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一个月后,徐州中级人民衙门正式受理了这起商业诽谤和不正当竞争案。开庭当天,衙门旁听席座无虚席,不少餐饮业同行和媒体记者都赶来关注这场“餐饮大战”。

王建业坐在原告席上,神情肃穆。他身旁是林志远和赵海川,两人都穿着最好的衣服,紧张地等待着庭审开始。对面被告席上,孙福一脸不屑,身后是高价聘请的知名律师团队。

当领导宣布开庭时,整个衙门瞬间安静下来。王建业的律师首先陈述案情,并出示了一系列证据。随着一张张照片、一段段录音在衙门上展示,旁听席上不时发出惊叹声。

轮到孙福的律师辩护时,这位经验丰富的大律师使出了混身解数。

“这些所谓的证据来源不明,真实性存疑.”

“我的当事人与这些卫生检查员只是正常社交”

“网路上的差评是消费者自发的行为,与我的当事人无关.”

但面对铁证如山,这些辩解显得苍白无力。

当林志远和赵海川先后出庭作证,讲述自己的遭遇时,连领导都不时皱眉。

最戏剧性的一幕出现在最后一位证人——食韵楼前财务主管出庭作证。

这位中年女性颤抖着声音,详细描述了孙福如何指使她做假账,支付给卫生检查员和水军公司的款项如何被伪装成“广告费”和“咨询费”。

“你在撒谎!”孙福突然从被告席上站起来,脸色铁青,“我从来没有”

“被告请控制情绪!”领导严厉地敲响法槌。

当所有证据和证词呈现完毕后,领导宣布休庭合议。王建业和两位同伴坐在衙门外的长椅上,紧张地等待着最终判决。

“你觉得我们会赢吗?”林志远小声问道,手指不停地敲打着膝盖。

王建业深吸一口气:“证据确凿,应该没问题。”

赵海川冷哼一声:“这世道,有钱能使鬼推磨。孙福请了那么贵的律师.”

一个小时后,领导重新开庭,宣布判决结果:孙福因商业诽谤和不正当竞争罪名成立,需赔偿王氏饭店80万元,“江南小馆”50万元,“川味居”20万元,并在市级媒体上公开道歉。

衙门内一片哗然。王建业长舒一口气,与两位同伴紧紧握手。对面的孙福面如死灰,在律师的搀扶下才勉强站稳。

走出衙门时,阳光正好。王建业抬头望着湛蓝的天空,心中百感交集。这场胜利来之不易,但更重要的是,它为徐州餐饮行业树立了一个标杆——恶性竞争终将受到法律制裁。

“王老板,恭喜啊!”一位记者挤上前来,“这次胜诉对餐饮行业意味着什么?”

王建业面对镜头,神情庄重:“这意味着餐饮行业的竞争将更加规范、透明。我们欢迎良性竞争,但绝不容忍恶意诋毁和不正当手段。”

当晚,徐州餐饮行业协会会长郑国栋亲自致电王建业,表示将以此为契机,开展全行业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并邀请王建业担任行业规范委员会副主任。

一个月后,在行业协会的年会上,王建业被授予“诚信经营典范”称号。王氏饭店的生意蒸蒸日上,而食韵楼则在舆论压力下门可罗雀,最终关门大吉。

又是一个秋日,王建业站在王氏饭店新装修的大堂里,望着墙上新增的荣誉证书和媒体报道,心中充满感慨。这场漫长的斗争终于画上了句号,但他知道,餐饮江湖的风云永远不会停歇。

“王总,新店的选址已经确定了。”助理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您要去看一下吗?”

王建业点点头,迈步向外走去。

……

秋日的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王氏饭店的办公室,王建业站在窗前,望着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

自从上次与孙福的官司胜诉后,王氏饭店的生意蒸蒸日上,但他心里清楚,餐饮行业的竞争永远不会停歇。

所以一定要小心谨慎,毕竟小心驶得万年船。

“王总,这是上个月的财务报表。”

财务主管刘明推门而入,将一份档案放在桌上,“营业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百分之二十,但增速开始放缓。”

王建业接过报表,眉头微蹙。他翻看着那些数字,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增速放缓.看来我们需要新的增长点了。”

刘明犹豫了一下,说道:“现在年轻人喜欢打卡网红店,我们是不是也该考虑做些改变?”

“网红店?”王建业摇摇头,“那种昙花一现的东西不是我们的追求。”但他心里明白,刘明的话不无道理。传统餐饮模式确实需要创新了。

下午,王建业独自驱车前往城东的文创园。这是他最近养成的习惯,每周抽时间去新兴的商业区转转,寻找灵感。文创园里聚集了许多年轻创业者,充满活力与创意。

漫步在鹅卵石铺就的小路上,王建业被一家名为“味觉记忆”的小店吸引。橱窗里陈列着各种与美食相关的文创产品——印有地方特色小吃的明信片、做成包子形状的冰箱贴、绘有传统菜谱的围裙“这位先生,对我们的产品感兴趣吗?”一个温和的男声从身后传来。

王建业转身,看到一位戴着黑框眼镜、约莫四十出头的男子。他穿着简约的深蓝色衬衫,手腕上戴着一串木质手链,整个人散发着艺术家的气质。

“这些设计很有特色。”王建业点头道,“将美食与文化创意结合,是个不错的点子。”

眼镜男子笑了:“谢谢。我是这家店的设计师苏明远。”他伸出手,“您看起来对餐饮很了解?”“王建业,王氏饭店的负责人。”王建业与他握手,突然觉得对方有些眼熟,“等等.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苏明远推了推眼镜,仔细打量着王建业,突然眼睛一亮:“徐州大学2001届?你是经济系的王建业?”

“你是艺术系的苏明远!”王建业恍然大悟,两人相视大笑。二十年前的大学同学,竟在这样的场合重逢。

苏明远热情地邀请王建业进店详谈。店内空间不大但布置精巧,木质货架上整齐摆放着各种文创产品,墙上挂着美食主题的水彩画,角落里甚至有一个小型咖啡吧台。

“真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你。”苏明远煮了两杯手冲咖啡,香气在狭小的空间里弥漫,“听说你的饭店做得很大啊。”

王建业接过咖啡,苦笑道:“表面风光罢了。传统餐饮越来越难做,正愁找不到突破口呢。”他环顾四周,“倒是你,把爱好变成了事业,很不错。”

苏明远摇摇头:“实不相瞒,生意并不好做。文创产品市场竞争激烈,我们这种小品牌很难突围。”他指着货架上一款印有徐州地锅鸡图案的餐垫,“比如这个,设计花了两个月,销量却很差。”

王建业拿起餐垫仔细端详,突然眼前一亮:“等等,这个地锅鸡的图案是我们饭店的招牌菜啊!”

“真的?”苏明远惊讶道,“我只是觉得地锅鸡是徐州特色,没想到这么巧。”

王建业的心脏突然加速跳动,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海中成形。“明远,你说如果我们合作会怎样?王氏饭店提供招牌菜的元素和品牌支援,你来负责设计开发一系列专属文创产品。”

苏明远愣住了,咖啡杯悬在半空。“你是说跨界合作?”

“正是!”王建业兴奋地站起身,在狭小的空间里来回踱步,“我们可以开发餐具、围裙、文化衫等一系列周边产品。饭店也可以重新装修,融入这些文创元素,打造独特的就餐体验。”

苏明远的眼睛渐渐亮了起来,但很快又暗淡下去。“想法很好,但实施起来难度不小。首先需要专业团队,其次投入不小,最重要的是市场接受度未知.”

王建业拍拍老同学的肩膀:“风险当然有,但机遇更大!你刚才不是说小品牌难突围吗?借助王氏饭店的知名度和客流量,你的设计能直接触达目标客户群。”

苏明远陷入沉思,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咖啡杯边缘。王建业能看出他内心的挣扎——既渴望这个机会,又害怕失败。

“这样吧,”王建业决定推他一把,“我们先做个小型试点。你设计三款样品,我在饭店里设定一个展示角,测试顾客反应。如果反响好,我们再深入合作。”

苏明远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好,就这么定了!不过.”他犹豫了一下,“我需要深入了解你们的菜品文化和品牌理念,才能设计出真正契合的产品。”

“没问题!”王建业掏出手机检视日程,“明天下午有空吗?来我饭店,我让厨师长亲自给你讲解每道招牌菜背后的故事。”

离开文创园时,夕阳已经西沉。王建业坐在车里,望着后视镜中渐行渐远的“味觉记忆”小店,心中充满期待。这个偶然的相遇,或许会成为王氏饭店转型的关键转折点。

第二天下午,苏明远如约而至。王建业亲自带他参观了整个饭店,从大厅到厨房,甚至平时不对外开放的食材储藏室。

“这位是我们的厨师长李师傅,跟随我二十年的老搭档。”王建业向苏明远介绍道。

李师傅身材魁梧,围裙上沾着些许面粉,脸上带着厨师特有的严肃表情。“王总说您要设计什么文创产品?”他直截了当地问,语气中带着怀疑。

苏明远不卑不亢地点头:“是的,我想了解咱们招牌菜的特点和文化内涵,尤其是地锅鸡。”

李师傅哼了一声:“菜就是菜,有什么文化不文化的。”他转向王建业,“王总,咱们是开饭店的,搞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有用吗?”

王建业早就预料到李师傅的反应,耐心解释道:“李师傅,时代在变。现在的顾客不仅要吃好,还要体验好。你的地锅鸡之所以成为招牌,不正是因为背后的故事和匠心吗?”

李师傅皱起眉头,但没再反驳。王建业知道,这位老搭档虽然固执,但只要是为了饭店好,最终都会支援。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在李师傅不情不愿但详尽的讲解下,苏明远了解了地锅鸡的历史渊源、选料讲究和烹饪秘诀。他飞快地在素描本上记录着,时而打断询问细节。

“所以这个'三煨三焖'的工艺是关键?”苏明远指着本子上的草图确认道。

李师傅点点头,态度比最初缓和了些:“没错,火候掌握不好,鸡肉就不够酥烂入味。”

“太棒了!”苏明远兴奋地说,“这个工艺过程完全可以转化为设计元素。比如.”他迅速画了几笔,“将三个火候阶段抽象为图形,用在餐具的边缘装饰上。”

王建业凑过去看,不禁赞叹:“妙啊!既美观又有内涵。”

李师傅也忍不住瞥了一眼,虽然嘴上没说,但王建业注意到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认可。

参观结束后,王建业将苏明远带到办公室,两人开始讨论具体合作方案。

“我需要组建一个小型设计团队,”苏明远翻看着笔记说,“至少还需要一名平面设计师和一名产品设计师。”

王建业点点头:“费用由我承担。另外,饭店二楼有个闲置的包间,可以改造成你们的工作室,这样你们能随时接触到饭店的环境和顾客。”

苏明远惊讶地抬头:“你确定?这投入可不小。”

“要做就做最好的。”王建业坚定地说,“不过我有条件——三个月内必须看到初步成果。如果市场反应不佳,我们及时调整方向。”

苏明远深吸一口气,伸出手:“成交!”

一周后,王氏饭店二楼原本安静的包间焕然一新,变成了一个充满创意的工作室。苏明远带来了他的两位合作伙伴——年轻活泼的平面设计师林小雨和经验丰富的产品设计师赵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