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卫军在医院大门对面的饺子馄饨店叫了二十只饺子。
“你给丁老师送去,我在这里等你。“曾卫军对李萍说。
从橱窗能看到里面的不锈钢大锅,锅边挂着网罩。李萍看着老板数了二十只饺子倒进网罩里。
“二十只会不会太多,“李萍疑惑地看了曾卫军一眼,“我最多能吃十五个。“
“多点总比吃不饱好,“曾卫军看了一下招牌,一块钱一个。猪肉白菜馅的。在外面吃就怕猪肉不新鲜,猪肉不是正经的前腿肉,“也不知道丁老师一次能吃多少个。“
李萍去送饺子了。
曾卫军看着老板娘在包饺子,手法很娴熟。有点像父亲包饺子的样子。
曾卫军突然想到了父亲,父亲从来没有下厨做过饭。包饺子的时候会和一家人坐下来包饺子。母亲在擀饺子皮。每当过年三十晚上,都会包饺子吃。一家人坐在大圆桌子上吃,一边吃一边看电视。
父亲去世的时候没有守在父亲身边,而是去黑龙江麦绿素厂家谈在华东地区的独家代理。出发前父亲情况就不好,一天到晚吸着氧气。母亲还说了一句,“你爸这个样子你还去东北?“
当时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生意有那么重要吗?赚钱有那么重要吗?可是父亲离休以后也是在拼命地赚钱。种了很多花,管理好几个厂子的绿化。死前一个月还骑着三轮车往花店送花,直到心梗摔倒住院……
父亲去世的第三天才赶回家看了父亲最后一眼:父亲躺在冰棺里,脸上疙疙瘩瘩很粗糙,却抹了一层很不协调的白粉,嘴唇还抹了胭脂红……
“喂!喂!曾老板,“李萍敲了敲桌子,“你想吃什么?“
“哦,回来了?“
“我叫你呀!你都没反应……你想什么呢?“李萍吃吃笑着,“我们中午吃点什么?“
“买八十只生饺子回丁老师家,自己煮熟了吃。“曾卫军说,“我在想,我爸生病我都没有这么上心,为什么对丁老师这样上心?“
“是啊!我也感觉奇怪呢?为什么啊?“
“我也不知道……“
老板娘在塑料盒里撒一层面粉装一层饺子,装了三层。八十只饺子装了四盒。盒子十元钱,总共九十块。
“九十块自己在家里包能吃三天。“李萍看着袋子里的饺子说,“外面买真不划算。“
李萍在厨房煮饺子。王老师在忙前忙后找碗、醋和大蒜。
曾卫军把娟子拉到客厅,指了指热水器上面的天花板,小声问,“有看过吗?“
娟子摇摇头,“没。人在没法看啊!要爬到上面,我也不行。“
“你是怎么放上面的?“
“正在凳子上抛上去的。“
“得架个梯子,把头伸上面去找。“
“哪有梯子?凳子上叠凳子应该可以。“
“得想办法把老太太支走……“
“吃完了饭我和李萍带老太太去医院看老头,你留下来。“
曾卫军向娟子竖起大拇指:好办法。
吃完了饺子。
曾卫军点了需要带到医院的东西:吃饭用的碗、汤匙和筷子,洗漱用的脸盆、毛巾和脚布。晾换洗的内衣,凉衣服的衣架。还有,肥皂香皂……还有什么?就这么多吧。
“阿姨,你要不要去医院看看,“娟子把东西都分别装入袋子,问,“要去的话,我送你过去。“
“好呀,谢谢你。“王老师说,“要不要带喝水的杯子?“
“哦,要带的。我给忘了。“曾卫军说。还有什么?再想想。
临出门的时候,曾卫军走在后面。
王老师等在门外面等着锁门。
“阿姨,我扶你……“娟子看了曾卫军一眼。
“等我把门锁了。“老太太说着把门关上,插入钥匙转了一圈。“老了不中用了,有时候明明锁了,走到半路又回来,想着是不是门没有锁。“
“别说你啦,我也是这样。“曾卫军看着娟子微笑的表情,摇摇头,“你关门的时候,嘴里说出来:门关好了。门关好了。“
嘀嘀,嘀嘀。
李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