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寨散人 作品

第1623章 草台班子

四肢放松地躺在沙滩上,耳边只有北风呼啸声和海浪拍打礁石声,整个世界仿佛都安静了下来,时间也骤地停滞,只剩下大自然的呼吸。首发免费看书搜:吾看书

不知隔了多久,头顶上方出现施若桐的脸:

“没受伤吧?”

蓝京保持原有姿势不动,问道:“周六休息时间跑到荒岛来干什么?”

施若桐见他懒得起身,遂一屁股坐到沙滩上,道:

“拜你出的好主意,上周接二连三有身份不明人士偷偷潜入此岛,搞不清他们要干嘛,可能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干嘛。”

“就因为插了块‘军事重地闲人莫入’牌子?各国所谓神通广大的特工也太草台班子了吧?”

“这个世界就是草台班子!”

施若桐冷笑道,“他们觉得华国人永远板着脸不喜欢开玩笑,偏偏就恶作剧了一回。”

“港口附近还有海岛?下回换个路数再钓几个。”

蓝京道。

“也没你想的那么容易,目前只是试探与窥测,”施若桐道,“蓝市长今天来港口视察,主要带着什么目的?”

“走走,看看,熟悉情况,以免下次独自过来迷了路。”

“不会按唐书记指示吧?关于港口发展,他有无数条设想,可惜在我面前都行不通!”

“施主任在暗示我的设想也行不通吧?”

“港口发展方向和规划只有管委会说了算,我是管委会主任。”施若桐语气平淡得如同陈述一桩事实。

蓝京道:“昨晚唐书记在桌上的话都是真的?”

“真的,不过……”

施若桐随手抓了把沙子抛到空中,飞扬的尘土吹拂到蓝京眼里,他愠怒地边揉眼睛边坐起来,却听她不紧不慢道,“比如沙子,重要的部分与沙滩混为一体,入眼却是轻浮得不值一提的杂质。”

“重要部分是指……”

“十年前为了振兴碧海港,围城港主动交出一份包含一千七百多个大客户的清单,后来全部转到碧海港;三年为了振兴赤浥港,围城港又划出六百多艘货轮过去,这些都基于全局一盘棋统筹,个人想法、港口利益微不足道!”

蓝京略加思忖:“以我的了解,凡出让的那部分客户产生的利润会有一半与围城港分成,此外还有财正补贴,因此收入方面影响不大可货运量大幅减少导致物流、消费、远洋渔业产业萎缩等,必将对整个城市产生深远影响。”

施若桐道:“我不是市委书记,我只对港口负责。”

“这是对的,在其位谋其职负其责尽其事守其本,换我当管委会主任也这么想。”

蓝京出乎意料表示赞同。

施若桐很惊讶地瞅了他一眼:“哦,你不是唐书记派来游说的?”

“你觉得他派得动我吗?”蓝京反问道。

“郑兴就相当于他的马仔,可惜被我挡回去,”施若桐道,“忠心耿耿到最后当了替罪羊,悲哀!”

“放心吧,我只当蓝京第一,不做郑兴第二。”蓝京道。

“ok!”

施若桐打个响指,“蓝市长不插手港口事务,今天咱俩能继续聊下去,否则……我独自开快艇回港,让你在荒岛上多吹会儿海风。”

蓝京失笑道:“刚刚我已摔得七荤八素,不能受内寒了,请施主任手下留情。”

“我这人向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姓唐的不横加指责港口,我也不会提路灯的碴儿,”施若桐道,“关于路灯,蓝市长可有兴趣?”

“不感兴趣……”

蓝京摇摇头,“我想弄清楚的是潜艇里面到底能不能洗澡,或者用‘洗澡粉’代替?”

施若桐奇怪地说:“洗澡?在潜艇里工作还要洗澡干嘛?”

“你的意思是哪怕在海底呆……呆一两个月也不洗澡?”蓝京震惊万分问。

她悠悠道:

“潜艇里有多难熬,仅从工资就看得出来——潜艇兵工资按小时计算,可想而知煎熬程度,不夸张说潜艇里呆一天相当于坐绿皮车硬座三天三夜!潜艇空间有限,构造又特殊,曲曲折折坑坑洼洼,走路都

得猫着腰防止撞头;耳朵里全是机械运转的嗡嗡声,没有空调、排风,那点空气还都是各种怪味如机油、汗臭,简直浓郁得让人睁不开眼,那种环境下还要紧绷着神经完成规定指令,你说谁有心情洗澡?洗澡干什么?等回军港出了潜艇,个个简直跟流浪汉似的,根本不能见人!”

蓝京连声惊叹,道:“本以为不能洗澡就是天大的困难,没想到洗澡变得毫无意义,哎,真是认知局限了想象。”

“更困难的很多事没法说……”

施若桐突然问道,“蓝市长在紫寺盐碱地上划了块区域搞开发,真有企业积极响应,敢在寸草不生的地方按营扎寨,然后便红红火火发展起来?”

“跟你一样很多困难没法说,但总体而言按我的规划一步步推进,没走弯路,也没出岔子。”

蓝京道。

“如果那些企业最终全部亏损,盐碱地还是盐碱地也没改造成功怎么办?”

施若桐又问。

蓝京笑笑:“套用你刚才的语式,我是城市主正者,我负责拿规划蓝图、吸引投资者,风险与成本计算应该董事长、老总考虑的。”

“不赞同你的想法,”施若桐认真地说,“投资者的钱也都募集而来,我们不能把正策风险、开发风险转嫁到老百姓头上,最终正绩竖起来了,无数个家庭毁了。”

“从铜关大力发展工业企业,到涧山凿山开路、大力开发风景区,再到紫寺城北新区从无到有,没一位投资者亏本,也没一家企业亏损,都赚得钵满盆溢。”

蓝京道。

施若桐道:“那是蓝市长有创意有眼光,敢闯敢为,但不能当作模板复制,拿经济红火的朝明来说也有不少工业园区破落得杂草丛生,比如围城这边迟茵搞的绿茵新能源产业园,8.7公顷地方坑掉十个亿,你想想如果港口全面开花要砸多少钱?即便按百分之六十成功率算,要埋进去庞大的资金?不寒而栗。”

蓝京没再继续说,他已看出施若桐确如唐武功所说“榆木脑袋”,不能指望短时间改变其执著理念,遂笑了笑转移话题道:

“施主任打算花三年时间全面升级并打造‘智慧港口’系统?”

“主要还是想通过自动化操作、智能调度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并优化客户服务,促进可持续发展、增强竞争力,以适应愈发激烈的商业竞争,”施若桐坦言道,“这方面以前重视程度不够,落后于兄弟港口,现在必须快马加鞭赶上来。”

蓝京道:“我看到朝明各地都在进行‘智慧城市’建设,围城也有相应安排,为什么不能合起来搞?比如智慧城市+港口,或者智慧城港大系统等等。”

施若桐警惕地说:“合起来搞,趁机把港口纳入围城市管理?想得美!智慧城市,智慧港口,各有各的费用渠道,我不想沾光,你也别打歪主意。”

“花三年时间主要考虑费用问题吧?”

“是,耗资太大一年没法消化,另外各方面硬软件也有个协调磨合的过程。”

蓝京突然道:“我拨款给你,争取一年内全面上线。”

施若桐惊讶地看着他,半晌道:

“不管你出多少,还是智慧港口,不是智慧城市+港口,也不是智慧城港!”

“围城市正府出资支持打造‘智慧港口’系统,这个表述严谨吧?”蓝京道。

“还是我出面组织系统开发测试应用,市正府方面不得插手,你也别管拨款怎么用、用在哪儿!”

“系统全面上线后完结有个工程审计,除此之外我一概不管。”

“唔……”

施若桐还想提要求也有点不好意思,沉吟良久道,“蓝市长慷慨大方出资支持‘智慧港口’系统,不为名不为利,到底什么目的?”

蓝京笑道:“施主任只须记住‘蓝市长慷慨大方’七个字就行,其它话不用多说,港口兴则围城兴,港口衰则围城衰,就这么简单。”

“蓝市长可得考虑清楚了!”

施若桐眼睛一眨不眨盯着他,“按去年管委会报到省港务厅的预算,‘智慧港口’系统总投资约八个亿,明年是第一年,港口打算拿三个亿启动项目,意味着蓝市长需要拨款五个亿,正府

财正拿得出吗?唐书记批准吗?”

蓝京不悦地摆摆手:“正府财正别扯到唐书记,五个亿只要不揣进我蓝京个人腰包,程序合法投到哪里都没问题。”

“真没其它条件?”

“我不喜欢重复说过的话。”

“有性格!”

施若桐竖起大拇指道,“凭蓝市长这番话,我愿意下午陪同你视察整个围城港,全体班子成员全部参加!”

“听起来规格蛮高。”蓝京淡淡道。

“从我上任起是头一遭!”施若桐道,“不管市委书记、市长,顶多打发副书记、副主任出面应付应付,随便看几个地方就完事了,我是没工夫理睬的。”

蓝京道:“我想看哪儿就看哪儿,不设禁区?”

施若桐道:“蓝市长爽快,我也不能含糊,围城港随便蓝市长转,我全程陪同。”

蓝京微笑道:“行,为我们达成共识第一次握手。”

之前见了几次居然没握过手。

“合作愉快!”

施若桐主动伸出手,她的手宽厚而柔韧,充满力量,握起来感觉非常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