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之后局势的发展又如何呢?
武德贞观年间,连续用兵之后,原本属于吐谷浑的旧地,河、鄯、廓等州先后就隶属于大唐。
由于地块较小,大唐在这些地方便建立了州郡,并没有设立都护府。几州整体上属于陇右道管理。
但要明确认识到的是,这些州郡原本就和吐蕃相邻,以往,吐谷浑投奔大唐也是因为被吐蕃欺负的不行,自己又打不过大唐,于是只能投奔看起来比较和善的大哥哥啦。
自从吐谷浑全面内附,大唐于吐谷浑旧地的噩梦也开始了。
原本有吐谷浑作为缓冲地带,吐蕃和大唐基本上很少直接交手,但后来,吐谷浑旧部虽然还散落在这片旧地上,却已经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土地渐渐被吐蕃蚕食。
还间接危害了被大唐设置了州郡的河、廓等州。
到了唐咸亨年间,这种矛盾就更加直接,更加剧烈,到了大唐不发出大兵和吐蕃决战不行的地步。
大非川之战,爆发了!
旧吐谷浑之地同样连接西域诸国,而这一次冲突爆发的导火索,便是吐蕃联合于阗攻陷了安西四镇中的十八个州,同时还威胁到了龟兹拨换城。
大唐若是再不出兵,就是缩头乌龟了!
于是,为了保卫西域诸州,唐军和吐蕃军在吐谷浑旧地大非川展开了一场大战。
大非川的范围,东至碛石,西至伏罗川,南至乌海,自古以来都是进军青藏高原的交通要道,海拔大约在4000米左右。
具体战况先放在一边,只说这个交战的地点,对于唐军来说就是大大的不利。
4000米的海拔!
这个条件可不容小觑!
就算是在现代医学昌明的年代,4000米将要产生的高原反应对于普通人来讲都是相当棘手的一个难题。
因为,这种反应根本不是依靠人力,不是依靠坚定的信念就可以支撑的。
远距离出征的唐军踏上大非川立刻就会被强烈的高原反应困扰,战斗力大减。
于是乎,你就可以看到,大唐强盛的时候,也会大规模的接纳那些部落将领带领自己的部族来投靠。
大唐的统治者当然明白,这些人,他们的忠心都是值得考验的,反复其实是常态。
但是,这些首领,和他们统御的部族成员全都是正宗的高原生活人士,他们熟悉当地的地形,习俗,同时,对于那种生活环境也是适应的不得了。
你平原上生活的人,猛地登上高原,便会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可人家呢,行动自如,丝毫痛苦都没有。
这就是土生土长的力量。
那么,为了打赢对外的诸多战争,又或者是对这些已经归顺的高原地区进行有效的统治,大量吸纳原有人群就是应有之义了。
除开高原反应以外,另一个战场上非战斗力的决定因素还是和海拔紧密相关。
古代战争严重依靠攻城、战马突袭等战术,很多战术都围绕着冲锋陷阵而展开。
而这些战术所需要的便利条件是什么?
便是一个便于攻击的俯角!
想想看,那些铁骑雄兵他们从高原上从上往下俯冲的时候,那种气势,是不是特别的吓人?
是不是特别有威慑力?
处于海拔较低的一方,想要抵抗这种大规模的冲击,是非常困难的。
而这一个方面,先天就是高原部队的优势。
唐军从长安等地出发,即便他们适应了高原的生活环境,往往也无法占据战略高点。
以冷兵器对战的时候,从下往上攻击是非常困难的。
于是乎,你就可以看到,以往在西域还算是无往不利的唐军,在和吐蕃军队对战的时候,总是差口气。
不能完胜。
这些败绩当中,固然有主将失和,用兵错误的锅,但先天上的一些限制,也是很难克服的。
了解了这些先天的劣势之后,再回到大非川之战,此次战役最后以唐军大败为终点。
自此之后,唐军对于西域边陲的统治力度就被大大的削弱。
到了这上元二年的夏末,势力渐渐强盛的吐蕃,更是把侵犯大唐的各羁縻州当做家常便饭。
而自从老将薛仁贵在大非川大败,唐军的实力也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恢复。
实际上,这次对吐蕃用兵,就连一向自信满满的天皇李治都有些心虚。
自从大非川一战以后,吐蕃到大唐的边陲各镇揩油都已经形成常态了。冲突可以说是一次比一次激烈。
这个时候,唐军大举出兵,也不一定就能占到便宜,派出契苾何力就已经算是李治的极限了。
想当年,内附之后
的契苾何力就曾经在李世民的带领下参加过平定吐谷浑的战役。
可以说,对于这些吐谷浑的旧地,契苾何力是既有身份上的优势,其家族一直是铁勒可汗,又有交战的经验。
但派出大唐太子出征,对于大唐帝国来说,是极为危险的一个举动。
若是出个万一,大唐太子折在吐蕃战场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真的不是没有!
更何况,若是死了,还能算是个英雄,可若是被俘虏了呢?
千年以后,甚至有中原正朔皇帝被俘虏的呢,大唐太子有什么难度?
如果出现那种情况,李治又打算怎么办?
这个事情,真是连想都不敢想啊!
河湟谷地,鄯州。
从长安开出的大军,浩浩荡荡的来到了这里,若无大非川之败,大唐的疆域还要向西扩展一大块。
而因为郭待封的轻敌冒进,使得大唐葬送了大好的战势,大败而归,这一战,不只是让大唐失去了安西四镇,更滋长了吐蕃的士气,让他们面对唐军时,气势更胜。
此战败后,大唐被迫放弃了继续西进的计划,只得退保四州。
而现在,当太子李贤跟随大军来到这河湟谷地的时候,他才真切的感受到,想要再往西进取,确实是难于登天啊!
“契苾将军,若是想从鄯州出兵西进,难度就更大了吧,从目前来看,唐军的战略还是退保四州更稳妥。”
在鄯州治所,李贤跟着契苾何力,有模有样的听取了鄯州守将阿史那伏威的汇报。
阿史那伏威显然心情十分雀跃,能够迎来大唐太子的大军,对于四州的将士来讲,也算是一大提振。
自大非川之败后的这几年,边镇四州几乎是天天都要受到吐蕃军队的骚扰。
战事就没有停下来过,四州的将士和普通百姓都是烦不胜烦。
“这些年,边镇的居民内迁的也特别多,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边镇的局势不能稳定,可百姓们要生活,要安定,谁也拦不住他们的双脚。”
“太子殿下,长此以往,四州荒废是迟早的事啊!”
与契苾何力一样,阿史那家族也是早早的就归顺大唐,时间点比契苾家族更早。
他们虽然是异族,但他们的心全都是向着大唐的,他们像普通的汉人将领一样,全心全意思考的都是大唐的未来。
身为大唐太子,李贤收起那些胡闹的念头,也进入了正常人的状态。既然要打赢,打好这一仗,就必须要动脑筋。
于是,才有了刚才那一问,河湟谷地的海拔大约是两千五百米左右,也就是说,这里是普通人没有高原反应的极限了。
你可以看到,抵达此处的唐军,基本上精神面貌还都挺好的,而这里的守军状态也不错。
但这并不能表明,等到再前进五十公里,他们仍然能保持同样的精神面貌。
和战斗力。
而当大唐太子以他初登战场之身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契苾何力顿时眼前一亮:“太子殿下居然连这个也知道?”
“殿下真是年少英武!”
这一路上,太子李贤带给契苾何力的惊喜已经太多太多了,原本,契苾何力已经做好了多种准备,比如,离开长安之后,就让李贤改为乘车前行,不再受骑马之苦。
连马车都带好了,甚至还组织了一队十几人的小队,必要的时候,他们甚至可以抬着辇舆保护太子行军。
虽然契苾何力也认为这样做是不对的,但那可是太子,是大唐的储君!受到这样的特别保护不是应该的吗?
然而,结果呢?
不管是马车还是辇舆,李贤居然一个都没有接受。
这一路上,行军十几天,李贤全都是骑马的,你要知道,这对于几乎从没有接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大唐太子来说,是多么巨大的一个挑战!
那都不只是身心疲累的问题了。
那是屁股还能不能坚持的问题!
战马上的颠簸,急行军的冲击,都足够让养尊处优的大唐太子老老实实的承受皮肉之苦。
而经受了这样痛苦的太子李贤,居然一点也没有叫苦,也没有叫累,甚至可以和契苾何力一起,和唐军官兵在一口锅里吃饭。
仅仅是这些,还能够被契苾何力认为是太子殿下故作姿态,想要激励将士们决战的信心。
而现在,契苾何力才猛然发现,眼前的太子,他可从来都不是装模作样,他是有真本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