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盛世气象(二十八)

躺在炭火旁,月娘又叫老妈妈给她们送来了果茶,虽然叫果茶,但里面并没有茶叶,而是新鲜的水果加糖熬成的糖水,除她们以外,今夜没有别的女客来洗浴,于是她们就像包了场,行为举止也随意很多。

连杨竹书都半躺着,时不时爬起来喝一口果茶。

这些果子都是本地水果,因着专门培育的时间不长,味道还很酸涩,但加了糖之后那酸涩便成了别有风味,杨竹书喝了半杯果茶,竟然突然觉得饿了。

但她不好意思说,只想着回房后吃两口干粮。

不过,老妈妈显然很习惯客人们在晾晒头发的时候感到饥饿,于是来添水的时候问:“三位可要吃些东西?灶上一直热着水,别的没有,面条和粉条是有的。”

青杏掏出钱来:“我要一碗面,有蛋么?有蛋最好。”

杨竹书看青杏先开口,这才跟着也要了一碗。

月娘也觉得饿了,不过她没点面,而是点了一份红薯粉条。

“这客栈看着简朴,可论起享受来倒也不差什么。”月娘笑着说,“总算能吃口热乎饭了。”

杨竹书晕晕乎乎地说:“我还以为得一起洗,没想到有隔间,这倒是好。”

这客栈房里既不能洗澡,也不能用马桶,看着是样样麻烦。

但可要说细致,也有细致的地方,比如男女浴和男女茅房都分开,方向也不同,茅房也是隔间,时常有人清理,虽说仍不算很干净,但起码比驿站好上许多。

杨竹书原本还嫌弃,如今倒是觉得这客栈对女客也算贴心,客栈里卖的东西也多,便是阮地的月事裤也卖,价格比在临安低得多,就是洗澡如厕,也比在房间里爽利舒坦。

“明日咱们出去逛逛?”青杏有些兴奋,“这大集明日倘若还开,咱们就过去凑个热闹,我还没去过这样的大集。”

老妈妈在柜后坐着,此时也插话:“开的,这大集一个月连开三天,今日是第二天,一旁的小集六天开一天,大集开的时候它便不开。”

月娘见老妈妈善谈,便邀老妈妈过来坐,也叫老妈妈拿上杯子,分喝果茶。

“妈妈是本地人?”

老妈妈点头:“是啰——老婆子原是乡下种地的,孙儿来做工,将老婆子也带来,平日里他在外头干活,我守着这澡堂。”

“妈妈的孙儿是个有本事的。”月娘奉承道。

老妈妈红光满面:“他儿时就比别家的娃子机灵,我一早就晓得要享他的福!”

看澡堂的活不累,就是睡得晚些,不过老人少觉,反倒觉得合适。

老妈妈细说:“那些兵刚来的时候,晋州乱得很呢!我老家的地主老爷将地全卖了,自家只留他们自个儿能种的,这倒还好,老爷往年会做人哩,与咱们都是许多年的交情,听说别的村,一听阮兵来了,将地主老爷一家捆起来送到军营那去,要阮兵将老爷砍头哦!”

三人被吓了一跳,青杏:“那、砍了吗?”

老妈妈:“听说手里有人命的都砍了,可到底有没有冤案,那也不晓得。”

“不过如今倒是好了,咱们这儿也有役吏了。”老妈妈说,“阮地来的扫盲老师也多了。”

“只不是官府派来的,都要收钱哩。”

老妈妈叹道:“啥时候晋州真归了菩萨就好了,许多好处咱们晋州还没有,吃了多少亏?”

青杏这才知道,原来阮地官府修的学校,请的扫盲老师,那都是吃官府的粮饷,学生们不必交学费,真要花销的地方也就买书买纸笔的钱,虽说家里少了个劳动力,但晋州如今不缺工做,反而缺人,一家人供一两个孩子扫盲,实在不算难事。

只是读书仍旧有些贵,因着晋州还没有正儿八经的学校,要读出名堂来,还是得去青州。

来回的路费,住宿吃饭的钱就不少,学费都不算什么了。

因此一家三个大人干活挣钱,才能供得起一个孩子去青州读书,且孩子还不能染上什么花钱的恶习,不过若是孩子精力足够,还算聪明,那么在学习之余便能做些日结工,改善生活和分担家人的压力。

至今为止,晋州百姓除非富裕人家,否则都是让孩子去扫盲老师办的简易私塾里认识些常见字就罢了。

“如今都盼着阮地真把晋州夺过去,好建学校。”老妈妈用铁钳拨了拨炭火,“这些老婆子也不懂,不过读书总没有坏的,咱们这些泥腿子,一辈子是个睁眼瞎。”

青杏觉得,自己不一定要读书,但扫盲班还是得上的,月娘和杨竹书都识字,唯独她是个真正的文盲,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

她还打定主意,等登记姓名的时候,便报成阮姓,反正这么多年丫鬟主子们都叫她青杏,对自己原本的姓氏,她没有任何熟悉的感觉,还不如改成阮姓,也更容易融入那里。

起码别人看在她姓氏的份上,也更容易接纳她。

“妈妈,大集上都有些什么?”杨竹书有些兴奋,她还没赶过集呢!

月娘也问:“女儿家过去可还安全?”

老妈妈笑道:“大集上什么都有!连卖酒的都有呢,不过是果酒,也是这几年阮地水果丰产的缘故,到底咱们这些穷地方,还是舍不得酿粮食酒。”

“茶叶也有,就是少,你们要是去了,别的不买,铁饭盒得买,那玩意不晓得用的什么铁,不生锈,还轻,不怕碎,不仅能装东西,还能将它当一个小锅,有火就能煮点汤。”

“琉璃的首饰可别买,要买也去青州买,琉璃的价如今降下来了,也就是在宋地卖的贵一些,在阮地没人买,便宜都没人要。”

老妈妈听她们说还要赶路,就提醒道:“虾皮鱼干可以买一些,海菜还要泡发了才能吃,虾皮才方便,煮了热水撒上一点,放些盐就是好汤了,紫菜也买些,撕开了放汤里就能吃。”

青杏细细的记下来,这一路要说什么最苦,就是吃和睡最苦。

哪怕是一点可怜的改善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