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进原本想要趁此机会,一举拿下散关,直捣关中。搜索本文首发: 看书娃 kanshuwa.com
但他也没有想到,魏文通竟然如此果决,哪怕是朝廷溃兵在城外叫骂,他仍旧熟视无睹。
因为魏文通很清楚自己的职责,如果他打开关门,那单进趁虚而入,散关就完了,朝廷也将陷入绝境。
只要他打开散关大门,便可坚守关中,拖延时间,一切尚未可知。
仅凭魏文通一人,想要击败单进,几乎是痴心妄想,没有任何可能。
正因为魏文通很清楚单进的强大,他才如此谨慎,才不想要冒险。
在此之前,他也提醒过尚师徒和新文礼,这场战斗并没有这么简单,单进并非等闲之辈,没有这么好对付。
但尚师徒和新文礼没有听从,又或许,他们其实也知道单进不好对付,但他们不甘心坐以待毙,想要寻找机会。
他们已经全力以赴,与裴仁基联手,一起夹击单进。
如果他们的计划能够成功,或许朝廷的局势,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只可惜,他们低估了单进,这分明就是反贼的陷阱。
单进就是想要让散关之中守军主动出击,他才能化被动为主动。
但现在,事情已经发生,说什么都于事无补。
或许这并不是尚师徒他们的过错,他们也只是履行自己的职责而已。但败了就是败了,必须承受应有的后果。
散关之外。
单进追击而来,将溃逃至此的兵马尽数拿下,接着常识性强攻散关,这次他并不是虚张声势。
尚师徒他们主动出击,单进的计划已经成功,他也没必要继续伪装下去了。
可是,像散关这等雄关,防御能力依旧强得可怕,不是随随便便能够拿下。
进攻无果之后,单进多少有些可惜,却也无可奈何。他也不可能不惜一切代价,就为了拿下这散关。
局势就这样僵持下去。
而魏文通没有耽搁,他令人快马加鞭,将消息送到了大兴城。
接下来要怎么做,就看杨广的决断了。
真要说的话,这场战斗大败的真正原因,恐怕还是杨广。
如果不是杨广突然下令,让裴仁基主动出战,恐怕他们还坚守在阳平关,还能够继续拖延时间。
但作为臣子的,如何能够指责君王,他们能做的,就是全力以赴完成好杨广交代的任务。
——
在大兴城内。
杨广花天酒地,享受着生活,虽然平日里他也是贪淫好色,却没有到这等程度。
因为那时候,杨广还有雄心壮志,他也不可能因此荒废正事。可现在,他忽然发现,有些东西和他想的不一样。
他的宏图伟业,非但没有实现,更是发生诸多变故,反贼四起,大隋彻底乱作一团,陷入到绝境之中。
如今杨广困守关中,面对反贼攻势束手无策,如此之大的压力,杨广又能怎么办,他也只能这样宣泄心中情绪。
但是,外面的纷争不可能因为杨广的想法而停歇。正当他醉生梦死之际,大殿之外的脚步声,将他从睡梦中惊醒过来。
杨广恍惚睁开眼,便是听见士卒禀报道:
“启禀陛下,宇文大人求见!”
听到这话,杨广知道是宇文化及来了,他眯了眯眼睛,显得有些不满,这个时候来打扰他,实在是太不识趣了。
不过,杨广终究没有完全失去理智,短暂思索之后,他也反应过来。
宇文化及如果没事,肯定不会来打扰他的,那到底是发生什么变故了?
竟然让宇文化及如此匆忙。
诸般思绪在杨广脑海中浮现,他不由得轻叹一声,随即下达命令,让人将宇文化及带过来。
不管宇文化及意欲如何,先看看他要说什么吧。
很快,在得到杨广命令之后,宇文化及便是来到了大殿之中,此刻的宇文化及衣裳有些凌乱,足以说明他脚步的急切。
不等宇文化及拱手行礼,杨广便是率先开口问道:
“宇文化及,你突然入宫见朕,究竟所为何事?”
宇文化及稍微喘了口气,接着郑重其事道:
“陛下,大事不好了,是散关出事了!”
方才得知消息,宇文化及也是惊得不行,所以他顾不上迟疑,直接入宫求见杨广,将这个消息告知。
如今天下大乱,大隋处境艰难,现在最后的倚仗就是关中,要是让反贼杀入关中,恐怕大隋就要到穷途末路了。
宇文化及说得很直接,原本表情还算淡定的杨广,当他听得宇文化及之言,瞬间变了脸色,有些惊慌的说道:
“什么,到底出什么事了,难道是散关丢了?”
这是杨广最无法接受的结局,他现在在大兴城内,要是反贼当真杀入关中,他该何去何从,杨广已经束手无策了。
面对杨广的问题,宇文化及却是摇了摇头,他接着说道:
“陛下,散关如今尚未丢失,却是出了大问题。散关大将尚师徒、新文礼,与裴仁基联合,一起杀出关外,迎战反贼。
结果战斗不利,大军几乎全军覆没,众将也都生死未知,现在散关防守空虚,处境十分不利,还请陛下早做决断!”
宇文化及一直都是一个聪明人,他能够看清楚局势。
现在朝廷的局面十分被动,散关和潼关,同时面对反贼攻势。
不管曾经的大隋有多强悍,如今已经是力有不逮,捉襟见肘了。
先前宇文化及顺从杨广,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可是现在,大隋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他必须要提醒杨广。
因为,宇文化及的权势是和杨广息息相关的,如果大隋出了问题,杨广出了什么问题,宇文化及同样讨不到好处。
曾经的宇文化及,虽然也是一个孤臣,但他还有一个大隋第一猛将的儿子,现在宇文成都生死未知,他只能依靠杨广了。
在宇文化及说完之后,杨广顿时如释重负,幸好最坏的结果没有发生。
他真是不敢想像,要是散关丢失,他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可是,就算散关没有丢失,如今的局势也让杨广为之头疼。他眉头紧锁,脸色难看至极的说道:
“为什么会这样,裴仁基怎么会败得如此凄惨,他的儿子不是很厉害吗?”
显然,之前的杨广确实是寄希望于裴元庆,希望裴元庆能够抵挡单进,否则他也不可能让裴仁基主动出击。
宇文化及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当初杨广下令,让裴仁基主动出击迎战单进,他也觉得不妥。
但是看到杨广态度如此坚决,宇文化及也不好劝说。
单进实力何其强悍,就连宇文成都也完全不是他的对手,又岂是这初出茅庐的裴元庆能够应对?
现在的结果,倒是验证了他的猜测。
但宇文化及也就想象,他当然不敢把这些话说出来。
若是他直言不讳,必然触怒杨广,到时候只会惹火上身,没有任何意义。
杨广怒喝数声,也是冷静了下来,其实有些事情,他早已是心知肚明。
可就算是杨广自己的过错,他又如何能够承认,他乃是大隋天子,肯定没有问题,有也是其他人的问题。
但真要回想起来,杨广亦是有些后悔,如果不是裴元庆横空出世,朝廷一方根本无人能够抵挡伍云召父子。
可是,他却贸然下令,让裴仁基主动出击,现在好了。裴仁基直接全军覆没,还带着尚师徒、新文礼一起送了。
那他此刻该如何是好?
虽然散关还没有丢失,但这样的局势能够维持多久,反贼不可能熟视无睹的,他们肯定会抓住这个机会乘胜追击。
一旦散关被攻破,朝廷必然更加不利。
杨广沉默着久久无言,现在这种情况,他确实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片刻后,杨广发出一声叹息,他看向宇文化及,说道:
“宇文化及,你说朕现在该怎么办?”
方才一路过来,宇文化及一样在思考这个问题,他和杨广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他当然要捍卫杨广,捍卫大隋的利益了。
可是,现在的朝廷确实没有什么好办法,想要对付反贼谈何容易?
尤其是这单进,实在是太强大了,朝廷一方接连调兵遣将,想要围剿单进,却是无功而返,损兵折将,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若非单进实力这般强悍,朝廷也不至于被逼到这种程度。其他的反贼,根本不是朝廷的对手。
但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只要朝廷无法拿下单进,就不可能剿灭其他反贼。
单进在散关外虎视眈眈,朝廷到底要怎么做,才能尽可能拖延时间?
思索片刻后,宇文化及郑重其事道:
“启禀陛下,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兵散关,继续拖住反贼。
以朝廷现在的情况,恐怕根本没有剿灭反贼的可能,唯有尽可能拖延,等待局势变化,除此之外,微臣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在这件事上,宇文化及已经绞尽脑汁,他当然希望能够想到一个妥善的办法,将反贼尽数镇压,还大隋一个朗朗乾坤。
但问题是,他想不到这样的办法啊!
随着时间推移,反贼越来越强势,朝廷反而越来越艰难。
此消彼长之下,朝廷已经失去了主动权。
听得宇文化及之言,杨广却是神色凝重,他接着说道:
“你说的不无道理,朕也想要调兵支援散关,可是现在朝廷腹背受敌,兵马捉襟见肘,哪里有兵马可以去散关支援?”
如今在杨广身边,已经没有太多兵马了,他还需要保卫大兴城,保护自己的安危,怎么可能将兵马全都派出去?
要是身边无兵可用,一旦发生什么变故,杨广就要任人宰割了。
他当然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看到杨广纠结的模样,宇文化及继续说道:
“微臣也知道如今局势之艰难,但想要稳住局势,也只能这样了。
现在潼关战场,关东反贼虽然来势汹汹,但他们的实力却远不如单进,以微臣来看,不如从潼关调遣大军,前往散关支援。
反正只要让潼关守军,尽可能拖延反贼,不要贸然出战即可。”
相较于关东反贼,单进带来的威胁实在是太大了。要是不及时调遣兵马支援,一旦散关发生变故,那就为时晚矣。
最终该如何决断,就要看杨广自己了。
杨广思索再三,其实他知道,现在潼关那边同样情况不妙。
虽然有杨林坐镇,但关东反贼亦是来势汹汹。或许他们之中,没有能够匹敌单进的猛将,可他们的兵马却多得多。
所以潼关之中守军,情况并没有那么乐观。要是杨广从中抽调兵马,必然让杨林面对更大的压力。
可宇文化及说的就没有道理吗?
相较于关东反贼,单进才是真正的心头大患,别看单进麾下兵马不如关东反贼联合,但他的威胁其实更大。
想到这里,杨广心中已经有了决定,他没有再优柔寡断,而是正色道:
“宇文化及你说的没错,现在也只能这样办了,那就传朕旨意,让皇叔抽调十万大军,前往散关支援。
只要守住关中,我大隋就还有重整旗鼓的可能,让他们不能放弃。”
既然杨广已经下令,宇文化及没有犹豫,他连忙拱手道:
“微臣遵命!”
这一次,宇文化及还真不是为了坑杨林,而是真的是不得已而为之。
大隋现在的情况,除了拆东墙补西墙又能怎么办呢?
难道像裴仁基这般主动出击,自投罗网吗,那才是真正的笑话!
很快,宇文化及便是起草好了圣旨,令人快马加鞭给杨林送去。
——
潼关之地。
作为关中东面的雄关,潼关的重要性自然毋庸置疑。这里易守难攻,拥有着天然的防守优势。
可是关东联军来势汹汹,他们兵强马壮,人多势众,其中还有伍云召、伍天锡等大将,更是不容小觑。
如此强大的实力,哪怕是杨林亲自坐镇潼关之中,亦是压力山大。
在这种情况下,杨林不敢怠慢,他布置兵马严防死守,尽可能拖延时间。
他是大隋靠山王,就一定要尽到自己的职责,捍卫大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