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滚的肚皮 作品

第七百七十五章 计

次日,《投名状》剧组召开了盛大的定妆发布会。

一般剧组哪会定妆还会开发布会。

但这是一部投资好几亿的顶级大片,宣传自然要到位。

李连界还在处理《功夫之王》剧组的收尾工作,正沾着一身猴毛补拍孙猴子的戏份呢。

所以这场发布会的主角,就是刘德桦,陈可欣,以及刚刚签约的张远。

“好久不见!”

一来到后台,华哥便乐和和的上前给了他一个拥抱。

“又能一起合作了。”张远也热情的拍着对方的后背。

“是啊,好久没有一起拍戏了。”

“我很想念当年在《天下无贼》剧组的时光。”华哥有些感慨的说到。

他感慨的是物是人非。

那会儿张远还只是位小演员。

拿着很低的片酬,干着很辛苦的工作。

戏份不多,也不算太出彩。

但他总能以超过大家预期的水平完成这些内容。

那时自己就挺看好他。

想着有机会带他一下。

可怎么也没想到,这才过去没几年,对方的身份和实力就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片酬足足翻了几十倍!

华哥听说了张远开出的片酬要求。

从十几万到上千万,这变化说出去都吓人!

但他想想,自己当年也是接连几部戏红了后,片酬连翻几十上百倍的。

演员这行就是这样,一旦红了,那钱来的跟现印一样!

只不过对方一转眼都追到自己身后来了。

在《投名状》这部片子里,他俩的片酬差距才不到3成。

华哥心说,照现在这情况看,以后谁带谁还不一定呢。

“华哥,你先走。”

上场排队时,张远主动把华哥让到了前面。

“好。”

刘德桦心里挺痛快。

最近港圈什么情况,他是了解的。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和冠希一比,张远强太多了。

最近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却还是守着规矩,挺尊重我这个前辈的。

又想起自己那么多年,少数几部投资后赚了钱的影片,便是与他一块合作的《疯狂的石头》。

也和现在让我时一样,拍摄《疯狂的赛事》也没忘了我。

我们还是合作伙伴呢!

边想着边走上了发布会的舞台。

闪光灯的“咔嚓”声立马响彻了整个会场。

流程与平时的发布会一样,无非是热场,宣布影片立项,即将开拍。

演员导演大致介绍片子,说些云里雾里,既方便媒体写文章,又好勾起观众兴趣的话题。

到了提问环节,记者率先把话筒杵到了张远嘴旁。

“请问张远先生,您与陈冠希先生在《头文字d》中有过合作。”

“您对他这次的眼罩门事件有何看法。”

“我没看。”张远立即回道。

港媒还是一样,尽问些不好问答的问题。

华哥听到他的话,在旁差点笑出来,但很快绷住。

毕竟这事很严肃。

并且他很老练的帮张远挡话。

“这种问题最近问的太多了。”

“今天我们只回答与影片和个人相关的话题。”

华哥是好心。

但他不知道,罪魁祸首就在自己身旁。

不过张远说的也是实话。

他的确没上网看照片。

倒不是不忍心,主要大部分照片中的女主角,身材都很一般,没啥好看的。

眼瞧这个问题被华哥给挡了后,另一位记者立马跟上,也是火力全开。

“请问之前有媒体报道,说你因为天价片酬遭到剧组回绝,有没有这件事?”

“对,听说您的片酬高达好几百万,有没有这回事。”

小瞧我!

张远挺不服气。

老子以后除非特殊情况,低于千万的都不接!

这会儿轮到陈可欣出面了。

他知道天价片酬的事是之前江志墙和张远有矛盾是闹出来的。

现在情况不一样啦!

这位不是敌人,是自己人了。

便瞪大眼睛开口。

“什么天价片酬?”

“你告诉我,多少钱算是天价?”

“人家好莱坞影星,一部片几千万美金,算不算天价?”

“我作为导演,觉得演员拿片酬是靠实力的。”

“张远有这个实力,他就应该拿那么多钱。”

“我劝有些同行演员不要嫉妒,先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陈导到底是老江湖,先把水搅浑,把矛头指向是有同行羡慕嫉妒恨说怪话。

“我也觉得,张远一直拿到是合理片酬。”华哥也帮腔道。

然后,隔天报道就出来了。

“当红男星张远参与《投名状》剧组,称天价片酬合理。”

张远:……

你们这招移花接木,颠倒黑白,让我很难顶啊!

华哥说我拿的是合理片酬,到你们嘴里成了拿天价片酬合理。

你们港媒的阅读理解到底是谁教的?

“这不是给我找事,让我挨骂吗?”刚刚返回帝都,在机场落地的张远,将手中刚买报纸塞进了垃圾桶中。

“老板,未必。”

刚买完咖啡,打算帮张远公关一下,掏出笔记本电脑上网的曾佳回道。

“怎么说?”张远凑过脑袋。

他翻看网页瞧了瞧。

骂的当然有,但并不算太多。

原因有几个。

首先还得说是陈可欣,他的话起作用了。

网络上的舆论,尤其是张远的粉丝们,都把这事怪到了同行嫉妒上。

其实也没错,张远现在这片酬,若是让老对头聂元看到,对方估计能气吐血。

不光香江有大儒为我辩经,网络上也有。

再来,不少人觉得几百万片酬并没有什么问题。

因为《尖峰时刻3》已经在国内登录了!

首周票房超过了7000万。

最终票房破亿应该不是难事。

现在是暑期档,去看电影的人不少。

但在如今的大陆市场,能拿到破亿票房依旧是一件很牛逼的事。

其中张远与龙叔那场巴黎铁塔对决,让不少辰龙的影迷和动作片影迷看的大呼过瘾。

“打的也太痛快了!”

“真tm帅!”

给不少人看爽了。

甚至被有些媒体评为年度最佳打戏。

看到有人这么说,张远心想自己当时的功夫就算没白花。

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拍的好,自然有人捧。

更关键的一点,是“出口转内销”。

怎么个转法呢?

龙叔带他去海外上节目时,捧他说是“小李小龙”。

外国媒体也引用了辰龙的话,做了些报道。

然后这些报道,又被人翻墙截图,运回了国内。

而内容也被翻译成了“外国媒体称张远是下一个李小龙”。

翻译过程,就和信息拷贝过程一样,发生了不可避免的丢包……

这下可不得了了!

按照当年很流行的一句话讲,叫“有图有真相”!

外国报纸上都登着呢,这还能有假?

都下一个李小龙了,多拿点片酬怎么了?

谁不服?

华夏百姓有个毛病,是长期被排除在西方主流世界外所造成的。

那就是特别需要得到老外,尤其是发达国家老外的认可!

甚至不需要发达国家,阿猫阿狗,只要是高鼻梁蓝眼珠子的就行。

老外说一句华夏好,百姓能乐三天。

后世的中美对账,其实就是类似的情况。

人和国家一样,如果特别需要外部认可,那说明骨子里还是不够自信。

改革开放,开拓市场,加入wto,这才多少年。

一听到老外认可他,那便是圣旨一般的!

别人再怎么说都没有。

我不管我不管,洋人认可了,就是好!

“是好事,但是……”张远看完后,有点惆怅。

看来还需要很多年,才能走到我们自己喜欢就好,管你们老外喜不喜欢的阶段。

不过“出国镀金”本就是他的目的,所以也没啥好抱怨的。

但更让他没想到的是,这话不光观众信了。

“喂,张远啊?”

“有空再来一趟,我们聊聊戏的事。”

宁影厂的副厂长庞洪亲自给他来了电话。

张远想着,我还没找你,你倒来找我了。

片子的导演是金像奖新任主席陈嘉尚,现在港圈解除了对他“封锁”。

他本想等陈导找他的。

没想到制片人先坐不住了。

张远猜测,应该和新闻以及网络上的评价有关系。

舆论可是把双刃剑。

会让张远收获利益。

也会让张远的同行收获失望。

刃都冲外……

离开机场后,便直奔宁影厂在帝都的办事处。

“哎呦,总算来了。”

庞洪亲自来门口迎他。

“你和辰龙的那场打戏太精彩了,我去影院看了,目不暇接。”

一听他这话,张远便知道自己没猜错。

“来来来,请坐。”

给他领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后,还让秘书上了茶水。

“这个……上次试镜,你给我们剧组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我们对你是特别满意的。”

忽悠……张远面带笑容,但心中说到。

还满意。

李少宏说你非用鲲鲲不可得时候,咋没出来澄清反驳?

“在我看来,王生这个角色,对形象和武术基础的要求,与你完美契合。”

庞洪侃侃而谈。

“我把你的试镜录像给编剧看后,老师说你让他对自己笔下的角色,有了真实的人物模板。”

接着忽悠……我怎么不信呢?

你不会和那些渣男一样,对每个女人都说同样的话吧。

我每次都还编新鲜的呢!

“既然我们双方都很满意。”

“我看不如,咱们就聊聊……”这位比了个搓手指的动作。

“聊聊钱的事?”

曾佳上前一步。

张远之前就交代过,和剧组谈钱的事,他会画道,然后由她处理。

可这回,她却发现张远抬起手来,把自己给拦在了一旁。

“好啊,就是不知道你们的预算怎么样?”

“预算的话,的确很紧。”

“我们想把钱都花到片子的制作上。”

“所以,虽然有了不少投资人,但还是有些拮据。”

说到这里,他起身开门,探出身子喊了句。

不久后,又进来俩人。

“这位是剧组的服装指导。”

“这位是剧组的艺术指导。”

“我让他们和你解释一下,我们这部戏想要呈现的效果。”

哦。

张远懂了。

这是组团忽悠我来了!

不过的确挺下本。

由于有港资成分,所以服装执导找到了大名鼎鼎的吴宝铃。

这位老姐姐与叶锦添齐名,也就是《英雄本色》,《赤壁》的那位老哥。

而艺术指导,则找了另一位香江大佬李立功。

都是有实力的。

这俩说的也挺专业,事无巨细,由浅入深。

但庞洪找他俩来和张远解释的目的,其实很明确。

我们的要求高,所以预算紧。

你看,能不能打个折?

这位从进门后,先后使出笑脸相迎计,拼命捧杀计,专业哭穷计。

“我明白了,您几位,是真心想要搞好这部片子的!”

“对,太对了!”庞洪见他上道,自己的计划得逞,兴奋的回道。

这会儿改换无比真诚的神情。

“我知道你现在片酬很高,外边都传,说你片酬近千万。”

“哈哈哈……”

这位边说边笑,却见到曾佳在旁默默点头,笑容便僵在了脸上。

卧槽!

是真的?

“我想说的是……”这位愣了会儿才回过神来。

“我们很有诚意,也决心做好电影。”

“我看你也是愿意参与到好作品当中的。”

“哎!”庞洪一拍桌子:“我直接做主,在有限的预算中,划出200万来,作为你的片酬。”

“剧组资金不够的部分,我自掏腰包!”

张远明白了,这是稀里糊涂突然落锤计。

而他从进门起,就只用了一计。

将计就计!

“剧组资金既然那么紧张,我看要不算了吧。”张远也同样投以真诚的目光。

“我怕知道200万是不多,但这是我们能拿出的全部资产。”

“我们真的很有诚意。”

“您再考虑考虑?”

“你理解错了。”张远摇头道。

“我的意思是,你们没钱的话,片酬就算了。”

张远凑近后,稳稳说到。

“我可以不要片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