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局势,对于朝廷来说,实在是太过不利了,杨林自然不敢掉以轻心。搜索本文首发: 今晚吃鸡 jinwanchiji.com
他已经是竭尽全力,手段尽出,就是希望能够稳住局势。
可杨林无法确定,散关那边是否能够抵挡单进攻势,可他顾不了太多。
守好潼关是他的分内之事,只要不让反贼进入潼关,那他就不负所托。
但有些事情,终究没有杨林想的这么简单。
现在朝廷大军和双关东反贼联军,双方在潼关对峙,谁也占不到便宜。
朝廷大军有着天险之利,但反贼来势汹汹,兵强马壮,在实力上,拥有着绝对的优势,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如果关内粮草充足,情况没有什么变化,或许他们还能一直对峙下去。
但就是此刻,杨广的圣旨突如其来的送到潼关之中,来到了杨林面前。
当杨林得知,杨广派来使者的时候,便是脸色一变,他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变故,却已经察觉情况不对。
要是没出什么问题,杨广怎么可能如此着急派遣使者传旨?
他心中有些不安。
可是杨广圣旨已到,他想什么也无济于事,就算真的发生什么变故,他也只能接受这一切。
反正只要杨林活着,那他必然全力以赴捍卫大隋,任何人想要踏进关中,就从他的尸体上走过去吧。
就这样,杨广的使者来到关内府衙,将圣旨送到杨林面前。
当圣旨展开,杨林看到其中内容,顿时脸色变得阴晴不定。
果然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虽然在他全力防守下,成功拖住关东反贼,守住了潼关要地。
但另一边还是发生了变故。
裴仁基奉杨广之命主动出击,配合尚师徒、新文礼等大将,想要夹击单进。
可他们的计划没有成功,反而是损兵折将,几乎全军覆没。
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这意味着,如今散关已经危在旦夕,虽然反贼还没有杀入散关之中,但局面已经变得十分被动。
原本朝廷在散关有着三十万大军,可现在,只剩下十来万人了。
如此之大的差距,能不能挡住单进,能够拖延多久时间,都是尚未可知之事。
而杨广的意思也很简单,那就是从杨林麾下,抽调兵马前往散关支援。
相较于关东反贼,单进带来的威胁实在是太大了,哪怕杨林也这样认为。
他的心情很是复杂,因为上进如此强悍,其中多少有他的一份功劳。
曾经单进初出茅庐,虽然有些天赋,但他的实力,仍旧不足以天下无敌。
也正是在他的培养之下,单进才变得越来越强,并且对兵法谋略也越发精通,已经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帅才。
原本杨林是想将单进培养成大隋的栋梁之臣,可现在,单进仿佛成了大隋的掘墓人,完全打破了他的幻想。
如果不是单进起兵造反,大隋绝对不至于陷入如此被动的境地,绝对不可能让这些反贼如此放肆。
就算这些反贼背后,有世家大族推波助澜,但这又能怎么样?
朝廷兵多将广,猛将如云,正常情况下,用不了多久就能将之剿灭。
可是单进在岭南起兵,牵制了朝廷的主力,并且打得朝廷一方损兵折将,处境艰难,这才给了其他反贼可乘之机。
他们才能不断崛起,对朝廷造成莫大威胁。
现在单进在散关之外大获全胜,威势震慑关中,令人心生惶恐。
对于杨广想要调兵支援散关,杨林并没有什么意见。可问题是,如果从潼关抽调兵马,他们兵力空虚,该如何应对关东反贼?
杨林对此颇为头疼,但是对杨广的圣旨,他并没有打折扣。
一番思索之下,杨林当即下令,从潼关之中抽调二十万大军,前往散关支援,对抗来势汹汹的单进。
这已经是他最大的让步了。
杨林当然不想散关出事,可要是调走太多兵马,潼关一样抵挡不住。
要知道,当初杨广下令,从边境抽调大军,聚集了数十万兵马,却有一大部分都去了散关,留给杨林的只是少部分。
又有谁能够想到,尚师徒、新文礼竟然如此冒失,他们竟然想和单进硬碰硬,这和自寻死路有什么区别?
现在的单进何其强大,从他以往的战绩就能看出。想要对付这样的对手,哪有这么简单,可他们还是掉以轻心了。
这件事情以后木已成舟,杨林再怎么无奈,也改变不了任何东西。
一下子抽调二十万大军,杨林麾下也只有十余万兵马了。
所以,他没有纠结,他现在需要考虑的,就是怎么守住潼关,他绝对不能让反贼踏入潼关一步。
——
联军大营。
在世家之人的主导之下
,关东各路义军联合到一起。
因为朝廷一方收缩防线,将兵马完全退入关中。
这个时候,关东各方势力的选择,要么是乘胜追击,对关中之地发起进攻,要么就只能自相残杀,增强自己的实力了。
如果他们真的互相打起来,这无疑是朝廷想要看到的局面。唯有联合起来,一并进攻关中,才是最有利的选择。
虽然各方势力的情况并不相同,他们也不属于同一阵营,但是,他们有着同一个敌人,那就足够了。
他们的目标都是杨广。
既然这样,瓜分天下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全力以赴杀入关中,覆灭杨广,到时候再说其他也不迟。
他们自相残杀,有利的只是杨广,自己却未必能够得到什么好处。
正是出于这个考虑,他们才能走到一起。不管他们心中有何想法,现在他们都是一个联盟,共同反抗杨广的联盟。
此刻,各方主将首领,皆是聚集于大帐之中,商议着接下来的行动。
虽然关东联军一路杀到潼关之外,来势汹汹,战力强悍。
但杨林也不是等闲之辈,他带领兵马死守潼关,竟然硬生生挡住了联军的攻势,让他们在潼关受挫,难以寸进。
这显然不是什么好消息,和他们预想之中的结果,可以说是大相径庭。
他们原本以为,各方势力联合在一起,兵马几乎有百万之众,朝廷再怎么反抗,也无济于事,必然被他们击败。
但事实证明,他们还是低估了朝廷,大隋的实力没有这么简单。
实际上,先前要不是单进横扫蜀地,俘虏宇文成都,斩杀张须陀,或许朝廷也不至于陷入这等被动的境地。
关东各方联军,也不可能如此轻易,就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虽然这个道理,不少人都心知肚明,但他们当然不会承认,自己是捡了单进的便宜,他们同样有争霸天下的志向。
不到最后一刻,没有人知道胜负如何,或许他们能够抢占先机也尚未可知。
在众人之中,高谈圣神色凝重,他看了众人一眼,便是开口说道:
“诸位,我联军杀到潼关之外已经有段时间了,虽然屡次进攻,却没有取得任何成果,我们总不能一直在此拖延下去。
杨林这老匹夫,他坚守不出,我们想要强攻潼关,难度太大了,诸位如果有破敌良策,也别藏着掖着了。”
听着高谈圣之言,杨素却显得颇为平静,他看向不远处闭目养神的伍建章,心中有些唏嘘。
他确实没有想过,他们二人会在这样的情况下共事。
但是事情已经发生,杨素自然不是优柔寡断之辈,因为选择是他自己做的,既然没有退路,那就奋勇向前。
短暂沉默后,杨素也是将自己打探到的消息说出:
“白御王不必操之过急,本王前不久,已经得到消息,潼关之中有大量兵马调走,现在的潼关已经防守空虚。”
在杨素淡然的描述之下,在场众人纷纷变了脸色,他们有些诧异的看着杨素,显得难以置信。
显然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在这场战斗开始之前,很多人都想着,一举突破潼关,到关中烧杀掳掠,让杨广这个昏君,付出应有的代价。
可是他们屡次攻城,却是损兵折将,无功而返,并没有取得预想中的结果。
众人心中多少有些失望,眼前的局势,他们也不知该如何是好,难道就只能继续在此僵持下去了吗?
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虽然说,义军一路过来,他们从朝廷储存的粮仓中,获得了大量的粮草,但粮食终究是有限的。
若是一直驻扎于此,迟早有一天会消耗殆尽,那时候他们又该如何是好?
没有了粮草的大军,战斗力不值一提。
要是真到那一天,朝廷必然发动反扑,他们将会陷入前所未有的绝境。
但杨素却说,潼关被调走大量兵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真是假?
众人目光灼灼,他们纷纷看向杨素,伍天锡也是诧异道:
“楚王此言当真,为什么潼关会突然调走这么多兵马,莫非有什么变故?”
杨素自然明白众人的疑惑,既然他已经说出此事,就不会含糊其辞,当下答道:
“具体是什么情况,本王也无法确定,但是,以本王打探到的消息,这些大军去的不是其他地方,正是散关。”
此言一出,众人的目光再度被吸引,因为他们知道,如今在散关的是哪一方人马。
有人沉吟道:
“朝廷怎么会在此刻,抽调兵马去散关支援,难道散关又发生什么变故了?那单进,竟然有这样的本事?”
因为他们不曾真正面对过单进,所以有些东西,根本无法理解,他们只会觉得,这个消息未免有些匪夷所思。
对此,杨素淡然道
:
“虽然本王也不知道,如今散关到底发生了什么变故,但是这单进的实力,绝对没有你们想的这么简单。
先前若非单进横扫蜀地,杨广怎么可能突然退兵?杨广之所以收缩防线,也都是因为这单进的缘故。
他将大量的精锐兵马,布置在散关之中,就是为了抵御单进。
可现在,杨广仍旧派人从潼关抽掉兵马,甚至无视我等联军的威胁,恐怕就是因为单进带来的威胁,比我们想象中更大。”
对于单进的强大,杨素早就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当初他在洛阳城内,听闻单进的战绩,便是震惊不已。
因为他无法想象,单进究竟是怎么做到的,才能屡战屡胜,接连击溃朝廷大军,占据着绝对的主动权。
甚至于,他还提醒过杨玄感,如果有朝一日当真要与单进为敌,那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投降,最起码还能留有一条生路。
若是非要和单进死磕,必然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到时候再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只要单进能够保持如今的势头席卷关中,横扫天下是迟早的事情。
但这些话,杨素当然不会说出来,每个人想法不同,倒也没必要纠结。
众人一阵面面相觑,却又无言以对。
这其中,有人看不惯杨素如此吹捧单进,便是出言反驳道:
“楚王此言不妥,虽然这单进确实有些实力,但怎么能把功劳全部说到他身上呢,以我看来,如果不是我们牵制朝廷大军,恐怕这单进早就腹背受敌,被朝廷给剿灭了。”
杨树平静的看了他一眼,并没有辩解什么,因为对这样的蠢人,哪怕多说一句话,都是浪费时间。
伍天锡也是看了一眼说话之人,他同样清楚单进的强大。
他的实力根本无法与单进比拟,原本伍天锡还想要在战场上证明自己,但结果仍旧不能如愿。
现在的伍天锡,虽然仍旧有些不甘,但有些事情他已经能够接受。有人就是天赋异禀,他比不了,那也没有办法。
但是,既然伍天锡选择出山,那他就会全力以赴,助高谈圣成就大业。
没有理会众人想法,旁边的伍云召忽然开口说道:
“单进实力强弱,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现在朝廷抽调这么多兵马,潼关防守空虚,这是我们趁虚而入,强攻潼关的好机会!”
伍云召目光炯炯,战意磅礴,他们已经来到这里,拿下潼关是关键一步!