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卖琴 作品

第564章 来者不善

纪锦洲坐在椅子上,脸色极为难看。搜索本文首发: 奖励一把

“本侯暗中联络徐州各大豪族族长,望他们能够支持本侯,齐心协力挽救徐州于危难之间。可到头来,本侯没有收到一封回信。”

韦元利说道:“主公,世家豪族本就势利。主公威风之时,豪族俯首称臣;主公落魄危难之时,豪族置若罔闻。

主公出身寒门,本就与豪族格格不入。”

纪锦洲直接问道:“为何秦王便能博得王氏青睐?益州豪族亦是不敢造次?”

韦元利内心苦笑不已。

秦王威势,冠绝天下。

主公比之秦王,有些……

韦元利忽而反应过来,“主公,难道说秦州联系你了?”

纪锦洲颔首道:“前段时日,一自称是秦州黑冰台之人寻上门来。秦州为本侯指明了一条道路,那便是与宣州豪族合作。

邓州、宣州豪族在荆州、洪州以及豫州三家势力挤压逼迫之下,已经在暗中抱团取暖。只是本侯一直在犹豫,是否要听从秦州的建议。”

韦元利说道:“主公,当前局势下,秦州与徐州不是敌对关系。况且,秦州意欲攻占庆州全境,从而进入中原。

而豫州则是秦州进入中原的一大阻力,秦州与豫州乃是敌对关系。”

纪锦洲问道:“你的意思是可以接受这一建议?”

韦元利说道:“主公,若是邓州、宣州豪族愿意接纳徐州,三州守望相助,自然极佳。若是邓州、宣州豪族不愿接纳徐州,臣建议与楚州洽谈。”

微微一顿,韦元利转而道:“主公,若是与邓州、宣州豪族结盟不顺,与楚州洽谈失败,还有一条路,只是微臣不敢说。”

纪锦洲神色一滞。

他心中明白韦元利提到的最后一条路。

郑氏和崔氏一直都在暗中联络纪锦洲,只是纪锦洲不愿意放弃。

纪锦洲问道:“韦爱卿,现在与徐州豪族洽谈,还有希望吗?”

韦元利说道:“可尽力一试。”

纪锦洲陷入沉思。

“本侯知晓了,你下去吧。”

“微臣告退。”

刺史府外,韦元利眉头微皱。

虞青竹快步走来。

“韦先生,可否移步小酌一杯?”

韦元利沉思片刻,道:“可。”

刺史府旁边的街道上有许多酒楼茶馆,两人随便在路边找了家酒馆。

虞青竹给韦元利斟酒,并说道:“韦先生没有什么话想跟在下说的吗?”

韦元利喝了口酒水,道:“你来自荆州?”

事已至此,虞青竹也没有继续隐瞒。

“既然韦先生已经猜到,为何不向主公推荐荆州?肃王乃是赵炎皇室之后,荆州亦是大炎霸主势力之一。”

韦元利平淡道:“荆州与徐州之间隔着邓州和宣州,鞭长莫及。况且,据在下所知,荆州现在还在与洪州僵持。”

虞青竹语出惊人:“只要主公愿意,荆州可派遣一支军队穿过邓州和宣州。”

韦元利端起酒杯的动作一顿,而后缓缓放下酒杯。

“虞先生,在下只是一名幕僚,若是你有意促使徐州与荆州结盟,大可去找主公相谈。”

说完,韦元利起身离开。

虞青竹望着韦元利背影,说道:“韦先生,若是无处可去,可来找在下。”

韦元利脚步一顿,而后继续走着。

酒馆一名伙计来到桌子旁,低声道:“虞先生,如今你已不适合留在徐州,还请尽快离开。”

虞青竹摇头道:“在下还没有完成自己的使命,岂能离开?我给你们夜狮子的名单,联络了吗?”

伙计说道:“已经联络了,只是大多数人不愿与荆州合作。估摸着,只有不到三成人。”

“三成足够了,只要能够控制关键位置上的人,便无碍。”

虞青竹从袖中取出一个信封,并说道:“这上面的人,绝对忠诚于肃王殿下。不论是豫州还是兖州夺得徐州,都要尽全力保住这些人。”

“明白。”

伙计拿着信封来到酒馆二楼,将信封递给一名男子。

“指挥使,这是虞青竹意欲交给夜狮子的信件。”

男子赫然便是消失已久的苏原。

苏原接过信封,拆开看完之后递给伙计。

“如实上报给杜亮。”

“领命。”

苏原问道:“过几日,我会安排让夜狮子将你调离徐州。杜亮生性多疑,有可能会怀疑你。”

伙计不解道:“指挥使,若是属下离开,杜亮岂不是更加怀疑属下?”

苏原笑道:“无妨,你安心离开,你还有更重要的任务。在你离开之前,我会为你洗脱所有嫌疑。”

“属下明白。”

黑冰台在夜狮子中安插的卧底本就不多。

若不是虞青竹身份特殊,苏原并不想安排卧底靠近对方。

……

秦州,咸阳。

宅院中,苏角焦急的来回踱步。

丁观死后当天,便传出了诸多消息。

譬如,黑冰台在丁观府内的阁楼角落发现了一个暗格,暗格中藏有账册和多封书信。

若只是坊间消息,苏角根本无需焦急。

当天他们的人闯入丁府,并未找到丁观藏起来的书信。

这时,一名黑衣汉子走进院子。

“苏先生,有一个坏消息。”汉子沉声道:“都督府衙虽然极力封锁消息,但还是有些许消息传出。丁观死后,黑冰台便接手协助武卫府调查丁观遇刺一案。

黑冰台貌似在丁观府中发现了一个暗格。”

苏角闻言,神色大变。

“黑冰台在暗格中真的找到了书信吗?书信上的内容是什么?”

汉子摇头:“并不清楚,没有任何消息传出。都督府衙中知晓案情的人不超过十人,并且狄轻舟已经下令,禁止任何官吏探听此案。

另,杨伯祥已经在前往益州的路上,随行有户司、吏司、刑司、监察司、武卫府等官署的官吏。”

苏角不由得跌坐在椅子上。

“如今该怎么办?”

汉子沉声道:“传信回家族。族长与丁观之间的往来书信上有什么内容,只有族长知晓。”

苏角沉吟道:“为今之计,只能如此了。”

汉子说道:“我们也要择机离开咸阳城,在城外据点等候消息”

苏角点着头,但内心极为不安。

现如今,关远郡的消息迟迟没有传回。

益州,临江城。

邓府。

邓衡不停的给苏平斟酒。

“苏郡丞,下官给你赔不是了。”

苏平抬手拒绝喝酒,问道:“张二奴还未找到吗?”

邓衡苦笑道:“下官安排了上百名家仆和护院,分别沿着前往蜀都和汉中郡的商道寻找,却没有找到张二奴。”

苏平脸色当即沉下来。

他本以为今日邓衡宴请他,会带好消息。

苏平说道:“邓令史,张阿奴入狱,谈不上人尽皆知,但包括临江城大牢在内的诸多吏员,都知晓这件事。”

临江城给张阿奴的死因是暴毙而亡。

可是按照秦律,若是犯人暴毙于牢房之中,官府需知会家属收殓尸体。

唯有犯人无亲无故,犯人尸体才能由官府自行处理。

单从张阿奴尸体处理方式上,官府就已经犯错了。

细究的话,苏平需要担责,且方太守已经不加掩饰的批评苏平。

一名俏丽侍女端着托盘走进宴厅。

邓衡将托盘上的锦盒放在苏平面前,道:“苏郡丞,因犬子不懂事,拖累你了,还望别见怪。”

苏平看到锦盒,脸上怒气消散了一分。

“邓令史,张阿奴的暴毙,本官会处理痕迹。只要你别让贤侄出现在世人面前,便无碍。”

邓衡连忙道:“苏郡丞宽心,下官已经将犬子限制在乡下农庄,庄子中都是族人。农庄周边村庄,亦是与家族关系密切。”

苏平提醒道:“别再出差错了。本官丢的是官职,而你丢掉的整个家族。”

邓衡脸色一正:“下官明白。”

他比所有人都明白,若是幼子被人发现,那么整个家族就完了。

以秦王对豪族的态度,邓家必将遭到清算。

客栈中。

赵宁和方蒙坐在一起。

方蒙挠着头看着赵宁。

“赵主簿,明天去临江城大牢吗?”

赵宁点头道:“通过走访张二奴的街坊邻居,可以确定张阿奴的确因盗贼入狱。眼下只需确认张阿奴去向,便可证明张二奴是否说谎。

殷掌固后日便可抵达临江城,后续按部就班调查即可。”

翌日,临江城大牢。

狱丞躬身将官凭还给赵宁。

“上官有何吩咐?”

赵宁走进大牢,问道:“本官需查看近两个月大牢收监名册。”

狱丞脸色一滞:“上官是否要提审犯人,下官可……”

赵宁打断狱丞,凝声道:“取出近两个月大牢收监名册,本官不想再说第三遍。”

狱丞脸色发苦,只得吩咐狱卒将收监名册取出来。

临江城乃是巴郡郡城,人口众多。

凡是作奸犯科之人,审理之后,都会关押在大牢之中。

故而收监名册多达十二本。

赵宁坐在椅子上,安静的翻看着名册。

方蒙识字不多,只能站在一旁干瞪眼。

突然间,赵宁翻页的动作停下。

方蒙瞪大眼睛:“赵主簿,这一页被人撕了。”

狱丞额头上顿时冒出汗渍。

赵宁根据前后两页收监犯人的时间,心中有了计较。

他看向狱丞,问道:“这一页为何撕了?”

狱丞解释道:“写错了,故而便撕了。”

赵宁平静道:“本官记得刑司曾下达过政令,凡是刑狱文书卷宗名册,即便写错,亦要保留原夜。”

狱丞再度强行解释道:“可能是当时记录的吏员顺手给撕了。”

赵宁问道:“当时记录的吏员是谁?本官要询问一下。”

狱丞结结巴巴道:“是…是谁来着,下官一时……”

便在这时,一道人影快步走进房间。

“赵主簿,远道而来,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啊。”

苏平带着多名官吏走进来。

赵宁给方蒙使了个眼色,后者连忙将桌上的名册收好。

苏平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后面的邓衡眼神中更是闪过焦急之色。

赵宁起身道:“苏郡丞,本官奉命来临江城督查。”

苏平连忙问道:“赵主簿,是否出了大案,可否需要巴郡府衙从中协助?”

赵宁摇头道:“只是例行督查,了解临江城百姓检举举报的效果及进程。”

闻言,苏平喜笑颜开,上前握住赵宁的双手。

“赵主簿,你是不知,自从都督府及益州府政令下达之后,巴郡便在临江城及其各县镇接收百姓检举举报。”

赵宁说道:“苏郡丞,敢问方太守可在临江城?”

“方太守于昨日前往周边巡视秋收事宜,想必今日便会回城。”苏平说道:“赵主簿,不妨移步,虽我等前往郡衙。”

赵宁颔首。

苏平等人的到来,直接打消赵宁继续调查的想法。

他没有忘记殷掌固的叮嘱。

正午过后,方宁回到临江城。

廨房中,方宁开门见山道:“赵主簿,你来临江城的目的,本官有所猜测。前段时日,本官前往地方县镇巡视,回来之后便听闻邓衡三子邓轩被处斩。

本官查看了案件相应的卷宗,认为其中疑点众多。只是苏郡丞将案件处理妥善,本官亦不好质疑。”

赵宁颔首表示理解。

苏平乃是郡丞,若是方宁平白无故质疑苏平,并推翻苏平处理的案件,两人关系必将破裂。

赵宁问道:“方太守,下官有一疑问,邓轩真的死了吗?”

方宁摇头:“本官不知。”

赵宁不由得一笑:“下官明白了。”

方宁闻言:“殷掌固何时抵达临江城?”

“后日便到。”

方宁沉吟道:“后日抵达的话,你便不要有所行动了。”

“多谢方太守提醒。”

与此同时,苏平廨房。

苏平坐在椅子上,闭目不语。

邓衡坐在对面,问道:“苏郡丞,你认为赵主簿来临江城,所为何事?下官内心隐隐不安,认为赵主簿来者不善啊。”

苏平睁开眼睛,冷笑道:“赵宁暗中抵达临江城,哪里都不去,偏偏去大牢。本官怀疑,张二奴已接触到监察司。”

邓衡皱眉:“若是如此,怕是难以善了。下官与多名监察司官员接触过,皆不是善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