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军联盟,此刻已经陈兵潼关之外。
在世家的主导之下,各路大军皆是聚集于此,一起向关中发起进攻。
虽然现在,杨广收缩防线,将兵马聚集于关中,但现在还不到互相争斗的时候,唯有除去杨广,灭了大隋,才算尘埃落定。
所以此刻,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杀入关中。
如果没有这个前提,各方势力是不可能联合到一起的。要知道,他们各自为战,并不同属于一方势力。
但是,为了共同的利益,他们也只能这样做。等灭了杨广之后,再来考虑其他的事情也不迟。
不管这些势力,是否心怀鬼胎,最起码在明面上看起来,还是颇为融洽的。
此刻在潼关外。
作为河北义军兵马大元帅的伍天锡,便是策马向前,他高声呼喊道:
“杨林老匹夫,你以为守在潼关之中就能高枕无忧了吗,如今我义军兵临城下,你还是早日放下兵器出关投降吧!
只要你认得清形势,就算灭了杨广这昏君,到时候仍旧让你做靠山王。
否则等我大军杀入城中,便是你的死期!”
伍天锡高声呼喊,极尽嘲讽,仿佛对这场战斗,已经是胜券在握,势在必得了。
而潼关之上,杨林听得此言,顿时眉头紧锁。这些反贼,实在是太猖狂了,他当真是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但是,杨林却不得不认清楚现实,这场战斗没有这么简单。
关东的各路反贼联合到一起,兵马不计其数,他们来势汹汹,战力强悍,如果他敢主动出城,无异于自寻死路。
要知道,反贼之中可不只是伍天锡一员猛将,伍建章之子伍云召同样骁勇善战,还有杨素之子杨玄感。
总之,这各方势力中,猛将不在少数,他绝对不能怠慢忽视。
可是朝廷一方呢,那些大将都已经被调走了,现在潼关之中最强战力就是杨林自己,他岂能冲动出战?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杨林敢出去,那就是自寻死路,自投罗网。
非但他自己要战死沙场,就连潼关也将丢失,那时候,朝廷将会陷入前所未有的绝境,大兴城将要直面反贼攻势。
如果局势当真发展到这种程度,对于大隋来说绝对是灭顶之灾。
恐怕到时候,大隋将再也没有反抗之力,将会彻底被反贼覆灭,杨林如何能够接受这个结局?
他对朝廷忠心耿耿,不管如何局面,他都不会轻言放弃,更不可能像伍天锡说的那般,打开潼关投降。
他所在意的,并不是靠山王三个字,而是大隋的延续。
这些反贼,如果想要覆灭大隋,就从他的尸体上踏过去吧!
同时,杨林的思绪翻飞,忽然有些无奈。为什么反贼之中猛将如云,人才济济,可朝廷一方却如此无力呢?
如果说,要是单进还在为朝廷效力,有他坐镇于此,这些反贼何足挂齿……
杨林脑海中,陡然浮现这个想法,但他很快回过神来,脸色有些黯淡。
因为他想的事情,注定不可能实现。
现在的单进,早已经成了乱臣贼子,而且还是最大的反贼!
在杨林身边,众将亦是神色肃然,面对这么多反贼,他们当真是束手无策!
随即,杨林朗声说道:
“传令下去,关内兵马严加防守,切不可掉以轻心,不能给反贼可乘之机。
他们想要挑衅激怒我等,我们绝对不能中了反贼的奸计!”
以如今的局势,杨林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全力防守,尽可能的将反贼挡在潼关之外,拖延时间。
希望在另一处战场,能够出现转机,只有这样,大隋才有重振旗鼓的可能。否则的话,大隋偌大基业,将毁于一旦。
众将听得杨林之言,自然不敢怠慢,他们纷纷拱手领命。
——
关内一处府邸。
有数人聚集于此,坐在首位之人神色威严,此刻却是叹息一声道:
“想不到短短时间,天下局势就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关东反贼结成联盟,他们一起杀到潼关之外,朝廷的局面,当真不容乐观。
世民,你说朝廷当真能够度过此劫吗?”
显然,在此的对话正是李渊父子。当初李渊得到杨广圣旨,在与众人商议之后,李渊便是领兵南下,前来支援。
刚开始的时候,边军抵达确实令朝廷一方,重新掌握了主动权。
可是谁都没有想到,单进直接横扫蜀地,北上汉中,令朝廷再度陷入劣势,在杨广的命令下收缩防线,撤回关中。
现如今,魏文通等大将都被调走,潼关之中防守越发空虚。
他们面对关东联军的进攻,难免心中忐忑。要是挡不住反贼攻势,他们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啊!
李世民自然明白李渊的担心,他这般顾虑,亦是合情合理。
毕竟,他们现在就在潼关之中,真要出了什么问题,谁都讨不到好处。
虽然李世民年纪不大,但他却表现的十分冷静,并没有因为现在的局势而自乱阵脚。
因为敌军已经杀到潼关之外,这时候再怎么惊慌失措,也没有任何意义,倒不如冷静下来,好好思考应对之策。
就算现在,李世民也没有想到什么好办法,能够击败敌军,扭转局势。
可最起码,他们有着潼关天险的加持,凭借着这座雄关的防御,他们不说击败敌军,拖延时间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
稍作思索,李世民颔首说道:
“父亲,虽然现在朝廷局势颇为被动,但孩儿觉得,反贼想要在短时间内攻破潼关,无异于痴心妄想。
再怎么样,关内还有大军二三十万,拖延时间肯定没有问题。说句实在话,孩儿反而觉得,如今在散关那边,更加不安全。”
在李渊面前,李世民显得十分坦诚,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这让李渊面露愕然之色,他倒是能够明白李世民的意思,散关那边面对的不就是单进吗,难道单进真能杀入关中不成?
要知道,杨广也是担心此事,所以将各路大军尽数调去了散关,想要集中力量围剿单进,再来对付其他反贼。
就算单进战力强悍,可是面对朝廷众多精兵悍将,恐怕也没这么容易取胜吧?
李渊有些迟疑。
在李渊领兵南下时,他将长子李建成留在了太原,自己则是带着李世民和李元霸一起来到中原助战。
其实李渊刚开始,并不打算带李元霸一起过来。但李元霸闹腾着,非要跟李世民一起,他也只能答应下来。
对于李渊来说,他知道李元霸天生神力,但李元霸到底有多强,他却无法判断。
所以现在,李渊只是找李世民询问意见,并不在意李元霸能做什么。
短暂沉默之后,李渊终究还是回过神来,他轻叹一声,点头道:
“希望如你所言,我们能够挡住反贼攻势吧。这些反贼联合起来,势力可不容小觑啊!”
对此,李世民也不好说什么。
就算他觉得大隋覆灭是迟早的事情,想想也不能直接说出来。因为他们父子还是大隋的臣子,还在潼关之中。
在李世民看来,现在最值得庆幸的,就是他们在潼关而不是散关,否则要直面单进,那才是真正的麻烦。
毕竟单进对他们李家有救命之恩,再加上单进实力强悍,几乎是天下无敌,不管怎么说,与单进打照面都不是好事。
——
与此同时,在阳平关内。
虽然这段时间,裴仁基一直防守在阳平关内,并未主动出击。但并不代表,他对外面的情况一无所知。
实际上,裴仁基一直派出斥候向外打探消息,他知道如今单进率领大军,在汉中之地势如破竹,各城池根本无人能挡。
这正是单进的恐怖之处,如果裴仁基不是防守于阳平关内,恐怕他直接面对单进,也讨不到任何好处。
虽说此刻,裴元庆尚未与单进交手,但在裴仁基看来,现在的裴元庆比起单进,还是太嫩了些,并没有获胜的可能。
反正对于他来说,只要守住阳平关,就还有扭转局势的可能,就没有一败涂地,这是他们最后的希望。
但是,事情并没有裴仁基想的这么顺利,因为杨广的圣旨,已经送到他面前。
阳平关府衙之中。
裴仁基看着前方圣旨,顿时眉头紧锁。他原本打定主意,死守阳平关,等有机可乘,再出城杀贼也不迟。
可是杨广亲自下令,让他主动出击,他又该如何是好?
现在的裴仁基很纠结,他之所以避而不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单进太强了。
他见识过单进的恐怖实力,当真是无敌天下,威震四方。
此刻回想起来,仍旧是背脊生寒。
但杨广圣旨在前,其中言辞颇为严厉,让他不能再防守于阳平关内,而要主动出击,与贼人决战
。拖住单进。
其实站在杨广的角度,这道圣旨并没有任何问题。
因为现在单进来势汹汹,在汉中之地大显神威,用不了多久,就要杀到散关之外,威逼关中。
如果散关再发生变故,恐怕单进就要杀入关中,直指大兴城了。
那时候,大隋又将落得何等境地?
这自然是杨广不想看到的结局。
所以对于杨广来说,他现在也只能让裴仁基领兵出战,来牵制单进,拖延时间,为后续大军创造机会。
这道圣旨的意思,无疑和裴仁基的计划背道而驰。
如果有获胜的把握,他早就出城和那单进决一死战了。
可他看不到半点胜算,杨广却让他主动出击,这和找死又有什么区别?
在裴仁基前方,他的三个儿子看到裴仁基眉头紧锁,一言不发的模样,不禁有些着急的问道:
“父亲,圣旨之中到底说了什么?”
有些事情,并不会因为裴仁基的想法,而发生改变。
杨广的圣旨送到,就意味着裴仁基已经没有退路了,他只能遵旨而行,不管杨广的圣旨是对是错。
他做臣子的,也只能全力以赴。
只见裴仁基轻叹一声,他抬起头来,看着裴元庆等人,缓缓说道:
“陛下传来圣旨,斥责为父坚守阳平关,让为父率领大军主动出击,迎战单进。”
裴仁基直接说出圣旨内容,此战已经在所难免,早说晚说都得说,也没什么可犹豫的。
当裴元庆三人听得裴仁基之言,顿时神色各异,反应并不相同。
首先是裴元绍,只见他皱眉道:
“父亲,陛下根本不知道战场局势,却贸然下达命令,要我们现在出战,未免也太匆忙,太急促了。”
显然裴元绍也知道,现在并不是出战的好时机,要是发生什么变故,他们父子都将葬身沙场。
在此之前,他们也曾劝说裴仁基出战,但是随着这段时间,单进的战绩传来,他们也意识到裴仁基的明智。
虽然裴元庆实力很强,但遇见单进,胜负仍旧尚未可知。
但裴元庆就不一样了,他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小小年纪就拥有非凡战力,天下没有几个人是他的对手。
他只听说过单进的威名,却没有真正见过单进的实力到底有多强悍。
所以一直以来,裴元庆都跃跃欲试,他想要和单进堂堂正正的打一场,验证自己的实力。
只是一直以来,裴仁基并没有给他出战的机会,所以他也只能守在关中。
现在杨广圣旨下令,裴元庆看到了出战的机会,自然是蠢蠢欲动。
没有犹豫,裴元庆目光灼灼,他语气振奋的说道:
“父亲,这有什么可担心的,陛下要我们出战,那我们便杀出阳平关,与反贼决一死战。
孩儿早就想要和那单进大战一场,让他知道孩儿的厉害了!”
虽然裴元庆表现的非常自信,但裴仁基却没有半点把握。
但他现在,是被杨广赶鸭子上架,不上也得上。
就这样,裴仁基打起精神,他目光凌厉,颇为郑重的说道:
“元庆你说的没错,既然陛下圣旨下令,那我们就杀出阳平关,让反贼知道我们父子的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