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瘾的牛 作品

第838章 请求降职

到了巳时(上午九点至十一点左右)时分,正是夏季阳光强烈之时,就在这炎炎烈日的照耀下,超过十万人正排成一个个密集的阵形,在横贯数里的杀戮场中相互碰撞,搏命厮杀,谁也不知道,当这一轮烈日落下之时,还有多少人能够站在大地上?

因为此刻,真正激烈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作为北陆道上杉军先阵各部在开战之处还列队结阵进行对抗,然而疲于枵腹、人马疲困,又饥饿又疲劳,如何顶得住四面八方如同潮水一般围攻而来,且以逸待劳、以近待远、以饱待饥的浅井·一向一揆联军?

很快,五十公野弘家、大川忠秀、甘糟继义、柿崎祐家等北陆道上杉军先阵各部军势因兵力寡少,最终没能坚持到己方后续军势的驰援而被浅井·一向一揆联军击溃。

正所谓双拳难敌四手,恶虎还怕群狼。

尽管五十公野弘家、大川忠秀、甘糟继义、柿崎祐家等将率麾下马廻众身先士卒、奋勇杀敌,仍无法扭转不利的局势,反而遭到了浅井·一向一揆联军的集火攻击。

原本,北陆道上杉军先阵的残部还可以勉强保持阵型,并伺机突围。

但是,随着先前佯装败退引诱的川那边秀政、河那部左卫门大夫、下间正秀、下间丹后法眼等三千余近江一向一揆众重整态势,并加入混战后,北陆道上杉军先阵残部就力不能支了。

而且,一向一揆众成分复杂,还素来不讲武德。

当川那边秀政、河那部左卫门大夫等人看到五十公野弘家、大川忠秀、甘糟继义、柿崎祐家等北陆道上杉军先阵诸将在浅井·一向一揆联军的包围下左突右击,出入如飞,势不可挡后,就意识到若是放任不管的话,北陆道上杉军先阵就能坚持到主力驰援了。

于是,川那边秀政、河那部左卫门大夫等人就调来了铁炮队,也不顾是否会伤及己方,直接向着骑马上奋战的五十公野弘家、大川忠秀、甘糟继义、柿崎祐家等人集火射击。

一轮弹幕过后,五十公野弘家、大川忠秀是连人带马被打成了筛子。柿崎祐家则是被铁炮击中右腿而坠于马下,但被柿崎家重臣上野资家(越后上野家庶流)拼死救出。

由于天气酷热加上伤势过重,柿崎祐家最终还是因没有及时救治导致失血过多而亡。

而甘糟继义毕竟不是大身领主,自然不能像大身领主柿崎家那样豢养一批舍生忘死的家臣,很快他就陷入浅井·一向一揆联军重重包围,连胯下战马都被砍伤,被迫下马进行步战,最后战至力竭被讨取。

与此同时,朝仓景镜、朝仓景健、栂野吉仍、印牧美满等原朝仓家重臣眼见北陆道上杉军先阵军势遭到浅井·一向一揆联军重创后,忽然间反戈一击,导致东路顿时被截为两段,迅速崩溃。

因战场附近都是稻田,不少上杉军足轻、乡士、武士陷入水田泥淖之中,行动受阻,无法逃命,椎名康胤、石黑光兼、土肥政忠、若林长门守等将也在混战之中被浅井·一向一揆联军所讨取。

斋木尚重、富永长纲、福岛政为、内山满久等将为了驰援遭到围攻的己方各部军势,便调集铁炮队向不断涌来的浅井·一向一揆联军进行频繁的弹幕攻击,以至于铁炮枪管过热,不能施放。

神保长职、神保觉广、三善光康、小岛职镇等部在遭到朝仓景镜、朝仓景健、栂野吉仍、印牧美满等原朝仓家重臣的反戈一击后猝不及防,以及浅井政元、浅井井演、田屋明政、远藤直经等浅井家重臣们的突袭侧翼后,很快就在前后夹攻之中先后力不能支而败走。

眼见东路、先阵先后溃败,柿崎景家只得亲至东路进行督战。

随着北陆道上杉军主力投入混战后,围攻东路的浅井·一向一揆联军难以抵挡,被击退数里。

然而,阿闭贞征、新庄直赖等降将在见势不妙后直接率本部军势逃回了各自的居城之中,导致北陆道上杉军主力的侧翼出现了一个口子。

作为浅井家头号猛将的远藤直经可不会放过如此良机,当即率一百名骑马武士趁机突入,一举击溃畠山将监部,并在混战之中讨取畠山将监。

随后,赤尾清纲、雨森清贞、海北纲亲等浅井家猛将也不甘在后,纷纷率部向柿崎景家所在的本阵发起冲击。

泻上秀敏、久知时泰等将为了能够掩护总大将柿崎景家撤离,便主动率本部军势前去抵挡,最后因寡不敌众,战至力竭而先后被讨取。

柿崎景家在意识到自己已无力扭转战局后,便趁着主力尚未被浅井·一向一揆联军包围之际,并接应己方先阵、东路各部军势的部分溃兵后向北突围。

初出茅庐的浅井贤政并没

有轻敌大意,他深知越前、若狭两国沿海地区仍存在上杉家的旗下水军众待命,己方若是过于深入追击,极有可能会被切断退路,最后反而得不偿失。

在经过一番权衡后,浅井贤政就下令浅井军各部在稍作追击,以及夺回田上山城、堂木山城、坂口城、岩崎山城、大岩山城等十余座先前陷落的城池兵砦后,就转而围困倒向上杉家一方的阿闭贞征、新庄直赖、安养寺氏秀、宫部继润等叛将。

也就在柿崎景家率北陆道上杉军主力退至贱岳一带后,越前一国因北陆道上杉军于唐川之战战败的影响导致百姓惶骇,复思为乱。

先前藏匿于越前深山老林之中的中野景亮、三富出云守、小山丰后守、中山周防守、细屋右马助等朝仓家旧臣们趁机重返旧领煽动一揆对抗上杉家。

不仅如此,赤野井庆行、赤野井庆光、庄四郎五郎、小黑源太等富樫家旧臣、加贺一向一揆众残部也重返加贺掀起一揆。

可以说,柿崎景家满怀攻灭浅井家之雄心南下,陡然遭此败绩,心何以堪?

尽管北陆道上杉军于唐川一带遭到浅井·一向一揆联军的伏击而损失惨重,大败而归。

但浅井·一向一揆联军这次的胜利,仍然没能终止上杉清定西进上洛的计划,更没有改变被攻灭的命运。

等身在上杉军本队的上杉家高层获知了北陆道上杉军于唐川的败绩后,皆是一脸的难以置信。

作为北陆道上杉军总大将的柿崎景家与副将斋藤朝信皆是上杉家中有勇有谋之人,竟然会形势一片大好之际遭到浅井·一向一揆联军的反击而受挫战败,以至于五十公野弘家、大川忠秀、甘糟继义、柿崎祐家、椎名康胤、畠山将监、泻上秀敏、久知时泰、石黑光兼、土肥政忠、水越盛重、若林长门守等二十余名有力武将、家中重臣们阵亡。

而后,清定才在随京极高吉一同进入上杉领的藤堂虎高处,获知了一向一揆众之中有被世人称之为‘今孔明’的竹中重治指导。

对于竹中重治此人,清定原本是有招揽之意,只是因其逃往近江而暂时作罢。但他在美浓一国静谧后,还是赦免了兴兵作乱的氏家直元、不破光治、稻叶一铁等西美浓诸将,让竹中重治知晓自己可以网开一面、既往不咎。

只是,清定没有料到竹中重治不仅没有放弃与上杉家为敌的想法,甚至协助浅井家、一向一揆众等敌对势力阻挠上杉家上洛,还对北陆道上杉军造成一定损害。

在清定看来,唐川之战中北陆道上杉军打的是极其窝囊。不仅没有察觉到朝仓景镜、朝仓景健、栂野吉仍、印牧美满等原朝仓家重臣们暗通敌军的迹象,甚至还轻敌大意,过于孤军深入,以至于遭到了浅井·一向一揆联军的伏击、包围。

虽说柿崎景家、斋藤朝信等人是战败当罪,但大敌当前,清定还不能轻易换下他们或进行严惩,只得令他们想方设法戴罪立功。

至于清定自己,作为一家之主,自然是要勇于承担战败罪责的,便派遣同族重臣山本寺定长为使者,向正亲町天皇上表出师不利、损兵折将之事,并请罪自降三级。

身在后方的正亲町天皇才被上杉家拥立为帝不久,还指望着上杉家尽快攻灭伪朝,让自己重返京都,怎么会真的按照上杉清定的上奏而对其进行降职处分?

于是,正亲町天皇就让近卫前久前去位于円兴寺城的上杉军本阵进行慰问,劝说清定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能因一时的失利而自责过度。

可清定却仍然坚持自降三级作为表率,希望让家中之人知耻而后勇。

就这样,清定与正亲町天皇上演了三辞三让的戏码后,他还是未能如愿。

最终,正亲町天皇只让清定由从一位的位阶降至从二位的位阶。

在正亲町天皇看来,若是真让清定的位阶降至正三位的话,那岂不是比上杉定虎这个上杉家同族重臣还要低?

而且,正亲町天皇并不打算让清定的位阶与南朝铁杆之后的北畠晴具、北畠具教父子平级或是低一级。

而官职方面只许可清定辞去目前担任的左大臣一职,仍让其担任中务卿一职。

不过,正亲町天皇为了告知世人自己仍对清定保持信赖和重用,便让其兼任藏人所别当、镇守府将军两职。

虽然表面上上杉家在近江浅井郡唐川损兵折将,但实际上五千余人的损失对于上杉家整体来说还远远达不到伤筋动骨的标准。

打仗是不能浪战的,得打一回像一回,得先胜后战!

指挥一场战役之前,最重要的是什么?

要先算账。

现在上杉军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是军粮。

浅井家、近江一向一揆众已经很难在上杉家大军压境的情况下进行秋收,一旦存粮告罄,那么就只能依靠友军的接济度日;

现如今,上杉家可以通过北国航线、东国航线源源不断的把后方的粮食调至前线,而且上杉家还能通过御用商人进行大批量采购。

此时上杉军最大的劣势是什么?

是士气。

唐川之战因轻敌大意被浅井·一向一揆联军打崩了,不仅本队参阵诸将貌似很英勇嚷嚷要作战,连北陆道上杉军诸将也想着洗刷战败的耻辱,但这代表所有参阵武将也是这个心理吗?

所以现在用《孙子兵法》中说的,要治气。

把敌人的士气治下去,把自己的士气治昂扬。

怎样治敌人的气?

所谓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善用兵者,要避其锐气,击其惰归,你想复制上次辉煌趁热打铁我偏不跟你打,让你自己的心气掉下去。无邀正正之旗,无击堂堂之阵,他旗子都还坚挺的时候不要搭理他,他军阵还严密的时候让他在外面随便嚷嚷,谁要和你硬碰硬?硬这种状态是不会持久的!

怎样治自己的气?

要以治待乱,以静待哗,让全军静下来,把心养定,慢慢就会胸有成竹;要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让自己始终处于饱满状态,等待敌人的精力体力下降。

这道理听着非常简单是吧?

那为何柿崎景家、斋藤朝信等北陆道上杉军诸将在唐川之战不知道呢?

因为前不久在安居城外交锋嘛!因为觉得眼下自己军力多嘛!

这就是对战争的理解还停留在“胜与负”的初级阶段。

我们往深入里挖掘,你军力多,战力强,你就一定要当时堂堂而战的和他对战吗?

你的每一次动作都意味着成本,干啥事情都要成本思维利剑高悬。

你战力强,人数多,即便马上和满血的敌人打也能赢下战役,但可能会伤亡一万人;

如果你饿上他一个月,等他快崩盘时再打,可能只会伤亡一千并且俘虏敌人全军。

前者意味着你那战死的一万精兵需要时间去进行招募和训练;

后者则意味着你可以士气高昂的迅速开展下一场战役,还收获了敌人的大量精兵,你不需要招募和训练,做做思想政治课打散了就能整编成自己的战斗力。

同样都是胜利,但效果完全不同。

名将的背后永远是国力的支撑,所以个人能力、战术优势注定是有保质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