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瘾的牛 作品

第856章 川守开城

《尚书》有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上杉定虎在劝降蒲生家后,一面将六角家家督六角义定的首级送往上杉军本阵所在的朝妻城告捷,一面发兵攻打尚未降服的垣见城、鲶江城、北之庄城、川守城、上南城、守山城、石部城等城池兵砦。

随着蒲生家降服,以及六角承祯、六角义治父子逃入甲贺郡,使得原本还在坚守不出的各地六角军不是溃散奔逃,就是一触即溃。

八条春纲、八条定繁、千种忠治、楠木正忠等将在后藤高治、进藤贤盛、目贺田纲清、蒲生贤秀、平井定武、青地茂纲、马渊宗纲、布施公保等原六角家重臣们的引导协助之下,不仅连克完全陷入孤立的垣见城、北之庄城、上南城、长光寺城、水茎冈山城、木村城等地,还讨取永田荣俊、能寺忠广、田中治部大辅、田中山城守、青木玄蕃允、木村筑后守等数名六角家重臣。

建部秀明、宫木重祐、小川孙三郎、矢岛越中守等人则是见势不妙,自知无力抵御上杉军凌厉的攻势,便赶在上杉军尚未兵临城下之前,化妆为山伏,效仿六角承祯、六角义治父子那样,逃往甲贺郡,以躲避上杉军的兵锋。

川守城守将吉田重高、吉田重胜兄弟二人原本是准备效仿其父吉田重政,以及其叔吉田和泉守、吉田若狭守、松本民部少辅等阵亡于箕作城的吉田一族武士,与上杉军抗争到底。

但上杉定虎、八条春纲、八条定繁、太田资正、本庄实乃、千种忠治、楠木正忠等上杉军偏师诸将皆非常欣赏日置流弓术,以及敬佩与箕作城共存亡的吉田一族武士。

为了让日置流弓术能传承下去,上杉定虎便命才投降上杉家不久的蒲生贤秀、梅户高实二人负责去劝降。

虽说梅户高实是北伊势朝明郡的国人领主,并位列北伊势四十八家之一,但实际上却是六角高赖四男、六角定赖之弟、六角承祯之叔。

尽管梅户家屡屡做出朝秦暮楚、反复无常之事,并先后辗转于千种家、六角家、上杉家、织田家,但上杉清定鉴于其仍有一定利用价值,这才没有对其进行清算。

起初,吉田重高、吉田重胜兄弟在收到蒲生贤秀的箭书后,并没有认清形势,反而用弹丸、弓矢进行回应,表示吉田一族剩余之人的态度。

可川守城距离观音寺城不到二十里,且西面的镜家、永原家、马渊家,以及东北面的布施家皆先后倒向了上杉家一方。加上先前与川守城互为犄角之势的长光寺城(川守城北面)、东南方的上南城(川守城东南面)也被上杉军攻落。

这就使得川守城与外界的联系完全被切断,并陷入了孤立无援的窘境之中。

即便如此,吉田重高、吉田重胜兄弟仍打算为六角家尽忠到底。

眼见蒲生贤秀劝降失败后,梅户高实可没有知难而退。

蒲生家毕竟臣服于六角家军门之下的时间不长,且依靠与六角家重臣们进行联姻、过继养子才得以迅速提升在六角家中的地位。

反观吉田家,不仅出自近江源氏佐佐木氏的庶流,而且还先后担任足利将军家、六角家的弓术师范,武名可是响彻近畿诸国,自然是看不上出自藤原秀乡后裔的蒲生家。

梅户高实曾经与吉田重政有过一面之缘,也想习得日置流弓术,奈何屡屡错失机会,以至于吉田重政阵亡于箕作城,他都没能获得学习日置流弓术的机会。

当然,日置流弓术的奥义也只有六角家历代家督,以及足利义晴习得,其余人只能习得皮毛罢了。

很快,梅户高实就紧随蒲生贤秀之后,一人一骑来到了川守城下。

与蒲生贤秀成反比的是,梅户高实可没有受到川守城守军用铁炮、弓矢攻击,而是被恭恭敬敬的迎入城中。

再怎么说,梅户高实与吉田重高、吉田重胜兄弟是同族,且原先在六角家中地位也是高于吉田家的。

此时的梅户高实已是花甲之年,他并不希望看到日置流弓术因吉田一族的覆灭而就此失传。故而,他一进入川守城本丸大广间后,就开门见山的对吉田重高、吉田重胜兄弟进行劝降——现在局势已经非常明朗,伪朝一方已经危在旦夕了,反观上杉家所匡扶的朝廷却是蒸蒸日上。上杉家大军西来,势如龙虎,追随伪朝的六角家螳臂拦车,必败无疑。你们不要执迷不悟,应迷途知返,保全吉田一族以及日置流弓术的存续!近畿诸州已经开始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上杉旌旗所指,贼军逃遁,士庶跪伏!更何况,战死沙场,本就是武士的归宿。吉田出云守、吉田和泉守、吉田若狭守、松本民部少辅等吉田一族武士坚守箕作城只是奉命之举,与官军刀兵相见只是迫不得已、各为其主罢了。

然而,吉田重高、吉田重胜兄弟终究还是对开城投降有着一些顾虑。

毕竟,不久前的大部分吉田一族武士还在在箕作城的笼城战中,让上杉军付出了太田资信、吉江景淳、小野主计助等人以下三百余人的伤亡,且前任吉田家家督吉田重政更是负隅顽抗到底后力战而亡。

这就导致吉田重高、吉田重胜兄弟非常担心川守城开城投降后,是否会遭到上杉家的清算。

梅户高实在获知了吉田重高、吉田重胜兄弟的顾虑后,先是告知了上杉家笔头重臣上杉定虎已经将箕作城阵亡的六角军将士进行了厚葬,并安排了僧侣做法事祈福,至于他们的顾虑,自己也会如实进行转达的。

而后,对于吉田重高、吉田重胜兄弟的顾虑,上杉定虎还是有着足够的耐心,此番上杉家聚集北陆道、中山道、东海道等国己方大名发兵上洛、匡扶朝廷,可是本着只诛首恶的态度。

若是牵连过广,极有可能会让近畿诸国的大名、国人领主们选择负隅顽抗到底,届时会让官军各部付出极大的伤亡。

于是,上杉定虎就指淡海(琵琶湖)为誓,并写下确保川守城上下所有人生命的誓书,让梅户高实再度前往川守城,交给吉田重高、吉田重胜兄弟。

奠定藤原氏万代荣华的藤原不比等死后追封淡海公,而奈良时代也有一位声名显著的文章魁首淡海三船,这两者其中的淡海二字都来自于琵琶湖的古称。

琵琶湖是扶桑面积最大的淡水湖,被扶桑人视作生命之源。湖泊四周群山环绕,郁郁葱葱,整座湖叫比睿山、比良山、伊吹山、铃鹿山等众多山系包裹其中,山水相依,如同世外桃源。道路蜿蜒,唯有少数关隘坦途可以让军旅通行,这也使得琵琶湖所在的近江国成为连接东海道、中山道和北陆道的陆上交通要道,自古便有得近江者得天下的说法。

许过的愿,一定要去还。

发过的誓,千万得算数。

举头三尺有神明,拿誓言谋来的利,在违誓后必定会遭百倍天谴。

所谓的“不杀降”,就是最高级别的誓言。

吉田重高、吉田重胜兄弟经过一番权衡后,还是选择保全吉田家的家名,以及日置流弓术的存续而开城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