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搜索本文首发: 奖励一把
丁观登上马车,对着车夫说道:“先去衙门点卯,然后去城外工坊区。”
“诺。”
车夫应了一声,而后马鞭一抽,马车旋即动起来。
清晖街就在广武街旁边,乘坐马车一炷香的时间便能到达商业司。
点卯之后,丁观再度坐上马车。
出了广武街之后,街道两侧就变得热闹,贩夫走卒,络绎不绝。
路过一处巷口时,马车缓缓停了下来。
丁观闭目养神,感受到马车停下来之后,眉头不由得皱起。
他刚想开口询问,一名陌生汉子钻入马车。
“丁主簿,一路走好。”
话音落下,一把匕首插入丁观颈脖。
而后,汉子从怀中取出一个小瓷瓶,将里面的火油倒在马车。
最后扔下一个火折子,扬长而去。
马车停在巷口,本就引人注目。
当马车冒起火光和黑烟,周围行人旋即高声呼喊。
街上巡逻的衙役和武卫官兵当即奔跑过来救火。
商业司,衙门。
徐百泉脸色阴沉走进丁观的廨房。
“丁观呢?”
吏员连忙道:“禀徐主事,丁主簿点卯之后便离开衙门,去城外工坊区视察。”
徐百泉凝声道:“派人把丁观叫回来,有急事与之相谈。”
“诺。”
徐百泉刚刚回到自己的廨房,便有吏员急忙跑来。
“徐主事,出事了,出大事了。”
吏员喘着粗气道:“咸阳府和武卫府派人来,说丁主簿遭人暗算,已然丧命。”
徐百泉瞪大双眸,差点没有站稳。
街道上,武卫府已经将街道封锁。
张环看着已经烧毁近一半的马车,脸色极为难看。
咸阳府尹季士明沉声道:“张将军,还望武卫府能够尽快查明此案,揪出凶手。”
张环说道:“季府尹宽心。”
商业司主簿遭人暗算,死在繁华的街道之上。
这无疑是在抽打咸阳府和武卫府的耳光。
仵作检查完尸首,来到季士明和张环身前。
“季府尹,张将军,丁主簿身上除颈脖处的致死伤之外,并无其他伤口。车夫亦是被一刀毙命。”
张环紧锁眉头。
一名武卫校尉快步来到张环身侧,低声道:“将军,刚收到消息,有盗贼闯入丁主簿府邸,烧毁了多间房屋,并杀死了十七人。”
闻言,张环倒吸了一口凉气,并看向季士明,后者已经愣在原地。
一名吏员快步穿过人群,来到近前。
“季府尹,张将军,大王召见。”
秦王府,偏院阁楼。
秦牧看向赵武、彭英、赵牧和刘元义四人,说道:“军队内部的自查,你们自己去商量。”
“臣等领命。”
秦牧对军队的信心依然很足。
有害群之马,但校尉级别以上将领的忠诚度,秦牧并不担心。
阁楼一楼,议事厅。
狄轻舟、魏廷云、季士明和张环、徐百泉五人,相顾无言。
今日清晨,赵游的奏折前脚刚送回来,后脚丁观就被暗算。
这是否太凑巧了。
秦牧走下阁楼,看向五人。
“有人潜入丁观的府邸?”
张环躬身道:“禀大王,据丁府奴役、丫鬟交代,有一伙歹人潜入府中,接连在丁观书房、卧室行窃,并杀害丁观夫人、小妾、家仆等十七人,最后放火烧毁丁观书房、卧室等房屋。”
秦牧冷笑道:“杀人灭口,销毁勾结罪证。”
魏廷云开口道:“大王,丁观遭人暗算的时机太过凑巧。”
秦牧说道:“想必只是凑巧,吕德交代的供词只有赵游、柳宁和陈仲达三人知晓。奏折送回来之后,亦只有你们五人知晓。”
秦牧继而道:“对方发觉吕德被抓,故而提前动手,截断线索。”
狄轻舟说道:“大王,丁观遇刺一案不能以寻常方式处理。对方暗算丁观无非是担心丁观被捕透露机密。杀人灭口,烧毁房屋,只为求心安。
心中有鬼者,在面对强大且无法抗衡的敌人之时,宛若惊弓之鸟。任何风吹草动,皆令其心有警意,不敢松懈。”
“臣附议。”季士明说道:“大王,对方杀害丁观,怕的就是丁观开口和其可能藏在府中的某个物件。
既然如此,府衙何不佯布消息,迫使对方不知所措。”
“臣等附议。”魏廷云、徐百泉和张环三人亦是表示赞成。
“既然众爱卿认为此计可行,那便如此施为。丁观遇刺一案,以及粮食军械走私一案,黑冰台将全力协助。
敬熹,此案由你统筹负责。”
“臣领命。”
……
益州,梓潼郡。
平阳县。
平阳县地处秦蜀商道旁边,且因为地势平坦,商贸极为繁荣。
县城门口旁,两天前开始支起营帐。
营帐外悬挂着布政司和监察司的牌子。
或许是平阳县政通人和,营帐外并无多少百姓排队检举举报。
即使有百姓过来,亦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布政司和监察司直接将案件递交给平阳县衙处理。
距离平阳县十里外的商道上。
一支从巴郡而来的商队,缓慢前行。
在商队前后,亦是往来的商旅。
行进一段路时,前方传来骚动。
“什么动静?”
“好像是监察司钦差的队伍。”
“没错,就是监察司。《秦蜀时报》上说了,为了更好的接受百姓检举举报,监察司队伍都将大张旗鼓。
若是百姓有冤屈,且路遇监察司队伍,可随时拦路。”
“前方的队伍行头很大,看来马车坐着的必定是监察司高官。”
“……”
周围人议论纷纷之际,路边一名衣衫褴褛的瘦弱汉子站在原地,原本无神的眼眸中闪烁点点光芒。
待到监察司队伍来到近前,汉子忽然冲出去,跪倒在队伍面前。
队伍瞬间停下来。
马车中,殷占云听到外面传来的动静,不由得放下手中文书。
他掀开车帘,便有吏员快步走来。
“殷掌固,有百姓拦路,高呼有冤屈。”
殷占云来了兴趣:“将人带过来。而后安排好队伍,别挡住商旅通行。”
“诺。”
殷占云走出马车,打量着被带过来的汉子。
身上衣衫破烂不堪,面色枯黄,且一瘸一拐。
汉子近前,扑通跪倒在地。
“天官老爷在上,草民张二奴冤枉啊。”
汉子撕心裂肺的高喊,令殷占云以及周围人一惊。
殷占云连忙道:“本官乃监察司掌固,代天巡视,你有何冤屈,尽可娓娓道来。若真的有冤,本官定会为你做主。”
张二奴一听,连忙将自己的冤屈诉说出来。
一刻钟后,殷占云看着手中的收监文书,眉头皱起。
这份文书是真的,但是上面只盖了临江城大牢的印章,没有上一级官员的签字盖章。
不过,张二奴状告的这起案件,可能牵扯到巴郡豪族邓家。
所以,殷占云不敢妄下定论。
“张二奴,即日起,你便跟在队伍之中。待到抵达平阳县城,本官再详细与你交谈。”殷占云沉声道:“若是你所状告之事属实,本官定会为你的大兄”
“多谢,天官老爷,多谢天官老爷。”
殷占云安顿好张二奴之后,招手叫来一人。
“赵宁,你即刻前去临江城暗访。调查邓衡三子邓轩平时之事迹,另查明张二娃状告邓轩一案。”
“下官领命。”
殷占云坐在马车中,将收监文书高举,并仔细端详。
在阳光的照射下,他的眉头拧在一起。
印章事先就盖好了,然后再写上犯人名字籍贯、所犯之事以及收监期限等内容。
按秦律,任何文书卷宗公函,皆不允许空印。
仅仅是这一点,临江城大牢便有问题。
若是张阿奴真的被临江城大牢收监,审理官吏却没有再收监文书上签字盖章,亦是一个问题。
若是张阿奴真的替邓轩而死,那么便是一桩大案。
傍晚时分,队伍回到平阳县城。
殷占云婉拒平阳县令的宴请,找到武卫府队率方蒙。
“方队率,有一事相求。”
方蒙一个魁梧壮硕的汉子,连忙摆手:“殷掌固折煞下官了,下官奉命随行,自应听任殷掌固调遣。”
殷占云点点头,避重就轻介绍一番案件后,便让方蒙追上赵宁。
到了临江城之后,听从赵宁调遣行事。
“本官两日后亦是启程前往临江城,你代我转告赵宁,切记不可鲁莽行事,一切等到本官抵达临江城再说。”
“下官明白。”
随后,殷占云找到张二奴。
后者看到殷占云,再次跪伏在地。
“张二奴,你且起身,本官有几个问题需要问你。”
“天官老爷请问,草民不敢说谎。”
殷占云微微颔首,问道:“你是如何断定刑场之上被砍头之人不是邓轩,而是你的大兄?”
张二奴大声道:“草民大兄脚踝上有一个胎记。”
说完,张二奴就掀起裤子,露出脚踝,指着上面胎记道:“我和大兄乃是一母同胞所生,我们都有这个胎记。”
殷占云看了眼胎记,而后叫来吏员在白纸上画下胎记形状。
一炷香之后,张二奴被带下来,殷占云一个人坐在椅子上,整理张二奴说的话。
从张二奴混乱的话语中,张阿奴替邓轩而死的几率极大。
张阿奴入狱之后,前三日的时间里,张二奴去大牢探监,极为顺利。
第三日开始,狱卒便禁止张二奴探监;期满释放当日,狱卒却表示大牢之中没有官衙张阿奴此人。
张二奴提到,街坊邻里都清楚张阿奴入狱。
这一点,探查一番便知晓实情。
所以张二奴说谎概率极低。
殷占云沉思之后,叫来一名吏员,问道:“近三日,平阳县百姓检举举报的案件共计有多少?其中有多少案件需要有布政司和监察司协调处理?”
吏员回道:“禀殷掌固,百姓共计检举举报案件七十六件,所以案件经过评审之后,皆移送平阳县衙处理。”
殷占云闻言,沉思稍许道:“既如此,两日后启程离开平阳县。明日派出官兵及吏员前往各地通告,若是百姓有冤屈,尽快来县城检举举报。”
“诺。”
……
徐州,彭城。
刺史府。
纪锦洲来回踱步,愁容满面。
韦元利、韩安以及虞青竹三人站在下首,神色各异。
豫州和兖州的军队在徐州境内争夺地盘,徐州却无可奈何。
因为只要徐州军队出动,豫州和兖州便默契停战,转而攻打徐州的军队。
徐州只能眼睁睁看着一个又一个的郡县落入豫州或兖州之手。
此外,南边的楚州亦是对着徐州猛攻。
徐州腹背受敌,难以招架。
徐州六郡七十二县,已然近一半郡县落入豫州、兖州之手。
最为致命的是徐州地方豪族,早已与纪锦洲断绝往来,暗中与郑氏、崔氏眉来眼去。
纪锦洲转身问道:“你们说,眼下该如何?”
虞青竹开口道:“主公,眼下只能与豫州、兖州和谈。”
纪锦洲凝声道:“和谈?本侯接连派出使者,豫州和兖州却直接将使者驱赶,摆明了不愿意和谈。”
韩安连忙道:“主公,豫州和兖州不愿和谈,只是因为我方诚意不足。豫州和兖州想要的是徐州,我们给不出。
臣认为,既然豫州和兖州两虎相争,不若干脆以东海、新野、高阳、祁阳北方四郡为筹码,换取豫州和兖州停战。”
“不可,绝不可。”韦元利当即反驳道:“主公,和谈不可取。正因为豫州和兖州两虎相争,徐州才能寻求一线生机。”
纪锦洲问道:“韦卿,你有何计议?”
韦元利说道:“臣坚持原有的观点,与楚州谈判,保住现有的郡县。豫州和兖州乃是两头猛虎,在没有分出胜负之前,不会停止攻伐。”
纪锦洲烦闷无比,摆了摆手,示意三人离开。
约莫过了一刻钟,纪锦洲遣人将韦元利叫了回来。
“主公。”
纪锦洲叹气道:“其实豫州和兖州早就遣人送来密信,只是他们提到的要求,本侯无法答应。郑氏和崔氏皆提到,若是归降,并出兵协助攻打另一方。”
韦元利亦是苦笑一声。
他早就猜到了,并知晓为何主公一直难以下决心。
徐州地方豪族势力根深蒂固,徐州军队中多数将领出身豪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