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炸小肉丸 作品

番外二:朝朝和暮暮(三)

这数年时光里,宋家的日子过得可谓是顺风顺水。

宋彦接过知州的担子后,政绩不比霍知州逊色,深受丰州城百姓的爱戴。

沈遇更是远比原先的守将方鸿光出色,几年的时光,他打了好几场漂亮的胜仗,将北戎震慑得再不敢轻易犯边。

宋玉枝则是重新选址,在丰州城里的好地段开了珍馐百味楼分号,还同清风客栈合作,真正打造出了餐饮和住宿为一体的商业模式,坐稳了丰州城餐饮界的第一把交椅。

当然了,宋玉枝也没忘了标注清楚曾经用过的“宋记”名号,方便一些个对她手艺念念不忘的老食客过来光顾。

赵大娘大力发展自已擅长的养殖,如今宋玉枝铺子里所用的鲜肉,大多出自她手。

葵儿则正式成为酒楼的二把手,前两年嫁了个性情老实的账房,夫妻俩每日一道上工和放工,恩爱的不得了。

周氏没丢开针黹工夫,只是如今不再是为了生计,而是完全出自对这方面的喜爱。她偶尔送出去的绣品,在城中颇受好评。

老医仙还跟在京城中时一样,闲暇时分亦或是遇到有缘的病患,就继续治病救人。

而要数变化最大的,自然还是两个小的。

辛夷已经褪去了青涩,正式接过了医仙谷的衣钵。

尤其是前二年,北戎人试图将某种当时还未知的传染病的病源投放到军营中,辛夷协助沈遇破除了地方的奸计后,更是名声大噪。

现在他但凡外出坐诊,百姓都恭敬又亲切地唤他为“小医仙”。

宋知远也是一样。

他长高了也抽条了,在宋彦的监督和指点之下,成了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小书生,再不见从前圆滚滚的模样。

用宋彦的话说,就是以他现在的程度,下场考个童生是完全没问题的。

只是宋彦是丰州城的知州,宋知远自然不能在亲父的辖区内下考场,而只能去往别处应考。

他终归才是个半大少年,出远门的话,一家子都要放心不下。

而且有句话叫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少时太有作为,也未必是件好事。

宋彦便准备让他十五岁之后再下场,反正家里如今还不需要宋知远站出来支撑门庭,还不如让他多逍遥两年。

还有生日宴的两个小主角——朝朝和暮暮,他们的变化就更大了。

朝朝从小就外向,从粉雕玉琢的奶团子长成了一个雷厉风行的小姑娘。

小姑娘去年就吵着要开始习武。

沈遇被闺女磨得没办法,选了个冬日开始教她。

他本是想着寒冬腊月里,一般大人都耐不住枯燥乏味的基本训练。

小丫头平时就爱睡懒觉,估计新鲜个两三日就没有毅力了。

谁都没想到,朝朝虽然被累得够呛,却愣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沈遇自也不能食言,把家传的武艺一点点教授。

到了五岁生辰这会儿,朝朝已经把几套基本的拳法耍得有模有样,个头也比暮暮高了不少。

同样,暮暮依旧喜静。

他去年开蒙,同小舅舅宋知远一道念书习字,便展现了惊人的天赋。

《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这样的启蒙书籍,宋彦教一遍,他就能记个十之八九,通读两遍,他直接可以做到倒背如流。

就连跟扎马步一样枯燥乏味的练字环节,他也一样半点没有不耐烦,且进度喜人,才刚练了一年多就字迹工整。

就这,还是因为宋彦担心他开蒙太早,伤了身体,每天只限他读书习字两个时辰的结果。

可以说,宋知远这几年能长进那么多,有一部分还得归功于暮暮——

毕竟谁都不想轻易就被自家亲外甥赶超不是?

私下里,宋玉枝和家里人论了论,都觉得朝朝真正像的是她祖父——老武安侯,而暮暮的性情和天赋则是肖似宋老太爷。

姐弟俩一文一武,将来各有各的出路。

他们的生辰宴,宋玉枝依旧没准备铺张浪费地大操大办,只邀请了一些相熟的亲朋好友来自家酒楼赴宴,并且与他们说明不用送太贵重的礼物,只要人到了,热闹一场就好。

这日一大早,宋玉枝就把两个小家伙收拾妥当,带着他们去了酒楼。

后头宋知远和辛夷负责带他们,宋玉枝则和周氏、赵大娘一道处理摆宴的各种事宜。

而沈遇和宋彦,则要在午前下值后才能过来。

没成想,还未到午前,就有人急匆匆来报,说京城来了信使求见。

这几年里,宋玉枝一直没跟京城断了联系,尤其是和兰贵妃、方大夫人和叶儿她们,更是一个月有好几封书信来往。

宋玉枝日前已经收到了她们送来的两个孩子的生辰礼,此时便不由有些奇怪。

但人既然已经等在外头,宋玉枝心里奇怪归奇怪,拾掇了一下自已便出去相见。

一个身形矮小,瘦筋筋的的信差等候在门口。

他三不五时往里张望一番,神情有些惴惴。

宋玉枝见了,略一思忖,立刻试探着唤了一声“侯爷”。

那官差听到脚步声正准备行礼,听到这一声呼唤,也僵在原地,愕然道:“武安侯夫人,您竟还记得小的?”

这信差竟不是别人,而是早先押解宋家一行人、还跟宋玉枝有过一段渊源的官差猴子!

宋玉枝道:“侯爷说的哪里话?早些时候受过你的恩惠,我一直没有忘记。早些时候,我还托人寻过你呢。”

回想当年的流放路上,猴子对宋玉锦有意,便特地为难宋玉枝了一番。

但他本性并不坏,见那时候的宋玉枝着实可怜,便没有真的做什么坏事。后头他还跟宋玉枝达成了合作,甚至临分别前,猴子还从老婆本里拿了半两银子给宋玉枝周转。

宋玉枝是那种得人恩果千年记的性子,前几年入京后就托人寻过猴子。

无奈那会儿新旧朝更替,朝廷的班子大换血,猴子那样名不见经传的小官差,根本遍寻不着踪迹。

眼下,猴子连连摆手道:“侯夫人可别称小的为侯爷,有武安侯在,小的哪里配得上这称呼?!”

宋玉枝便也顺势改口称他为侯哥,然后请他进店说话。

叙上旧了,宋玉枝才知道猴子也有一番造化——

当年押解完宋家人后,猴子回到京城就被上峰的姑娘给相中了。

两人人才品貌都相当,婚后日子虽然不说多富足,但也算得上喜乐。

无奈他那岳丈在新旧朝更替的时候站错了队伍,得罪了人,新皇登基之后,一家子就躲出京城去了。

最近他岳丈看风头过了,一家子才重新回京寻摸差事。

“听说是给你送信,我好不容易才抢到这差事,又怕侯夫人已经不记得我。”说着话,猴子喝了口热茶,“一别经年,夫人已经变得跟当年判若两人。”

宋玉枝笑道:“侯哥还是喊我妹子吧,一口一个夫人也怪生分的。”

说着话,宋玉枝又邀请猴子今日吃过午宴再走。

猴子倒没同宋玉枝客气这个,只是在吃宴之前,他放下茶盏正色道:“妹子,京城近来的天气很是不好。这封信是宫里出来的,你得仔细看看。”

宋玉枝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他是在提醒自已京中要变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