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有文啼 作品

第521章 既然选择了相信,那就干脆相信到底

“因此,虽然我们这些年里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实际上,我们整体的发展,还是被西方国家给落下的太远。”

“所以,我们必须竖立一个新的思维,那就是,不能一直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永远去拾人牙慧。”

“而是要想办法实现超越,来个弯道超车。”

“弯道超车?”方文山嘀咕了一句。

“这个弯道超车,是赛车运动中的一个专业术语,意思是,利用弯道来超越对方。”

“换到科学研究上也是一样,即在一些关键点上来实现突破,最终超越对手。”

“那这个关键点在哪里?”方文山问道。

“超前的发展理念,以及新的技术,在技术方面进行追赶,并取得突破。”苏兴全沉声道。

这个道理,种花家一直到很多年后才明白过来。

比如说后世的高铁、特高压,太阳能,新能源车等……

苏兴全说的这些,方文山虽然有些并不是太懂,因为毕竟他不是什么专业技术人员。

但很显然,他是听进去了。

而等他再想问什么的时候,苏兴全已经起身将那些资料又装回了箱子里,又递回给了方文山。

这时,外面的警卫人员也报告,说有人找苏队长。

见状,方文山站起身“行了,那今天就先到这。”

“你等我的通知,过段时间你回一趟四九城,和你们项目上的一些同志见一下……”

“好。”

随后,方文山便让警卫人员把箱子一拿,坐上车子走了。

许正阳,现如今苏兴全的保镖兼司机。

据他自己说,他是西南那边的川省人,现年24岁,以前一直在作战部队服役,后来因为表现优异,被征调进了特勤部门。

不过,许正阳就是这么一说,苏兴全也就是那么一听。

估摸着,他说的这些,也就半真半假吧。

这家伙说好听点,是来保护自己的,但实际上,也有时不时的,要给上面汇报自己一举一动的任务吧?

就像方文山说的那样,要不是怕引人瞩目,恐怕会派更多的人到自己身边来。

毕竟这么一个重要的项目,上面怎么可能不有所安排。

不过,这都是人之常情,换了苏兴全自己是上级领导,他也得放个人去看着点下面。

大队部里。

“这位是农科院畜牧研究所派驻到咱们这的联络员,许正阳同志。”

“这是咱们的大队书记王忠发同志,这位是大队会计王建国同志,文书王建军……”

苏兴全给双方一一介绍了一遍。

“忠发书记好……”许正阳挨个和大队干部们打了招呼。

虽然在苏兴全的告诫下,许正阳没再立正敬礼了,但他身上那股军人作风,让他依旧站的笔直。

“许联络员,欢迎,欢迎。”

对于许正阳一身的军人作风,王忠发等大队干部们并没有感到有多奇怪。

毕竟这年头队伍上转业的人不要太多,在加上现如今的大环境下,队伍上可是派了不少的工作组到各大院校、研究所、乃至各大企事业单位去。

“好了,大家都认识了,接下来,忠发书记,你就安排人陪着许同志到咱们大队里转转。”

“唉,好。”

“苏队长~”许正阳刚想开口说些什么。

闻言,苏兴全摆了摆手。

苏兴全知道许正阳想说什么,无外乎就是,他的职责,其实是你的“警卫员”,怎么能离开你的身边?

“我这边和忠发书记要说点事情,等你参观完了,就到大队部来找我,咱们再谈谈农科院怎么在我们这边搞试点的事。”

“是。”许正阳只能无奈的应了一声。

他明白苏兴的意思,这是告诉他,自己哪都不去,就在大队部待着,没什么危险。

再一个,你一个农科院畜牧研究所的联络员,是来谈搞试点的,来了都不去实地考察一下,不是太假了嘛。

大队部里。

“忠发书记,我想了一下,现在咱们提前盖的那几间畜牧研究站的办公房,还有研究人员的住房,还是太少了点。”

“这样,办公用房的话,就先这样,等我回头去农科院的畜牧研究所和他们商量一下,看他们具体需要多大的地方。”

“但研究人员的住房,我看至少先再盖上10间吧。”

“另外,在畜牧研究站附近,再收拾一片地出来,先平整一下。”

“嗯,等我过几天去四九城的时候,我会和上面争取一下。”

“把那些需要下放的什么老教授,什么技术人员之类的,都要到咱们这来。”

“那样的话,咱们大队以后就能组建自己的研究机构了。”

“毕竟光指望人家支援咱们,那不是长久之计……”

“唉,好。”王忠发点头应道。

虽然王忠发有时不太理解苏兴全的用意,但他有一点很好,那就是既然选择了相信苏兴全,那就

干脆相信到底。

而刚刚,许正阳跟着王建国的后面,在王家场转了一圈。

等他得知这个偏僻的小山村里,竟然有卫生所,学校,砖厂,以及养殖场厂的时候。

尤其是,听说他们还搞了一个什么畜牧业研究站,这就让许正阳是彻底震惊了。

要知道,他可不是啥普通的大头兵,而是正儿八经的正排级的干部,还是受过专门训练的精英。

他可是非常的知道,哪怕只是一个研究站,那代表的都是何等的价值。

而且,许正阳的老家,也是农村的,他自然知道乡下到底是个什么状况。

这年头,乡下里穷,那都是常态。

尤其是过了秋收以后,放眼望去,各个村庄都满是萧瑟和寂寥,农民们的状态,那更是一言难尽。

你说这个时候了吧,又不用种地了,该是农闲时期了。

可结果呢,根本就闲不下来。

就拿他们村来说吧,队里不忙了的时候,就有各种开不完的会。

什么总结表彰会,什么学习评比会,还有啥忆苦思甜会……

所以在许正阳的记忆中,村子里的村民们,压根就没有真正彻底闲下来的时候。

许正阳一直记得,在自己参加队伍之前,他们村里组织修建水利设施的场景。

那个时候,尽管已经是秋末冬初了,天气已经是很凉了。

而挖河堤,清泥沙啥的,也是非常的辛苦。

但村民们却没有人叫苦叫累的。

河堤上,人山人海,红旗招展,大家都热情似火,充满了干劲。

所以,刚才在一个山丘脚下,他看到不少的村民都在那里热火朝天的干着,他还以为,这是村里组织的集体劳动。

但后来才知道,这都是村民们自发的,跑来给养殖场的建设来帮忙了。

而另一边,看着那满山遍野的牛羊,以及砖厂那一摞摞摆放整齐的红砖。

说实话,这场面实在太震撼了。

别说是许正阳从小长大的村子了,就是这些年来,他因为工作原因,也是去过了不少的地方。

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的,也都是没见过这种情况。

总而言之,就从来没有一个村子,能让他有这么特别的感觉。

而更令他想不到是,据这位大队的会计讲,不管是他们大队上的砖厂,还是养殖场,卫生所,学校。

都是他们苏队长想尽办法给筹建的。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让一个原本贫穷的小山村,面貌焕然一新不说,村民们的收入,也是提升了不少。

顿时,许正阳便对苏兴全充满了好奇。

他来之前,其实不管是他的直属领导也好,还是方文山也好,都没有和他说太多。

只是告诉他,要他给一个人,据说是什么“教授”当“保镖兼司机”。

按照他的理解,他其实就是苏兴全的警卫员。

可当他第一次见到苏兴全的时候,整个人都非常的震惊。

关键是苏兴全太年轻了,他从没见过这么年轻的教授。

而得知苏兴全竟然是什么生产大队的队长,就更让许正阳迷糊了。

不过,良好的职业素养让他谨记,少说多看。

所以,他也并没有好奇心大发的去询问苏兴全的情况。

并且在他来之前,一位大领导曾经告诫过他,只要对方没有叛国的行为,那么,一切都要听从对方的指挥。

许正阳回到大队部后,便开始形影不离的跟着苏兴全。

美其名曰,随时要找苏队长沟通畜牧研究站的事。

对此,苏兴全倒是没什么反应,跟就跟呗,反正他大白天的,又没有什么不可见人的。

至于晚上,许正阳就住在了苏兴全的个隔壁,靠近大队部院门的一间屋子里。

而王忠发等人,也是很识趣的没去多问。

只不过,有了许正阳这个死脑筋的超级大灯泡后,白玲想要和苏兴全单独相处的机会就更少了。

几天后,四九城里,一座秘密的研究机构里,汇集了不少的雷达方面的专家。

而这么多人汇集到了这里,是因为一个很是先进,或者都不能说是先进了,简直可以说是神奇的雷达天线的设计方案。

就在几天前,苏兴全让许正阳联系了一下方文山,说是要给他一份很重要的资料。

而当方文山把这份资料带回来的时候,在某个研究机构里,迅速引起了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