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卖琴 作品

第569章 别无选择

兖州,廪丘城。本文搜:红宝石文学 免费阅读

崔府。

大门之前,门子满脸无奈的看着叶云发。

“叶先生,小的早已将你的拜帖上呈给府内管家。小的就是有十个胆子,也不敢欺骗于你啊,小的真的没有收到回复。”

叶云发作揖道:“还望小兄弟能够代我催促一番,在下感激不尽。”

“叶先生宽心,小的这便去询问管家。”门子无奈应下。

一炷香后,门子去而复返,对着叶云发摇了摇头。

见状,叶云发幽幽一叹,对着门子再度作揖后,转身离去。

叶云发抵达廪丘城之后,等待了五天时间,然后又连续三天来到崔府门前,却吃了三天闭门羹。

这对叶云发来说,难以接受。

祁宁驱赶着马车来到叶云发身前。

叶云发苦笑一声,对着祁宁摇头道:“祁统领,明日我们便离开廪丘。”

祁宁面色如常。

他早就猜到了。

忽而这时,一名侍从打扮的汉子快步走过来。

“叶先生,还请留步,我家主人相邀。”

叶云发疑惑问道:“你家主人是哪位?”

“蓝玉县子。”

叶云发脸上不由得露出讶异之色。

蓝玉县子乃是崔景长子崔牧。

叶云发看向祁宁,后者点了下头。

“小哥前方带路。”

一处茶楼。

崔牧看到叶云发后,起身相迎

“叶先生,多年未见,别来无恙啊。”

叶云发作揖道:“见过蓝玉县子。”

“请坐。”

“县子先请。”

两人坐下之后,崔牧说道:“叶先生,计划何时离开廪丘?”

叶云发说道:“明日便离开。”

崔牧转而问道:“叶先生来兖州的目的,崔氏上下皆清楚。崔氏与李氏之间虽有嫌隙,却并非无法合作。

只是秦州强大,且兖州分身乏术,无力支援并州弱秦。”

叶云发心中更加疑惑。

这几句从崔牧口中说出,着实令人吃惊。

须知,当年三大世家讨伐代王,并州临阵脱离联盟,直接导致讨伐代王成为一场消化。

而讨伐代王的目的是为了给崔景报仇。

崔牧见叶云发不说话,再次开口:“叶先生有所不知,在下先前多次劝说过大伯,若是兖州有余力,理应弱秦。

理由其实很简单,秦王出身于微妙,商贾之后,且对世家豪族不喜,他与我等不是一路人。”

这个理由无懈可击。

叶云发点了点头,问道:“敢问县子,崔公是否在顾虑恒州安危?”

崔牧失笑道:“幽云的确宛若猛虎,且已经夺得恒州四郡,与兖州分庭抗礼,但大伯从未将幽云放在心中。

得知突厥掌握火器,并从高丽国组建步卒,大伯便清楚幽云难以抗衡兖州。大伯真正的顾虑在徐州。”

徐州承接南北,且人杰地灵,地大物博。

除却中原各州之外,历朝历代更替期间,徐州皆是必争之地。

徐州就在豫州和兖州旁边,郑氏和崔氏怎忍得住不对这块肥肉下手。

叶云发眉头紧锁。

若是崔公顾虑恒州的安危,并州还能设法拉拢幽云。

毕竟凉州已经归属并州,突厥是并州和幽云共同的敌人。

并州大可利用这一点,先行与幽云达成同盟,而后再缓解幽云与兖州之间的紧张关系。

只是如今看来,拉拢兖州的想法彻底破灭。

叶云发思考之后,问道:“不知县子叫住在下,所为何事?”

崔牧给叶云发倒了一杯茶水,说道:“虽说兖州无法弱秦,但是可以略微出手。秦王乃是秦州的定海神针,若是定海神针没了。”

叶云发震惊的看着崔牧。

有些话没必要说的太明白。

“县子,秦王乃是西北霸主,坐拥秦蜀灵三州,身边护卫力量何其多。自赵王一统天下,多少死士妄图刺杀霸主,皆铩羽而归。”

崔牧笑了笑,说道:“兖州有七成把握。”

叶云发更加震惊。

七成把握,几乎宣告秦王必死。

就算不能杀死秦王,亦可让秦王一蹶不振。

叶云发沉思片刻,心中有所猜测。

崔氏在秦王身边安插了卧底,且这名卧底深得秦王亲近和信任。

叶云发沉思之后,严肃道:“县子,此事在下无法做主,需要上报李公,并让李公与崔氏商讨。”

崔牧微微笑道:“无需让李公联系大伯,因为这是我与李氏的合作,刺客亦是我的人。”

这是叶云发今日第三次感到震惊。

他深吸了一口气,道:“在

下会尽快上报李公。”

崔牧颔首,并端起茶杯:“叶先生,正事谈完,闲聊一番?”

叶云发亦是端起茶杯:“正合我意。”

半个时辰后,叶云发心满意足的离开。

祁宁见叶云发脸上笑容不断,忍不住问道:“叶先生,难道说峰回路转,兖州有意结盟?”

叶云发摇头道:“并不是兖州,而是崔牧。听我细细道来。”

另一边,茶楼。

一名男子走进雅间,坐在崔牧对面。

男子是崔景次子,崔盛文。

“大兄,吴春花乃是我们手中最有价值的棋子,真的要以此为筹码跟并州合作吗?”

崔牧叹气一声,道:“父亲遭遇不测之后,你我兄弟二人虽没有未受到排挤,却也不复以往荣光。

族中各旁支,以及兖州各豪族,早已放弃你我兄弟二人。

大争之世,没了父亲庇佑,你我兄弟二人唯有自强,明白吗?”

崔盛文急忙道:“可是当年若不是并州临阵叛变,联军或将攻破上京城,捉拿代王,为父亲报仇雪恨。”

崔牧放下茶杯,道:“二弟,代王已死,你我皆需往前看。至于我们与李氏之间的恩怨,我们现在无力清算。

终有一日,我会让李氏付出足够的代价。而前提是,你我兄弟二人必须掌握足够的权利。这便是我一直阻止你离开军队的原因所在。”

崔盛文闻言,只得无奈的端起茶杯猛灌茶水。

崔牧内心幽幽一叹。

他岂能不知吴春花的重要性,更知晓与李氏合作那是与虎谋皮。

但他别无选择。

一名中年文士迈步走进雅间。

崔盛文连忙起身:“徐先生。”

中年文士作揖道:“二少爷称呼在下为徐鹤便可。”

崔盛文让开位置:“先生请坐。”

待到徐鹤坐下,崔牧便问道:“徐先生,崔猛考虑的如何了?”

徐鹤摇头:“崔猛拒绝了。”

“可惜了。”崔牧说道,“黑羽卫一众统领之中,崔猛能力上佳,若是他能投靠我们,便可掌握一支黑羽卫。”

崔盛文说道:“大兄,崔猛当初只是一名小队长,后面立了几次大功,又跟着崔恪去江南,然后才成为统领。

现在崔恪逢人便说,崔猛是他的亲信。”

崔牧冷笑一声:“无需理会崔恪,徐先生,你多加联系崔猛。”

“在下明白。”

……

秦州,咸阳。

空地之上,一群商贾面面相觑。

张连庆和苏宝成站在一条小溪流旁边,相顾无言。

前些时日,地皮拍卖结束。

张连庆花费三千七百贯拍得一块第一档的地皮,又联合苏宝成花费四千一百贯拍得一块第一档地皮。

今日,府衙组织商贾来确认拍得的地皮。

每一块拍出去地皮上,皆竖立着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拍卖得主。

苏宝成看着荒凉的景象,苦笑道:“张大哥,就这么一块地皮,府衙真的是狮子大开口啊。”

张连庆肥胖的大手端着大肚腩,说道:“府衙有底气出这个价,我们也不得不掏钱。”

按照都督府衙和工司的规划,咸阳城墙完成扩建之后,城内建设马上就会开始。

并且,咸阳府已经贴出告示,将逐步放开百姓入籍咸阳城的限制。

所有人都清楚,咸阳城的人口很快就会迎来暴涨。

皆是,眼下荒凉的平地就会成为繁华的街道。

就算府衙喊出天价,他们也得咬着牙掏钱。

况且,对张连庆来说,四千贯只能算是小钱。

张连庆指着眼前的小溪流,说道:“王管事说,这条溪流将进行扩大和挖深,然后与丰水河,以及城外的渭水河相连。

街道建成之后,会在东市建设一个码头,允许小船通行,方便商贾转运货物。苏老弟,所以大家都在争抢这附近的地皮啊。”

苏宝成惊喜道:“岂不是说,这次拍卖,我们赚大发了?!”

“你以为只有这一个惊喜吗?”张连庆低声道,“王管事隐约提到,明年年初开始建设城内,商贾可购买水泥建造商铺、房屋。”

闻言,苏宝成喜出望外。

一直以来,水泥都不对外出售。

只有官府的工程,才可使用。

如今竟愿意对商贾开放。

“苏老弟,我们回去商量一番,看往后在这里做什么营生。”

“张大哥,愚弟的想法是开一个戏楼。”

“戏楼?这的确是个好营生。”

忽然这时,一名侍卫小跑过来。

“两位,大王有请,快随我来。”

秦牧今日闲来无事,便决定来视察咸阳城扩建进度。

恰好遇到商贾来认领地皮

,故而传召几名商贾,询问一番。

“草民等拜见大王,大王万年。”

“平身。”

秦牧打量了一番眼前的六名商贾,而后将目光定格在张连庆身上。

“你是不是叫张连庆?本王对你有些印象。”

张连庆大喜过望:“回大王,草民便是张连庆。”

包括苏宝成在内的五名商贾,双眼中满是羡慕。

能够被秦王记住,乃是三生之幸事。

秦牧点头,问道:“你拍得哪块地皮,在地图上指出来。”

两名侍卫当即将巨大地图展开,张连庆亦是小跑上前。

“大王,这便是草民拍得的地皮。”

“位置不错,有想法利用这块地皮做什么买卖吗?”

“禀大王,草民想在此开一个戏楼。”

秦牧眉梢微微一挑。

自从绮月阁的戏曲爆火之后,咸阳城内的戏楼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绮月阁率先将南戏和秦腔结合,然后后面的戏楼将其发扬光大。

前段时间听韩巧儿念叨,咸阳城内的戏曲听不完,每日都有新的戏曲节目出来。

故而,在此处开办一个戏楼,生意不会太差。

秦牧勉励一番张连庆,又询问了其他五名商贾,基本得知了商贾的想法。

“尔等如今已都是秦州人,在咸阳城内做营生,若是有困难,可以找秦州商会协调解决。若是秦州商会无法或不予解决,便可去商业司递折子。”

秦牧说道:“本王希望你们采用正当手段解决面临的困难,而不是花钱贿赂官吏。赚钱亦有道,别自误。”

“大王教诲,草民等铭记在心,永生不敢忘。”

秦牧笑了笑。

待到六名商贾离开后,秦牧招了下手。

“幼明,卓诚。”

徐百泉和戴辉快步走上前。

“府衙计划将多少地皮卖给商贾?”

徐百泉说道:“禀大王,除官署驻地及预留百姓居所的地皮,皆可出售给商贾,并无定额。”

秦牧继而问道:“那预留给百姓作为居所的地皮有多少呢?”

戴辉连忙回道:“南城区以及西城区,除街道、道路、河流的规划之外,其余地皮皆预留给百姓作为居所。”

秦牧满意的点头。

“预留给百姓作为居所的地皮千万不能随便乱动,若是咸阳城内没有足够的百姓,再多的地皮卖给商贾,有什么用?”

“臣等明白。”

秦牧着重强调道:“南城区和西城区既然划定为百姓聚集地,譬如水井、公厕、垃圾池、排水渠等设施一定要规划并建设好。

本王提到的这几类设施,是为了防疫。秦州医师学府提出的防疫建议,定要严格遵从。若是往后因为上诉设施建设出错,致使疫病横行,工司要担责。”

戴辉脸色一正:“臣明白。”

古代城池本就脏乱差,若是发生疫病,根本难以封堵。

秦牧执掌秦州之后,先后建设公厕,修缮排水渠,建设垃圾池,要求府衙安排劳力定期清扫街道,就是为了保持咸阳城的卫生状况。

咸阳城扩建之后,人口规模必定朝着百万人迈进。

一百万人的城池,若是没有做好防疫措施,一夜之间就有可能造成全城感染疫病。

这不是危言耸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