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就算卫鞅最后更改了惩罚条令,不大搞株连,他最后的下场恐怕也好不到哪儿去。
为什么?
很简单,这跟封建王朝的社会特性有关。
什么是封建王朝?
本质上就是全天下所有人无条件的服从一个人。
而这,就是历史上历任变法革新者都不得好死的根本原因。
那些变法途中因为被皇帝猜忌而死的倒霉蛋就不说了,单说那有数的几个君臣同心的。
他们的下场为什么也那么凄惨?
很简单,变法力度不够。
他们看似改天换地焕然一新,实际上就是瞎子吹风感觉感觉罢了。
因为皇权,或者说皇帝的思维有着天然的特殊性与局限性。
他们要的变法,根本就不是下沉到民间的那种变法,他们要的只是在皇权允许范围内的变法。
那么,皇权允许的范围是什么呢?
皇帝眼里的天下。
即打击权贵,维护皇权,提高朝堂掌控力,稳定天下秩序。
说的简单点,其实就是我即要通过变法收回权贵们手里的既定权利,又要天下太平不能乱,具体怎么做,你自己看着办。
这种既当又立的天然限制,从根本是就注定了变法革新永远比不过改朝换代来得彻底。
因为这种似是而非的折腾,在大环境不变的情况下全部都是皇帝自己一厢情愿的自娱自乐。
只要他一死,变法就失去了最大的支撑点。
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那有没有补救的方法呢?
有。
但没人敢用。
因为补救的方法也很简单,争民心。
但这个民心不是朝堂上那些大臣的忠心,也不是地方豪族强民的野心。
它指的是社会底层那些真正身无片缕的屁民之心。
大家都知道,所谓的变法其实就是将旧有的制度推倒,然后重做一套制度分配利益。
但很少有人会去琢磨秩序运转的本质。
那么,秩序运转的本质是什么?
人。
没有人,所谓的秩序就是一堆擦屁股都嫌硬的废纸。
至于法律?
那只是诱导后来人遵守这个新秩序的工具罢了,真正支撑并稳定这个新秩序的是人。
是在推倒旧有秩序建立新秩序时,从新秩序中获利的那些底层人。
这其中的典型就是后世大明的张居正。
他最后之所以会落得那般下场,就是将目光局限在了朝堂,只知道在朝堂拉帮结派搞团结,忽略了底层真正人民的力量。
别说什么屁民不堪重用。
重赏之下必有匹夫。
而匹夫一怒,就会血溅五步。
想想看,一个匹夫不顶用,那十个呢?
百个呢?
千个呢?
千千万万,数亿万兆呢?
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
用的好了,可以开天辟地,让你成仙。
至于这么做会不会导致失控,将变法革新变成改朝换代。
对此,后世五星评论家麦克阿瑟表示:你特么都准备改革变法向那些尾大不掉的文武勋贵亮刀子夺权了,还怕这点风险?
如果一个想要变法的皇帝连这点风险都控制不住,你觉得你能在他手底下干出什么花来?】
“底层人民么……”
万历元年,顺天府,奉天殿。
看着头顶光幕闪过的字眼,张居正脑海中突然想起了一个军中流传许久的流言。
听说,他那位心腹爱酱招兵从来不招良家子,只招老实本分有家有业的矿奴农民。
以前他以为是农人好控制,容易管控,也就没怎么在意,可现在听神迹这么一通讲述,他突然意识到他那位心腹爱酱那么做,似乎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
看着天空开始重新闪烁变换起来的光幕,这一刻,这位历史名人陷入了沉思。
而与他一起陷入沉思的,还有诸天万界中的各大帝王将相。
其中尤其以明朝各代帝王为最。
…
【……说完卫鞅与他的秦国,咱们再聊聊紧随秦国变法的其它国家。
当时,除了秦国效魏、楚变法外,还有另外几个诸侯国也在跟风变法。
其中紧随秦国之后的,就是鸠占鹊巢,篡‘姜齐’自立的‘田齐’。
公元年前386年,齐国权臣‘田和’借赵魏韩三晋之势篡齐自立后,后世史书为区分他建立的齐国与他之前侍奉的姜子牙后代建立的老齐国,便将他创立的齐国称之为‘战国田齐’,姜子牙创立的那个齐国则称为‘春秋姜齐’。
公元前355年,周显王十四年,魏、楚、秦纷纷通过变法革新快速崛起后,自认老牌诸侯国的田齐也不甘示弱,在外部三晋的压力下开始了变法革新。
而当时在齐国主持变法的,是一个名叫邹忌的人,此人擅于揣摩人心,审时度势。
从其人的行为与后事来看,此人算不上一个一心为公的忠臣,只能算是一个可用不可信的能臣。
因为此人有私心,而且私心很重。
此人掌权期间,曾因私人恩怨逼走了当时齐国一位名叫田忌的重臣。
而在田忌麾下,有一位可以说是以一己之力协助田齐坐霸山东的最大功臣。
如果没有这个人,邹忌,或者说齐威王的改革称霸之路就是一场不切实际的空梦。
这个人,就是史书中大名鼎鼎的兵家四圣之一:身残志坚的孙膑孙伯灵。】
公元前360年(随便取的时间节点,找不到孙膑与庞涓在鬼谷子学习兵法时的具体资料),云梦山鬼谷外,正因为收到自家师兄庞涓的回信邀请而辞别鬼谷子准备出山找对方求官的孙膑一脸懵逼的看着头顶天空中坐在轮椅上的老年自己,满脑袋问号。
齐国?
师兄不是说他是魏国的大将么?
我怎么会跑去了齐国?
还有,未来的我发生了何事,竟然沦为了废人?
难道是在与齐国的战争中战败了,被打残了双腿,然后受不过拷打投降了齐国?
想到这里,满心欢喜的他心头一沉,心中那因为自家师兄庞涓在魏国当高官而对未来升起的无限遐想瞬间荡然无存。
如果真是临战变节投靠敌国……
以后天下各国谁还会重用自己啊!
…
同时,公元前342年,魏国首都大梁以西的马陵道旁,刚刚将庞涓弄死的孙膑看着前方古道边拔剑自刎的身影,眼神淡漠而阴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