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六丑 作品

第825章 笑傲江湖(侠义)

船只继续向黄河下游驶去,黄河上的风依旧很大,吹得船帆呼呼作响。

岳不群站在船头,望着茫茫河水,心中却在思索着蓝凤凰此次前来的真正目的。这几次连番的相遇看似偶然,但应该是冲伟儿来的,恐怕还有更多的麻烦在前面等着。

船只渐渐远离了与蓝凤凰相遇的地方。黄河两岸的景色不断变换,山峦起伏,绿树成荫。

船工们又开始忙碌起来,吆喝声和划桨声交织在一起。华山派的弟子们也各自回到自己位置上。

岳不群回到船舱,坐在椅子上,闭目沉思。宁中则走了进来,轻声说道:“师兄,这蓝凤凰到底想干甚么?”

岳不群睁开眼睛,叹了口气,说道:“五仙教向来神秘莫测,他们的心思,岂是我们能轻易猜透的。不过,此次蓝凤凰亲自前来,点名要见伟儿,恐怕不只是因为他的像貌和武艺。”

宁中则皱着眉头,担忧地说:“那可怎么办?伟儿这孩子,别被他们给算计了。”

岳不群道:“从现在起,让伟儿多加小心,尽量不要单独行动。我也会尽快想办法,弄清楚五仙教的意图。”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夕阳的余晖洒在河面上,将河水染成了一片金黄。船工们开始寻找合适的地方停靠,准备过夜。

夜晚,船停靠在岸边。黄河边的夜晚格外宁静,只有河水流动的声音。

华山派弟子们都早早休息,养精蓄锐。岳不群却难以入眠,坐在船舱内,手中拿着一本剑谱,却无心翻阅。

……………

夜色如墨,泼洒在天地之间,唯有滔滔黄河水在黑暗中奔腾咆哮,如千军万马滚滚而来。船舷两侧挂着的灯笼随着水流轻轻摇晃,昏黄的光晕在波涛上跳跃不定。

易华伟端着两盏清茶走向船舱,舱门半掩着,透出一抹摇曳的烛光,抬手用手肘轻轻推开舱门,门轴发出“吱呀”一声轻响。

“师父,弟子新沏的庐山云雾。”

易华伟走进船舱,声音清朗,打破了舱内的寂静。

岳不群正坐在案几前,眼神怔怔地盯着案上跳动的烛火,对易华伟的进来,一开始竟毫无察觉。

易华伟走到案几旁,微微俯身,将茶盏轻轻放在案几上。热气从茶盏中升腾而起,在两人之间弥漫开来,带着庐山云雾特有的清香。

“伟儿还没歇息?”

岳不群这时才回过神来,抬眼看向易华伟。端起茶盏,目光从易华伟的手上移到茶盏中碧绿茶汤里浮沉的银毫:“只是这夜半奉茶,怕不只是为尽孝心吧?”

易华伟微微一笑,走到一旁的蒲团前盘膝坐下,青衫下摆自然地铺展在蒲团周围。月光透过雕花木窗,斜斜地洒在他的侧脸上。

“弟子近日重读《正气歌》,忽有所悟。”

易华伟抬起头,声音清越,如同剑鸣在船舱内回荡:“文丞相言:‘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弟子在想,我辈习武之人吞吐天地之气,所求究竟为何?”

岳不群手上的动作一顿,原本正要送到嘴边的茶盏停在了半空。十年前玉女峰剑气之争的场景,如潮水般涌上心头。那些师兄弟们临死前扭曲的面容,痛苦的呼喊仿佛还在耳边回响。血腥气似乎再次弥漫在喉头,让他一阵恍惚。

“自然是光大华山门户,锄强扶弱。”

岳不群听见自己说出这句惯常的回答,声音在船舱内响起,却莫名觉得这话轻飘飘的,没有一丝分量,落不进自己的心里。垂下眼帘,避开易华伟的目光,端起茶盏轻抿一口。

易华伟似乎并没有在意岳不群的回答,起身走到窗前。河风裹挟着潮湿的水汽,汹涌地灌入舱内,将他束发的青绸吹得猎猎作响。

“锄强扶弱…,”

易华伟幽幽道:“天下不平之事太多,华山派倾尽全力,也不过能保周边十里平安,即便如此,依然有贼盗肆虐乡里。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盗贼呢?”

船舱内突然陷入了死寂,只有黄河水的咆哮声从外面传来,越发显得舱内安静得可怕。

岳不群袖中的手掌不自觉地攥紧,指甲深深陷入掌心。他想起二十岁那年,自己带着宁中则追杀黄河三凶。第一次看到了流离失所的灾民。衣衫褴褛的人们眼中充满了绝望,孩子们的哭声,妇女们的哀号,在他耳边回荡。那一刻,他心中第一次对“行侠仗义”这四个字产生了迷茫。那些所谓的江湖恩怨,在百姓的苦难面前,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徒儿曾听过这样一句话: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师父,若侠者眼中只有江湖恩怨…”

抬头看着岳不群,易华伟缓缓开口道:“与那争食腐肉的秃鹫何异?”

轻轻一挥手指,剑气如电,扫过案上的烛台。火苗竟纹丝不动,仿佛时间静止了一般,而铜质烛台却无声地断成两截,切口平滑如镜。

岳不群霍然起身,死死地盯着断口平滑如镜的烛台,喉结上下滚动,心中震惊不已。这般举轻若重的剑意,即便是少林方丈亲至也不过如此。易华伟的成长,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上月十五,弟子夜观星象。”

易华伟忽然转了话题:“紫微垣晦暗,贪狼星犯文昌。不出三年,东南必生兵祸。”

“华山派要做的,不是称霸武林。”

易华伟突然跪下,额头重重地磕在船板上,发出沉闷的声响:“而是成为撑起华夏脊梁的泰山北斗!”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岳不群看着跪在地上的易华伟,心中五味杂陈。想起华山派的历代祖师,想起门派传承至今的艰辛,想起自己这些年为了光大华山派所付出的努力。

易华伟的一番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他的心间。“起来吧,伟儿。”

岳不群长叹一声,上前一步扶起易华伟:“你所说的,为师并非从未想过。只是江湖复杂,门派之间的纷争、利益纠葛,岂是轻易能放下的。”

“师父,弟子明白。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应该做出改变。”

易华伟站直身子,目光炯炯地看着岳不群:“华山派在江湖中素有威名,若我们能带头摒弃门户之见,联合各派共对大敌,何愁不能荡清寰宇?”

“大业……”

船舱内,烛火明明暗暗地跳跃,光晕在四周的木板上摇曳,映出岳不群略显疲惫的面容。伫立原地,沉默了好一会儿,像是在脑海中翻拣着合适的话语。好一会,才迈着缓慢的步子走向窗边,抬手轻轻推开那扇雕花窗棂。

黄河水在夜色里汹涌奔腾,漆黑的河面仿若一条肆意翻滚的巨龙,涛声隆隆不断,似要冲破这夜的寂静,将一切都卷入它无尽的力量之中。岳不群的身影被窗棂框住,在昏暗的光线里显得格外单薄。

“伟儿,你的意思为师明白。年轻人有理想是好事。”

岳不群微微侧头,目光并没有看向易华伟,而是依旧落在那滔滔的黄河水上。好一会,才开口,声音低沉喑哑,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疲惫:“别说大业,只江湖之事,便远非你想象的那般简单。各派之间的恩怨纠葛,早已根深蒂固,岂是轻易能够化解的?”

易华伟挺直脊背,稳稳地站在岳不群身后:“师父,正因为江湖纷争复杂,我们才更应该站出来,引领各派走向正道。若人人都因畏惧困难而退缩,那江湖只会越来越乱,百姓的苦难也会愈发深重。”

岳不群转过身,双脚在木板地上挪动,发出细微的摩擦声。目光复杂,上下打量着易华伟,像是透过眼前的少年,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伟儿,你年纪尚轻,或许还未真正见识过江湖的险恶。为师年轻时也曾如你这般,心怀壮志,想要改变江湖的格局。但现实往往比理想残酷得多。”

易华伟微微低头:“师父,弟子明白江湖险恶,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应该有所作为。若连我们华山派都不敢站出来,那还有谁敢?”

岳不群叹了口气,缓缓踱步到案几前。片刻后,他才开口:“伟儿,你可知道,当年为师为何要争夺华山派掌门之位?”

易华伟抬起头,眉梢轻轻挑起:“弟子不知,还请师父明示。”

岳不群的声音低沉:

“当年为师争夺掌门之位,表面上是为了光大华山派,实则……是为了自保。江湖之中,弱肉强食,若没有足够的实力,连自保都难,更遑论改变什么。”

易华伟眉头微皱,嘴唇微微动了动:“师父,难道我们习武之人,仅仅是为了自保吗?若人人都如此想,那江湖岂不是永远无法改变?”

岳不群抬起头,目光中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有无奈,有感慨,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迷茫:“伟儿,你可知为师为何一直不愿让你过多参与江湖之事?正是因为为师不愿你重蹈覆辙,陷入那些无谓的纷争之中。”

易华伟沉默片刻:“师父,弟子明白您的苦心。但弟子认为,唯有站出来,才能真正改变现状。”

岳不群的目光微微闪动,像是被易华伟的话触动了几分。缓缓走到船舱中央,背对着易华伟,双手负在身后,手指不自觉地相互摩挲。声音低沉:“伟儿,你可知道,江湖之中,有多少人为了名利而争斗不休?又有多少人为了所谓的‘侠义’而牺牲了自己的一生?”

易华伟点点头:“师父,弟子明白江湖险恶,但弟子更明白,若没有人站出来,那江湖只会越来越乱。弟子不愿看到百姓流离失所,更不愿看到华山派沦为争权夺利的工具。”

岳不群微微眯起眼睛,目光似透过船舱的木板,缓缓开口:“你可曾听说过张真人的甲子荡魔?”

易华伟微微颔首:“弟子曾听闻,张真人以绝世武功,花了整整一甲子的时间,荡平江湖邪恶势力,令武林重归安宁。”

岳不群捋了捋胡须:“不错,张真人神功盖世,心怀天下,当年他凭借一己之力,将江湖上那些为非作歹之徒、卖国求荣的蒙元奸细,还有诸多邪恶门派连根拔起。那一场荡魔,可谓是轰轰烈烈,震动武林。”

易华伟眼中闪过一丝憧憬:“如此壮举,实乃我辈楷模。若能如张真人一般,为江湖、为百姓做一番大事,此生无憾。”

岳不群停下脚步,看着易华伟,目光中带着几分复杂的意味:“伟儿,你只看到了张真人荡魔的风光,却未看到背后的无奈。张真人荡魔之后,武林确实安宁了一段时间,可百姓的日子,真的变好了吗?”

“师哥,…伟儿,这么晚了,你们还不歇息?”

宁中则从船舱走了出来,朝两人微微点了点头,接话道:“武林平定,没有了江湖纷争,百姓不就可以安居乐业了吗?”

易华伟朝宁中则拱手行了一礼:“师娘!吵到您休息了?”

“白天歇够了,晚上精神又起来了。”

宁中则笑着揉了揉易华伟肩膀:“正听着你们师徒谈论天下大事。”

说着,将目光投向岳不群。

“哪有这么简单?”

岳不群苦笑着摇了摇头,重新走到案几前,拿起那本剑谱,轻轻翻开又合上,像是在回忆着什么。

“当年张真人荡魔之时,正逢乱世,蒙元暴政,民不聊生。江湖混乱,不过是乱世的一个缩影。张真人荡平了江湖上的邪恶势力,却挡不住朝堂的腐败、官府的横征暴敛。百姓依旧在水深火热之中,流离失所,饿殍遍野。”

宁中则若有所思:“所以,即便我们能平定江湖,也无法改变天下的局势?”

岳不群将剑谱放回案几,缓缓坐下,双手交迭放在膝上。

“江湖与朝堂,向来是相互关联的。武林门派,说到底也只是江湖中的一股势力。当天下大势如此,仅凭武林之力,难以扭转乾坤。当年张真人荡魔之后,武当派成为武林泰山北斗,可又能如何?依旧改变不了百姓受苦的现状。”

说着,岳不群看向易华伟,目光中满是期许:“伟儿,我并非让你什么都不做,只是希望你能明白,事情远比你想象的复杂。我们华山派,在江湖中虽有一席之地,但要想改变天下局势,谈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