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舆论热潮之后,电动汽车在欧洲民众心中的印象大大加深。
8月中旬,特斯拉终于成功加大了产能,开始在欧洲市场跟雷诺大众开启正面交锋。
虽然特斯拉为此付大幅的提升了产品成本,但这个时候也只能考虑矛盾的优先级了。
也是在8月中旬,捷豹官宣称即将推出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变得越来越热闹了。
在这热闹之下,星辰集团也开始加快海外推进的脚步。
8月20日,星辰集团的电动汽车开始在新佳坡发售。
星辰集团定下了星辰电动汽车在亚洲普及,星辰电动汽车产业在欧洲沉淀,星辰电动汽车产业在非洲开荒的整体五年战略。
接下来,何成打算耐心等待时间的沉淀。
可在8月22号这一天,电动汽车市场部的一份销量报告直接打乱了何成的节奏。
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月时间里,星辰电动汽车在华夏市场突然出现了销量暴涨的情况,完全超出了市场部的预测,也完全超出了何成的预测。
而且这个销量暴涨的情况还在继续,接下去几个月很有可能会迎来一个大爆发。
“这是发生什么事情了么?”对于之前认为电动汽车在华夏市场需要好几年时间才有可能出现销量爆发期的何成来说,这样的情况,确实让他感到非常的意外。
“三方面原因吧。”电动汽车市场部负责人面色复杂的说道,“一方面是因为第一批提车的用户,都非常积极的在网上做各种正面分享。”
“在他们描述中,我们的电动汽车就是一款足以比肩3g智能手机的产品。”
“并且很多人表示,虽然汽车的产品单价远远高于3g智能手机,但只做汽车同类对比的话,这个价格已经非常良心了。”
“就像何总说的,豪华品牌一个针对冰箱彩电大沙发的加价,都不止我们一辆车的价格了。”
“而这些来自真实用户的正面分享,效果向来都是最好的。”
“这就已经激发了不少人想要买车的欲望。”
“这个时候,雷诺和大众使用我们技术的消息正好又传到国内后,并引起了不小的讨论,这些讨论进一步激发了不少人的购买欲。”
“毕竟在某些人眼中,雷诺大众那样的企业愿意用我们的技术,就是对我们技术最大的肯定。”
“我们说我们的产品好,他们不信,但外人说我们的产品好,他们立马就信了。”
“而且相比于雷诺大众的定价,我们的定价依然有着很大的优势,这也更进一步的说明了我们的定价有多么良心。”
“再有一个原因,可能是跟最近的一个热门话题有关吧。”
“嗯?热门话题?什么热门话题?”何成好奇的问道。
“就是最近时不时上热门话题榜的那个,#星辰集团带给华夏的三个敢#。”
何成眼神一动,这个话题他是有关注到的,因为确实是一个热度很高的话题,上了好几次热门话题榜,也因为这个热门话题跟自己有着极大的关系。
这个话题所说的三个敢,分别指的是星辰集团让华夏消费者敢买国产电子产品,星辰集团让华夏企业敢搞自主研发,以及星辰集团让华夏资本敢投科技创新。
而这三个敢,更是衍生出了很多话题。
尤其是让华夏企业敢搞自主研发这个点,衍生出的话题是最多的。
包括对高科技的祛魅,很多人开始意识到世间之事都不新鲜,所有的产品说到底都是人做出来的,所以外国人能做到的事情,华夏人确实也能做得到,这并不是一句空话。
很多华夏人确实是被自己以为的困难的给困住了,而非真的被科技本身的困难给困住。
包括对自主研发的偶发性认知,很多人开始意识到,自主研发其实并不存在所谓的确定性和规范性,哪怕只是找到一个创新点对其进行深耕,都有可能改变一个行业,都有可能开启一场技术革命。
也包括对自主研发的结构化认知,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自主研发的具体方式方法,就跟学会学习比学习本身更重要一样,学会自主研发,也比自主研发本身更重要。
等等等等。
而作
为这三个敢背后的关键存在,星辰集团得到了来自网友们的广泛好评。
所以在电动汽车市场部负责人看来,电动汽车的突然大卖,跟这件事情也有关系。
因为大家觉得星辰集团对华夏来说太了不起了,所以必须支持。
而支持一家企业最直接的方式,自然就是买它的产品了。
“咚咚咚。”
了解完情况后,何成正准备分析一下眼前的局面,突然有人敲响了办公室的门。
随后,何成就看到一名公司高管推开门走了进来。
“何总,我刚拿到电动汽车市场部给的预测数据。”高管说这话时,看了一眼正在办公室里的电动汽车市场部负责人,“要是按照这个销量来的话,我们今年亏不起啊!”
“我们之前留给电动汽车的亏损预算只有3个亿啊。”
“要是销量真的爆了,短时间内成本控制又还做不好的话,怕是30个亿都不够吧?”
何成微微皱眉,他第一时间倒是还真没想到这个事情,“销量上去之后,成本自然就会下来一点,但短时间内想要保本可能确实还不太现实。”
“那就再挪点资金过去吧。”
“可现在没有多少钱能挪了啊。”高管摊手道,“公司现在有太多需要投钱的地方了。”
“前不久你又强调说,2008年必须有一笔强制储蓄。”
“现在想要再往电动汽车事业部挪个几十亿,怕是有点困难。”
“除非缓一缓半导体那边的进程?”
“半导体产业的进程是绝对不能缓的。”何成下意识否定。
随后摸着下巴自言自语道,“三个敢...既然国内企业的自主意识,国内企业的创新爆发,以及国内消费者的本土品牌认可度正好撞上了2008年。”
“那不如,就玩把大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