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命沧凌 作品

第四百七十一章 传令裴仁基

城内守军在单进攻势面前,几乎是全无反抗之力,便是被彻底击溃。

随着城门打开,一直在外等候的王伯当等人,也是立刻杀了进来,这个过程并未持续多久,南郑城便是完全陷落。

除了有少量溃兵狼狈逃离之外,剩下的守军要么战死当场,要么就是跪地乞降。

随着溃兵被尽数拿下,城内的局势也逐渐稳定下来。

不过,单进并没有停下的打算。既然他已经杀入汉中,当然要抓紧时间,将其他城池尽数拿下。

到时候,就算裴仁基父子还守着阳平关,亦是无济于事了。

他倒要看看,杨广在关中之地得知消息,还能不能冷静下来。

时间过得飞快。

后面的战事,亦是非常顺利。

在单进的带领之下,汉中众多城池如何能够抵挡,他们虽然足够谨慎,可单进实力太强,远远超出他们想象。

这些士卒再怎么小心,终究有疏忽之时,只要他们掉以轻心,单进就直接杀了过来,将城池一举拿下,完全没有拖泥带水。

——

大兴城。

昔日的大隋都城,此刻却显得有些萧条。虽然城中依旧居住着大量百姓,却少了外地往来的商贾行人。

现在的关中,可谓是腹背受敌。大隋反贼四起,关东的群贼竟是结成同盟,要一起进攻潼关。

而西边的单进,亦是拿下蜀地,在汉中大显神威,令朝廷局势越发不利。

种种消息,不断传到杨广面前,令原本就心有不安的杨广,越发忐忑。

此刻在皇宫中。

杨广坐在龙椅之上,前方站着宇文化及等大臣,他的脸上阴晴不定,眉头紧紧皱在一起,表现出内心的惶恐。

“为什么会这样,朕不是已经调遣裴仁基前往汉中,让他拖住单进吗,可为什么,单进还能如此高歌猛进?

为什么汉中各地守军,连半点反抗之力都没有,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有些原因,杨广早就心知肚明,只是他不愿接受,也无法接受。

因为现在的局面,对于杨广来说,实在是太被动了。

他原本想要将战场控制在汉中之地,尽可能的拖住单进,到时候他再调兵遣将,集中力量将单进镇压。

如此一来,朝廷才能扭转局势,才能重振旗鼓,彻底平定各地叛乱,让大隋恢复往日的强盛,甚至是更进一步。

但是杨广的计划没有成功,甚至可以说,这个计划从开始就已经失败了。

裴仁基率领大军,驻守于阳平关。

不得不说,裴仁基确实将阳平关防守得密不透风,单进连动手的想法都没有,就直接走了。

可是,就算裴仁基守住阳平关,又能如何呢?

其他的城池在单进面前,根本不堪一击,完全没有还手之力。

这才过去多久,一座座城池接连陷落,整个汉中之地,几乎完全落入单进掌控之中。

按照这个趋势,怕是用不了多久,单进就要杀到散关之外。

这散关乃是关中西方门户,一旦被上进杀入散关,那杨广必将直接面对反贼。

他想象不到,如果真发生这样的事情,自己到底该怎么办?

提起单进,杨广心中只是愤怒无比,他对这等乱臣贼子最是怨恨。

可问题是,现在的杨广根本没有击败单进的实力。

在此之前,杨广其实没有掉以轻心,他派去南方镇压叛乱的大军,都是精锐之师,那些将领也不是等闲之辈。

可是他们在单进面前,非但不能占到什么便宜,反而是败得一塌涂地。

这单进的实力,实在是太强大了,强到杨广已经束手无策了。

现在宇文成都都已经沦为阶下囚,生死未卜。如果真让单进杀到大兴城外,又有谁能够与单进为敌能?

到时候,恐怕局势再也没有挽回的可能。

此前杨广还抱有一线希望,他想要尽可能的拖延时间,同时调遣各路大军,先镇压单进,再来对付其他反贼。

但现在,杨广忽然意识到,事情并没有他想的这么简单,哪怕是裴元庆横空出世,天赋异禀,但他也未必是上进的对手。

因为能够拥有如此实力,能够威震天下的存在,哪个不是天赋异禀之辈?

可是,又有谁能够击败单进呢?

曾经的宇文成都,也是号称天下第一猛将,可是他在单进面前却是屡战屡败,如今更是被生擒,实力差距可见一斑。

再加上如今关东各方势力,竟然结成联盟,他们大军汇合一起,向着潼关杀来。

虽然杨广在潼关之地,留下了不少兵马防守,可如今的局势,终究令他心有不安。

当这些反贼聚集在一起,他们的实力同样不容小觑,如果轻视他们,必然要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除此之外,还有江东之地的岭南反贼。

原本杨广在江宁城和江都城内留下不少兵马,就是想要将单进等人拖在江东。

可是现在,单进另辟蹊径,直接进攻蜀地,再北上汉中。

那杨广之前的准备,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在前不久,已经有消息传来。

江宁城内守军,面对反贼汹汹攻势,完全招架不住,已然是陷落了。

而且,这些反贼并不准备善罢甘休。

他们还想要渡江进攻江都,想要将整个江淮之地完全纳入掌控。

现在的单进,实力越发强盛了,哪怕是兵分两路,一样是令杨广胆战心惊,感受到强烈的无力感。

而杨广前方的群臣,此刻也是陷入沉默之中,如今的局势对于朝廷来说太过被动了,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主要是现在的杨广,已经是全力以赴,他将各路兵马尽数调集于此,就是想要殊死一搏,取得一线生机。

但结果却不如人意。

要是挡不住反贼,那他们又该从何处调兵遣将前来迎敌呢?

明明在数年之前,大隋国力何其昌盛,威震四方,无人能及。为什么才过去这么点时间,局势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那时候,恐怕没有人能够想到,大隋会落得这般境地。

而这一切的起因,就是那单进了。

在单进起兵作乱之前,虽然杨素先行叛乱,但他并没有给朝廷造成多大的影响。

别看他短时间内肆虐中原,却被朝廷各路大军强力镇压,困在洛阳城内,只能坐以待毙,什么都做不了。

但是,自从单进起兵反隋,杨广调遣大军镇压,却损兵折将。

单进在南方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同样牵制的朝廷大量的兵马,使得其他的反贼伺机而动,大肆扩张。

随着时间推移,反贼的势力越来越强盛,朝廷却越来越被动。

这时候,有大臣小心翼翼的说道:

“启禀陛下,反贼在汉中肆虐,攻城略地,可裴仁基父子却固守在阳平关,他们就算一直守着此关,怕是也无济于事。

等到反贼一举杀到散关之外,朝廷必然更加被动,微臣觉得,不能让他们继续守下去了,而应该主动出击,牵制反贼。”

这名大臣说出自己的想法,虽然他也知道单进的强大之处,并没有这么好对付,但出战的又不是他,有什么可担心的?

要是裴仁基父子不主动出击,难道朝廷要坐以待毙,要看着反贼杀到关中吗?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在这关键时刻,朝廷还是要做出取舍。

在前方,杨广听得这大臣之言,不由得眉头微挑,忽然咬牙道:

“没错,都是裴仁基,朕让他防守汉中,他就是这样防守的吗?

就算他守住了阳平关,难道就能拖住反贼了吗,他这是避而不战,才让反贼这般势如破竹……”

不过,群臣之中并非所有人都是鲁莽之辈,他们看到杨广如此,连忙说道: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啊,虽然裴仁基父子固守阳平关,却是有避战之意,但他们主动出击,也未必能够取得战果。

反贼战力强悍,来势汹汹,我军还是要尽可能拖延,才能稳住局势啊!”

虽然一个小小的阳平关,改变不了大局,但能够在反贼后方插一枚钉子,总归不是什么坏事。

然而,当杨广听得这名大臣之言,却仍旧置若罔闻,他现在已经上头了。

他不敢想象如果单进杀到散关,杀到关中会是什么结果。

所以,他要让裴仁基父子出战,主动出击拖延时间,尽可能的牵制反贼。

哪怕希望渺茫,他也要这样做。

否则,等到木已成舟再来后悔,那就晚了,那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杨广的目光无比凝重,他咬牙说道:

“即刻传旨裴仁基,让他出关与反贼交战,若再拖延,避而不战,以军法处置!”

虽然杨广已经竭尽全力,想要让自己冷静下来,可是在前所未有的危机面前,他终究是乱了分寸。

方才开口的大臣,听得杨广之言,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

作为一名臣子,他已经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将自己的想法告知杨广。

可是杨广不愿听从,那他也没有任何办法,他总不可能以死相谏。

明明不久之前,大隋是那么强盛,为什么才几年时间,就发生如此变化?

但这件事,又有谁能够给出答案?

既然杨广已经下令,宇文化及也不敢怠慢,他连忙草拟圣旨。

等杨广看过盖上玉玺,便是令人快马加鞭送往阳平关。

除此之外,杨广再度下令,调遣魏文通、尚师徒、新文礼等大将,前往散关镇守,绝不能让反贼入关。

至于杨林,则是在潼关统领李渊等边军将士,抵抗关东的各路反贼。

现在对杨广来说,唯一的好消息就是,关东反贼虽然来势汹汹,但他们的战力,却远不能和单进相提并论。

有时候,杨广也会后悔,后悔自己为什么要让单进去岭南,他应该直接将单进杀了,永绝后患。

但是,过去的事情无法重演,世间没有后悔药可言。

要知道,杨广本就是一个极度自我的人。面对天下皆反的结局,他从来不会考虑自己的问题,都是别人的错。

或许这些反贼背后,确实有世家大族的痕迹,但究根结底,却是杨广自己犯的错。

如果天下百姓都能够吃饱穿暖,安居乐业,衣食无忧,那又有谁会去造反呢?

就算世家之人再怎么引导,也无济于事,改变不了大局。

正是因为杨广大兴土木,穷兵黩武,才会让百姓心生怨恨,当他们无法安稳生活下去,也就只能拼死反抗了。

做完这一切,杨广整个瘫软在龙椅之上,仿佛被抽空了所有力量。

他心中是那么不甘。

要知道杨广登基之初,他的目标是那么远大,他希望能够让大隋变得更加强盛,达到前所未有的境地。

他要证明自己,比杨坚更适合当大隋天子,他能够做得比杨坚更好。

结果他才登基数年,大隋就已经落得这般境地。天下反贼四起,连杨素、伍建章这等老臣,也加入了反贼阵营。

明明兵强马壮的朝廷,却是那么的被动,局势越来越艰难。

很多大臣没有说,但他们却已经感觉到了,大隋的气数恐怕真的不多了。

从一个全盛王朝,到穷途末路,这才过去多久,当真令人匪夷所思。

——

潼关之中。

此间聚集了众多大军,先前杨广下令收缩防线,前作战的兵马尽数撤到了潼关之中,抵御关外的反贼。

杨林乃是大军主帅,他正在潼关之上,看着外面来势汹汹的敌军,表情前所未有的凝重。

他也想不明白,怎么大隋突然就变成这样了呢?

大隋才刚建立数十年,现在难道不该是大隋的巅峰,是最强大的时期吗?

怎么此刻,却被反贼堵在关中。

杨林能够听见,城外已经有贼人叫战,他们气焰嚣张,挑衅着杨林。

要是往日,杨林肯定不会将这些反贼放在心上。但此刻,他却只能避而不战,完全不敢主动出击。

因为,他的任务是守住潼关。

潼关是都城大兴的最后一道防线。

若是被反贼抓住破绽,攻破潼关,那大隋必将万劫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