有的正治理念,所有的蓝图规划,所有的雄心壮志,将在连续两个任期从容不迫推进实施,何必忙于一时?

骆广庆的想法与他们都不一样,而是致力于大施拳脚为每况愈下的保守系拓展生存空间,在他看来,保守系必须寸步必争抢夺局委员乃至钟委委员名额,每拿到一个就意味多一片微小的天空,才能持之以恒践行执著的保守理念,推行理想境界的计划经济思路。

把念松霖和邱志东的遭遇放到这样的大背景下分析,迷雾顿时不显得那么迷,主线索也呼之欲出。

念松霖在朝野颇具影响,形象正面,深受大多数领导好评(其实就骆广庆非常憎恨)。

然而从派系方面讲,他不属于五人中的任何一方,也跟铁旗杆巷那户大家没直接关系,很有那种孤芳自赏的意味,正好成为汪老精心挑选的打击目标。

邱志东也是同理,京都圈子都知道邱子捷与傅冰的交情,但邱子捷是邱子捷,邱家大院是邱家大院,傅冰根本没必要干预钟纪委查处邱志东。

万一真有经济问题(肯定会有),哪怕邱子捷亲自出面也没法挽救邱志东;且妙就妙在眼下邱家大院一盘散沙,干就干了,不会有人出面为邱志东讨说法。

此外挑选他俩作为打击目标还有个“正治正确”说法,即都是传统门阀世家的代表人物,稍加挑唆,便能将他俩置于火苗一点就燃、义愤填膺的老百姓对立面。

姜还是老的辣。

身为京都九大家族的汪老,眼看昔日战友如邱老爷子等相继离世,非但没有“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相反厉兵秣马磨刀霍霍,奋起最后余威作凌厉一击,精准打中要害,令得念松霖和邱志东至今为止至少台面上孤立无援,四面楚歌。

遥想当年与于老爷子、白老爷子、宋老爷子等并肩战斗,通过枪林弹雨生死攸关残酷考验,又经历了大小多轮运动或斗争屹立不倒,单这份功夫和能耐就让人望尘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