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卖琴 作品

第571章 得罪崔氏又何妨

并州,晋阳。本文搜:常看书 免费阅读

李府。

李鸿益看完手中书信,有些恍惚。

他第一反应竟然是崔牧在异想天开。

秦牧乃是秦王,若是能够随便刺杀成功,早就死了不知多少次。

李鸿益将书信递给荀仲德。

荀仲德原本正在思索棋局,看完书信后,注意力无法再度集中。

“李公,怀仁书信上说的话,你认为有几分可信度?”

李鸿益说道:“所料不错的话,黑羽卫在秦牧身边安插的卧底,应是景平十年安插的。景平十年之前,崔家与回鹘暗中往来密切。

秦牧收复关远郡,更是直接砍倒崔家一颗摇钱树。当时,崔立中的次子前往灵州,想必在那时留下了多名卧底。”

李鸿益继而道:“崔牧口中的七成把握,多半是夸大其词。”

荀仲德颔首道:“刺杀君王本就难如登天。秦王身边明面上、暗地里的侍卫必定如过江之鲫,仅凭一名卧底便想暗杀秦王,实属异想天开。

除非,蓝玉县子手中掌握的这名暗探,乃是秦王的亲近之人。可随时随地的靠近秦王,且不会被周围侍卫怀疑。”

“李公,蓝玉县子愿意拿出这等筹码,怕是所图不小啊。”

李鸿益颔首。

并州与崔氏之间的恩怨,说细一点,其实是并州与崔牧之间的恩怨。

当年并州为了与幽云、顾氏争夺代州,不惜退出联盟,致使讨伐代王成为一场笑话。

墨斋楼曾送回的密信中提到,崔景次子崔盛文得知李氏脱离联盟,直接破口大骂李鸿益。

李鸿益说道:“崔景死后,崔牧与其弟没了依靠,逐渐沦为崔氏旁支。大争之世,崔群林和崔立中会保证崔牧的富贵生活,却不会让他掌握大权。

崔牧不甘寂寞,在崔氏内部无法获取助力,只得寻求外部助力。”

荀仲德重新将目光落在棋局之上,才问道:“李公,你心中已经有所决定了?选择与崔牧合作,怕是会得罪崔氏。”

李鸿益说道:“李氏与崔牧合作的前提是,崔牧真的能够助并州一臂之力。若是秦王安然无恙,李氏与崔牧的合作又从何谈起?

若是崔牧成功,李氏彻底得罪崔氏又何妨?”

荀仲德笑了笑。

这就是他所认识的李公。

“书贤,昨日齐维送回密信,编撰的暗码册试用三个月,初见成效。只是在面对黑冰台之时,相形见绌。

齐维故意露出破绽,黑冰台截获了一封墨斋楼的密信,并很快破解了这封密信。”

荀仲德说道:“为墨斋楼编撰的暗码,承自黑冰台的暗码。若是黑冰台潜心破解,的确难以阻止。”

李鸿益皱眉问道:“书贤,是否可以改进暗码?秦州是并州当前最大的敌人,若是墨斋楼或军队之间往来的密信被黑冰台解惑,并能轻易破解,明年弱秦怕是困难重重啊。”

荀仲德说道:“近期在编撰新的暗码册,并且对新的暗码进行了改良。改良效果如何,还要让墨斋楼试用一番。

黑冰台想要破解新的暗码,难度极高。只是新的暗码亦有短板,无法支撑整个墨斋楼使用。”

李鸿益说道:“保证墨斋楼统领之间的顺畅使用即可。”

他现在对荀仲德等人的要求不高,无需编撰媲美黑冰台的暗码。

只要关键及重要情报不会被黑冰台破解,便足矣。

……

兖州,嘉祥郡。

城外一处农庄。

崔牧和叶云发坐在凉亭中喝茶。

“蓝玉县子,以上便是李公的回复。若是你愿意的话,可提出要求,或需要何种帮助,在下会如实上报李公。”

崔牧喝着茶水,过了会儿,道:“李公不看好我的计划?”

叶云发大大方方的说道:“县子熟读史书,须知自古以来,遇刺而亡的君王屈指可数。并州愿意与县子合作,并且眼下便可签署盟约。

只是盟约内的要求,需要等到秦王死后或萎靡衰败之后,才可兑现。”

说话间,叶云发从祁宁手中接过两份盟约。

“这两份盟约由李公亲自撰写,上面已经加盖李公印章。”

崔牧接过盟约,看完之后,笑道:“既然李公已经写好盟约,在下岂可拂了李公的好意。李公愿意与在下合作,是对晚辈的提携。”

说完,崔猛便在盟约上写上自己的要求。

他一共提了三点要求。

第一点要求便让叶云发感到疑惑和不解。

崔牧要求并州出兵帮助崔氏夺回衡州。

叶云发心中虽有疑惑,却没有询问出口。

“叶先生,元日之前,李公便可收到好消息。”

叶云发轻笑道:“在下亦是满怀期待。”

盟约签订之后,叶云发和祁宁便离开。

崔牧看着两人的背影,微微一叹。

李鸿益还是过于老道和狡猾。

徐鹤走过来,问道:“公子,并州同意了?”

崔牧摇了摇头:“若是秦王安然无恙,双方盟约无效。”

徐鹤说道:“预料之中,李公素来以精明著称。并州与公子达成合作,本就冒着得罪崔氏的风险。”

崔牧放下手中茶杯,道:“尽快联系吴春花,将暗杀计划定下来,尽量在元日之前完成刺杀。”

徐鹤说道:“公子宽心,崔青十月上旬便会抵达咸阳城。我亦会送去书信,提醒崔青和吴春花尽快实施暗杀。”

崔牧点了下头,起身道:“明日我便要返回廪丘,出来已经半月有余,再不回去怕是会惹人怀疑。”

这两年,崔牧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大意。

另一边,叶云发和祁宁回到了嘉祥郡城客栈。

祁宁不由得问道:“叶先生,蓝玉县子提到的三点要求,甚是古怪。”

叶云发收拾着行李,说道:“古怪与否,与我等并无关系。不过蓝玉县子的目的,想必你心中有所猜测。

此事,你我别牵扯太深。明日我便启程北上返回并州,豫州和兖州便辛苦祁统领了。”

祁宁摆手道:“此乃职责所在,岂敢言苦。”

叶云发提醒道:“祁统领,徐州距离并州遥远,其局势变化却能直接影响明年并州弱秦。假若徐州局势发生变化,还望及时传回情报。”

祁宁拱手道:“叶先生宽心。”

……

秦州,咸阳。

秦州酒楼,房间中。

额日斯急的团团转。

房门打开,奈日苍走进来,对着额日斯摇头。

“确定了,都督府衙下达政令,十一月初一乌纳山谷集市售卖的粮食、盐巴数量减半,其余如茶叶、煤球、香皂、酒水等商品,售卖量减少三至四成。

并且,拒北关守军将对出口进入乌纳山谷的商队,进行严格盘查,若是超出府衙规定数量,查抄一应货物,并禁止该商队出关。”

额日斯焦急问道:“都督府衙突然减少乌纳山谷集市商品供应量,其原因可曾探听到?”

奈日苍说道:“据闻是受粮食军械走私一案的影响,但是我仔细探听了一番,秦州好似知晓并州商人在龟兹国为汗国收购粮食。”

额日斯脸色一变:“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乌纳山谷每月出售的粮食、盐巴、茶叶数量虽少,价格却极为公道。

汗国各个部落牧民的粮食、茶叶、盐巴,大多来自乌纳山谷集市。

并州商人在龟兹国收购的粮食,则是储存在汗国或者交割给各大部落。

额日斯说道:“你认为若是与秦州商谈,能否劝说秦州收回政令?”

奈日苍摇头:“政令印章是都督府衙,而不是布政司,便证明此项政令乃是秦王授意。”

布政司组建之后,外人对府衙颁发的政令了解更加清楚。

若是没有秦王授意的政令,那么政令将由布政司签发,盖的是布政司的印章。

若是秦王授意的政令,则是由都督府衙签发,盖的是府衙印章,并由狄轻舟的署名。

额日斯头疼道:“如今已经离开秦州,我们无法联系到他。并州商人为汗国收购的粮食越来越多,但还不够啊。”

奈日苍说道:“于见山离开时曾说过,若是想要联系他,可前往妙月楼的丁字号包间留下书信。三日之内,必会有人联系我们。”

额日斯说道:“既如此,快点安排人员前往妙月楼送信。”

奈日苍皱眉道:“只是我担心会被人盯上。秦州既已知晓并州商人为汗国收购粮食,那么十有八九会暗中派人监视你我。

若是贸然遣人送信,恐会被黑冰台盯上。须知,秦州正在大肆追查粮食军械走私一案。”

额日斯亦是眉头紧锁。

“并州乃是汗国盟友,的确不能给于见山引去祸水。不过你我是北纥人,心系的是汗国安危,所以必须联系于见山。

你暗中挑一名精明的手下,再让他找人将书信送去妙月楼。”

奈日苍无奈道:“为今之计,只能如此了。”

一刻钟后,奈日苍找到一名手下,低语几句之后,便拿出一封书信。

“记住,千万不能出岔子。若是发现有人跟踪你,那就即刻回来。”

“属下明白。”

“嗯,去吧,早去早回。”

这名手下离开秦州酒楼之后,直接走进旁边一处巷子。

巷子中,站着一名汉子。

“袁队率,这是奈日苍交代送去妙月楼的书信。”

汉子接过书信,取出里面的信纸,快速看完内容后,将书信递回,并从怀里掏出了一张汇票。

“这是你的报酬。”

“多谢袁队率。”

秦王府。

汉子找到地文星。

地文星说道:“立刻安排人手盯紧妙月楼丁字号包间。”

“属下领命。”

偏院阁楼,秦牧与狄轻舟正在议事。

“大王,有关官员品级设定,府衙官员意见不一。多数官员支持沿用大炎品级,亦有少数官员支持沿用前朝大燕品级,亦有部分官员认为可沿用先秦品级。”

秦牧翻看着奏折,说道:“既然府衙内意见不一,那便让秦蜀灵三州郡丞以上官员都递上奏折,综合中枢及地方官员的看法,再行商定。

年终朝议时,将此事定下来,然后明年便启用新的官员品级。”

“谨遵王令。”

秦州的官员品级体系非常之混乱。

非要说的话,压根就是没有品级,完全是按照官职大小来核定。

除了官员品级,官职体系也很混乱,极其不正规。

地方官府还好,基本沿用大炎体系,像都督府衙内,简直太乱了。

像主事、掌固、主簿等官职,并不正规。

秦牧放下折子,说道:“敬熹,中枢各级官署的官职也该修订了。这件事,你也让中枢及地方官员讨论一番。”

“微臣领命。”狄轻舟转而问道:“大王,明年便开始启用新的官职吗?”

秦牧沉思片刻,道:“明年就算了,立国之后再启用。所以本王希望制定的官职,待到立国之后便可直接启用,且符合规制。”

“臣明白了。”

将所有折子批阅完毕后,秦牧说道:“敬熹,今年益灵州令皆不返回咸阳述职,记得要下达政令至两州,今岁州内人口、粮食、民生等情况,要如实详尽上报。

年终朝议,便由两州州邸官员参加,并做年终述职。另,明年秦蜀灵三州重要郡,亦要在咸阳设立郡邸。”

“谨遵王令。”

自赵王一统天下之后,地方为了了解朝廷动向、联络朝廷各部司,便开始在京城设立办事处。

而这类办事处统一称之为“邸”,若是一州设立的办事处,便称为州邸。

地方官府会派遣官吏留守州邸,主要职责便是参加朝议,及时同步朝廷信息,接待本地入京官员等事务。

益州和灵州在咸阳城皆设立了州邸,留守的主事官员必须参加每月朝议。

秦牧前段时间思考之后,认为像是安阳郡、汉中郡、蜀郡、建宁郡、关远郡等重要的郡,亦要在咸阳城设立郡邸。

有些特殊的政令,就可以直接传达至郡。

譬如,都督府衙要改革建宁渡口和拒北关口的进出政策,那么政令就可以直接传达至建宁街和关远郡,同步通知益州府和秦州府即可。

没必要由益州府和秦州府代为传达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