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王建业直起身,声音坚定:“现在我宣布几项决定:第一,重新调整薪资体系,基层员工底薪上调20%;第二,设立绩效奖励制度,每月评选优秀员工,奖金一千元;第三,增加两名服务员和一名帮厨,减轻大家工作压力。”

大堂里瞬间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小李激动地和小张击掌,老马偷偷抹了抹眼角。

“但这还不够,”王建业抬手示意大家安静,“我注意到大家的精神状态也很重要。从下周开始,每月组织一次团建活动,费用由饭店承担。同时,每周安排两次专业技能培训,帮助大家提升。”

王经理在一旁小声提醒:“老板,这些措施会增加不少成本……”

王建业摆摆手:“员工满意了,顾客才会满意,生意才能长久。这笔钱得值!”

会议结束后,员工们三三两两地离开,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小李追上走在前面的王建业:“王老板,谢谢您!我们一定好好干,不辜负您的信任。”

王建业温和地笑笑:“是我该谢谢你们,及时让我发现问题。对了,”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这是我老朋友,人力资源专家周教授。我请他下周来帮我们设计更科学的薪酬体系和员工发展通道,你有兴趣的话可以一起参与讨论。”

小李受宠若惊地接过名片:“真的可以吗我只是个普通服务员……”

“在我眼里,没有普通和不普通的区别,只有认真和不认真的区别。”王建业拍拍她的肩膀,“你很勇敢,敢于说出真实想法,这正是我们需要的。”

接下来的一个月,王氏饭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薪资调整后,员工们干劲十足;周教授设计的绩效评估系统公平透明,让每个人都能看到努力与回报的直接关系;定期的培训和团建活动更让团队凝聚力大增。

周五晚上的团建活动选在了郊区的农家乐。秋高气爽,员工们分组进行厨艺比拼,笑声不断。小李和小张所在的小组凭借创新的“地锅鸡改良版”获得第一名,王建业亲自为他们颁发了奖状和奖金。

“没想到我们也能得奖!”小李捧着奖状,脸上洋溢着自豪。

王建业笑着说:“这就是团队的力量。对了,下周的月度优秀员工评选,你和小张都是候选人。”

小张挠挠头,不好意思地说:“其实我们现在干活比以前更卖力,反而觉得没那么累了。”

“这就是心态的变化。”周教授不知何时走了过来,“当员工感受到被尊重和重视时,工作就不再是负担,而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回程的大巴上,员工们唱着歌,气氛热烈。王建业坐在前排,听着身后的欢声笑语,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他想起上周的财务报表——虽然人力成本增加了,但顾客满意度和翻台率都创了新高,整体利润反而提升了15%。

王经理凑过来小声说:“老板,您这招真高明。员工们现在跟打了鸡血似的,连最懒散的几个都积极起来了。”

王建业摇摇头:“这不是什么招,而是最基本的道理——将心比心。你对员工好,员工自然会对顾客好,生意怎么可能不好”

……

秋日的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王氏饭店的办公室,王建业站在窗前,望着对面食韵楼略显冷清的招牌,眉头微蹙。

自从上次卫生风波平息后,王氏饭店的生意不仅恢复了,还比之前更加红火。但王建业心里清楚,这场胜利只是暂时的。

“王总,这是上个月的财务报表。”财务主管刘明推门而入,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喜悦,“营业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百分之三十五,净利润更是翻了一番。”

王建业接过报表,目光扫过那些令人欣喜的数字,却并未展露笑颜。“刘主管,你觉得对面食韵楼会就此罢休吗”

刘明一愣,随即明白了老板的担忧:“您的意思是孙福还会卷土重来”

“以我对孙福的了解,他绝不会善罢甘休。”王建业转身走向办公桌,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我们不能总是被动应对,必须主动出击,彻底解决这个隐患。”

窗外,一片枯黄的梧桐叶随风飘落,恰好落在窗台上。王建业伸手拾起那片叶子,若有所思地摩挲着叶脉。“帮我联系一位可靠的私家侦探,要绝对保密。”

三天后,一位名叫陈默的中年男子出现在王建业的办公室。他穿着普通的灰色茄克,面容平凡得让人过目即忘,但那双眼睛却锐利如鹰。

“王老板,您的情况我已经大致了解。”陈默的声音低沉而平稳,“要彻底解决孙福这个麻烦,我们需要更全面的证据,证明他不仅针对王氏饭店,还有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

王建业点点头:“这正是我请你来的原因。费用不是问题,我需要确凿的证据,足以让孙福再也无法在餐饮行业兴风作浪。”

陈默从公文包中取出一个笔记本:“根据我的初步调查,过去两年内,有三家新兴餐馆在生意刚有起色时突然遭遇卫生问题或网络负面评价,随后迅速倒闭。巧合的是,这三家餐馆都位于食韵楼周边三公里范围内。”

王建业眼中闪过一丝震惊:“你是说”

“这只是巧合的概率几乎为零。”陈默合上笔记本,“我需要两周时间深入调查,期间可能会需要您提供一些协助。”

“没问题,有任何需要随时联系我。”王建业起身与陈默握手,感受到对方手掌传来的坚定力量,心中稍安。

陈默离开后,王建业站在窗前,望着对面食韵楼进出的顾客,心中思绪万千。他想起自己创业时的艰辛,想起那些因为恶性竞争而倒闭的同行的无奈。如果真如陈默所说,孙福已经用类似手段搞垮了多家餐馆,那么这次绝不能轻易放过他。

秋风渐起,窗外的梧桐树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什么。王建业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定。

两周后的傍晚,陈默再次出现在王建业面前,这次他带来了一个厚厚的文件袋。

“王老板,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陈默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依然锐利,“孙福不仅针对王氏饭店,还曾用几乎相同的手段打压过江南小馆和川味居。”

王建业接过文件袋,里面是照片、录音文件和书面证词。他快速浏览着这些材料,眉头越皱越紧。照片上,孙福与卫生检查员在隐蔽角落交谈;录音中,孙福亲口承认点钱就能让竞争对手关门;证词里,几位曾经的餐馆老板描述了相似的遭遇。

“这些证据.足够起诉了吗”王建业的声音有些发颤。

陈默点点头:“足够证明孙福的商业诽谤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但要让他在法庭上无法翻身,我们还需要更多。”

“什么意思”

“我建议您联系这两家餐馆的老板,联合起来一起起诉孙福。”陈默指着文件中的两个名字,“人多力量大,而且他们的证词会更有说服力。”

王建业沉思片刻:“好,我亲自去拜访他们。”

第二天一早,王建业驱车来到城东一处偏僻的居民区。按照陈默提供的地址,他找到了“江南小馆”原老板林志远的家。这是一栋老旧的公寓楼,楼道里弥漫着潮湿的气味。

王建业轻轻敲响了三楼的一扇门。门开了一条缝,露出一张憔悴的中年男子的脸。

“林老板我是王氏饭店的王建业。”

门后的男人明显一愣,随即警惕地打量四周:“你怎么找到这里的”

“我有重要的事情想和您商量,关于您的餐馆为什么会倒闭。”王建业压低声音,“我知道是孙福在背后搞鬼。”

门缝后的眼睛闪过一丝痛苦和愤怒,随后门完全打开了。“进来吧。”

林志远的家简陋而整洁,墙上还挂着几张“江南小馆”鼎盛时期的照片。王建业注意到茶几上放着一本餐饮管理教材和几张求职简历。

“您还在从事餐饮行业”王建业问道。

林志远苦笑一声:“哪有那么容易。自从江南小馆倒闭后,我欠了一屁股债,现在只能打零工维持生计。”他给王建业倒了杯茶,“说说吧,你找我什么事”

王建业取出陈默收集的部分证据:“我想请您看看这些。”

林志远仔细翻看着照片和文件,双手开始微微颤抖。当他听到录音中孙福熟悉的声音时,猛地将文件摔在茶几上。

“这个混蛋!”林志远的声音中充满愤怒,“我就知道那次卫生检查有问题!突然来了五个人,把厨房翻了个底朝天,最后说我们使用过期食材,罚款五万!可那些食材明明是他们自己带进来的!”

王建业点点头:“现在我们有证据证明这是孙福一手策划的。我想请您和其他受害者一起,把孙福告上法庭。”

林志远沉默良久,眼中闪过犹豫:“我已经一无所有了,再折腾这些有什么意义”

“为了正义。”王建业直视林志远的眼睛,“也为了给您自己讨个公道。如果胜诉,至少能获得一些赔偿。”

窗外,一只麻雀落在窗台上,好奇地打量着室内的两人。林志远的目光追随着那只小鸟,仿佛在思考什么。

“好,我加入。”他终于下定决心,“但我有个条件——如果败诉,所有费用由你承担。”

王建业毫不犹豫地伸出手:“成交。”

离开林志远的家,王建业又驱车前往城西,寻找“川味居”的老板赵海川。这家曾经红火的川菜馆倒闭后,赵海川转行做了食材供应商,但生意一直不温不火。

在一家小型农贸市场里,王建业找到了正在卸货的赵海川。这位曾经的川菜大厨如今皮肤黝黑,手上布满老茧,早已看不出当年的风采。

“赵师傅,久仰大名。”王建业主动上前打招呼。

赵海川警惕地看着这位西装革履的不速之客:“您是”

“王氏饭店的王建业。”

听到这个名字,赵海川的表情立刻冷了下来:“哦,大老板啊。找我这个小商贩有什么事”

王建业不以为意,直接切入主题:“我想和您谈谈孙福,以及川味居倒闭的真正原因。”

赵海川的动作顿了一下,随即继续搬着货箱:“过去的事了,没什么好谈的。”

“但如果我说,我们现在有机会让孙福为他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呢”王建业取出文件袋,“这些是证据,证明孙福用不正当手段打压竞争对手,包括您的川味居。”

赵海川终于停下手中的活,接过文件袋快速浏览起来。当他看到一张孙福与网络水军头目会面的照片时,脸色变得铁青。

“这个王八蛋!”赵海川咬牙切齿,“当年网上突然冒出几十条差评,说我们的菜里有蟑螂、服务态度差,全是胡扯!我了那么多心血经营的声誉,一夜之间全毁了!”

王建业点点头:“现在我们有确凿证据证明这是孙福雇人做的。我想请您和林志远一起,把孙福告上法庭。”

赵海川的眼中燃起复仇的火焰,但很快又黯淡下来:“打官司要钱要时间,我现在哪有这个精力”

“所有费用我来承担,您只需要出庭作证。”王建业坚定地说,“而且,如果胜诉,您将获得应有的赔偿。”

市场里人来人往,叫卖声此起彼伏。赵海川望着自己简陋的摊位,又看了看照片上意气风发的孙福,终于点了点头。

“好,算我一个。不是为了钱,就为了出口恶气!”

就这样,王建业成功联合了两位受害者。接下来的日子里,三人在陈默的协助下,收集了更多确凿证据,包括孙福贿赂卫生检查员的银行转账记录、与水军公司的合同复印件,以及多位离职员工的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